nba解说员孔祥宇没有离开腾讯体育。 他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孔祥宇是一位九零后解说,他的解说场次并不多,但是他却经常出现在各类NBA视频解说和配音之中,比如每日的长暂停和十佳球以及各种球星纪录片,背后的配音都是源自于他。当然,他最近两年在解说方面也表现十分亮眼,极度丰富的知识储存以及十分好听的声音,让他名声大噪,在解说圈冲出重围,深受观众喜爱。
***的NBA解说分为解说主持人和解说嘉宾
支持人一般就是杨建,于嘉,刘星宇
嘉宾一般是张卫平,徐济成,苏群,杨毅
主持人里面,我个人觉得杨建解说的最好,毕竟杨建除了NBA,还解说田径等其他的赛事,视野很开阔
于嘉其次,毕竟去美国现场转播NBA很多年了,但是有时候的解说碎词太多,感觉有点拉家常的感觉
最后是流星雨,毕竟太年轻。
嘉宾里面我觉得顺序是张卫平,徐济成,苏群,杨毅
张卫平和徐济成差不多,我很喜欢听这些老一辈的人解说,就像听他们说当年的故事一样,且有很多一针见血的观点
苏群也不错,算是中规中矩
杨毅的解说很犀利,很事实,经常容易得罪球迷,但是杨毅有一个致命伤,声音太小了,所以感觉每次听他的声音都比较费力
NBA解说员大盘点
来源: 翟红彬的日志
1、韩乔生
韩老师不解说篮球节目已多年,但90年代常能见到他。
韩老师的体育知识是很少的,至少是装作很少的。他通过丑化自己,说出很多外行的论调,打出很多牛头不对马嘴的比喻,以博观众一笑。可谓体育界的吴宗宪。
1998年,希腊雅典男篮世锦赛上,韩老师每场比赛都会将同一句话重复十次——观众朋友们,这次世锦赛的场地周围有十四架摄像机!
虽说这样让我很想晕倒,但每场说十遍,每遍都兴高采烈、劲头十足,当真是不容易。
无论如何,韩老师的解说专业性不强是硬伤,他常常游离于比赛之外的解说风格也不适合篮球这种高速率的项目。
现在,很高兴看到他在拳击比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为血腥味十足的比赛增添了几分轻松。
动听指数:★★★
专业指数:★
2、孙正平
贵为***体育部主任,老一代解说最后的代表。
老一代解说主要靠嗓音,什么项目都可以上,具体到某个单项上就不行了。
孙正平也是如此。他的解说主要靠手边的材料,材料上有什么,就主要说什么。比如双方上场名单啊,中场技术统计啊等等,他一定会饶有兴致地认真念一遍。
而比赛进行中,他较少发言,也说不出什么有见地的观点,偶尔说点自己的看法,还错误多过正确,显得十分业余。
尽管这样,每逢关键赛事,却必能看到他的身影,比如奥运会中凡是中国队的比赛都是他解说,决赛也是他解说,火箭的首场季后赛也是他解说。
看来主任不是白当的。
孙正平虽然在解说上有明显缺陷,但他还是有优点的。最近NBA的转播已经被商业开发搞得过度了,什么妮维雅劲爽瞬间、DHL速递、蒙牛球员对照、阿迪达斯兄弟攻略……令人眩晕。那天,孙正平在解说中,用颇为不忿的语气说道——现在比赛中,这各种瞬间也够多的。
这话也只有他敢说。。。从这看出孙正平还是挺正直一人。
动听指数:★★
专业指数:★☆
3、张卫平
可爱的小老头。
要说对技战术的分析、球员特点的认识、比赛的理解,***5所有解说无人可以望其项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张卫平的经历,1978年中国男篮首次参加世锦赛,他就在阵中。他场均贡献25.3分,位列得分榜第二,进入世锦赛最佳阵容。后来的中国人,只有姚明进入过世锦赛最佳阵容。
退役后的张卫平当作地方队教练、国家队教练,后来又到美国学习、工作。可谓见多识广,中西结合。
所以,张卫平真的是金刚钻!
