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裁员,即解雇。解雇后,根据合同条款分2种情况:
1. 有保障工资的条款的球员,球队支付保障工资。如球员还剩下3年共计1300万的合同,且合同保障工资条款说保障最低每年200万工资,那么球队将其裁员之后只要支付每年200万即可。
2. 没有保障工资条款的球员,被裁员之后可以享受(原工资额/年 - 被裁后可以找到的同类工作的薪金额/年)。即剩余3年1300万合同,无保障工资条款,被裁员,球员被新东家以4年,1200万签约。那么,该球员可以从老东家获得:前3年每年133.33万的补偿款,第四年就没了。但若球员被裁员后没能找到新东家,那么老东家必须在3年内每年支付该球员433.33万的补偿款。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裁员了,大部分情况下,原球队仍然需要支付给球员一定的薪金。而这笔薪金依然会被算入球队的球员薪金总额。虽然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资金压力,但是要白白付给球员工资。同时,被裁员的球员一般无法再在联盟内找到工作机会,那么原球队要面对的工资总额依然毫无变化。所以联盟内很少球队真正采取裁员,更多使用交易的手段,换来便宜的球员。
扩展资料:
NBA中的裁员于买断:在NBA中经常出现裁退(waive)和买断(buyout)这两个词语。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裁退是球队单方面的动作,不需要球员同意;而买断是双方的动作,球队和球员协商一个具体的金额,双方友好分手。
裁员后的薪资支付,关于裁员后的薪水支付,根据新的劳资协议,NBA执行延期支付。延期支付分为两种,具体如下:
(1)如果该球员是在7月1日到8月31日之间裁退的话,那么可以延期到他现有合同的2倍+1的年数。比如说,该球员合同还剩下2年,分别是1020万和1030万美元,那么他的合同可以延期到2*2+1=5年来支付,每年只需要支付2050/5=410万美元就行了。
(2)如果该球员是在9月1日到6月30日之间裁退的,那么本赛季正常支付,剩余的赛季按照2倍+1的策略来执行。还以上个合同为例,如果球队是在9月2日买断他的,那么在接下来这个赛季,球队将会支付1020万美元,而最后一年的1030万则会分为1*2+1=3年来支付,每年支付343.3万美元。
在NBA,一个球队裁退球员,从球员方面来说,需要等待一个48小时的认领期(含周末和节假日)。认领(claim),指的是其他球队直接接收该球员和他剩余的合同。
如果在这48小时之内没有人认领,那么该球员就会变成自由球员。而一个球队认领球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1、球队有足够的薪水空间。
2、球队有满足该球员合同的伤病特例,并且该球员必须处于合同的最后一年。
3、球队有至少满足该球员薪水的交易特例(TE)。
4、该球员的合同是底薪。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认领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新球队需要支付该球员的全额合同,大部分球员都是度过了48小时的认领期,变成了自由球员,这时候球队签约他的金额往往较小,甚至是底薪就可以完成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赦条款
到目前为止,卡曾斯仍然失业。看他新赛季在火箭的表现,20分钟场均9.4分7.6篮板2.4助攻,三分球命中率33.6%。虽然这次的表现离他的巅峰还很远,但是如果他尝试自由市场,卡曾斯会得到一份满意的合同。但令人惊讶的是。卡曾斯已经被裁了一周左右,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球队签下他。为什么?已经七天了。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个团队想要接手卡曾斯?第一,堂兄弟的状态由于受伤和年龄严重下降。之前有消息透露湖人对签下卡曾斯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在内线紧张的情况下签下了琼斯,合同为期10天。原因很简单。小琼斯更年轻,更擅长运动。曾经被称为联盟第一中锋的卡曾斯,在职业生涯中经历了太多的伤病。左跟腱跟腱断裂,左大腿股四头肌撕裂,左膝十字韧带撕裂...大大小小的伤病,让表兄弟们逐渐淡化了昔日第一中锋的光环。现在卡曾斯已经失去了以前的速度和爆发力,自然没有球队愿意冒险签下他。
