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埃及时差与中国差多少)

2022-07-04 23:13:46 体育资讯 ssrunhua

缅甸在中国的哪个方向



本文目录一览:



因为李赛高事件,缅北一时间成为全民口诛笔伐的对象。长达半年多的劝返滞留缅北人员行动,陆陆续续的发布通告,缅北逐渐成为热点。至于为什么只是劝返不跨境打击,后文有具体说明。

然而,全网这些口诛笔伐的人,真正知道缅北到底是哪里的人,仅仅十有一二。真正的缅北到底是指哪里?他真实的模样到底是什么样?如今的缅北,对于被骗的中国人来说,是人间炼狱也不为过!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方面:

1、大家口诛笔伐的缅北到底在哪里?

2、它跟缅甸、中国到底什么关系?

3、在中国互联网上,缅北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大家口诛笔伐的缅北到底是哪里?

先把问题解答了吧!这得分2个方面说。

从地理意义上,缅北是指缅甸北部,又称作上缅甸,由曼德勒省、马圭省、实皆省、克钦邦、掸邦、克耶邦、钦邦等城市组成。看一下我手工画的图,绿色的区域即是缅北。

而全网口诛笔伐的“缅北”而言,就是果敢、佤邦、勐拉。

缅甸是个农业国家,也是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地区之一,GDP差的很。但是又常年混战,为了国际声誉,要禁毒,经济支柱不行了,就得用新产业补上,毕竟农业生产养家糊口还行,支撑军事行动那是远远不够的,于是菠菜业就成了主业。

比如果敢,菠菜业占地区GDP的70%,1/3的工作岗位是菠菜业提供,这还是明面上对合法菠菜业的统计数据。

掸邦地盘很大,基本占缅甸全国的1/4了,但是分成很多小势力,比如南掸邦、北掸邦、东掸邦,勐拉、南佤邦、北佤邦、果敢等,基本都是自治,所以掸邦就是个样子。

掸邦名义上分第一特区,俗称果敢;第二特区,俗称佤邦;第三特区,山地特区很少刷存在感;第四特区,俗称小勐拉。每个特区都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

第一特区果敢,在掸邦北部,跟云南接壤,这个唐代的南诏国宋代的大理国领土,所谓果敢族,就是汉族。

第二特区佤邦,实力最强,跟我国佤族同族,南佤邦是北佤邦同政府军平定边界,打赢了要过来的,这里以前是毒贩坤沙的地盘,由于交通很不便,政府军鞭长莫及,就从了佤邦。于是佤邦移民10W到此,开始搞农业生产,农产品供缅甸全国和北佤邦。实际上这里就是狭义上的金三角。广义上的金三角范围比较大。看下图:

第三特区,我们还是算克钦部分区域吧,严格来说这是不对的,姑且这么算吧。这里是翡翠玉石的主产地,产业占缅甸全国GDP的一半以上。短视频里那些玉石砍价的背后,都是采玉人的血泪。

第四特区小勐拉,勐拉也是汉族政权。为啥叫小勐拉,因为北方大国家里有个勐腊,是同音的,所以这里就叫小勐拉了。

一、二、四特区呢,都是抄北方大国的作业,像佤邦抄得好,底气就硬,实际控制区比官方地图上大不少;小勐拉和果敢抄作业抄得差点,成了软柿子,政府军就挑最软的果敢,捏了一把,然后整编了。

这几个特区都得养军队,还要搞民生,光靠农业没点暴利产业,是不好发展的。于是他们3个一起把菠菜业合法了。为什么这么操作呢?因为北方大国的游客有钱啊,通常90%的游客都来自北方大国!但是合法归合法,真正操作的时候,还是非法堵场更多。

后来总统干脆直接签署了《堵搏法》:允许外国人在缅甸投资开设堵场并堵搏,但不允许缅甸人进入堵场。这样国家就能跟着分一杯羹。新修的机场也都是在掸邦,而不是大城市。于是对中国游客免签、有飞机直达...这就有充足的想象空间了。

本来疫情之前,一只手好好经营,另一只手偷偷搞小动作发点横财,是挣得盆满钵满的;但是疫情之后惨了,家大业大开销大,再说大手大脚惯了,入不敷出了!于是这几位就直接放飞自我了,灰产直接变黑产,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各种耸人听闻的惨案。


缅北在中国互联网是什么样的存在?