当然,他也有他的毛病。比如有点啰嗦,可能和上了年纪有关,同一件事翻来覆去说,还不容易说清楚;比如很ABC,总是在言语间夹杂英文单词;比如说话还有些京味,语气助词说得很重……
但无论如何,他的专业性是真强!
你仔细听他说的,处处切中要害。无论技战术、球员特点、甚至赛场潜规则。
动听指数:★★★☆
专业指数:★★★★★
4、徐济成
专业性仅次于张卫平(虽然距离不小)。
大徐也是篮球运动员出身的,所以专业性上毋庸置疑。
但他的语言能力显然不如专业能力。经常想表达一个意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造成一时语塞。
这一点上,徐济成和张卫平有相似之处。
徐济成写的文章同样十分晦涩。你看他的博客,不客气地说,也就是中学生的水平。大多数文章都偏短,尽管文章的长短和水平不成正比,但篇篇都这么短,就说明徐老师真的码不出字来。
另外,他在解说中总是喜欢打一些很梦幻、很遥远的比喻。仿佛影视作品中蒙古人的调调。如果他不是蒙古人,那么我只能说这些比喻真的太蹩脚了。
动听指数:★★★☆
专业指数:★★★★☆
5、于嘉
从嗓音的角度,他是我最喜欢的解说。低沉而厚重。
但他的解说水平应该说只算中等。
而且,他经常在解说中流露出高人一等的优越,仿佛超然于比赛之上。同伴如果说错了什么,他一定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指证,丝毫不会给同伴留面子。
他给一些篮球公园的很多片子都配过话外音,但怎么听怎么像是在背书,枉费了一副好嗓子。
他写的文章基本没法看,过度地堆砌辞藻,只能给人留下“装蜜蜂”的印象。谁还关心文章里到底有没有内容呢?
动听指数:★★★★
专业指数:★★★
6、杨毅
解说中的调侃派。
听上去又有激情、又风趣,倒是挺热闹。
有时能说出有见地的观点,但多数时候都在调侃。喜欢打一些莫名其妙的比方,用以调侃比赛和球员。
他和于嘉凑一块堪称绝配,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好似冷笑话的比喻,就像逗和捧。
动听指数:★★★☆
专业指数:★★★
7、刘新宇
***最差的解说。
作为一个爷们,嗓音竟然高过所有人八度。听着真够刺耳的。
他的解说,让我觉得回到了没有电视机只能听广播的时代。他除了对场上发生的一切进行一个基本的描述,别的好像都不会了。他如果去某个网站做一位文字直播员一定非常合适——描述很清楚,还不用说话。
除了不停地说谁接到球、谁投中两分、谁又犯规之外,他顶多也就是,同伴说个什么观点,赶紧附和一下。
我真搞不懂他怎么在***站稳脚跟的。
动听指数:☆
专业指数:★★
8、杨健
杨健是做田径出身的。一个能把田径解说好的人是不容易的。
他总是激情饱满的声音很容易感染观众。
杨健的记忆力非常好,球员资料、技术统计、过往的某场比赛,他都信手拈来,不需要查阅。
虽然,搞这个行当的人普遍人脑当电脑用,但是杨健无疑是优中选优的。
总的来说,杨健是个优秀的解说。可惜不红。
动听指数:★★★★
专业指数:★★★☆
9、苏群
搞这一行,最重要的是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苏群无疑是这两者结合得最好的。
专业知识就不多说了,虽不及张卫平,却也不输给于嘉杨毅,这里重点说说苏群的文化素养。
苏群是《篮球先锋报》的主编,几乎每期的头版都是他写的,文笔当真了得。
看他的文章是种享受,舍不得花钱买报纸的朋友们可以上他的博客一阅。
他能够将复杂的技战术分析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能够在不经意间撩开比赛的真相、球员的内心,能够于激情处缓缓上扬,于悲情处徐徐前行。
这就是他的能耐。
偶尔他也会写出充满华丽辞藻的文章,但即便如此他也能做到让读者顺理成章地看下去,而不会觉得他是东施效颦。
