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步骤:
1.厘清目标。厘清目标就是界定你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先清晰你做事的真正目的,确保你或你的企业是在做正确的事。
2.反映真相。就是令你知道你目前的状态和位置,包括你的信念、行为、情绪等等,从中洞悉现状与目标的偏差和距离,区分事实与真相。
3.迁善心态。迁善心态就是选择更有利于目标的心态,并贯彻到行动上,保持行动与目标一致。
4.计划行动。没有计划和行动,目标永远不会变成成果,同时教练会像催化剂⼀样促使你提高行动力。
四个能力:
1.回应:回应是⼀种强有力的工具,让被教练者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弱点。
2.发问:通过发问发掘被教练者的⼼态,收集资料,让对方找出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3.区分:理清事实与演绎、避免含混,让被教练者了解自己的心态,固有信念和处事模式。
4.聆听:聆听被教练者说话背后的本心、事实与真相、感受、情绪。
发问是帮助教练更有方向地去聆听的一个工具。教练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在形式上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可以更直接地 捕捉 信息。
*更有方向更有效地聆听
*帮助教练进行有效区分
*反馈区分的一种形式
首先要先对这个问题要做一个 区分 ,要明晰。
H:你的问题是什么?
Y:不知道怎么去提问?
H:你不知道提问什么?具体的。(资料性)
Y:不知道去提不懂的内容。
H:不懂的内容是指?举个例子
Y:比如发问的章节?那个部分?
H:哪个章节?哪个部分?
Y:什么叫批判性和启发性?
H:是这个问题不清晰吗?
Y:是的。
H:事实上他跟刚开始的理解不一样了。我能猜出他的问题是,当别人的问题抛过来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发问。我说对了吗?
Y:是的。
H:就是在他刚开始发问的时候,我理解的是这样的。可是当我再次澄清的时候,他的问题又跳到了另一个角度,如果在你发问的时候,你就可以澄清帮他区分,你指的是当客户有困惑来到你面前时,我不知道如何发问,对吗?
事实上作为一个教练,是不是你要淋漓尽致的做一个 镜子 ,照见了他本身的问题。如果直接针对上面那个问题给出回应,“你有没有发现你自己的一个模式,当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你总是为了给别人一个交代,然后就开始东拉西扯。你发现了你这样的模式了吗?是不时这样的呢?”这就是最后的一步叫回应,透过这个问题发问的过程,清楚的给这个生命照了一个镜子。
能够帮别人理清问题,问题自带答案。我们提不出问题是因为我们思维的混乱,我们经常说我们的语言表达不清晰,其实就是思维的混乱。
找不出问题真正的原因是没有做好一个区分,没有一个方向性的东西。
例 :“最近小孩学习不上进,老爱玩游戏,我觉得他没有前途了,非常的难受。”
一、聆听
二、区分(事实和演绎,目标和渴望)
事实是:不学习玩游戏,难受;演绎:没有前途
三、发问
用笛卡尔坐标开始提问
四、回应
练习(A和B)
A:亲爱的妈妈,最近我考试不及格,只考了60分。
B:为什么?为什么只考了60分?为什么别人都考了那么好?为什么你不努力?
为什么你不认真?为什么你不那么争气?
(问A的感受)
上面的这个练习需要大家的回应哈,如果你是A,你会是什么感受?
被否定,不舒服
是的
任何人包括教练“为什么”三个字去发问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质疑,否定。所以我们要慎用为什么,改换成“什么原因让你考试不及格呢?又是什么原因让你没有看题呢?”
特别要注意的是用“什么原因......”来问。
作为教练我们对自己问的每一个问题的出发点有清晰的了解:
*资料性:搜集资料,拿取信息,多用于教练的开始阶段
*引导性:引发客户看某些特定的方向,内心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方向去引导
*宣言性:拿取客户的下一步的行动与成果,多用于行动计划
*挑战性:冲击客户的信念,支持其迁善,多用于心态迁善
*选择性
*测试性
*可能性
我真的想问吗?