我们看电视,都知道反派们不择手段,脑回路比正派人士清奇高效多了。因此对于他们而言,短视频红利必须抓住。作为歪果仁,*流量密码就是“我是歪果仁,我爱中国”。中国人还是太善良,太重情义了。

流量密码他们确实抓得很准,比如在抖音平台,“缅甸北部变装挑战”和“欢迎来到我的世界”这两个热门话题,都是10亿+次的播放量。

“这里是缅甸北部,我生长的地方。欢迎来到我的世界,我娇贵的小公主!”情感主播磁性“霸道总裁”配音,把缅北给带火了。

从此缅北有我们想当然的淳朴民风、有我们向往的青山绿水、原始风情...于是在短视频、无脑小说的熏染之下,小菇凉们蠢蠢欲动了。

像佳润这种,说佤邦是中国远征军后代的,就凭这信口胡来,你信她的辟谣吗?

平时还有各种花枝招展的缅北小菇凉,10级美颜后发视频说缺男朋友,想去中国旅游,想要嫁到中国来...你觉得是真的吗?

我告诉你,是真的!但是她们没有官方身份证,没有身份证就办不来签证,所以她们发短视频,想到我泱泱大国各地旅游,想嫁中国人,阻止她们脚步的,不是金钱,而是她们没有身份证啊!至于为什么没有身份证,我后面讲。

这些短视频,各种鼓吹美女多、高薪工作、发大财,然后一波一波的无脑人员,迫不及待地出国去。结局大家现在也都知道了!

一个几十年混战的地方,时不时还互相拉锯战几个回合,不仅藏着各种居心叵测的极端分子,还是电信诈骗团伙盘踞的地方。加上总体经济环境不好,能有什么好事?

NIKE、三星把工厂往东南亚转移,看中的是人家低廉的工人工资,怎么轮到你去就是高薪呢?天上哪有这么香的馅饼呢?

所以,真实的缅北到底是什么样呢?它确实是一个自然风光好的地方,但是也就自然风光而已,因为很多地方都没有开发,国内也大把这样的地方啊!

缅北不会有专门为你定制的霸道总裁,更不会有浪漫的爱情。不要因为小说和短视频剧本,对自己并不了解的远方,抱着过于美好的幻想。

透过滤镜,去掉幻想,缅北只是一片蛮荒之地,虽然神秘,但是机遇还不如国内的任意一个三线以下城市,所谓只要去了,人生就会开启暴富模式,那是剧本!

一个轻工业重工业都不行的地方,时刻准备武装斗争,想要弄钱只有靠歪路子。毒、堵、电信诈骗就是*的歪路子。

之前社交平台上,大量地面向国内的招工信息,工作经验不要求,学历不要求,还是高薪!人去了以后呢,没收手机,先找家人交赎金,然后强迫去打电话拉客户,上网络平台***。要是不干也行,交钱,不交就关在这里,赚够了再走。人身自由被控制,迫于无奈,很多人就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男不男女不女的小6,柬埔寨90后、缅北小妮...一长串的这种名单,你想跟着他们去搞钱,去娶好几个老婆,基本是去把自己搞死。

缅北的诈骗团伙,被骗的和行骗的基本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你还在象牙塔吗?

然而,短视频上,还有大量的“浪漫的土耳其”“愿做扬州瘦马、军阀姨太”之类的烂梗。断章取义的忽悠年轻人,都在打擦边球玩灰色,通过满足猎奇行恶。

缅北有湛蓝的天空,也有野人山;有淳朴的民众,也有暴躁的武装;有浪漫的幻想,也有无以言表的血泪。有无尽的*冲突、*矛盾和地方武装混战。完全没有任何你去“当兵王”的余地,哪怕是一点点缝隙!

