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精品公司,路易—威登集团(LVMH)总资产高达330亿欧元。而阿尔诺持有该公司47.5%的股份,是LVMH最大的个人股东。52岁的阿尔诺生性沉稳,甚至有些寡言,不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多年来,国际精品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在贴在伯纳德·阿尔诺身上的所有标签中:“法国首富”、“精品界的拿破仑”、“时尚人”等等,有一个可能更适合这位莫测高深的法国企业家:一匹穿着开士米衫的狼。在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这位法国人的净资产为122亿美元,排行第21位。
阿尔诺进入精品界有些鬼使神差。阿尔诺家族原本做的是建筑生意,他在大学时选修的课程也与精品行业毫无关系。不过,他非常崇拜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克里斯蒂安·迪奥(1905—1957)。1984年,35岁的阿尔诺从综合工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决定投身时装界。在家族的鼎力支持下,他击败众多强手,收购了长期亏损的纺织品公司——博萨克集团(Boussac)。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相中的并非博萨克,而是该集团旗下已作古的设计师迪奥命名的时装公司。1987年,野心勃勃的阿尔诺把目光投向了LVMH公司。或许是时势造英雄,20世纪80年代末正好赶上经济不景气,阿尔诺得以非常低的价格大量买进LVMH公司股票。他利用该公司管理层之间的权力斗争,经过一场颇为艰苦的官司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把LVMH这家已成功的公司纳入掌中。阿尔诺的精品帝国至此已初具规模,他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让LVMH的版图不断地扩大、扩大、再扩大。他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庞大的精品帝国,不仅包括精品时装,而且还有名牌手表、高档葡萄酒等等。说句大白话,他要赚有钱人的钱。
LVMH所属的路易斯一弗伊顿公司(LouisVuitton)及酒类业务如DomPerignon和轩尼诗等的强劲现金流让他获得足够的财力收购各种精品品牌:手表公司、香水制造公司、免税商品连锁店、百货公司,甚至还有精品拍卖行。建立LVMH帝国过程中,阿尔诺以难于对付、严酷、冷静和机警而著称,一如别人封给他的外号“狼”。在英国黑啤公司吉尼斯公司(Guinness)和大都会公司(GrandMetropolitan)要合并成新的大都会公司(Diageo)时,他极力反对。他的反对是有理由的,LVMH在吉尼斯公司持有重要股份。后来,在阿尔诺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补偿金后,合并才得以顺利进行。
1997年以来,该公司开设或收购了500余家商店,从化妆品连锁店到销售太阳镜和手表的专业商店等。2000年,这些业务销售收入约为24亿美元左右。精品行业是高利润率行业,像路易斯一弗伊顿酒的利润率就高达40%。零售业的利润率要远低于这个数。阿尔诺要想从零售业中大赚一把恐怕很难。
不过,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阿尔诺不断的攫取。不久后他表示,INMH公司的收购季节又到了。他说:“精品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不像造汽车或其它工业品。你得有勇于成功的激情。我想,最起码在未来10年,我还能继续玩得很开心。”
2003年,LVMH又收购了巴黎的LaSamaritaine百货商店,持有这家130年历史的百货公司2亿美元股份。他希望将它改造成一家精品商场,专门销售各种高档商品。伯纳德·阿尔诺的胃口已不满足于精品制造,他要进入零售业,使LVMH锦上添花。
1999年夏,正当网络风头正劲之时,伯纳德·阿尔诺成立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因特网投资基金,希望藉此建立一个强大的网上精品帝国。通过收购数十家网络初创公司,他建立了一个名为Europ@web的公司。他要与软银等公司一争高低。
伯纳德·阿尔诺还是赚钱了。他投入Europ@web只有5亿美元,光从账面上,他已赚了十几个亿。他投资另一个网络公司——LibertySurf网站仅花了5700万美元,而据Europ@web公司经理声称,现在他在LibertySurf网站的股份价值已达到10亿美元。