初学发问经常遇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弄不清是否真的想问。如果您有以下情况,则不要问:
只是想告诉对方你的想法,但包装成问题
——直接沟通你想表达的,不要去问
你心里已经有答案,想对方回答你的答案
——你可以有答案,但放下你的期望,焦点在外
你对对方会回答什么根本不关心
——对方的答案才是问题的最大价值
特别要留意的是在我们发问的时候,我们自己要警醒自身的价值取向可能影响我们对事件本身已经产生个人的好恶选择。这些个人的态度取向会令我们无法保持中立,将自己的问题流于批判指责的方向,而这对教练过程来说是致命的!所以,在问的时候,我们要让自己问启发性的问题而非批判性的问题。
启发性问题 vs. 批判性问题
鉴于这样的因素,我们还要避免某些形式的问题会因为客户自身的原因产生干扰,所以我们提醒每一位教练,慎用“为什么……”开始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形式,即使您是启发性的出发点,也容易令客户产生教练在指责、教练不满等误解。我们建议您将“为什么……”改为“什么原因……”,来消除这些不必要的干扰。
以下技巧可以帮助教练有效发问:
精简
每次问一条问题
问完后停止说话
留意对方的反应
聆听对方的回应(3R)
发问有关连性的问题
问题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开放性问题:没有给定答案范围,客户可以回答任何可能性的问题形式是开放性问题。例如: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封闭性问题:客户只能在给定的范围内回答的问题是封闭性问题。例如:你对这件事是否满意?
作为教练发问,其中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知道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恰当的形式来问,从而令到自己的问题对客户来说更有效。我们说,在拿取信息、搜集资料等目的下,我们选择问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够拿取更多、更详尽的资料;而在我们挑战、冲击客户信念,支持其迁善的时候,封闭性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每一个世界冠军的产生一定是杰出教练辛勤耕耘的结果!
每一个世界级企业的成长必定是由于伟大的教练在推动和支持!
每一个员工的全情投入、自动自发为企业创造最大业绩,离不开教练的指导!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通用电气集团CEO杰克•韦尔奇说过:“管理者都应当成为一名教练”!
教练技术是一项通过改善被教练者心智模式来发挥其潜能和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反映学员的心态,提供一面镜子,使学员洞悉自己,理清自己的状态和情绪,并就其表现给予直接的回应,令学员及时调整心态清晰目标,以最佳状态创造成果,使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教练的特点在于它是真正以人为本,让被教练者看到自己在一个的系统中的作用,看到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也看到问题与自己的关联。
教练技术——它是一个这样的课程
教练技术--让你更从容淡定地面对生活和压力。
教练技术--让你更明确自己的目标,让你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
可以看到你过往人生为人处事的行为模式。从而扬长补短令到自己更完美。
可以在你内心树立强有力的信念。从而全力以赴去实现你的目标。
教练技术--告诉你对错好坏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的结果有没有偏离你想要的目标。
教练技术--教你如何带领你的团队,或者在团队中你如何影响他人。
教练技术--告诉你要照顾好身边的人。并且会让你认识到付出和索取的人生会有怎样的区别。
教练技术--可以厘清你的目标,反应真相,迁善你的心态,从而完整计划付诸行动。
教练技术--可以令到你无论在任何条件环境下,都不会放弃。永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练技术--让人跟人的沟通更畅快。会凝聚家人朋友的关系,令到你身边的人身心更健康。
教练技术--会庆祝你的成功,接受自己的失败。从中学到什么是最重要的。
教练技术--从来不违心的强迫你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自愿的。
教练技术--会告诉你什么叫承诺,怎样才是全力以赴。还会告诉你什么是付出,负责任。
教练技术--会令到你怀有感恩的心,感谢生命中帮助过你伤害过你,支持你成长的人。
教练技术--会让你脱去身上的盔甲卸掉你所认为的包袱,从容面对往后的人生。
教练技术--会让你的能量无限大。让你无法相信自己原来很多事你都会做,只是你没有去做。
教练技术--会让你改变不良的现状,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
教练技术:就是这样一个让你生命精彩绽放的课程!