至于愿意做姨太太享受军阀柔情,且不说血统,先来听听缅甸民间默而不宣的潜规则:“把你的妻子打到骨折,她就会全心全意地爱着你。”

现在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缅北”,抖快平台都有了风险警示,并且让官方内容排在前面,平台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动作很快,值得点赞。


缅北跟缅甸到底是什么关系?

缅甸名义上是主权完整的国家,有7个省、7个邦和2个直辖市。但是地方势力割据,混乱的很,各个邦内都有很多割据武装。

政府军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有能力了呢,敲打一下,比如整编果敢;没实力呢,比如联合南掸邦跟北掸邦互殴几拳;打不动了,就签个停火协议日后再约架。所以很多地方,都零零散散有政府军,跟当地武装共存。

佤邦作业抄的好,群众工作做得好,组织工作,军事力量都维持得不错,让民众有民族认同感,虽然没有国家认同感,但是战斗力很强。

佤邦名义上属于掸邦下属第二特区,俗称是佤邦,但是一直不服气,跟中央政府闹了很多次,要跟掸邦平起平坐。

从历史来看,缅甸从来没有完整统一过。所以,假如想在法理上说“缅北自古以来就是缅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缺乏史实支持的。哈哈!

掸族是傣族,克钦是景颇族,加上大缅族主义,所以他们从来就缺乏国家认同感,也只有自己民族的认同感。还有零碎的100多个民族。有时候政府军要打个小武装,结果人家2个民族武装先打起来了,政府军默默看着:不是说好了跟我打的吗?

缅甸的民族政策,网上很多,就不细说了。反正各个自治邦玩法就是:国家你自己分你的三六九等民族,我在自治区过我的小日子。所以很多人身份证都没有,缅北人都是办边境通行证到云南打工,正经人嘛,都是通过正规的边境口岸流动的。不过他们只能在我国云南少数边境城市打工。据统计,缅甸的大城市,还有30%的人没有身份证。


缅北跟中国到底是什么关系?

缅北跟中国又是什么关系呢?山水友邻?胞波情谊?血脉相连?同根同族?

其实缅北有着很大的地理优势,要是局势稳定,是能很好发展的。云南普洱市对面是佤邦,德宏州对面是木姐,临沧市对面是果敢,西双版纳对面是小勐拉。佤邦和小勐拉相对好一些,木姐和果敢很乱。

以上这个狭义的“缅北地区”,有很多华人华裔,确实跟北方大国比较亲,说中国话,写中国字,花中国钱,也有血缘关系。我们当然希望缅北越来越好,局势稳定。前几年政府军整编果敢,就造成了我国边境涌来大量难民,给我国造成不少压力。

因为长期战乱,轻重工业都无法发展,多数生活物资都靠中国,放在疫情之前,商业活动还算顺畅,游客众多,经济发展还算稳定。疫情之后,边境严管,商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这下就雪上加霜 了!局势不稳,实业就没人敢投资,所以黑灰产业横行。

由于这里紧邻中国,除了电信的信号,移动联通信号也有!所以不要只拒接电信可疑来电,哈哈!这里行政上不归中国管,于是一些“先行者”开始在这里行电信诈骗之恶,随后浩浩荡荡10多万人去了。

缅政府在19年起,基本不再允许我国警方跨境协同执法了,此前都是直接协商出境抓歹徒的。这样就更加助长了这些恶人肆无忌惮的作恶,缅北至此成了诈骗分子的天堂,这就是为什么,去年我国警方对滞留缅北人员进行劝返,而不是跨境打击的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人民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又有谁会关心呢?每个地方武装势力范围都是国中国。没有经济来源,只能走歪路。

写到这里,大家也都很清楚了,全网口诛笔伐的“缅北”到底是什么现状。其实只要踏实肯干、天道酬勤,国内的机会大把;如果好逸恶劳、不切实际做发财梦,肯定会摔的很惨。

天堂和地狱的路,关键看怎么选。我想说的是:




埃及时差与中国差多少

关于中国和古埃及谁的文明更古老的问题,肯定不少人受100年前的历史教科书的影响,想当然地认为当然是古埃及啊!古埃及可是有7000年的文明史!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青铜器!5300年前就使用文字,5100年就实现了上下埃及的统一!4600年前就开始建造金字塔!中华文明只能从商朝开始计算!最多3600年文明史,承认中华文明的历史没有埃及长并不丢人,你们就洗洗睡吧!难道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中华文明只能从商朝开始计算吗?

