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海信激光电视在欧洲杯上打出“激光电视,世界第一”是实至名归。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印证海信激光电视的“第一”。
首先从技术上来看海信激光电视,拥有自主研发的芯片和色彩提升技术,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激光电视感知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的完成,也为海信激光电视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366项。在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其次是销量,2021年的Q1国外市场,海信激光电视出货量增幅有943%,差不多翻了十倍。2020年全年,海信激光电视在海外的增长份额是288%,差不多也翻了将近三番。销量无人比拟。
最后就是看球的优势,因为海信是2020欧洲杯的官方合作伙伴,海信激光电视打广告很正常。海信激光电视的常规产品是75英寸到100英寸,全色激光电视,大屏幕看球更真实、刺激。而且还是反射成像,具备健康护眼的优势。整体的品质和体验都符合大众需求。
就激光电视整体而言,对比传统电视,拥有健康护眼、色彩还原性好、超大屏、节能环保等优势,整体观看舒适度较高、体验感较好,所以消费者才会选择。
所以,海信激光电视在欧洲杯上打出“激光电视,世界第一”,是对自身实力的自信,更是名副其实。
“疫情以来,尤其是2018年世界杯以来,足球赛场首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赛事---2020欧洲杯已经完美画下句号,你是否认为一路高歌的意大利就是本届欧洲杯赛场上最大的赢家?如果你也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激光电视正在走向全球市场的关键元年阶段,海信作为欧洲杯TOP赞助商,在赛场打出‘激光电视、世界第一’的边栏广告……”所以,海信激光电视才是幕后最大的赢家。
行业专家指出,迟到的2020年欧洲杯,对于激光电视行业却是“刚刚好”的节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6月12日-7月12日欧洲杯期间,海信激光电视海外销售量同比增长564%。欧洲杯举办地覆盖区域市场都有着较大增幅,其中,英国增长517%、德国增长255%、法国增长2900%,意大利增长1***,西班牙增长超过10倍。
激光电视竟然成为,迟到的2020年欧洲杯最大的赢家:借助欧洲杯的全球足球狂欢,海信和其主导的激光电视产业链,正在加速全球市场的渗透。
超强足球盛宴,与超大屏幕体验的合拍
到这届欧洲杯,6月12日开幕,全球 体育 界已经有三十多个月缺乏‘具有全球号召力’的大型赛事活动;同时,因为防疫措施的限制,大量球场只能以25-50%的观众量开放……这些因素,让这届欧洲杯的家庭收视爆表。”
根据BARB观众调查机构的数据,这是英国 历史 上电视观众第三多的事件。另两个事件是1966年世界杯决赛和1997年戴安娜王妃的葬礼。
欧洲杯赛场上,“海信激光电视”共亮相8场欧洲杯赛事,围挡广告合计曝光64分钟,共覆盖超30亿人次。6月28日,“激光电视 世界第一”首次亮相“葡萄牙-比利时”赛场,“海信激光电视”百度指数在6月29日,即激光电视赛场围挡广告亮相的第二天,达到史上最高值23436——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
“传播效应是产品快速普及的基础。”有欧洲杯的助力,为海信激光电视全球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的销量暴增奠定了“破门”的基础。另一方面,激光电视的应用特性,也与“足球”合拍,这是激光电视能够借力欧洲杯“直上云霄”的“大力抽射”。
足球比赛实况的观看,观众、球迷最在意的是什么?首要的价值点当然是“大屏幕”。而激光电视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普及价位,为消费者提供一百英寸,甚至以上屏幕尺寸等级的“彩电显示”技术。这就彻底拉开了和常规液晶电视看球的“体验感”。
同时,足球比赛的时长高达90分钟。欧洲之外很多地区观众更是可能要后半夜熬夜看球。这时候,眼睛疲劳感就是另一个“问题”:足球大事件同期热销的“配料”除了啤酒、可乐、花毛一体之外,还有“滴眼液”——这当然是行业内的玩笑话。不过这也反映了“ 健康 ”看球的重要性。
采用大屏幕看球,本身就更有利于眼部 健康 。此外,激光电视还具有更快的画面反应速度,比较液晶电视的“拖尾”担忧,以更清晰画面,降低眼部疲劳感。激光电视采用的仿生漫反射成像,以自然成像过程为基础,告别液晶电视的高亮度直接发光,也更为 健康 护眼。
“好用的产品+火爆的场景”:“激光电视、全球第一”的海信,在欧洲期间收割一波红利,必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激光电视走向全球,需要这样一个舞台
2020年之前,激光电视产品的销量七成以上在“我国大陆”市场。这与国内彩电市场总容量,大约是全齐市场的2成多,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激光电视”的未来一定在国际市场,这是行业的基本共识。