第二,由于PJ塔克的存在,每个球队对堂兄妹都是持观望态度。虽然PJ塔克比卡曾斯大很多,但是塔克职业生涯没有伤病史。更重要的是,塔克是一个优秀的3D玩家。塔克防守很猛,但是内外兼修。说他是球队的防守终结者没有错。他有一个稳定的底角,可以打单打。这种球员太适合冠军拼图了。再看表兄弟,移动速度慢,耐力不足,已经让大部分球队对他不抱希望了!因为PJ塔克的存在,卡曾斯在自由市场被冷落。前表兄弟可能是最不开心的球员之一。最初,他选择与火箭分道扬镳,希望有一个更好的去处。现在,恐怕他又算错了,这次他真的到了无球可打的地步。卡曾斯受伤的时候选择了底薪加盟勇士,希望能拿个总冠军然后签个大合同。结果勇士没能夺冠,导致表兄弟价格再次暴跌。最后只能拿着底薪加盟湖人。
曾斯怕自己又算错了,这次真的到了无球可打的地步我和湖人的表兄弟们过得很不好。起初,我需要代替二流中锋麦基打球,甚至在下半赛季为霍华德的加盟让路。卡曾斯去年休赛期和火箭队签了一年的合同。他需要证明自己还有实力站在NBA。卡曾斯本赛季的表现比前几个赛季更好,场均9.6分7.6篮板2.4助攻。为此,火箭甚至把他的无担保合同变成了完全有担保的合同,但是当火箭准备重建的时候,卡曾斯就失去了他存在的价值。毕竟烂队打的数据是水的。
就在卡曾斯即将与火箭分道扬镳的时候,很多球队都对卡曾斯表现出了兴趣,但是当卡曾斯真正与火箭分道扬镳,度过澄清期的时候,没有任何球队向他抛出橄榄枝。像开拓者,猛龙,热火,甚至湖人,他们一直持观望态度。有美国媒体说湖人对表兄弟感兴趣,但是他们更愿意等德拉蒙德。不过开拓者不直接考虑堂兄妹。他们宁愿签一名双向合同球员,也不愿给卡曾斯一个机会。
NBA球队放弃一名有保障合同在身的球员,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裁掉,二就是买断。这两种方式虽然差不多,但也有些许不同。
相比之下,直接裁掉要更加简单粗暴,就是指球队无需跟球员商量,他们支付剩余保障合同的全部金额,让球员走人。而买断则是球队和球员商量,协商出一个结果,以稍低于保障合同的金额达成协议,这算是一种友好分手。
在老鹰和安东尼的协议中,其中有规定,如果安东尼和新球队签署一份价值240万美元的合同,那么在与老鹰的协议中,安东尼就要少拿240万美元。因此,老鹰选择买断而不是直接裁掉,等于是剩下了240万美元。
不管是裁员还是买断,球队实际支付给球员的薪水,依然会占据球队的工资帽。不过,球队在裁掉一名球员时,可以选择使用延伸条款,将他的薪水在未来几年里平均分配到球队的薪资表里。
根据联盟规定,在安东尼被买断之后,他将有一个48小时的澄清期。在这段时间里,其他球队可以认领安东尼,条件就是接纳安东尼原有的合同。也就是说,如果有球队想要认领走安东尼,那他们得接纳下安东尼下赛季高达2790万美元的合同。
很显然,在这个时间点,没有球队有这么大的薪资空间去认领安东尼2790万美元的合同。而即便有薪资空间满足条件的球队,考虑到安东尼现在的状态以及球员的个人意愿,他们也不会这么做。
在度过48小时的澄清期后,安东尼将会成为完全自由球员,他可以加盟除老鹰和雷霆外的任何球队。安东尼不能加盟雷霆的原因是联盟有一个“大Z条款”,一名球员被A球队交易至B球队,然后被裁掉或买断恢复自由身,他一年内不能和A球队签约。
北京时间2月15日,TheAthletic记者查拉尼亚在推特上报道,被鹈鹕队买断的球员马基夫-莫里斯已经同意跟俄克拉荷马雷霆队签约。马基夫-莫里斯在2月8日就已经被鹈鹕队买断,他早已渡过了澄清期,他能立马签约一支球队。马基夫-莫里斯本赛季场均26分钟,拿下11.5分5.1篮板1.8助攻0.7抢断0.6盖帽,命中率43.6%,三分命中率33.3%。
火箭总经理莫雷早已盯上了今年的买断球员市场,而他最看上眼的应该就是自由球员马基夫莫里斯了,马基夫进攻端能力出色,特别是作为内线球员能拉开空间,而且防守也比较强硬。但是为什么度过澄清期了却迟迟没有签约呢?
