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呱呱鸟
这是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一百多万字的巨著,俺用一万多字来写读书笔记,各位见笑。
这本长篇小说值得阅读,如果没有耐心,可以偷懒看看电视剧。
再没有时间可以看看电影版的《战争与和平》,这是1956年美国人拍的,奥黛丽·赫本主演。
1968年上演的前苏联版也值得看,对俄国文化理解更深刻,电影长达六个半小时。
历史的时间段应该是从1805到1820年期间,书中描写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各次战役。
笔者小中见大,通过当时俄国社会四大家族的成员间,各种恩怨情仇交织在一起的生活,这些都融入到战争时期的大洪流之中。
鲍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 家族,都是一些公爵、伯爵的大人物,故事描写的规模很宏大,内容也极丰富,阅后掩卷长思可以得到许多深刻的哲理。
1805年 ,拿破仑征服欧洲之后,开始进攻俄国,俄奥联合起来抵抗入侵,在弗里德兰战役的决战中,俄军及其反法同盟战败溃逃,1807年签订合约,支付1.4亿法朗战争赔款,换取和平。
1812年 ,拿破仑借口俄国沙皇破坏合约,领军60万再次侵入俄国境内,民族英雄库图佐夫元帅节节抵抗,机动后退让出莫斯科,利用严冬气候反败为胜,在12月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故事从1805年7月开始,首都圣彼得堡有一个上流社会的舞会正在举行,四大家族的人物陆续登场亮相。
1)别祖霍夫家族
* 别祖霍夫伯爵(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巨商。
* 皮埃尔 (彼得·基里洛维奇·别祖霍夫伯爵)老别祖霍夫伯爵私生子。
2)罗斯托夫家族
* 罗斯托夫伯爵(伊利亚·安德列耶维奇) 莫斯科的没落贵族。
* 尼古拉 ·罗斯托夫伯爵 老罗斯托夫伯爵长子、骠骑军官。
* 娜塔莎 (娜塔莉娅·伊利尼奇娜·罗斯托娃) 次女,后来皮埃尔的妻子。
3)库拉金家族
* 瓦西里公爵(谢尔盖耶维奇·库拉金),好像与别祖霍夫家有点亲戚关系。
* 海伦 (叶连娜·瓦西里耶夫娜·库拉金)长女,与皮埃尔结婚后离异。
4)鲍尔康斯基家族
* 鲍尔康斯基公爵(尼古拉·安德列伊奇) 退职老军官。
* 安德列 ·鲍尔康斯基 老鲍尔康斯基公爵之子,库图佐夫副官,团长。
别祖霍夫伯爵病得很重,即将告别人世,一堆人为他的遗产进行激烈的争夺,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别祖霍夫已经事先立好遗嘱,把财产让他的私生子 皮埃尔 继承。
1805年10月, 安德列 把妻子送回他父亲的领地,上前线出任俄奥联军总司令库图左夫的副官,在奥斯特里茨进行会战,俄奥联军大败溃逃, 安德列 身受重伤躺在战场上,拿破仑巡视时发现了他,命令自己的医生施救,并把他留给了当地居民。
1806年, 尼古拉 从前线回到了莫斯科,这时的他已经经历战争的洗礼,成为一个英俊的骠骑兵中尉,他爹高兴的不得了,举办宴会啥的大加庆祝,一堆人在宴会上窜来窜去。
皮埃尔 突然之间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势利的库拉金便把女儿 爱伦 使劲地推荐给他,最终如愿地嫁给了他。
爱仑 是个放荡的女人,沉溺于舞会,她和其它军官乱勾搭,为此, 皮埃尔 和军官进行决斗,军官受伤, 彼埃尔 和 爱仑 分居。
皮埃尔 加入宗教组织共济会,到基辅自己的庄园进行试点,进行解放农奴的运动,由于过于理想,又缺乏经验,被管家欺骗。
安德列 受伤之后,妻子也因分娩离开人世,他看破红尘,也在自己的农庄把三百个农奴变成了自由之人。
又一个舞会上, 安德列 见到了 娜塔莎 ,这使他重振精神,向 娜塔莎 求婚,但他的爹不同意这门婚事,他很郁闷。
还是一个舞会,一个花花公子追求 娜塔莎 ,这个美丽但幼稚的女孩陷入爱河,解除了和 安德列 的婚约,后来得知花花公子是一个已婚者,她懊恼地要吃药自杀。
1812年,拿破仑又打回来了,莫斯科告急,俄皇亚历山大进行战争总动员,群众爱国热情高涨, 皮埃尔 赞助一千人的装备支援前线, 安德列 重新上战场,这次担任骑兵团长, 尼古拉 同样也上去了,奋勇杀敌被晋升为上尉,获得乔治十字勋章。