但是,如何让一个中国企业发明、创新的“彩电新品类”走向国际,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命题:因为,彩电 历史 上的所有新技术门类,几乎都诞生于“欧美”——今天流行的液晶和OLED技术,虽然制造中心已经转移到东亚,但是技术诞生地依然属于欧美。
“制造链输出和创新技术输出,显然不是一种规律。”这是摆在激光电视大王海信面前的一个 历史 性问题:海信的选择非常明确“跨界”营销,用 体育 赛事带动中国创新服务全球。这其中的逻辑在于,“顶级赛事、顶级产业玩家、顶级产品创新、顶级产品文化传播”的一致性规律。
“是雄鹰就要翱翔九天”。激光电视国际化没有退路、激光电视的未来发展也没有另一条路。对此,海信早有准备。例如,2014年,海信刘卫东博士正式当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TC110激光显示工作组WG10的召集人。截至目前,海信已主持或参与各类标准制定45项,其中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1项。2021年,海信还将持续推进六项新标准的发布。
“标准是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则底线”。海信早在2014年就扣住了这一激光电视中国创新全球化发展的“命门”,以前所未有的前瞻性,布局和铺垫激光电视全球市场的“崛起”。
目前,借助2016年欧洲杯、2018年世界杯、2020年欧洲杯,三次大型 体育 赛事的TOP赞助身份,海信激光电视走向全球的战略,终于“开花且结果”。特别是2021年,这是激光电视在全球市场全面落地的元年,有欧洲杯这样的舞台助力,激光电视全球化必然如鱼得水,进入全面的新阶段,用硕果累累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激光电视、全球第一,来自创新的底气
根据全球权威数据公司Omdia统计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以海信、长虹、小米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全球激光电视市场的出货量接近60%; 2020年,海信激光电视的全球出货量份额高达53%,居全球激光电视市场第一位。
截至2021年4月,海信在激光显示领域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366项,授权531项,其中国外专利授权55项,成为全球激光电视行业持有专利数量最多的厂商。……
“产品创新、市场地位、专利布局、标准制定、消费者满意度”等等维度,海信的激光电视全球第一是实打实干出来的。从2007年海信进入激光显示产业,开始产品研发算起,14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彩电市场新品类。
近年来,海信激光电视更进一步实现了5次产品迭代,从单色、双色到三色;从1080P到4K,从第一台屏幕发声激光电视到第一台卷曲屏激光电视,海信在全球激光显示技术领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海信还表示,未来激光电视将在“更高的亮度、更大的尺寸、8K等超高清、5G+AI等更多的应用场景、更多的产品形态等方面,持续突破、不断创新。”
2021年借助2020欧洲杯赛事,激光电视收割的一轮全球市场红利,还只是一个新品类、新物种全球崛起的“第一步、一小步”。激光电视在海外市场做起来,是形成激光产业全面繁荣的必要条件:海外市场的扩大与激光电视创新的加速发展,正在形成良性互动、正向反馈。作为全球激光电视产品的缔造者,海信也必然能在未来从激光电视的全球化中收获更多的成长红利。
欧洲杯上海信激光电视刷屏不断,就是在彰显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场优势。技术方面:在激光电视出现之前,显示领域的标准制定,多由日韩国家制定。从2007年开始研发到摸索出“激光光源+超短焦镜头+抗光屏幕”这一激光电视技术路线和产品形态,海信付出了极大努力。依托于技术和产品领先优势,截至目前,海信已主持或参与各类标准制定45项,其中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1项,先后发布《激光电视接收机技术规范》《激光电视观看距离推荐规范》等各类标准,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产品方面:从2014到2021,海信激光电视快速进行5次产品迭代,在尺寸、画质、形态上持续突破创新,相继推出双色、三色激光电视,据说明年海信还将推出8K激光电视。以海信激光电视100L9F为例,该电视不仅是全色激光电视,410NIT舒适高亮度,还拥有107%BT.2020*超广色域,色彩显示丰富自然,能真实呈现球赛、影视剧细节;音质上采用DTS Virtual:X环绕声场,十分震撼;在护眼方面其他电视也不能与之相比,反射成像,优于纸质阅读20%,久看不伤眼。窥一斑而知全豹,从海信激光电视100L9F音画质、护眼的优势,可以看得出海信激光电视在行业内是领先的存在。我的回答你还满意,采纳下吧
文/智物
6月28日,欧洲杯1/8决赛,捷克凭借第79分钟的进球,创造了本届杯赛中最大的冷门,镜头前荷兰队员落寞的身影让场边的广告牌格外显眼,“激光电视,世界第一”。
简单粗暴的八个大字让人过目不忘,但这句广告语明显缺少主语,是中国的激光电视世界第一?还是广告的投放者海信是世界第一?