目前火箭和湖人,甚至猛龙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莫里斯的特点非常契合火箭对侧翼的需求;而莫里斯比待业在家的安东尼更加良好的防守能力更加让湖人心动;而连续得到小加与林书豪的猛龙则希望可以将这位出色的角色球员收入囊中作为冲冠拼图。希望马基夫莫里斯最终可以加盟一支心仪的下家打出生涯代表作。NBA不只是一个打球的联盟,更是一个商业联盟,球员有权利也有必要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这个利益包括谋求更高的薪水,更多更稳定的出场时间,更重要的球队战术地位,甚至球员的最高荣誉NBA总冠军!莫里斯作为一名30岁的老将,在NBA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这些道理他都是清楚的。所以说迟迟没签约,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球员交易截止日后,各支球队的阵容已经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有想法的球队只能从自由市场上有所斩获,这对于整个赛季没有多少改变的火箭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并且球队中意的马基夫-莫里斯也已经宣布加盟雷霆,火箭的意中人又被截胡了。其实这就是目前火箭的困境,球队的可操作空间极为狭小。
30岁的莫里斯生涯投篮命中率和三分命中率也是相对不错,2.08米的身高可以提升火箭的锋线高度和防守强度,这样的球员正是急需的球员。但是火箭能够提供给莫里斯什么?火箭没有多少薪金空间提供给莫里斯并且莫里斯已经30岁,他更希望获得一份相对较长的合同,这也是火箭无法提供给莫里斯的。
火箭在球员交易截止日前的几笔动作已经让球队避免了高额的奢侈税,莫雷为老板省钱可真是到了极致,联盟的球员也不会没有察觉,莫里斯希望获得相对较为丰厚的想法与莫雷省钱为主的想法是无法有共存可能性的,所以莫里斯不选择火箭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再说了,从现在两支球队的表现来看,火箭的竞争力未必比雷霆出色。
我知道你说的是马绍尔吧。澄清期48小时内可以被其他队伍认领。而湖人还有一份底薪特例是不算在工资帽里的。他们裁掉马绍尔是为了签布泽尔。然后再签下马绍尔
正所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买断只是一个方式,但是它的操作方式有很多种。
买断后的工资金额
买断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球队不需要某个球员,作为买断发起者,球队可以不用和球员商量,直接买断他,当然球员的工资是一分都不能少,而且占用的球队薪金空间以及该交的奢侈税也是一分不能少。第二种是球员不想待在球队,主动向球队申请买断。因为买断的发起者是球员,所以在最终的买断金额上,球员会做出相应的退步,以求尽快获得自由之身。
买断后工资的支付方式
作为全世界制度最为健全的联赛,在买断的支付上球队也会为球员提供不同的选择。对于薪资压力大,需要缴纳奢侈税较多的球队,他们在买断球员合同大于一年的时候,他们大多会选择分期付款。如果是出于合同年的,基本上就只有一种方式,直接买断,滚粗。
买断也有温情的故事
买断,或许对于大部分球员来说都是最冷酷的字眼,可是买断的背后也有温情的故事。如16赛季,马刺的邓肯没有任何预兆的宣布退役,可显然马刺不愿意“放过他”。15赛季,邓肯和马刺签订了1份2年1050万美金的合同。如果邓肯直接退役,他将损失17赛季的合同中的560万美元。为了不让呆呆吃亏,马刺宣布裁掉邓肯,并分期三年支付邓肯560万美元的工资,这样以来,马刺不仅给了邓肯自己最后的“大礼包”,同时分期的方式也让马刺的薪金空间更自由。