皮埃尔 自个骑马来到前线观战,不幸马被击中,徒步来到炮兵阵地,帮助运炮弹,又不幸一颗炮弹把他震昏了,法军上来之后他醒了,找个法国军官肉博,这时俄军重新杀回来,得救。
总司令库图佐夫元帅果断放弃莫斯科,法国军队占领莫斯科,城市突发大火,法国人在全城搜捕纵火犯。
罗斯托夫伯爵坚持到最后一天才撤退, 娜塔莎 抢救许多伤员,其中发现负重伤的 安德列 ,希望他能饶恕她犯的错误, 安德列 再次接受了她。
皮埃尔 回到莫斯科,拿把刀计划刺杀拿破仑,遇到法国兵欺负妇女,便杀将上去,被法国巡逻兵拿下,并作为纵火犯逮捕。
莫斯科没了,但首都圣彼得堡仍然歌舞升平,交际花 爱伦 在这里继续过着荒淫放荡的生活,然后,没有然后,不知道得了什么病,死了。
皮埃尔 被俘后,打死不说身份,在看守所中认识了一个农民老兵,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真善美”,从此他的哲学思想得到了极大提高。
安德列 伤势太重,没有挺过来,只好离开心爱的娜塔莎,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
法国人在莫斯科什么都没有得到,受不了严冬的极寒气候,只好从莫斯科撤退,跑的时候还带着大量物品和俘虏, 皮埃尔 就在俘虏行列里。
撤退途中一片混乱,不断被俄国军队反扑, 娜塔莎 的弟弟参加了游击队,英勇地打击敌人,不幸中弹牺牲,俘虏们得救, 皮埃尔 重新回来了。
亚历山大一世责怪库图佐夫元帅缓慢,不停责骂并威胁解除他的兵权,老元帅身体透支的厉害,一生气驾鹤西去。
皮埃尔 回到莫斯科,他的历险经历感动了 娜塔莎 ,然后互相爱慕,第二年他们结婚,娜塔莎的性格变化很大,不再是蹦来跳去的浪漫少女,逐渐开始学会相夫教子的生活。
尼古拉 从前线回到莫斯科,第二年娶了 安德列 的妹妹为妻,他们搬到家族的领地居住,并开始回归平常人的生活,他最终喜欢起了农业耕种。
自此,四个家族变成了三个,库拉金家族出局,鲍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三家的后代交织在一起,组成新的家庭。
折腾使大家都疲倦了,战争之后终于迎来了和平。
从托尔斯泰在人物描写的比重来看, 皮埃尔 所占的篇幅应该是最长的,从小说的开始一直到结尾,都有他活跃的身影。也有人反对,认为对安德列的塑造是最下笔墨的,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其涤荡起伏的传奇经历和心路历程刻画得非常深刻。这个事情要放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并不是只是描写那个历史时期保家卫国的各次战斗,而是通过现象提炼本质性的观念,这就是活着的意义,何为幸福的人生,这是每一个稀里糊涂来到这个大千世界的人,不得不面对的终极问题。
皮埃尔(Pierre Bezukhov)是懦弱而笨拙的,但是作为伯爵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别祖霍夫(Count Kirill Vladimirovich Bezukhov)几个私生子之一,他是最受欢迎的,当然也是老伯爵最钟爱的。如果没有老伯爵的遗嘱,私生子是不能继承家族任何财产的。也因此,当他意外获得老伯爵的全部遗产,并且从一个私生子一跃成为伯爵后,内心充满了不安,甚至愧疚。
善良的皮埃尔希望用他继承的财产来为社会做点变革。他首先在自己的农庄进行改革,而且特别为农奴建立了学校。
伟岸的安德烈在追随库图佐夫,经历了奥斯特罗兹战役后,总算保住性命回到家中。恰赶上妻子难产而死。安德烈面对妻子的尸体懊悔不已,之后他迁居到博古恰罗沃田庄养伤。而皮埃尔前来看望安德烈,并给他讲了自己的农庄变革。此时,安德烈面对皮埃尔的美好理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安德烈的话充满了生活中最痛苦的真理。也是我们很难认同却无法反驳的现实。
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中,底层人民甘于忍受现实,赞美强主。一旦你打开一扇窗,你通常得到的不是感谢,而是愤怒。
首先对改革者的攻击往往不是高高在上的暴君,而是能够呼吸了新鲜空气,终于可以看到辽远天空而感到不安的,获益的底层民众。