那么,他就成了西施。
动听指数:★★★★★
专业指数:★★★★
于嘉,杨健,张卫平,徐济成,杨毅,苏群,孙正平
于嘉,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评论员。2000年3月,就读杭州商学院(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外语系二年级的于嘉在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NBA解说员大赛中,从一万余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两名优胜者之一,从而代表中央电视台前往美国奥克兰解说于2月13日举行的第49届NBA全明星赛。
杨健,1978年生,北京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节目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著名篮球解说员。主要负责篮球,也主持了部分田径的解说。从2001年开始报道解说CBA,NBA联赛及大型篮球赛事一直至今。1996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可口可乐杯全国体育解说员大赛中脱颖而出,顺利入职中央电视台。从2001年开始了CBA,NBA联赛及大型篮球赛事以及黄金联赛,大奖赛及部分田径比赛的报道和解说。2004年赴雅典观摩奥运会并解说110米栏项目的比赛。2012年赴伦敦观摩奥运会并解说110米栏项目的比赛。
张卫平,中国著名篮球解说员,因其解说风格而被球迷戏称为“张合理”。前中国国家篮球队运动员,脚步动作扎实,篮下攻击能力强,人称“篮下魔术师”。张卫平代表国家队夺得第八(1975年)、第九(1977年)两届男篮亚锦赛和第八届亚运会(1978年)篮球比赛的冠军,摘得“三连冠”,并加冕“亚洲最佳前锋”,他也成为国字号球队比赛解说员的不二人选。
徐济成,山东省青岛市人,1960年6月17日出生。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体育部记者采访室主任、著名篮球评论员,圈内人称其为“大徐”。
杨毅,1977年11月29日,生于北京,现任《体坛周报》副总编、篮球部主任,《篮球先锋报》副总编辑,并担任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杨毅是唯一一个曾经全部亲自采访中国三大中锋王治郅、巴特尔、姚明进入NBA的记者,也是第一个陪伴姚明在休斯敦开始NBA征程的记者,也是中国最早深入报道NBA的一群人,他的风格以独到幽默著称,著有《笑侃NBA》《姚明传》。
苏群,1968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现任《篮球先锋报》总编辑,采访过多届NBA总决赛和全明星赛以及奥运会等大型比赛,著名篮球评论员,摄影爱好者。
孙正平(1951年2月28日-)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播音员以及解说员,出生于北京。入行30年多来,孙正平曾先后参加了七届奥运会、七届亚运会、六届世界杯足球赛等重大国际赛事的播音、主持及评论工作。同名人物有女性中国赛艇运动员孙正平。
几乎每一项体育赛事都会有专门的解说员来评论比赛,专业的解说员不仅能让比赛场面变得更加好看,同时也能让观众更加深入体会到比赛的精彩之处。然而那些不专业的解说员却会让人们十分讨厌,要说国内争议最大的解说员都集中在什么地方,那或许就是篮球方面的解说员了。他们大部分人都被球迷们所讨厌,那么谁才是最被国内球迷讨厌的篮球解说员呢?