当然幸运的还不只是邓肯,在老妖刀退役时,马刺也祭出了这一招,不得不说,虽然马刺看起来不那嘛正经,可是他的确是联盟中最有温情的球队,或许全联盟只有那一个人不想呆在马刺。
买断不可怕,谁买谁尴尬
NBA的裁员分为两种,一种是球员直接被裁,另一种是买断,球队和球员经过协商之后达成协议。
两种方式的差异体现在球员薪水上,选择裁员,球队不需要和球员商量,但要支付全部薪水;选择买断,球队只需要支付球员剩余工资其中的一部分。
球员主动寻求买断;
球员主动要求买断。在买断金额方面,球员需做出相应的让步,以求尽快获得自由,寻求下家。
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球队实力弱,无法打进季后赛;球星级别的球员买断之后可以迅速加盟一支季后赛球队。
在季后赛资格裁员截止日之前,球员剩余薪水恰好成为球队和球员之间商讨买断协议的最佳筹码。
二是球员不在球队重建计划中,只好离开。
当年,韦德离开热火加盟公牛,仅一个赛季,公牛宣布重建,于是,韦德就和公牛达成买断协议。为了尽快达成协议,韦德主动放弃2380万美元薪水中的800万美元。
球队主动买断球员;
两种情况。一是球队薪资有限,税务缴纳过多;球队需要清理薪资空间,主动买断高薪低能球员的垃圾合同。
二是球员因伤赛季报销,球队战绩受到影响,只好主动买断,腾出位置进行补强。
球队是买断的发起者,球员的薪水一分都不能少,但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把薪金支付给球员。
热火三巨头解体时,波什因肺部栓塞赛季报销。之后,龙王想复出,却遭热火拒绝,此时热火进入重建期,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后来,双方开始谈判,热火选择主动买断这位功勋老将,达成买断波什剩余两个赛季5210万美元的协议,分期支付全部薪水。
买断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留有后遗症,而且时间拖得越久,问题就会越复杂。
不考虑利益,裁员简化流程;
对于球队而言,相比买断,裁员最不划算。按照规定,裁掉本队球员,必须正常支付该球员所有的薪资,而且还会算到工资帽里面,但是对球员利好,即使一场比赛不打,钱也照样拿。
马刺出于人道主义,在邓肯与吉诺比利相继退役时,没有选择买断两位功臣,而是直接裁掉他们,并且支付剩余的全部薪水。
随着NBA商业化进程加剧,工资帽持续上涨,买断规则也会不断完善与发展。
我是晓年,饭后一场球,解读球场风波,有问题,慢慢聊。
这个要分两种情况。
买断其实就像我们生活中离婚一样,两口子过不下去了,就离呗,有的净身出户,把所有的东西都给对方,有的分期付款,把该给对方的分期付给对方。
当球队认为一个球员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时,为了及时纠错,就会考虑买断球员。
比如说湖人和鲁尔邓,那个时候湖人为了成绩,也可以说是管理层脑袋一热,不仅给了他,还给了莫兹戈夫大合同,可是后来证明这两个合同都是垃圾合同,并不能为球队带来什么好处。
于是,就商量买断,为了减轻压力,就选择了分期付款。
但是这种方式有个弊端就是,只要球员没退役,这个钱就要算入薪资空间,还要交奢侈税,这也是为什么湖人在补强的时候,想把鲁尔邓的这个工资剔除,但是联盟又不允许,毕竟鲁尔邓没有正式退役。
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在球员职业生涯末期,或者急需证明自己的时候。
生涯末期一切都是为了总冠军,那这个时候钱都不是问题。