人是观念的动物,人无法获取认知之外的财富。 底层民众的认知,往往就是精英利益的来源。而打破民众的认知,首先奋起反对改革者的,往往就是底层奉献的民众。
皮埃尔的善良和天真让他愿意用自己意外获得的财富帮助农庄的农民。而光明正确的安德烈,确看透人性。安德烈崇拜拿破仑和皮埃尔是不一样的。安德烈崇拜伟大,他的志向也是用伟大来报效国家。高傲、冷漠、理想主义和愤世嫉俗他,看透卑微者的人生,却无法看透自己的伟大。而他的塑造者托尔斯泰,早已洞悉英雄从来不会决定历史的命运,甚至连自己的命运也决定不了。在上帝之下, 人的丰功伟绩不值一提 ,更遑论个人的悲欢和生死。
皮埃尔的拿破仑是打破枷锁,带来平等的伟大。而平等的梦想往往不过是野蛮的借口。俄军在罗金诺战役奋力一博,并不是库图佐夫下的一盘 大棋 ,不过是为了“体面”地让出莫斯科而进行的面子之战。(博罗金诺战役是所有拿破仑战争中最大和最血腥的单日战斗,超过二十五万士兵投入战场,至少七万人死伤。)。 当我们以为看不懂精英们的谋略时,其实不过是精英们故作深沉的愚蠢。
俄罗斯战争失败后,不顾家人反对一心报效祖国的保尔康斯基(Bolkonskys)公爵死于中风,而试图保护家人的玛丽亚(Marya Lvovna Karagina)遇到了农庄农民的暴动。 农民们认为拿破仑的到来是“解放”,因此拒绝为“地主老爷们”效力。 如果不是遇到前来的尼古拉(Nikolai Rostov),孤女寡母的玛丽亚一家的结果不堪设想。
用托翁的话来说:“尼古拉的善良和天真无边无际”。相比于安德烈、皮埃尔和娜塔莎,尼古拉和玛丽亚这一对更加平凡、普通,而且命中注定就是他人的陪衬。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更多关注安德烈和娜塔莎。善良的皮埃尔倾向于革命,而善良的尼古拉传统保守,两人经常为此发生争执。皮埃尔更多是站在安德烈身边。
伟大的强人之所以在这个世界屡屡得手,大概就在于地层的民众缺乏对自己利益的真实认知。他们为革命欢呼,为英雄膜拜,甘心奉献, 而把无知作为自己幸福的来源 。
在亚洲的南部,不丹是如此贫穷,也许只有不远处的尼泊尔可以比拟。就是这样一个人均不到人民币十元的国家,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Jigme Singye Wangchuck),在1972搞出一套有别于经济参数GDP的不丹GNH(gross national happniess)幸福国家指数。该指数用来衡量全国人民的生活。它自称更在乎的是人们的幸福感,而不是数字上的增长。为了这个贫穷的谎言,不丹直到1999年才引入了第一台电视。通过尽可能的封闭和宣教,维持人民“唯一可能的幸福就是禽兽的幸福”。然后每年通过自己 特色 调查,保持不丹为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通常全球排名放几个欧洲国家,以示公正。例如2006年,英国莱斯特大学公布其研究的“世界快乐地图”(World Map of Happiness),不丹在亚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八,《商业周刊》把不丹评为亚洲最幸福的国家。当然,这可不是联合国的排行榜。在联合国《2021全球幸福指数国家排行榜》中,尼泊尔是87位,不丹缺失。)
最后来点花絮
《战争与和平》中,尼古拉的原型应该是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父亲,名字叫尼古拉·伊里奇·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的母亲叫玛利亚·沃尔康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的祖父叫伊利亚·安德烈耶维奇·托尔斯泰,跟原著中娜塔莎的父亲仅仅是姓氏的差别。 列夫·托尔斯泰的外祖父叫尼古拉·沃尔康斯基,原著中安德烈老爹叫尼古拉·保尔康斯基。多洛霍夫的原型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个浪荡的叔叔,他在博罗季诺战役中受过伤得过勋章,他好远游打斗***娶吉普赛女子,去过美洲。