6、王猛
由于长相酷似小托马斯而且本身也不够高,王猛经常会被一些球迷耻笑,作为一个篮球解说员,他的身高确实有些不够看。但不得不说他还是有些真实水平的,在很多比赛中都能够收放自如,如今的他已经是腾讯篮球直播中最大牌的解说之一。然而他却还是被很多球迷所讨厌,因为他卖广告的样子真的是太不雅观了,尤其是那个广告更是不堪入目。
5、徐静雨
这段时间最火的篮球解说员或许就是徐静雨了,他在连线互动环节中挑选适合的腾讯女主播,而且还很多次刁难那些没有专业篮球知识的女孩子。其实徐静雨本身的篮球知识也不太充分,他只是对于几个著名的球星比较熟悉,比如说詹姆斯、库里和杜兰特,除此之外他就没有太好的专业篮球知识了。
4、黄子忠
被球迷们戏称为子忠大帝的黄子忠老师应该算是篮球解说员当中的老资格,他面对一切比赛都是波澜不惊,不知道的话还以为他是在播放新闻而不是激烈的篮球比赛。而这也是球迷们最讨厌他的地方,他解说的篮球比赛并没有半点激情可言,这让球迷们的观赛体验十分糟糕,所以希望子忠大帝可以改一改这个习惯。
3、柯凡
说到柯凡,相信很多球迷都不会忘了在16年总决赛的录音事件,柯凡被爆出解说比赛的时候含有自己的态度,而且他还对詹姆斯等球星不屑一顾。这么一个解说员根本没有资格去解说比赛,因为他本身就不够公正,而且比赛在他眼中也不是一场比赛,反而是一种可以用来赚钱的工具。
2、杨毅
杨毅应该算是这么多篮球评论员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同时他也是争议很多的一个篮球解说员,可他一直以来都可以解说最重要的比赛,这就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了。他的专业能力确实无可挑剔,可他在场外也是一个十分令人讨厌的人,比如说他经常利用自己的公众号来打广告,每一次解说比赛的时候都要宣传一下自己的衣服,这就让很多球迷感到不满了。
1、马健
最让人讨厌的篮球解说员其实就是马健,按道理来说作为昔日国家队一员的他不应该这么遭人讨厌,可他也是一个带有主观情绪去评论比赛的人。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邓肯不是第一大前锋,而詹姆斯则是历史第一人。一个解说员带有这么偏激的个人情绪,他又怎么可能解说好一场比赛呢?所以马健让人讨厌也是有道理的。
“万金油”孙正平
风格解析:1986年***开始播放NBA录像,孙正平解说了湖人对凯尔特人的比赛,是中国第一位解说NBA的人。解说风格正如其名字一样“正”统、“平”实,自我定位——中庸;如今随着新生代解说员的不断涌现,激情而生动的解说显然更受年轻球迷的欢迎,平稳、老道的孙正平就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向幕后。
专业指数:★★★☆
“万金油”孙正平经常客串多个项目的解说,包罗万象的他在篮球解说专业性上自然逊色于其他人。
精彩语录:
1.一次森林狼比赛,孙盯着屏幕:“好像加内特又上场了。”再看看“好像没上,又好像上了,上了,对,肯定是。。好像上了。。。”
2.一场马刺VS骑士,最后几分钟马刺大比分领先,孙大师“骑士队陆续换上垃圾球员。”
3. “汉密尔顿上场比赛由于腿伤,失误数高达7次,比全队的总和还多一次!”
“大徐”徐济成
风格解析:圈内人称其为“大徐”,外语系的高材生,体育记者中的“盟主”。语言朴实却不失生动,在专业化的解说中,还时不时蹦出幽默逗趣的话语,善于将枯燥的篮球术语通俗化,希望自己的解说能让老大妈都能听懂。
专业指数:★★★★☆
13年的篮球解说,打过专业篮球,还曾在大学期间给美国教练当过翻译,自诩“熟悉NBA像熟悉自己家人一样”的徐济成在专业性上毋庸置疑。
精彩语录:
1.“如果能把夹击说成是这哥们把姚明当成一个大袋鼠,他自己当小袋鼠坐在姚明的肚子上不下来,这就是绕前防守,这多形象。”
2. 一次徐某在一场老鹰队的比赛中说:这个查德里斯(老鹰队1号)啊就不能让他跳,(查德里斯扣了一个篮)哎幼!你看看,你别让他跳,你不跳也不能让他跳,他一跳你就没辙,他一跳......墨迹了5分钟,后来老鹰输了。
最具专业性的张卫平
风格解析:中国男篮主教练出身,成功转型电视评论员第一人。篮球专业运动员出身的他,在第八届世锦赛上表现出众,获得“得分王”称号,男篮教练经历,开办过训练营,发表多篇篮球论文,深喑各种技战术打法,篮球训练方法等专业知识的他,其解说的最大优势和特点,就是专业,风格上中规中矩,专业词汇较多,也因此显得有些生涩和单调。
专业指数:★★★★★
纵观当下的篮球解说员,张卫平的专业背景无人能敌,在美国工作12年的他对NBA的了解也很透彻,篮球教练的背景使他能准确地对球员状态,场上态势做出预判,连资深的“大徐”都为之钦佩。
精彩语录:
1.姚明要位不错,这球应该给姚明了!海德传进去。。。哎哟,被断了!这就是明显的传球时机不好!