商量买断的时候,球员都会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可能是一半,可能是6折,但是不管怎样,这种情况下,工资都是一次性付清的。
就像近期被活塞买断的格里芬一样。
所以说,买断其实还是意味着要把工资全部给他的,只是情况来看,怎么给而已。
球员的买断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球队买断球员,第二种就是球员提出买断申请,两种不同的买断方式造成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第一种方式,一般球队是出于想要节约队伍的薪金空间,选择买断自己队伍中高薪低能,或者说是受伤的球员,通过分期付款把薪金支付给球员。
一般来说这种方式被买断的球员,基本上就是退役了,所以也有一种说法就是买断就是球星的退役信号,比如像今年的安东尼,从雷霆走之后就是火箭然后就是无球可打,基本上就是买断之后就宣告着球星已经打不了高规格的比赛了。
再者就是球员主动提出买断,这种就是球员想要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然后自己选择损失自己的薪金然后以此得到更快的买断,这样就可以成为自由球员,就可以加盟可以打球的球队想马刺的帕克和最近加盟猛龙的林书豪,都是属于自己提出的买断。
第一种一般是全额支付工资,因为球队是买断的发起人,而第二种就是不会支付全部工资因为球员是提出买断的人,所以并不意味一个球员被买断就可以得到全部的薪水,也有比较有人情味的球队,会大方的和球员告别,也不会克扣球员的任何一笔薪水,当然在这个商业联盟中这种事比较少,有商业价值和个人能力才是立足联盟的根本。
NBA买断合同就是球员和球队签定了一份几年的合同,在合同没有到期的时候球队或者球员单方面要毁约,买断合同的动作。如果双方都有意违反合同,球队只是支付违约金一部分。从而让合同失效。工资有可能全额给他,也有可能只是一部分,这就需要双方协商。
买断也分成两个方式, 一个是球员主动提出,还有一个就是球队主动提出 。但在这两种情况下,球员的工资也会发生变化。
一:球员主动提出的代表,德隆威廉姆斯
15年篮网的威廉姆斯与篮网队达成买断协议,以便能够加盟家乡球队小牛队,那时候威廉姆斯与篮网队的合同还剩有两年4300万美元,买断后威廉姆斯能够得到其中的2750万美元,采用延伸条款未来五年内将2750万元赔付完,所以威廉姆斯可以每年领550万美金,直到2021年。
二:球队主动提出的买断代表 罗尔邓
当球队遇到高薪低能的球员时,管理层为了让球队的实力更加雄厚,他们经常会主动与球员提出买断,而这种情况我们通常将其称裁员。但在裁员之后,球队依然需要支付球员薪水,并且一分都不能少。2018年,湖人买断罗尔邓的合同,在2016年夏天,罗尔邓和湖人签下4年7200万美元的合同,表现远达不到球队要求,就和罗尔邓达成了买断,罗尔邓的合同当时还有2年价值3680万美元,他放弃了750万美元的薪水。然后从湖人那可以得到2930万美元的薪水。这里也不是全部给,他自己主动放弃了。
总之,买断就是球员和球队分道扬镳,关于合同的一种处理方式。买断后的工资,大部分会采用分期支付的方式,以便灵活的掌控球员的薪金空间,便于引援。
买断的定义是:球员的合同未到期之前,球队或者球员单方面毁约,想要提前结束合同约定!球员买断分为俩种情况:一种是球队的意思,另外一种就是球员的诉求!
球队买断支付工资:球员被球队买断后,他的剩余工资必须由球队支付,当然如果涉及多年合同,球队可以选择分期或者一次性支付!
球员主动买断工资:球员主动买断,势必有损自身身价,所以在剩余工资方面也会做出让步,毕竟既不想出力,还想拿着全额工资,岂不是想美事?
买断不同于裁员,也不同于交易,是一种可以提前让球队或者球员解脱的方式!