教练技术体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最全面、最有效的关于个人成长、素质提升的管理理论,也是个人提升自我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教练技术对企业的价值
1、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利润;
2、帮助企业去面对急速变化的商业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3、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的寻找可能性持续创新;
4、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减少人员流失;
5、建立企业语言,推广企业文化,改善沟通形式,提升沟通效率;
6、增强其他改善计划的效果;
7、凝聚团队力量,实现企业理想。
教练技术对团队的价值
1、激发员工的创意与潜能;
2、令员工心态由被动待命转变为积极进取;
3、激励员工在企业向上发展,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4、使团队整体的素质不断有提升;
5、发掘和发展团队中成员的独特才能;
6、获得持续性的自我学习和改进的动力。
教练技术对个人的价值
1、理清您的生命目的、事业规则、家庭目标等;
2、彻底解除内心积压对自己的束缚,活出自己的张力;
3、帮助您完全了解自己的心智模式和心态,让您真正驾驭自己的命运;
4、帮助您不断创新自己的行动计划,让您保持领先;
5、真正帮助您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创造出卓越的成绩;
6、唤醒您内在无限魅力与影响力,令到团队与您一起打天下
我们学习了HCP的总纲及基本理论、教练能力的聆听和区分。
通过总纲我们了解到:
改变的模式及什么是启发的状态
兼顾 反思、辩护和探询
教练和顾问的不同侧重点
做为一名教练最重要的是懂得区分什么情形下该用教练,什么情形下该用顾问
什么是教练;
教练的核心聚焦在信念层面(眼睛图/心智模式);
关于人的著名公式P=p-i;
教练技术的起源和ABC理论;
耳熟能详教练的3个作用
1镜子2指南针3催化剂;
容易懵逼的推论的阶梯
教练的一个前提假设和六项基本法则
一个前提
人是可以改变的
六项基本法则
身心合一是最有力量的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世界观不等于世界
因和果往往不在同一个时空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
辨证统一系统平衡
教练和心理治疗的区别
教练的对象是心智正常的的人
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病人
教练能力之聆听
约哈利窗 公开的部分越多潜能越大
聆听是有方向的听(听+区分);
听些什么:内容(资料)音量节奏音调
3R技巧
Receive 接收 听全部内容
Reflect 反馈 你讲得太快了我没有听清楚……
Rephrase 覆述 你刚才是不是说……
聆听些什么
情绪:是用来表达出发点
假设:是用来维护出发点的 A=B
出发点:动机,目的;
教练能力区分(上)
区分:通过聆听输入后经过运作再有效输出的过程;
区分是教练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聆听发问和回应,都是围绕着区分来进行的。
区分的作用
协助对方提高对自己的了解
协助对方清晰自己的位置
开拓对方的信念范围
支持对方迁善心态
区分的方向
上堆下切
向上归类 强调目的、价值和意义(角度宏观)
向下分类 指向明确特定意思(细分中国人很擅长)
横向类比 同一层次的其他选择(开拓信念范围)
推论的阶梯(从下往上)
推断出结论从而确定信念(形成信念,个人的BVR系统)
产生自我的体验和感受(产生感受)
添加意义形成看法和假设(主观演绎)
从个体的角度选择资料(所见所闻)
原始事件、资料和数据(客观事实)
区分最难的是:信念(A=B)
区分后的结果:A=B=C=D
六个区分(六脉神剑)、六项基本法则和六个理解层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态度(Attitude)
体验/概念 身心合一是最有力量的
2.规条(Rule)
结果/原因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3.信念(Belief/Velue)
事实/演绎 世界观不等于世界
4.动机(Motive)
目标/渴望 因和果往往不在同一个时空
5.身份(Identity)
角色/自我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6.系统(System)
整体/局部 辩证统一系统平衡
好消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区分能力
坏消息:每天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成为大神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操练自己的能力:Be先成为(心态上),Do再操作(行为上)Have后拥有(能力上)
教练能力之区分(下)
推论的阶梯(从下往上)
推断出结论从而确定信念(形成信念,个人的BVR系统)
产生自我的体验和感受(产生感受)
添加意义形成看法和假设(主观演绎)
从个体的角度选择资料(所见所闻)
原始事件、资料和数据(客观事实)
区分最难的是:信念(A=B)
区分后的结果:A=B=C=D
六个区分(六脉神剑)、六项基本法则和六个理解层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态度(Attitude)
体验/概念 身心合一是最有力量的
2.规条(Rule)
结果/原因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3.信念(Belief/Velue)
事实/演绎 世界观不等于世界
4.动机(Motive)
目标/渴望 因和果往往不在同一个时空
5.身份(Identity)
角色/自我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6.系统(System)
整体/局部 辩证统一系统平衡
教练能力之《发问》问些什么:
1.5W1H
2.围绕区分发问
发问的态度和出心:启发
平时慎用为什么;
挑战信念时勇敢的问为什么;
平时多问开放性问题;
逼对方做选择时问封闭性问题
发问的技巧:
1.精简
2.每次问一条问题
3.问完后停止说话并留意对方的反应
4.聆听对方的回应
5.问跟目标相关联的问题
如何发问
厘清目标
1.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2.如果可能的话,你想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3.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4.你需要我支持的是什么?