2.去年季后赛对小牛火箭的挡拆战术用的很恰当,姚明通过掩护突破分球,这招很奏效,防守一方根本没办法!
3.外线球员为什么容易被盖冒呢?就因为内线球员比他高!
备受争议的苏群
风格解析:声音略显尖锐的苏群是新生代篮球解说的佼佼者,早期常和“大徐”搭档,解说战术到位,爆些场外花絮时也很幽默,个性张扬的他经常有些惊人的表态,如对范甘迪的否定,对裁判的质疑等,也因此使其备受争议。
专业指数:★★★★☆
2000年起供职于《体坛周报》,2004年创办《篮球先锋报》,并担任总编辑,自1996年起采访过4届NBA全明星赛、2次总决赛的他经验丰富,专业水准颇高 。
精彩语录:
1.到了垃圾时间了,上一些垃圾队员。
2.全联盟把最后罚球交给姚明的只有火箭队,别的队都不敢。
勤奋的于嘉
风格解析:脱颖于***NBA解说员大赛的于嘉与***几位四平八稳的解说员相比算是较有激情的,虽然以实力和沉稳进入***,但年轻的他在王仕鹏绝杀斯洛文尼亚时的疯狂嘶吼却让人产生了“黄健翔”的感觉。在专业性上略逊一筹的他勤能补拙,每场比赛前总是一丝不苟地做好翔实的资料准备。
专业指数:★★★☆
新生代篮球解说员,无篮球专业背景,但较勤勉,专业度上无法媲美资深篮球解说员。
精彩语录:
1.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强求火箭队要打出什么战术了,很简单,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拼命防守,不让对方进球,然后你自己每次进攻都打成,这点都做不到的话其他的就更别提了。
2.中国男篮对阵日本男篮(中国队以94比68的悬殊比分大胜日本队)的比赛中,于嘉高呼“不要给日本人任何机会!”。
独到幽默的杨毅
风格解析:如今网络、电视双线作战的杨毅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先后九次孤身深入美国,探访NBA人文地理,04年与苏群一起创办《篮球先锋报》,在***以解说CBA起家,善用调侃的语言活跃气氛,解说较有见地,词汇活泼丰富。
专业指数:★★★★
现任体坛周报篮球部主任,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的杨毅资历丰富,专业上值得肯定。
精彩语录:
1.山猫不是Hello Kitty, 你要躺着打人家也能挠伤你……
2.麦迪就像是姚明的鞋,没了麦迪,姚明的脚跑着很疼,跳的不远,跳的也不高。
3.穆大叔2.18的大个子,挥舞着双臂,跟树怪似的就飞出去了。
沉默友善的杨健
风格解析:从2001年开始报道解说CBA,NBA联赛,见证上海与八一宁波的颠峰之战,亲历雅典男篮力斩塞黑。沉稳,较少用过激的言辞,有时话的意思虽然尖酸刻薄,但语气始终是友善的,在球迷中争议较少。
专业指数:★★★★
小时候练过跨栏的他现在主要解说田径项目,但其篮球知识的积累并不逊色,专业素质尚可。
精彩语录:
火箭队就这种表现不如考虑明年参加中国的CBA。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