如果结合市场数据来看,这句话的主语无论是谁都是成立的。根据Omdia的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以海信、长虹、小米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占全球激光电视出货量近60%,而海信激光电视在2020年的全球出货量占比高达53%。
近日,海信激光董事长高玉岭表示,“经过前后两个7年的锤炼,海信引领的激光电视已经在产品创新、市场地位、专利布局、标准制订、消费者认可等方面,取得了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位置。”
可问题是,海信需要面对的,仅仅是激光电视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吗?
激光电视,有何不同?
关于激光电视,海信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早在2007年,海信就开始了激光电视的研制工作,并得到了863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但在只了解工作原理的背景下,海信在最初的四年甚至没有确定激光电视的技术路线,直到2011年海信才完成了激光光源+超短焦镜头+抗光屏幕的实验工作。
回顾过去几次显示技术升级,对于国内显示厂商而言,由于起步较晚,在产品开发上基本都有迹可循,但在激光电视领域,国际上并没有成功实现商业化的先例,海信只能选择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诚然,激光电视与投影仪在基础成像原理上都属于漫反射,但二者的核心器件和技术路线完全不同。
传统的投影仪的光源部件多为氙灯或LED为主,这就导致了两项先天性的缺陷:使用寿命较短,亮度不够。而激光电视则是使用具有较高功率的三基色单色激光器为光源,其亮度表、色彩表现、饱和度、光源寿命均大幅领先投影仪。
此外,传统投影仪的屏幕为软质幕布,其受环境光线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投影仪在大多时间内只能在暗光条件下使用,而激光电视配备的屏幕是专用的抗光膜片,即使在外界光源直射的条件下,仍具备不俗的表现。
民用市场,还是商用市场?
2016年,海信推出了L6与S6系列4K激光电视,凭借超短焦节省收纳空间、画面经反射进入人眼带来护眼效果、以及不受尺寸限制等优势迅速进入消费市场,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6年-2020年,激光电视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13.8%。即使是在疫情期间,激光电视的销量也未受过多影响。根据《2021中国激光电视发展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激光电视出货4.7万台,同比增长54%,成为疫情后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电视品类。
作为中国激光电视的领军者,海信在本届欧洲杯期间巨大投入,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其官方数据显示,在英法德意西欧洲5达市场中海信U7及U8系列电视同比增长205.4%,欧洲杯小组赛加持国内618促销活动,让海信激光电视6.1-6.18销量同比增长465%。
虽然市场增幅惊人,但激光电视用户群体基数较小的问题仍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
根据洛图 科技 的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激光电视市场出货达到21.2万台,这个用户体量对于庞大的电视市场而言很难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但另一方面,定位更加贴近B端的激光投影产品则在激光显示技术的利好下,其渗透率在不断上升,群智咨询数据显示,尽管激光电视增速较快,但技术大幅小于激光投影,2019年激光投影的销量高出激光电视120.3%。
智研咨询预计,2026年激光电视市场规模将突破78.7亿元,激光投影将突破274.9亿元,预期激光投影将成为激光产品的主体市场构成。
综上所述,以海信为代表的激光电视厂商未来或许会改变策略,将激光投影作为产品布局的重心,但对于这些以家电行业起家的厂商而言,绝不会大幅降低激光电视的权重。
03、成本不降,一切无从谈起
在海信电视6月份的公司股东交流会上,海信方面表示,当前公司激光电视产品在质量上可以打99分,现在的问题只有闪光和成本。
闪光,即投影时由于光线折射,天花板上所形成的反光,这对于消费者而言,还算不上是一个无法忍受的痛点。
但成本问题的确是影响激光电视普及的最大障碍。
根据海信官网的信息,旗下激光电视基本已经覆盖了11999元-99999元价位,但这个价位显然不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其竞争力也相对不足。
以海信的75L9S机型为例,该机型尺寸为75英寸,价格为11999元,而同尺寸的LCD电视价格普遍在5000-7000元档。如果以11999元的定价为标准,那么这个价格足够购买一台TCL的Mini LED背光电视。