高盛公司曾预测,从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精品行业将陷入低迷。这一预言放在LVMH公司身上却不灵验。第二季度,LVMH公司收入增长了12%,达29亿欧元(25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虽然主要市场增长缓慢,但LVMH公司的营业收入仍增长可观。
与2003年同期相比,2004年上半年LVMH营业收入增长了12%,达56亿欧元(47美元)。这主要得益于LVMH的时装和皮革制品分公司销售的强劲增长。上半年,LVMH时装和皮革分公司总收入增长18%,达17亿欧元。香水和化妆品分公司收入10亿欧元,增长15%,其中JAdore分公司的香水销售额首次达到1亿欧元,是十多年来第一家获得如此巨大销售额的香水公司。零售业务收入也增长了15%。轩尼诗酒则是LVMH的另一个明星。得益于2003年推出的轩尼诗纯白葡萄酒,2004年上半年轩尼诗酒总营业收入增长了23%。
该公司预测,全年的总收入及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10%。而在精品行业排在第三位的古弛公司却降低了全年的销售和利润预期值。面对大好形势,最高兴的莫过于伯纳德·阿尔诺了。不过,业内专家越来越担心,由于伯纳德·阿尔诺的手伸得太长,进入了一些利润率远低于精品行业的领域,LVMH的前景可能会受到影响。
海外网1月19日消息,最新发布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法国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集团(LVMH)总裁兼CEO贝尔纳·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取代了亚马逊创始人兼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登上榜首。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阿尔诺所持的路易威登集团股票上涨了0.7%,目前阿尔诺的资产总额达到1165亿美元;而由于亚马逊的股票下跌了0.7%,贝佐斯以1156亿美元的财富总额位列富豪榜第二位;榜单的第三位是微软集团创始人比尔·盖茨,财富总额为1106亿美元;第四、五位分别是“股神”沃伦·巴菲特和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贝尔纳·阿尔诺1949年3月5日出生于法国,被称为“世界奢侈品教父”、LVMH集团缔造者。阿尔诺控股的LVMH集团(法国路易·威登-酩悦·轩尼诗集团)旗下拥有50多个奢侈品相关品牌,包括迪奥、纪梵希、芬迪、豪雅等。据了解,现年70岁的阿尔诺不仅仅是位成功的商人,同时也是一名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贝尔纳·阿尔诺所持有的路易威登股票上涨了0.7%,阿尔诺资产总额达到1165亿美元,而贝索斯的亚马逊股票则恰好跌了0.7%,资产总额为1156亿美元,被LV反超,落到第二位。排行榜第三位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1106亿美元),第四位是股神巴菲特(906亿美元),第五位是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822亿美元)。
贝尔纳·阿尔诺,法国人,出生于1949年3月5日,被称为“世界奢侈品之父”,一手创造了路威酩轩集团,集团旗下拥有迪奥、芬迪、纪梵希、豪雅等50多个奢侈品牌。贝索斯是最早一批开发互联网行业的人,他一手创办了亚马逊,1995年在网上考卖书起家,在线出售大量商品,除了提供品种齐全的商品,还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购物体验,亚马逊在互联网行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亚马逊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2018年贝索斯以1355亿美元登上福布斯排行榜榜首, 领先比尔·盖茨426亿美元,成为近8年来第一个超越盖茨的人。2019年1月,贝索斯与妻子离婚,使得妻子麦肯齐·贝索斯带走了25%的亚马逊股份,但仍不影响贝索斯世界首富的地位。阿尔诺这次强势逆袭倒是有些意外。2019身价涨幅最大的5位富豪总财富增加了近1120亿美元,比2018年的增幅高出一倍多。
德尔菲娜·阿尔诺 Delphine Arnault
——伯纳德·阿尔诺时尚帝国