5.你觉得自己需要支持的是什么?
6.你想做的事情会为你带来什么?
7.是什么让你这么渴望实现这个目标?
8.在你的行动背后,你真正想做到的是什么?
9.实现这些成果,对你有什么重要意义?
10.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你的生活/事业会怎样?
反映真相
1.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做了些什么?(你准备做什么?)
2.你看到是什么在阻碍你实现目标?还有吗?真的吗?
3.是什么令你选择这个时间完成?
4.这些行动可以确保实现你的目标吗?
5.你对这人看法在支持你还是妨碍你?
6.你觉得你在做这个行动与你想达成的目标的关系是怎样的?
7.在这件事发生之前,什么事情曾经发生?
8.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状况?还有吗?真的吗?
9.你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所以导致目前的状况?
10.你怎么看这个目标的可行性?
11.到目前为止,你考虑过那些方法呢?你觉得这就是所有的方法了吗?
12.什么妨碍你现在就达成这个目标?还有吗?真的吗?
心态迁善
1.你有些什么改变可以达成你想要的目标?
2.回头来看,在这个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3.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看法有些怎样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在帮你还是在妨碍你?
4.如果你自己改善些什么,会有助于实现目标呢?
5.什么原因你不愿意调整自己?你坚持的是什么?
6.即使这样妨碍你实现目标,你也宁愿继续坚持而不肯改变吗?
7.你觉得是你的面子(看法、情绪、观点…)重要,还是实现你的目标重要?
行动计划
1.你打算在什么时间实现这个目标?
2.用什么来量度这个目标?
3.要实现目标,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呢?
4.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实现目标呢?除此之外,还有呢?
5.在这些方法中,哪个最快?哪个最好?哪个效果更大?哪个最省力?哪个最省钱?哪个又快、又好、又省力、又省钱?
6.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比较快、比较好、比较容易又比较省钱地达成目标呢?
7.要达成这个目标,还缺些什么?还有……?
8.这些都很难,那怎样可以容易点呢?
9.要实现目标,需要排除那些困难呢?
10.在这些困难中,那个影响最大?哪个影响最小?
11.在这些困难中,哪个最难排除?哪个最易排除?
12.你怎么知道你正在朝这个目标前进?
13.当你实现目标之后,你如何知道?(例如:提高服务水平,你见到、听到或者感觉到了什么,就知道服务水平提高了?)
14.别人如何知道你达成了目标?
15.你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及与任何人一起达成这个目标?
16.你现在有些什么资源就可以帮助你达成目标?
17.什么额外资源(现在没有的)可以帮助你达成目标?
