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个人物结局(大明王朝1566各人物结局)

2023-02-08 18:39:20 体育资讯 ssrunhua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结局是什么?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并没有明确的结局,其最后一次出场剧情是:

台州九捷,肃清了浙江的倭患,胡宗宪重病缠身告假回老家养病,途径淳安,与海瑞深谈。跟随胡宗宪的齐大柱和齐妻也来到了海家,恩义情重,两家人其乐融融。

在历史上胡宗宪的结局是:嘉靖四十四年十月,胡宗宪被押解进京,仅仅过了一个月,胡宗宪在狱中不堪受辱,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绝笔后,自尽而亡。朝廷党派的争斗此起彼伏,到了隆庆六年(1572),胡宗宪终于得以平反了,在万历朝时,还为其追谥襄懋。

胡宗宪的结局分析:

作为严嵩的得意门生,胡宗宪很难驳了情面而致老师于死地,但“改稻为桑”对自己来说又是一步死棋。推行“改稻为桑”一是会得罪徐阶张居正集团;其次会导致地方豪强兼并土地让老百姓无地可耕,早晚会造成民变,自己到时也是个死。

胡宗宪尚属既有良知又有智商的官员,不想坑死老百姓,也不想坑死自己,采取了“拖”字方针,阳奉阴违拒不执行“改稻为桑”的政策。最终,“改稻为桑”的政策黄了。

朝廷的亏空自然没有补上,严嵩最终也倒台了。虽然胡宗宪蒙混过关了,既没有造成民变,也没有得罪徐阶张居正等人,可他的好日子还是到头了。没了严嵩的庇护,胡宗宪再也没有靠山了,也就成了别人宰割的对象。

《大明王朝1566》海瑞结局是什么?

《大明王朝1566》海瑞结局是病死。海瑞没办法,日夜为革新的事情操劳,每日在案台前工作到深夜,这样没日没夜的工作,最终还是熬不住了,在案台前逝世。他逝世后,才发现海瑞家里一贫如洗,连丧葬费都凑不齐,还是他几个要好的官员凑了一点,才得以安葬。他下葬的时候,整个南京的百姓都来为海瑞送行。

海瑞人物特点

在大家的心中,海瑞虽然不适合混迹官场,过于特立独行,但是他才是真正为老百姓办事情的官员,真正将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的官员,并且海瑞的品性也颇受大家推崇,认为他不慕名利,不惧权贵,是难得的清官。明朝最有节气的官员,百官排挤他,皇帝讨厌他,却没一个人敢杀他。

《大明王朝》齐大柱结局是什么?

齐大柱后来被嘉靖帝抓进牢里,但他最后活了下来。齐大柱可以活下来,一是在于嘉靖帝,二更加是在于裕王。裕王让裕王妃过去献血经,还假称是老天爷的意旨,而齐大壮就是老天爷派来庇佑皇上的1根擎天柱。

齐大柱简介:

齐大柱是《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中的虚构人物,他代表的是广大群众,同时也是突出海瑞、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人物。齐大柱为人有情有义,因海瑞帮助过他,他就知恩图报。在人人自保、不敢去看望海瑞的时候,齐大柱不惧强权和流言,积极地帮助海瑞一家子,从中就能看出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大明王朝1566个人物结局(大明王朝1566各人物结局) 第1张

《大明王朝1566》中几个主要太监的结局是什么?

陈洪挡唾沫。严党倾覆,替嘉靖遮风挡雨的墙瞬间倒了,压抑已久的清流势必群起,唾沫横飞,必须找一个狠角替自己转移仇恨。吕芳、黄锦是温和派,肯定不行。徐阶的威望镇不住百官,更不消说比徐阶位分低的高拱、张居正,唯有阴鸷狠辣的陈洪可担此任;

让吕芳安享晚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嘉靖并不真的是因为忌惮吕芳才贬斥的。吕芳是宦官中的老人,跟了嘉靖四十多年,吕芳是什么人,嘉靖很清楚。嘉靖的心思,吕芳也是明的。

嘉靖这个关头把吕芳发配守陵,是让远离严党倾覆后清流的压力,以及帝位交替引发的政 治 斗 争,使其安享晚年。所以吕芳庆幸,没有谁会再跟过不去了。吕芳的结局,这时候已经定了。