古埃及尼罗河河谷

说起古埃及文明,所有人无不惊叹金字塔的宏伟,早期文明的辉煌。但是古埃及真的有7000年文明史吗?西方考古界对文明的出现是有标准的,所谓文明三要素:一、出现文字。二、开始使用青铜器。三、出现5000人口以上的城市。虽然现在很多学者对这个标准提出了质疑,但是依然有其参考意义。我们先以此标准对古埃及文明进行审视。

农业起源,以及传播路径和时间

那么7000年前埃及有使用文字吗?有5000人口以上的城市吗?有使用青铜器吗?其实此时的古埃及别说文字了,连陶器上的刻画符号都没出现。生产工具仅能使用简单的石器、骨器和木器,铜器都还没使用,更别说青铜器了。当然更没有所谓的城市,仅有极小型的聚落遗存。那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古埃及有7000年的文明史呢?其实这都是某些人混淆概念的结果。史学界并不承认埃及有7000年的文明史,只承认埃及有7000年的农耕文明,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西方的农业起源于1万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农耕扩散到埃及正好是7500年前。在法尤姆地区发现的文化遗址是埃及发现的最早的农业文化遗址,他只是一个很小型的人类定居点。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游牧民族塞姆人融合形成,他们在9000年前就已经在北非活动,最初以渔猎为主要生计。约在8000年前,因为气候因素,北非茂密的草原开始退缩,人们开始寻求稳定的水源,于是纷纷迁往尼罗河河谷。与此同时,埃及人已经开始饲养黄牛。不少学者认为黄牛很有可能不是从西亚传入,而是埃及本土独立驯化。到了7500年前,西亚的农耕技术传入尼罗河,埃及人开始转向农业。

西方小麦耕种技术传播路径与时间

如果没有农业,不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因为只有农业才可以储备更多的粮食,进而才能分化出部分人口从事手工业,手工业的发展必然带来交易,交易的出现就会有市场,并加剧贫富悬殊,贫富悬殊必然导致财富私有化和统治阶级,于是就有了城市文明。所以农业的出现是文明出现的基石。那么我们应该得出一个结论,农业发展时间长的区域更容易出现文明。显然,这方面中国比埃及要占优势的多。中国北方最早的农耕遗址是北京的东胡林遗址,距今13000-9000年前,出土了世界最早的粟和黍种植遗存,我们也不欺负埃及人,就算10000年吧。在湖南的道县玉蟾岩遗址,则发现了距今14000年前的水稻遗存和2万年以上的陶片,比埃及早了整整7000年。所以如果我们认真的研究古埃及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埃及文明并没有网上传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7000年前的埃及陶器,非常原始

我们看看所谓的7000年前的埃及文明出土的文物,无论是其陶器制作水平还是石器都比较原始。我国同样在7000年前出土的陶器显然比埃及的更加先进。无论是东西方文明,早期的陶器都是红陶,制作温度只需要800°,而且工艺多使用夹砂黏土,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陶器容易开裂,内部石质颗粒比较大,吸水性较强。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至少在7000年前,埃及的制陶技术还停留在中国10000年前的水平。我国七千年前已经出现彩陶,由经过筛选的细泥制作,陶器的质感和艺术性都有进步。

中国大地湾遗址出土的7000年前的彩陶

法尤姆文化在7000年前还处于非常原始的阶段,其中Kom W是迄今为止在当地发现的*的定居点。但是几乎没有发现任何建筑物的残骸,只有248个“火坑”,考古学者将其解释为烧制陶器的壁炉。同时发现了一些谷仓,主要是在Kom K遗址,有出土许多动物的骸骨,多是野生,仅有少量家畜,但是这些家畜是否完全驯化已经说不清了,毕竟遗址发现是在200年前的事情了。不过根据这些遗存可以判断,此时的狩猎和捕鱼对埃及人依然非常重要。