教练能力之回应:
回应的作用:
1.反映现状看到盲点清晰位置
2.觉察状态让对方上身并开始反思反省状态引发的结果
3.认识到需要提升改善的方向
4. 反馈区分
回应些什么:
贡献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状态
回应时注意:明确的(清楚的)
中立的(端正的)
即时的(当下的)
回应时态度:真诚直接
抗拒回应时的五个救命绝招:
1.是的,这只是我的看法(表明立场并防止客户因此情绪泛化)
2.你是可以不接受的(让客户有选择的空间)
3.留意你对我的看法很抗拒(把客户从抗拒带入自我觉察的轨道)
4.你是否觉得我在说你“错”了(自我觉察往前走一步)
5. 你在抗拒什么?(进入启发状态的良性循环)
教练步骤
教练的四个步骤(厘清目标--反映真相--心态迁善--行动计划)及教练步骤图(重点背诵)
教练的方向
先跟后带
激励与挑战
先跟是指开放的了解,保持好奇和耐心,察觉客户的信念是如何影响客户的言行,导致现状发生;
后带是指基于客户的目标,呈现现有信念如果不改变会给客户的将来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可以选择怎样的信念去有效实现目标,从而挑战或激励客户迁善
激励重点
激扬对方的特质
为对方树立坚定的立场
关怀对方
不以自身标准评判对方对错
嘉许对方的行动和成果
包容和尊重对方状态有反复
挑战重点
立场坚定但不是质问或恐吓对方
看人之大
高要求
引证
包容和尊重对方状态有反复
教练方向需要注意:
1.根据对方的状态实事求是的选择激励或挑战
2.激励或挑战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对方降低干扰
3.先跟后带、激励与挑战都是教练本人的一种状态、策略和方向,不是方法和行为
心态迁善究竟是什么?
其实,心态迁善并不是一项单独的技能。它来源于教练技术,是教练四步技巧中的一步。
至于什么是教练技术,我以后会专门写一个系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自己了解,推荐阅读《高绩效教练》,作者约翰•惠特默。
教练四步技巧是哪四步技巧?
理清目标,反映真相,心态迁善,行动计划。
一、理清目标
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
就像本届里约奥运会,在赛场上,运动员的目标,就是拿金牌,而教练的目标,是帮助运动员拿金牌。
也就是说,教练的目标是帮助运动员实现目标。
所以每当有运动员拿金牌的时候,我们除了看到运动员的拼搏,教练在背后的付出,同样功不可没。
可以说,人没有目标,是很难获得真正的自由的。无头苍蝇式的乱窜不是自由。
人生有太多十字路口,甚至米字路口,目标不清晰,就会犹豫不决,空把注意力和时间浪费在“南辕北辙”的事情上面。
所以,理清目标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二、反映真相
人为什么发明了镜子?
因为人想看清自己。
但你要知道,
其实很多时候,人是看不清自己的。
人都是自以为是的,没有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眼光,没有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
比如:有的人认为自己是个负责任的人,但在周围人眼里大家都觉得他很自私,只顾自己。
但是周围人一般都不说,免得得罪人。
现在如果这个人就是你,你很想改变自己,你该怎么办?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个不负责任的人。
答案是:
你需要一面镜子。
一面可以真实反映你客观真相的镜子——愿意指出你缺点的人。
可又有谁愿意冒着得罪你的风险去指出你的错误呢?
很少。
怎么办?
做一个谦卑的人。
谦卑使人备受帮助。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经验。
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相当于给你照镜子),你要先接受,然后谢谢人家,最后自己一个人消化吸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而不是和别人争得脸红脖子粗,证明自己是对的,不允许别人质疑你。
我们经常有这么个场景:
某人提出某个idea,然后来了一句:“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的,尽管说!欢迎批评指正。”
然后真有人提出异议,而且不止一个。(正常的工作交流,不是刻意针对谁。)
提出idea的那人,开始还好,后来脸都僵硬了。
这种就是假谦卑(谦卑通常会留给人好印象,是有好处的,所以人们普遍表现得比自己实际上要谦卑一些)
我们不要这种谦卑,我们要源自内心的谦卑,不是嘴上说出来的的谦卑。
一个人信仰什么,他的价值观如何,你完全只需要看他怎么做。
至于他怎么说,一点也不重要,听听就好。
一个男人说自己是个顾家的人,家庭对他是第一位的,但他却常常加班到深夜,甚至把工作带回家,完全忽视了妻子和孩子的感受。
那么家庭对他一定不是第一位的。
可笑的是,如果妻子因为丈夫只顾工作不顾家庭和他发生争执,这些男人绝对会说:“我这么做,全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和孩子。”
这句话听上去和就像:
“我纹身、抽烟、喝酒、说脏话、泡吧,但我知道我是好女孩。”
好吧。
反映真相是具有挑战性的,它需要你敢于去面对一个不太美好的自己。
三、心态迁善
我们今天的重点。
这看起来是个感性的心理上的问题,但实际上是个理性的技术性的问题,但:
技术性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性的方法解决的。
我们常说:信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个实例:
我以前上班经常迟到,因而也经常被领导扣工资,一次一百。(迟到扣钱,这是结果)
我也是个穷小子,哪经得起这么扣,我就决定早起,让自己时间宽裕。(早起,这是行为)
一开始还很好,做到了,但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过了十来天,我就蔫了。
”再睡会儿“、”我好困啊“、”妹的,上班真烦“、”替别人打工真他妈苦逼“……
这些都是我在床上爬不起来时脑子里对自己说的话。
毫无疑问,后来我又开始迟到了。
于是我开始教练我自己。
我用了下面这套对话工具,需要的朋友可以截屏保存一下。
为改变目前的情况,你能做什么?