陈洪亦然,但恐怕下场会凄凉许多。

表面上,吕芳被斗倒,冯保去了朝天观干苦力,陈洪高居司礼监掌印太监,正春风得意。但其实,是注定悲惨也最没得回头的一位。鞭笞百官,得罪了士大夫;奉命领走冯保,得罪了裕王府;暗斗吕芳,得罪了吕芳的干儿干孙。

这样的狠角,所有人都得罪个遍,其实就是嘉靖用来震慑百官、制衡权力的一根铁棍,但嘉靖对这根冷冰冰的铁棍是没有感情的。用完了就丢。嘉靖龙御归天之日,便是陈洪丧钟敲响之时。无奈的是,命运无法改变。

《大明王朝1566》只写到了隆庆即位,陈洪的结局自然没有明写。不过刘和平还是留了一个暗示——剧本第643页,黄锦随嘉靖至朝天观,嘉靖望着又扛起了长木向车子走去的冯保,突然迸出一句话:“今后能杀陈洪的大约便是此人!”

陈洪被提拔的同时,黄锦也与嘉靖更加亲近,这是嘉靖制约陈洪的安排。黄锦是个怎样的人从剧本里对描写看,与陈洪截然不同——憨厚,有主见,一心一意为主子效劳,是君父专 制 政 体下典型的“愚忠”臣子形象(冯尔康语),若说党 派,属吕芳一党。

要讨论黄锦的未来,首先要着眼于嘉靖对身后事的安排。嘉靖之后,很明显裕王是新的主子,嘉靖要筹划身后事,就包括为裕王料理好合适的辅佐大臣和宦官。剧本第750页嘉靖对裕王的评价——“朕御极四十五年,从来是一人独治。你太弱,没这个本事”以及“朕躬德薄,你比朕仁厚”。

主上寡弱,臣下不可用弄权之人。嘉靖把陈洪这块肉留给隆庆,一如和珅之于嘉庆,陈洪被新帝贬斥,正好让新帝在群臣中立威立德。新任掌印太监一职,冯保也不可能,冯保是留给小万历的,而且冯保有强烈的权势欲,城府颇深,隆庆一朝冯保更可能暂居司礼监四大秉笔太监或者提督东厂。

那么,隆庆时期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就浮出水面了——黄锦。我认为这是最合适的人选。

扩展资料:

剧情简介

明嘉靖年间,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朱厚熜出现了。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大明朝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严嵩,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二十年把持内阁的首辅,明史将其定为奸臣之首。

党羽密布,权倾朝野,在家产被抄没、儿子被砍头之后,无家可归。两年后病卒,终年八十七岁。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

《大明王朝1566》高翰文结局是什么?

《大明王朝1566》高翰文结局:

最后高翰文娶了歌妓芸娘,又利用芸娘的资产和人脉在江南做起了棉布生意,又成为了富甲一方的棉布大商,大有当年沈一石的作派,又似步着沈一石的轨迹在行走,可高翰文却永远成不了沈一石,也无法达到沈一石为商的境界。

角色介绍:

高翰文曾经科举第三名,怀着一腔热血,上书“以改兼赈,两难自解”,而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中。一心要把“改稻为桑”的国策进行到底,甚至还以为这是一个立功的机会,只是很快现实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

作为一介书生,他跟海瑞不同的地方在于,海瑞是深知人民疾苦,而高翰文虽然也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过于理想主义。

这也是严世藩为什么选他赴杭州知府任的原因,前文也说了,说到底他就是一个背锅侠,从他出任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

《大明王朝1566》的大结局是什么?

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帝朱厚熜去世。《明史·海瑞传》载“海瑞闻讯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临终前,嘉靖帝倾诉了自己的治国之道:黄河水浊,长江水清,但长江之水灌溉数省两岸之田地,黄河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不能只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只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反之,黄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自己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也要治理,治国用人都是这个道理。

嘉靖帝称海瑞是大明朝一把神剑,唯有德者方可执之,留给儿子裕王将来对付那些贪臣墨吏,或要推行新制,并称海瑞可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公元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裕王朱载垕继位,年号隆庆。奉先帝世宗皇帝遗诏,“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以海瑞为代表,赦免了所有谏言诸臣。从这一刻起,揭开了长达十八年隆庆大改革的序幕!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生山体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