这么小的铜器,搁中国,500年内必锈成灰

埃及大概在6000年前的马迪(maddi)文化时期,出土了铜饰品和小型铜器,这些铜器并非青铜合金。网上很多人谣传埃及人6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青铜器,也是故意混淆概念,美索不达米亚出土的青铜合金就没有超过5300年历史,这已经是世界最早进入青铜文明的区域了。

说到所谓的青铜文明,这也是西方200年前的陈旧观点,青铜对文明的促进真的有那么大吗?无论是东方和西方,都没有出土青铜农具,早期只有小型的针、锥子、凿子、小刀,以及小型青铜饰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青铜大规模使用是在4000年以后的事了,西方直到进入距今3000年前,也极少出现大型青铜器。在铁质农具出现之前,农业生产靠的主要是石器和木器,完全与青铜无缘。如果说人类文明史上确实有出现过青铜时代,也只能是4000年以后的中国,因为地球村的所有古文明中只有中国的青铜器应用范围最广,不但有武器,有礼器,有手工业的工具,还会把青铜器运用在了生活器具上,发展成盘、尊、鼎、瓯、鬲、钟、釜、簋、斝、壶等种类繁多的实用器具,依然没有青铜农具。

埃及5000年前的石器农具,主要用于收割粮食

可以肯定一点,埃及的青铜冶炼技术是从西亚传入的,而且纵观埃及古文明,出土的青铜器并不多,反而金器众多。原因很简单,埃及本土多金矿,而铜矿是需要从西亚的贸易获得,进口货的成本还是很高的。当然了,早期文明出土的小型青铜器埃及确实比中国多,这个我们还是要承认的,就埃及这么干燥的气候,你在沙漠里扔一根铜针,保存个5000年确实没什么难度。

伦敦大学做的6000年前埃及的村庄模型

关于埃及最早的城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都说是在法尤姆,建城于6000年前。这个我就很纳闷了,找了许久的资料,都没找到该城址的考古照片,估计是指法尤姆出土的6000年前的谷仓,因而推断出此时已经出现了城市?也有可能是早期翻译的失误,把定居点翻译成了城市。

权威的说法是城市的出现必然要满足四个条件。一、为了防范外敌入侵,定居点必须要有城墙或者环壕。二、城市内要有大型的公共建筑,提供政治活动或者文化活动的场所。三、手工业从农业剥离,否则的话不可能有频繁的交易需求,自然不会有市场。四、交易的出现、以及财产的私有化,会造成贫富的分化,最终体现在墓葬规格和随葬品的多寡。按照这些标准,怎么看法尤姆在6000年前都不能算是城市,最多算大型的聚居点。

西方古埃及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显学,17-20世纪持续不断研究了数百年。按道理来说埃及文明研究得还是很透彻的。确实也是如此,但是很多古埃及的历史都是在这一段时间下的定论,反而当时的科研手段非常落后,有些结论确实有待商榷。而且早期的埃及研究多是英文和法语文献,早期文献的翻译过程也不太规范。定居点、城镇、城市、城邦的标准是什么呢?所以关于古埃及的历史国内民众的认识谬误极多。

埃及人6000年前的陶器,依然是夹砂陶,但是颗粒小了很多

当然了,古埃及早期的大型农耕定居点出现在6000年前也并不意外,城市化和文明化都是一个过程,而且古埃及的演变速度是要快过其他文明的,后文会有详细介绍。古埃及在距今6000年左右,制陶技术有所发展,大概到5500年左右,埃及人开始用陶轮制陶,所以此时的制陶手工业应该从农业剥离了。而且从考古遗存判断,亚麻的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原始的手工纺织业也已经形成。

5500年左右,埃及人终于做出了简单的彩陶

手工业一旦出现,贫富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聚居点越来越大。大概在5300年左右,尼罗河沿岸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这些城市逐渐发展壮大,并对周边的小型据点进行直接管理,这就是早期的国家-城邦。埃及历史从此进入了格尔塞城邦时期。埃及人称这些城邦为“塞普”,希腊文称为“诺姆”,而中文最初的翻译是“州”。这样的翻译,让人如何理解这些城邦?政治形态和美国的州有区别吗?