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无外乎两点:规模起量和国产化。
目前包括光源激光器、镜头、芯片等所有器件都有国产化降本空间,海信方面也表示,未来可能考虑用海信自己的芯片,把这项成本为几百美金的器件降低至几十美金的价格。
不过,未来成本究竟能降低多少,这还是个未知数,即使价格降低至与LCD电视同一水平线上,LCD电视在亮度、对比度、动态追踪方面的优势仍然是激光电视不具备的,而在电视市场相对饱和的前提下,激光电视还不得不直面与LCD电视的竞争。
回顾LCD电视的发展史,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电视市场的大一统,因为它的各项显示指标对于CRT或是等离子等显示技术,几乎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而这种颠覆性的改变,激光电视在现阶段并不具备。
……
激光电视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1.Hisense/海信
“激光电视,世界第一”,欧洲杯观众想必对这句广告词不陌生。海信无疑是“激光电视”概念最坚定的支持者,作为中国彩电多年的龙头老大,海信将激光显示作为下一代影像技术大力押注,连续三年携激光电视参加CES、AWE等国内外科技展,获奖颇丰。
2.Formovie/峰米
峰米是由小米和国产激光投影巨擘光峰联合组建的互联网品牌。其激光电视产品兼具光峰的硬核技术和小米的亲民售价,受到众多电子产品迷的喜爱。据洛图数据,2020年峰米激光电视销量仅次于海信,以18%的国内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3.CHANGHONG/长虹
长虹以军工起家,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电视行业的龙头品牌。在CRT背投电视时代,长虹一度在技术上领先一众国外品牌,堪称国货之光。虽然在平板电视时代,长虹因错押等离子遭遇挫败,但其制造技术功底仍在。
4.BenQ/明基
明基于2001年在中国台湾诞生,属于泛宏碁集团的一员。据Futuresource Consulting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明基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DLP投影机销量第一的位置。
5.EPSON/爱普生
精工爱普生总部位于日本,从1989年推出全球第一台LCD投影仪开始,爱普生便通过其主导的LCD以及更先进的3LCD投影技术,一步步成为全球投影领域绝对的老大。
6.SAMSUNG/三星
在大多数电子消费品领域,都能看到“工业帝国”三星的身影。作为全球彩电老大的三星也盯上了初具产业规模的激光电视,于2020年推出“绚幕系列”激光电视处女作。虽然入局较晚,但三星在电子制造业和显示领域雄厚的调校功底不可小觑,其激光电视的表现相当出色,广受测评机构和消费者好评。
7.SONY/索尼
将索尼列入激光电视品牌榜,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一方面,作为投影行业的巨头之一,索尼持有足够硬核且能够主导行业的独特“黑科技”。虽然索尼不将“激光超短焦投影”称为“激光电视”,但常常在专业的数码科技展中与一众激光电视同台竞技,在画质维度好评如潮,获奖无数。
8.LG
“激光电视”这一概念早于上世纪就被提出,但直到2008年三菱电机才发布全球第一款“激光电视”产品Vue TV,其采用激光光源+背投投影成像,更像是背投电视的改良。2013年,LG推出了激光电视Hecto TV,首次采用超短焦激光正投+抗光幕的设计,轰动一时,奠定了如今激光电视的基本形态。
9.JMGO/坚果
坚果是深圳火乐科技旗下的互联网投影设备品牌。在投影领域,坚果和极米的实力非常接近,常被拿来并排比较。2016年,坚果先于极米推出旗下首款激光电视S1。
10.XGIMI/极米
极米于2013年在四川成立,是国内第一家涉及智能影院产品的公司。在投影行业愈发同质化的情况下,极米凭借互联网智能微投产品异军突起,位列国内投影仪市场第一。
激光电视的“性价比”迎来挑战,降成本、增产品成了关键? 2020年的欧洲杯刚落下帷幕,奥运就又如火如荼得举行了,大屏幕智能体验的电视对广大喜欢观看 体育 赛事的用户来说已经是标配式的家电产品。作为2020欧洲杯全球官方赞助商,海信的高品牌曝光度,也赢得了名利双收,曾经被誉为旧电视机时代大佬的海信依靠激光电视完成华丽转身,成为新时代智能家庭的行业头部企业。
根据奥维云 网数据,激光电视在2015年至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达213.8%,成为增长最快的新物种。2017年海信喊出的进军智能化,聚焦客厅大屏的口号,到今天似乎终于兑现。据Omdia的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以海信、长虹、小米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已经占到全球激光电视出货量的近60%,其中海信的激光电视在2020年全球出货量占比高达53%。海信已稳稳成为激光电视赛道的世界第一。这波豪赌激光电视,海信算是赢了吗?