还有呢?
哪一种选择你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如果……,会发生什么?
还有呢?
现在你觉得你采取……这项行动的可能性有多大?按0~10打分。
如果让你调整一件事,可以提高你这项行动的可能性,你愿意调整什么?
还有呢?
现在你觉得你采取……这项行动的可能性有多大?按0~10打分。
我开始问我自己以下问题,并认真回答。
问:为改变目前的情况,你能做什么?
答:早起
问:还有呢?
答:租个离公司近的房子
问:还有呢?(注:一定要至少问两次“还有呢?”,人都是有惰性的,想到一个就不想动脑筋了。)
答:买辆汽车
问:哪一种选择你认为是最有可能成功的?
答:早起(因为买不起车,租不起地段好的房)
问:如果早起,会发生什么?
答:不迟到,不罚款
问:还有呢?
答:会很辛苦
问:还有呢?
答:可以从容吃早饭
问:还有呢?
答: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
问:还有呢?
答:可以避开上班高峰期,不被堵车影响心情
问:还有呢?
答:可以步行去公司,当作锻炼身体
问:还有呢?
答:可以从容开始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问:还有呢?
答:想不出来了(注:这里要一直问到想不出来,才停止问“还有呢?”)
问:现在你觉得你采取早起这项行动的可能性有多大?按0~10打分。(注:低于5就是做不到,高于7基本能做到,5到7也当作做不到。)
答:我觉得可能性为6
问:如果让你调整一件事,可以提高你这项行动的可能性,你愿意调整什么?
答:多设定几个闹钟
问:还有呢?
答:晚上多喝水,被尿憋醒
问:还有呢?
答:不熬夜,早点睡
问:还有呢?
答:给自己奖励,不迟到省下来的100块钱随便花
问:还有呢?
答:想不出来了(注:这里要一直问到想不出来,才停止问“还有呢?”)
问:现在你觉得你采取早起这项行动的可能性有多大?按0~10打分。
答:9分
OK,以上就是我心态迁善的过程。
从原来的
“早起是为了上班不迟到,不罚款。”(被动式的,不对自己负责,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公司领导主宰)
到后来的
“早起可以做很多自己的事,对自己有很多好处,顺便上班不迟到。”(主动式的,对自己负责,人生在自己手里)
当一个人处于一个组织中时,他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为工资工作,为老板工作,为社会工作,为自己工作,每一种想法都是合理的,但每一种想法其对应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要先确定你要什么结果,也就是理清目标,然后以目标为导向,使用上面这套对话工具,迁善心态,进而有效改正行为。
不迁善心态,强行改正行为是可以短暂见效的,但也是难以持续的,就像我上面讲的自己为了不扣工资早起失败的经历。很多人发狠坚持过写作,最后都不了了之,这也是强行从行为层面改变,很难做到。
心态迁善就说这么多,上面那套工具,在任何场景都可以用,你要不断挖掘自己,学会自己给自己迁善心态。
我这里还有很多心态迁善的对话工具,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你想要,可以私聊我,我会发给你。
四、行动计划
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没有践行,我们就会像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说的那样:
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追求舒适是人类的天性,人都有懒惰和拖延的习惯,但我们想要达成目标,就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所以,我们要每天不厌其烦地写当天的行动计划,越详细越好。
那么行动计划到底怎么写呢?有什么技巧?又有哪些坑呢?