5300年前的埃及城市,注意没有城墙,神庙则是城市的政治文化中心

这一时期埃及的城邦其实都比较小,人口也不多。考古学者认为古埃及这一时期有41个城市,准确的说法是14个城市,27个城镇。由于没有更详细的资料,我认为西方学者所谓的城市就是城邦,这27个城镇是附属于城邦之下的单元。

西方学者认为这41个城、镇的居民总人口在10万至20万之间。每个城市人口平均在1000人到3000人不等。考古学者非常肯定其中的Illahun、Edfu、Hierakonpolis和Abydos这四个城镇人口数量,分别为2200人、1800人、1400人和900人。每个城邦都有各有单独的信仰,每个城市也都有王宫、神庙。所以在5300年左右的埃及,已经正式进入文明阶段。

而且此时的古埃及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即上埃及和下埃及。划分方法并非根据上北下南的传统,而是尼罗河的上游河谷是上埃及,尼罗河的下游三角洲是下埃及。两大板块内部首先发生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融合,但是随着上下埃及贸易和战争的增加,两大板块之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

根据考古遗存的分析,上下埃及代表王权的皇冠是有形状和颜色上的区别的

中国的文明特点和埃及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面积广袤,文明起源多元一体。考古学者将古代中国分成了数个考古单元,其中燕辽区、雁北区、甘青区、中原区、海岱区是北方旱作农业区。巴蜀区、两湖区、江浙区是南方稻作农业区。其中独立发展进入文明的有5个。分别是燕辽区的红山文化、中原区的仰韶文化、海岱区的大汶口文化,两湖区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江浙区的松泽-良渚文化。这五大文明区域相互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其他三个区域受到临近区域文明的影响,也在5000-4500年之间进入文明状态。

中国文明起源考古分区示意图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中国的大型聚落出现的时间肯定比埃及更早,比如说燕辽区域在7000年前的西寨遗址、赵宝沟遗址已经出现了*信仰和贫富分化,只不过贫富分化初期尚不能形成阶级分化。不少学者认为到了6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时期,至迟5500年之间,西辽河一带已经进入了国家状态。这一时期不但有大型中心聚落遗址—城市、大型公共建筑、神庙、独立发展的手工业、贫富分化明显等,说明形成文明的这些条件都已经具备。

6700年轻的姜寨遗址复原模型,此时还没有阶级分化,但是出土冶炼的黄铜管

同一时期江浙区的松泽文化遗址、两湖区的城头山遗址、石家河早期遗址,中原区的凤翔水沟遗址、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等等,也都是大型的城市遗址。如果按照西方的标准,中国至少在6000年左右进入了城邦时期。5300年之后的中国,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小的百万平米,大的甚至超过300万平米,如良渚、双槐树、平粮台、石峁、陶寺遗址,这么大的面积,城内居住人口至少有3万人。考古学者最近在庆阳发现南佐遗址,古城面积超过400万平米,尚在挖掘之中。可见我国这一期间无论是城市的规模还是城址数量远远超过其他文明,随便一个考古文化区都有发现大大小小数十座古城遗址。

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石家河文化现今发现的史前城市遗址不下30处

近期,以色列人在迦南发现了一座65万平方米的古城,西方学者认为这个古城至少生活了6000人。按照这以标准,5000人口以上的城市,面积至少50万平方米,差不多每10万平方米可以生活1000人。大家可以估算一下,同一时期我国的城市人口会是埃及的多少倍。

澧县城头山遗址号称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6000年

关于文明起源问题,西方学者提出的文明起源三要素,基本被全世界考古学者抛弃了,因为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特点,很多文明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正常水平,但是又在某些方面远远落后正常水平,比如说古印加帝国统治面积都已经达到了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人口近2000万,但他没有文字。真要严格按照三要素这个标准来,古埃及进入文明状态得是距今4690年以后了,因为他们的文字直到这一时期才出现整句的遗存,早期单个字太过原始,还不具备记载事项的功能。而且青铜冶炼技术由西亚传入,古埃及早期也只有冶炼纯铜,而非青铜。按照这一标准,印度河文明也得摘掉文明二字,因为印度河流域的这些城市并没有出土文字相关的文物,所谓的印章图案如果把他算为文字,那么我们7000年前的甲骨刻画符号也得算文字。更何况印度河城邦几乎没有出土武器,也没有发现军队的证据,说明他只有城市,而没有城邦。