1、激光电视为何这个时候爆发了?
为什么近年来海信的激光电视突然成了爆款?除了早期的布局之外,由于包括光峰 科技 、新视源、三安光电等企业加入到激光电视的研发设计中,新技术强化了激光电视上下游产业链。不仅如此,2020年后国际品牌三星、LG也在积极布局激光电视,激光电视的国际产业链阵营也日趋壮大。随着技术的发展,激光电视的价格也在逐年下降,其中75英寸的价格在万元左右,激光电视的用户体验和接受度都在不断提高。
最后便是激光电视关键技术的突破,随着近年来激光显示关键材料、器件与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中国在激光电视整机设计、一体化光源、散斑抑制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1年开始,中国在激光显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居全球第一。以海信为例,截至2021年4月,海信在激光显示领域已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1366项,授权531项,其中国外专利授权55项,成为全球激光电视行业持有专利数量最多的厂商。
2、激光电视的爆发是否可以持续?
随着技术的升级和产品的迭代,激光电视在显示亮度、色域、对比度和产品的外在形态上不断升级,从2014到2021,7年间激光电视完成了5次产品迭代,更在功能和价格上不断突破,实现了尺寸的下探和基于功能、性能和体验优先基础上的成本下降。数据分析看到,根据奥维云网统计,2015年至2020年,激光电视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13.8%,是增速最快的电视品类。
随着技术的提高,激光电视在占据高端大屏市场后,便开始向中低端市场渗透。但其在中低端市场的进展并不顺利,有专业人士认为激光电视在中低端市场进展不顺利,与大屏液晶电视的快速成熟与价格降低有关系。2014年,激光电视的上市,从电视的形态上实现了革新和突破,以超短焦辅助以无源仿生屏、突破100吋的大屏体验,给技术和产品升级沉寂许久的彩电行业,带来了冲击。让电视的尺寸扩大,又跳出液晶尺寸增长一寸而带来的巨大成本,这让激光电视初始阶段的成长有了“性价比”的独特优势。
但随着液晶大屏电视的价格逐步降低,激光电视的“性价比”优势将迎来挑战。根据奥维云网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呈现出“量降额升”的趋势,中国彩电市场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4.7%,销售额同比增长15.1%。一升一降之间,是中国彩电行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契机。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65英寸以上电视市场份额持续增长,预计2021年65+产品市场份额将达到34.5%。其中,特别是85吋、100吋等超大尺寸市场增长较快,大屏化成为当今彩电市场主旋律。价格上, 部分品牌75英寸低端液晶电视价格已经下探到三千元附近,而根据洛图 科技 6月18日发布的《2021中国激光电视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激光电视均价约4万元/台;2017年均价约3万元/台;2018年之后激光电视均价下降至2万元以内。今年一季度,售价在1-2万元的激光电视占比达到了69.9%。也就是说,激光电视当下的主流价格是1-2万元。
中怡康数据显示,今年65吋将超越55吋,成为第一尺寸,同时75吋及以上大屏市场快速发展,激光电视成为2021年新品布局的重点。未来电视市场一定是“哑铃形”结构,而激光电视满足了高品质一端的用户需求。据悉,目前,我国在光源设计、光机模组、整机设计等关键技术方面做到了全球领先;在激光器、成像芯片、镜头、抗光屏幕等核心部件的研发方面取得较快进展;在整机制造方面 探索 出了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财经 评论员分析认为:“过去一年海信激光电视的百度指数增长了793%,激光电视的热度可能刚刚开始,想象空间巨大。” 随着产业链的快速成长和成熟,在消费者新增需求和更新换代需求的带动下,可以预见,激光电视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3、降成本、丰富产品结构成未来关键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激光电视产业正处于发展快速上升阶段,技术方案提升空间较大,上游供应链也处于快速成熟过程中,激光电视的上游关键部件,抗光幕、DMD芯片、激光器、镜头等不像液晶面板那种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因此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提升,激光电视也有比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随着成本下降,覆盖高中低不同价位的产品布局会帮助激光电视快速放量。据悉,目前国内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激光电视核心组件自主研发。海信视像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联手产业链企业,一起研发激光电视核心组件,未来激光电视组件自主化比例会提升。据悉,目前,海信激光电视累计申请专利数高达1366项,已获国内授权专利478项,国际专利55项,核心的激光光学引擎可***自主研发设计。
数据显示,随着相关组件规模效应释放和国产化替代,未来随着产业链成熟,产品价格下探,激光电视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容,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具备核心组件研发优势的企业,将最终胜出。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