这些其实都是时间管理当中的内容,推荐各位朋友阅读《时间力》,作者博恩•崔西。
我实践时间管理已经有5年多,以后也会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给大c家。
好了,今天就讨论这么多,祝各位愉快
通过五维教练领导力的学习,我的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跟教练内容息息相关。教练技术让我蜕变,最能迁善我心态的是教练的五项原则。
原则一、人都是OK的
人是完整的,要相信他人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工作里面,我是亲力亲为的那一类,事后想一想实际上有很多事情是不需要我去处理的,但是又担心别人能力还不够,经验还不足,所以把很多的事情自己处理了,导致自己很忙,同时,下属也没有得到的成长,在学习教练后,我不在养别人的猴子,而是要HOLD住自己不给建议,不自我表现充分,信任下属有能力把把问题处理好。
原则二,人是有资源的
人都是有资源的,他有能力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做好陪伴和支持这就行了。
这个让我想起我大儿子学围棋的事情,开始他的围棋水平很一般,甚至还有朋友建议我不让他去学围棋了,但我老婆十分支持我儿子去学习围棋,给他找一些水平比较高的老师去学习,当他和小朋友下围棋输的时候,他妈妈都是很肯定的,告诉他,你一定能学会,就这样在她妈妈的陪伴和支持下,经过一年的学习,他成功完成围棋一级定级考试,并向定级1段目标迈进。
原则三、人会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
这一点让我想起来用抛硬币的形式做决定选择的经历。有一年假期,我们一家准备去旅游,选了两个地方,陕西和河南,对比了各种情况,很纠结去哪里,到最后就选择用抛硬币的形式来决定去哪里?如果是字的一面,那就去河南,如果花的那一面,那就去陕西。把硬币被抛起来,落下来的字时,然后我给自己说,三盘两胜吧,结果三盘下来两盘都是字,然后我又对自己给说五盘三胜吧,从这个过程我觉察到到自己想去陕西,而是没有直接去决定,还是不想承担选择带来的责任的心理在作崇,想寄托于外界,以便出现不好的结果,可以归因于外界。
同时了解了这一原则后,我就不再为过去做过的一些选择而常常后悔不已,因为那个选择已经是我当时最好的选择,若要回到那个当下,很可能还会选择那样做。
原则四、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积极的意图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事情发生在2019年一天早上,我发现一名员工急急忙忙地走到办公室,这时候他已经迟到了五分钟,我一看就生气的对他说,你迟到了,到门外罚站十分钟,这个事情过了半天后,我了解到他在上班的路上,接到他下属求助的电话,帮下属处理了投诉才进办公室的,所以迟到了,知道原因后,我的内心不是滋味,对他罚站的事情有点后悔……
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习惯用行为衡量别人,而不去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意图,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如果我们只关注对方的行为,不去问清楚真实的意图时,非常容易造成误会的。当我学过教练技术以后,我彻底改变了,遇到类似的问题,首先问问对方的行为,背后的意图是什么,而不再直接救济指责和批判。
原则五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这一点分享一下关于我小儿子的故事,今年的端午节第二天,我带他去玩淘气堡,玩的很开心,不知不觉中玩到商场打烊的时间,到了要回家的时候,他就不愿意了,在那里哭,不愿意走,我们两个就僵在那里好一阵子,然后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并开始放下情绪,意识到他只是一个两岁半的小孩,贪玩是他的本性,也是很正常的,后来我走近他,蹲下去,微笑的看着他,用手摸抚着他的小脸蛋,他慢慢的就不哭了,乖乖的给我回家了。
假如当初我没有觉察到我的情绪,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也不会引发小儿子的改变,这种坚持到最后就是把他强制的带回家,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我们两个心情都是很糟糕的。
以上分享,只是教练技术给我带来的觉察和变化的一部分,教练技术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棒,的确让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改变自己,接纳他人,拥抱世界,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发现生活其实可以更美好。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