5000年前的大汶口黑陶,最薄的地方仅0.2毫米。右边是良渚嵌玉漆杯,技术水平都领先埃及一个时代

从现有的考古遗存来看,我们的城市出现的时间远远要早于古埃及,且规模要大许多。中国早期的文字则很可能是由各文明区域独立发展,出现时间大致在5500-4500年间。比如说山东的丁公陶文、江苏的龙虬庄陶文,湖北的杨家湾陶文,中原的陶寺陶文等等,只不过这些文字已经没人能解读了,而且出土的较少。事实上地球村真正符合西方文明三要素标准且在5000年前进入文明的国家,严格说来其实只要美索不达米亚,因为这个标准就是按照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总结的,当然可以完美匹配。100多年前的旧理论,该换新了。

龙虬庄陶文,你能说这不是文字吗?问题是你能解读吗?

我国考古界近几十年来建立了新的文明起源学说,即古国-方国-帝国文明三阶段学说,开始抛弃西方文明起源三要素,认为只要出现国家,即进入文明阶段。部分考古学者认为5500年前中国进入古国时代,五帝时期到夏商周都是方国时期,秦汉则是帝国时期。近年又演变成了古国-王国-帝国三阶段论,只不过换了个名字,对三者的定义照样不清不楚。

当今的考古学界并没有*的权威,现有的理论也有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古国、王国、帝国这三者的标准怎么确定?统治多大面积、统治多少人口才算是国家?如果不能量化,那么古国、王国、帝国怎么判断?数十年来考古界争论不休,难以下定论。

新的考古理论建设非常重要

我个人认为文明等级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邦国-王国-帝国-中央帝国。

邦国就是最初的城市文明,当城市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城市人口大于1000人,即可算进入城邦时期。城邦统治范围主要在城市以及周边农村,大概有上万人口,面积数十平方公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一时期必然已经出现了城(具备较强防御能力的环壕或者城垣)、坛(祭祀场所,*活动中心)、庙(公共建筑,政治活动场所)、冢(贵族墓地,出现贫富分化)。城邦进一步发展,则会形成王国,统治者称为王。王国的文化辐射范围至少是1000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一个巢湖的面积)。且存在大型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面积要增加至50万平方米,人口超过5000人。而且统治层级至少3级以上,即大型城邑所在的王都-中型城邑-小型城邑。中型城邑面积至少30万平米以上,小型城邑则至少10万平米,大小城市数量应该超过10个。加上周边的农村,统治人口至少有数十万人。(西方中世纪的不少国王,统治范围和人口和中国大点的村长有区别吗?)帝国则是王国阶段的进一步升级,都城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文化辐射范围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成都平原面积大小)。统治层级至少有4层以上,帝都-王都-中型城市-小型城市,以及周边农村。这一时期*统治者自认为自己的身份已经高于国王,所以自称天子或者什么其他称号,比如说炎帝、黄帝、望帝、青帝什么的,帝的下一级别则有数个或者数十个、数百个听命于天子的所谓方国或者王国,这些方国和王国的统治者即是国王,国家独立性较强,类似于分封国。中央帝国则是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帝国。帝国直接统治的面积至少要达到百万平方公里以上。内部分封的国王权力已经被弱化,只剩一个虚号。国家实行的是编户齐民和郡县制度。中央官员权力极大,官僚制度完善,皇帝通过官僚直接管理整个国家。

如果按照邦国-王国-帝国-中央帝国的文明四阶段论,且按照上文提到的标准,那么基本可以判断我国至少在6000年前进入了城邦时期,这一时期全国各文化区都有出现小型的城市,面积都不大,小的不到10万平方米,大的20万平方米,人口1000-2000之间。比如说长江中游的澧县的城头山遗址,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罗家角遗址、中原地区的河南庙底沟遗址,陕西杨官寨遗址。美索不达米亚大概在距今5750年前出现了城市,标志是乌鲁克城的建立。从这点看,埃及进入城邦时期落后了两大农耕文明的起源地至少500年以上。