作为全球最大的精品公司,路易-威登集团(LVMH)总资产高达330亿欧元。而阿尔诺持有该公司47�5%的股份,是LVMH最大的个人股东。52岁的阿尔诺生性沉稳,甚至有些寡言,不喜欢在媒体上抛头露面。多年来,国际精品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在贴在伯纳德-阿尔诺身上的所有标签中——“法国首富”、“精品界的拿破仑”、“时尚人”等等——有一个可能更适合这位莫测高深的法国企业家:一匹穿着开士米衫的狼。在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这位法国人的净资产为122亿美元,排行第21位。
问世便雄心勃勃——赚有钱人的钱
阿尔诺进入精品界有些鬼使神差。阿尔诺家族原本做的是建筑生意,他在大学时选修的课程也与精品行业毫无关系。不过,他非常崇拜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克里斯蒂安·迪奥(1905-1957)。 1984年,35岁的阿尔诺从综合工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决定投身时装界。在家族的鼎力支持下,他击败众多强手,收购了长期亏损的纺织品公司——博萨克集团(Boussac)。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相中的并非博萨克,而是该集团旗下已作古的设计师迪奥命名的时装公司。1987年,“贪婪成性”的阿尔诺把目光投向了LVMH公司。或许是时势造英雄,20世纪80年代末正好赶上经济不景气,阿尔诺得以非常低的价格大量买进LVMH公司股票。他利用该公司管理层之间的权力斗争,经过一场颇为艰苦的官司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把LVMH这家已成功的公司纳入掌中。阿尔诺的精品帝国至此已初具规模,他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让LVMH的版图不断地扩大、扩大、再扩大……他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庞大的精品帝国,不仅包括精品时装,而且还有名牌手表、高档葡萄酒等等。说句大白话,他要赚有钱人的钱。
LVMH所属的路易斯-弗伊顿公司(Louis Vuitton)及酒类业务如Dom Perignon和轩尼诗等的强劲现金流让他获得足够的财力收购各种精品品牌:手表公司、香水制造公司、免税商品连锁店、百货公司,甚至还有精品拍卖行。建立LVMH帝国过程中,阿尔诺以难于对付、严酷、冷静和机警而著称,一如别人封给他的外号“狼”。在英国黑啤公司吉尼斯公司(Guinness)和大都会公司(Grand Metropolitan)要合并成新的大都会公司(Diageo)时,他极力反对。他的反对是有理由的,LVMH在吉尼斯公司持有重要股份。后来,在阿尔诺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补偿金后,合并才得以顺利进行。
对号称世界上最好的白葡萄酒公司——伊奎姆公司(Chateau d'Yquem)的控制之战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个性。这场争夺战爆发于1996年,至今仍未了断,成为阿尔诺和伊奎姆支持者之间的一场苦战。
1997年以来,该公司开设或收购了500余家商店,从化妆品连锁店到销售太阳镜和手表的专业商店等。2000年,这些业务销售收入约为24亿美元左右。精品行业是高利润率行业,像路易斯-弗伊顿酒的利润率就高达40%。零售业的利润率要远低于这个数。阿尔诺要想从零售业中大赚一把恐怕很难。
不过,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阿尔诺不断的攫取。不久前他表示,LVMH公司的收购季节又到了。他说:“精品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不像造汽车或其它工业品。你得有勇于成功的激情。我想,最起码在未来10年,我还能继续玩得很开心。”
2003年,LVMH又收购了巴黎的La Samaritaine百货商店,持有这家130年历史的百货公司2亿美元股份。他希望将它改造成一家精品商场,专门销售各种高档商品。阿尔诺的胃口已不满足于精品制造, 他要进入零售业,使LVMH锦上添花。
古弛——阿尔诺的心痛
阿尔诺精于收购之道,但在与其他公司的对弈中,他并非招招领先。实际上,他也曾下过一些“臭棋”。多年来,意大利古弛公司一直是LVMH的劲敌。阿尔诺也早就有“收编”古弛之意,但他似乎比别人多了个心眼——他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1999年1月,LVMH公司饿狼扑食般地扑向古弛,收购了后者34%的股份,成为古弛的大股东。古弛顿时失去了自由,受制于LVMH。面对这种情况,古弛CEO德索尔提出要求,让LVMH全盘收购古弛。阿尔诺拒绝了。道理自然很简单——全部收购要花很多资金。阿尔诺希望通过控股古弛,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方面以较小的代价控制古弛,从而抑制住古弛强有力的竞争,另一方面从这笔投资中获取可观的收益。