安德烈的原型是战死于1812战争的巴格拉季昂亲王。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亲王(格鲁吉亚语: პეტრე ბაგრატიონი 俄语:Пётр Ива́нович Багратио́н;1765年-1812年9月24日),是俄罗斯帝国陆军上将、亲王、格鲁吉亚巴格拉季昂王朝的后裔。拿破仑战争时期俄罗斯军中最著名的少壮派将领,也是俄军将领之中为人广泛看好的一人。1812年9月12日,巴格拉季昂因为伤势过重,在弗拉基米尔-古勃尼亚(Vladimir Gubernia)的西弥村(Simy)死去。
列夫·托尔斯泰本人和皮埃尔一样都是私生子。而且列夫·托尔斯泰在自己的庄园也进行了和皮埃尔一样的改革。结果也是失败的,为此他写了一部《一个地主的早晨》记录了自己庄园改革失败的过程。
参看: 在疫情中读书 系列
《战争与和平》中的卑微
《战争与和平》中的卑微·续
《宋史·邓绾传》中的工作与生活
《比特战的新挑战》讲和吧,你这个笨蛋
《滑铁卢的一分钟》伟大正确的拿破仑同志
近日,我在读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这又是一部宏篇巨著,据说比《红楼梦》的篇幅还要长五分之一。很多人见它那么厚,对它望而却步。
然而,我想真正让人望而却步的,不止是篇幅的浩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书中那些俄国人的名字,真是难记!
俄国人的名字之所以难记,有两个原因:一是长,一个完整的俄国人名字,有两至三节,翻译过来,一般都有十几个汉字,最多的有十五六个字。如鲍里斯的母亲叫“安娜·米哈依洛夫娜·德鲁别茨卡娅公爵夫人”,皮埃尔的父亲叫“基里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别祖霍夫伯爵”。这样的名字,不知道俄国人是怎么念的,怎么记的,我是念不顺,更记不来。所以有人说,看俄文小说,若是把里面的人物名字去掉,至少可以压减五分之一的篇幅,这确实不是夸张。二是名字多。一个人往往有多个名字或称呼,既有俄文名字,又有法文名字,还有呢称、爱称,还有名字加父姓。比方说尼古拉,他的全名是尼古拉·罗斯托夫,又有爱称,叫尼科连卡、尼科卢什卡。有的还可以把三节名字分开来叫,都是一个人。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称呼,前面那句话用这个称呼,后面那句话用那个称呼,两个称呼发声完全不一样,却是同一个人。举个例子,书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你怎么这样阴沉沉的?”涅斯维茨基发现安德烈公爵脸色苍白,只有一双眼晴闪闪发亮,便问道。
“没有什么可高兴的。”鲍尔康斯基回答。
在这里,涅斯维茨基问的是安德烈公爵,可是回答的却是鲍尔康斯基,看上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其实他们是一个人。你拧得清吗?
所以,对于书中的每个人,你得聚精会神地记着他们的名字,谁是谁,哪跟哪,都要拧清楚。否则你会把同一个人看成好几个人,一时在这里,一时又在那里,跟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样越看越糊涂,最后会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经历过这个情况。初看的时候,我不太注意这一点,因为部头大,又没打算去研究它,心想囫囵吞枣看懂个大致的情节就行了。结果看到中间,发现这书中不仅人物多,关系复杂,而且这些人物又有多个名字和称呼,看着看着,我就看不下去了,看得我一头雾水,搞不清他们究竟在干什么?
我下定决心要啃完这部书。但这样读下去肯定是不行的,落雨背稻草,后面会越来越难,说不定会把我读出神经病来。于是,在看到第十章的时候,我果断地放弃了,从头重读。这次我吸取了先前的教训,力求记住每个人的名字,一点一点地看,象考据文物一样,把握每个人的脉络和去向,这样才免强把这开头部分的内容看懂了个大概。
所以说,看俄国小说确实不是件容易事的,与咱们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中国小说比较起来,看同样部头的书,恐怕要多花至少两倍以上的精力。但是,即便如此,托翁的小说写得实在是太好了,不看是人生的一大缺憾,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
2021年5月4日记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