”买断合同”就是球员和球队签订了一份几年的合同,在合同没有到期的时候球队或者球员单方面要毁约,”买断合同”的动作简单来说就是付违约金而已。买断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球队买断了球员之后,该球员的薪资仍然被计入到球队的薪金总额之中,占据薪金空间。
NBA里面合同签约形式有很多种。经常看NBA的球迷应该对“裁掉”和“买断”并不陌生,裁掉就是球队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将球员直接裁员(需要支付全额工资),而买断则是和球员商量,这其中能够达成一些共识,球员的工资也可能会有不小的变化。
买断基本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因为球队实力较弱,无法打进季后赛,在这样的情况下,球员会主动要求买断,加盟一支季后赛级别的球队,以获得争夺总冠军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球员往往会选择少拿钱甚至不拿钱,直接买断“净身出户”,这种情况比较常见,赛季球员主动要求买断基本上都是这个原因。
第二种是在球员非常高薪低能、或者无法发挥作用,且球队需要名额的情况下,球队能够将其裁掉,腾出位置来补强,买断政策出台时也正是当做此用。当然这种情况下球队需要支付大部分薪水,甚至于几乎全额支付薪水。
第三种是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在工资帽大涨且球员目前的薪水完全无法体现他能力的情况下,球员会在和球队商量之后,自己买断提前结束一年的合同,然后重新签下一份合同,当年比卢普斯就曾进行过这样的操作。
NBA里的买断属于裁员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球员放弃部分薪水换取自由身,球队放弃一个球员的所有权,减少了总薪水支出释放了部分的空间,并腾出了一个球队名额名额。至于球员能拿到多少原本合同里的薪水,则是和球队商谈的结果。在被买断之后,球员会有一段澄清期,在澄清期过后才成为自由身可以加盟其他球队或者直接退役。
最近活塞和格里芬达成了买断协议,本赛季格里芬年薪高达3660万,下赛季为球员选项的3896万。两个赛季合计薪资超过7500万美元,格里芬为了和活塞队买断放弃了1330万美元的合同。格里芬本赛季为活塞队打了20场球,场均出场31.3分钟,仅交出12.2分5.2篮板3.9助攻的数据。虽然匹配不上如此高价的合同,但是接下来签约一份百万年薪的合同还是很正常的。所以买断也是一种双赢,活塞队战绩在东部垫底,可以继续摆烂,也可以省下来一部分钱,而格里芬可以去一个争冠球队。
首先说买断的定义:觉得球员高薪低能,或者说觉得这个球员的水平与其所领的薪水不成正比,同这个也球员交易不掉,这个时候可能会买断。还有就是球员有更好的诉求,自主向球队申请买断。
在工资金额方面
第一种:球队是买断的发起者,可以直接买断,不用同球员商量。当然了,球员的工资一丝一毫都不能少,同样该交的税务也是一丝一毫都不能少的,比如公牛队的韦德以及马刺队的邓肯。第二种:球员是买断的发起者因为是球员自主发起的,所以在最后买断的金额方面,球员肯定是会做出相应的退步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以求尽快获得自由,比如JR-史密斯。
在支付方式上
NBA联赛在支付这方面上,同样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对于薪资方面压力大的,税务缴纳较多的这些球队,在买断这些合同大于一年的球员时,他们绝大多数是会选择分期付款的这样一种方式。当然,如果是出于合同年的,直接买断!这是最基本也是最痛快的一种方式。
其实买断并不等于裁员,同样也不能算作是一种交易,这其实是一种可以提前让球队或者说球员脱离苦海的较好方式!
买断不是简单的给钱走人
买断也被分为几种,而且并不是说把工资给被买断的球员让他走人这么简单。假如某一支球队不希望某位球员打球,球队可以买断这位球员,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他成为自由球员,并且可以为球队腾出名额。但是这就涉及到球队与球员此前签署的合同。如果球队发起买断,就意味着球队毁约在先,他们必须按照合同上的规定付给球员违约金。
另外一种情况是,球员自己想要被买断,如果是这样的话,违约的就是球员一方。受到损失的一方是球队。球队可以在支付球员剩余的工资时会有更多的主动。以上,两种买断方式,大同小异。球员若是有长期合同被买断,那么球队会选择将买断金额和剩余工资按照比例分配到各个赛季再支付。这么做对球队是大有好处的,可以减轻他们的薪资压力。因此,薪资空间有限的球队,都会选择买断球员。
相较于被球队裁掉,买断是比较客气的,有点协议分手的意思。毕竟买卖不成情谊在,江湖再见亦是朋友!
对此,您怎么看?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