阿尔诺这次失算了。遭到LVMH拒绝后,古弛管理层决定使出杀手锏:扩充股本,并将总股本的42%以3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阿尔诺的法国同胞公司PPR公司。扩股后,PPR公司成为古弛的最大股东,而LVMH公司在古弛的股份则从34%稀释至20%。不仅如此,古弛还与PPR达成一项战略协议,保证古弛公司的独立性,继续发展多品牌战略。
古弛的举措惹恼了阿尔诺。于是他向一家荷兰法庭提出起诉,要求就此进行调查(古弛虽是意大利公司,但总部分别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英国伦敦,注册地则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阿尔诺称,德索尔言行不一,没有要求PPR公司***收购古弛,但却将古弛置于PPR的控制之下,损害了古弛公司股东的利益。LVMH公司甚至还暗示,德索尔之所以会改变主意,是因为他和PPR公司订有一项秘密的君子协议:同意PPR作为古弛的大股东后,德索尔和古弛设计师汤姆·福特(Tom Ford)将获得一笔巨额股票期权。
2004年4月份,一家荷兰法院批准LVMH提出的要求,对古弛公司CEO德索尔2年多前的增资扩股行为进行调查。至今这场官司仍悬而未决。古弛也因此成为阿尔诺的心头之痛。不过,在外人看来,这起旷日持久的官司倒不失精彩。
在拒绝屈服的同时,阿尔诺又玩了个花招:要求PPR公司全部收购古弛的其他股份,包括LVMH公司在古弛的20%。显然,阿尔诺要逼迫PPR出手。如果PPR不全部收购,而且法院判决古弛的增资扩股行为无效,PPR将不得不从古弛退出,LVMH又会成为古弛的最大股东。如果PPR公司整体收购古弛,以阿尔诺提出的每股100美元的价格,LVMH公司在古弛的投资将获得6亿美元的收益!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如果法院不认为古弛的扩股无效, PPR在古弛仍将稳坐钓鱼台,阿尔诺则将输掉其生意场上的第一场恶战。
梦断因特网
收购古弛受挫后,许多人怀疑阿尔诺是否还有斗志。 阿尔诺的行动再次打破了人们的怀疑。1999年夏,正当网络风头正劲之时,阿尔诺成立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因特网投资基金,希望藉此建立一个强大的网上精品帝国。通过收购数十家网络初创公司,他建立了一个名为Europ@web的公司。他要与软银等公司一争高低。
仅从个人而言,阿尔诺在网络的投资堪称最大。他把个人财富中的近5亿美元投入了Europ@web,在其他网络公司还投资有3亿美元。当时,有人甚至说,阿尔诺的投资成了欧洲网络经济的一个晴雨表。今天看来,阿尔诺的梦想实现起来会有不少困难。Europ@web所属的几个主要的网络公司均未能达到阿尔诺的预期。为此,去年6月底,阿尔诺不得不刹车。他说,他要考虑“战略调整”。
阿尔诺曾说过,他做生意的原则是要选好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在对网络的投资上,他似乎破戒了。他所收购的时装零售网站Boo�com和音像制品公司博斯曼公司(Boxman)已相继倒闭。1999年收购 “拍卖场”网站(Aucland)时,他曾说过:“一两年内,我们在全世界的对手将只剩下电子湾公司一个。”实际情况是,直到现在,“拍卖场”网站在法国以外还没有赢得立足之地,即便是在法国,它也只能排在第二,市场份额远不及排在第一的iBazar�com网站。阿尔诺建构一个全欧网上银行——Zebank的计划也难以操作。europ@web在该项目上至少已投入8000万美元,但迄今其收益仍如同镜中花,水中月。据说,与2003年年初时相比,Europ@web已从30亿美元缩水至18亿美元。
尽管如此,阿尔诺还是赚钱了。他投入Europ@web只有5亿美元,光从账面上,他已赚了十几个亿。他投资另一个网络公司——LibertySurf网站仅花了5700万美元,而据Europ@web公司经理声称,现在他在LibertySurf网站的股份价值已达到10亿美元。
风景这边独好
高盛公司曾预测,从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精品行业将陷入低迷。这一预言放在LVMH公司身上却不灵验。第二季度,LVMH公司收入增长了12%,达29亿欧元(25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虽然主要市场增长缓慢,但LVMH公司的营业收入仍增长可观。
与2003年同期相比,2004年上半年LVMH营业收入增长了12%,达56亿欧元(47美元)。这主要得益于LVMH的时装和皮革制品分公司销售的强劲增长。上半年,LVMH时装和皮革分公司总收入增长18%,达17亿欧元。香水和化妆品分公司收入10亿欧元,增长15% ,其中J'Adore分公司的香水销售额首次达到1亿欧元,是十多年来第一家获得如此巨大销售额的香水公司。零售业务收入也增长了15%。轩尼诗酒则是LVMH的另一个明星。得益于2003年推出的轩尼诗纯白葡萄酒,2004年上半年轩尼诗酒总营业收入增长了23%。
该公司预测,全年的总收入及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10%。而在精品行业排在第三位的古弛公司却降低了全年的销售和利润预期值。面对大好形势,最高兴的莫过于阿尔诺了。不过,业内专家越来越担心,由于阿尔诺的手伸得太长,进入了一些利润率远低于精品行业的领域,LVMH的前景可能会受到影响。
路易·威登惟一的女董事
德尔菲娜身材细瘦纤巧,是路易·威登集团总裁伯纳德·阿尔诺的掌上明珠。她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头脑,从伦敦经济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集团内部担任部门领导。2001年,她负责开发推广迪奥香水的新品种,成功地为自己在集团领导层赢得了声望。29岁时,德尔菲娜成为董事会里唯一的女性成员。
作为全球最大的精品公司,路易·威登集团(LVMH)总资产高达330亿欧元。德尔菲娜出生于1975年4月4日,在巴黎EDHEC商业学院毕业后,她到伦敦经济学院深造,毕业后加入全球最著名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成为一名国际管理顾问。 德尔菲娜在麦肯锡工作了3年,逐渐积累起一定的管理经验,这也给了她染指家族企业的信心。4年前,她正式加入路易·威登集团,担任部门领导。德尔菲娜一直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
1984年,35岁的阿尔诺从综合工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决定投身时装界。在家族的鼎力支持下,他击败众多强手,收购了长期亏损的纺织品公司——博萨克集团(Boussac)。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相中的并非博萨克,而是该集团旗下已作古的设计师迪奥命名的时装公司。
1997年以来,该公司开设或收购了500余家商店,从化妆品连锁店到销售太阳镜和手表的专业商店等。
1999年1月,LVMH公司饿狼扑食般地扑向古弛,收购了后者34%的股份,成为古弛的大股东。古弛顿时失去了自由,受制于LVMH。面对这种情况,古弛CEO德索尔提出要求,让LVMH全盘收购古弛。阿尔诺拒绝了。道理自然很简单——全部收购要花很多资金。阿尔诺希望通过控股古弛,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方面以较小的代价控制古弛,从而抑制住古弛强有力的竞争,另一方面从这笔投资中获取可观的收益。 2000年,这些业务销售收入约为24亿美元左右。精品行业是高利润率行业,像路易斯-弗伊顿酒的利润率就高达40%。零售业的利润率要远低于这个数。阿尔诺要想从零售业中大赚一把恐怕很难。2003年,LVMH又收购了巴黎的La Samaritaine百货商店,持有这家130年历史的百货公司2亿美元股份。他希望将它改造成一家精品商场,专门销售各种高档商品。阿尔诺的胃口已不满足于精品制造, 他要进入零售业,使LVMH锦上添花。2005年上半年,LVMH集团销售额呈两位数增长,LV更是飙升22%,公司股票频创新高,价格增长达30%。如今,LVMH经营的品牌包括时装、皮具、香水、化妆品、手表、珠宝和酒类等等。现在贝尔纳·阿尔诺持有47.5%的股份,是 LVMH 集团的最大股东,他的5个子女中,长女德尔斐娜(Delphine Arnault)是他刻意栽培的继承人。LVMH的那些品牌不是阿尔诺创造的,但是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们在世界范围的潜在价值,并且最擅长将它们的价值最大化。2012年9月,贝尔纳·阿尔诺表示正申请比利时国籍,但他强调这主要出于扩大名下阿尔诺集团在比利时业务的考虑,不会做一名税务逃亡者。法国总统奥朗德先前在竞选中承诺,对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约合128万美元)的高收入者征收75%的边际税。一些政界人士因而指责阿尔诺申请比利时国籍有逃税、背叛法国之嫌。
2013年,法国首富贝尔纳·阿尔诺宣布,已经撤销比利时国籍的申请。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