两河流域欧倍德时期的聚落遗址,相当于我国仰韶文化时期,进一步发展到距今5750年前,进入城市文明

到了5500年左右,我国很多区域进入了王国时期,比如说大地湾文化、石家河早期文化、松泽文化、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中期文化,西坡文化等。这些遗址文化辐射范围都比较广,也都有出土代表王权的玉钺,城市的面积大多超过了数十万平方米,阶级分化已经很明显。

5300年前的凌家滩遗址出土的文物,与伏羲演八卦相关

5000-4000年前则是早期帝国时期,良渚、双槐树、南佐、石家河、两城镇、陶寺、石峁、平粮台相关文化遗址可归于早期帝国时期。这一时期与三皇五帝的记载时间段重合,而且这些遗址除了良渚,都与三皇五帝的活动相关,统治者的政治地位已经高过国王一级别。

4000年-2000年前则是夏商周三代了,处于比较成熟的帝国时期,体现在五服体系和分封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五服体系建立于大禹时期,而分封制度在中国出现的非常早,五帝时期即存在。但是相关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以及体系化则是商周时期。

与夏朝相关的古城市遗址,如果这都不能证实夏朝的存在,你瞎啊!

中央帝国则是从秦汉开始,直至元明清。按照这个四级文明标准,全世界只有中国走完了全程,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最多到第三阶段。而古印度文明还在第二阶段徘徊就消失了。

只有按照这四级文明分层,我们才能既与其余国家文明做对比,也能体现中国超大规模的特色。埃及所谓的统一或许发生在5100年前,但是其统治面积也不过一条尼罗河沿岸的峡谷以及三角洲地区,面积不到4万平方公里。而我国八大考古区间,随便一个文明辐射范围的面积都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且统治等级在4级以上。所以从规模上说,古埃及没办法和我们相提并论。

埃及在城邦时期,各城市之间为了争夺土地、水源、财富,不断混战兼并。根据早期相关学者的说法,大约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法老美尼斯统一了上下埃及。然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虽然记载了美尼斯在尼罗河三角洲南边建立孟斐斯城,但他从未提过美尼斯统一过埃及。关于埃及在5100年前统一的说法,证据是那尔迈调色板上的浮雕。这一调色板出土于5100年前,分为两面,一面描述戴着上埃及王冠的美尼斯,王冠为球根状;另一面描绘了戴着下埃及王冠的美尼斯,王冠为平头状。所以部分学者认为美尼斯肯定统一了上下埃及。光靠这一件模棱两可的文物就证明古埃及于5100年前实现政治统一实在不够有说服力。

那尔迈调色板

实际上,西方有不少学者一直在质疑这一说法,认为当时埃及的社会并没有超过各城邦联盟的范围,还处在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直到第二王朝时期,埃及才逐渐开始统一。这大概是在距今4800年前。但是西方人对古埃及历史和中国历史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态度,任何对古埃及历史有利的说法即便证据不足往往能被采纳。而中国即便良渚申遗成功了,依然很多人只认为中国文明起于3600年的商朝。即便是国内的考古学者挖掘出了至少20座以上关于夏朝的城市遗址,但他们依然否定夏朝的存在。造成这样的差异有两点,古埃及是西方文明之母,美索不达米亚是西方文明之父,是这两大文明孕育了西方的希腊文明。近代西方强盛,西方文明中心论直到今天仍然影响很大。

我们就不计较了,就算埃及在5100年统一吧。反正统一的范围也就4万平方公里,还没有良渚文化的辐射范围大。

光一个良渚王国统治的范围就超过了古埃及

当然了,即便埃及人在4800年左右实现统一,也是了不起的成就。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埃及在5000-4000年之间,是其文明的黄金时期,金字塔、帝王谷、成熟的文字、大量的黄金饰品都在这一时期出现。而中国因为地域过于广大,在小区域板块实现政治、经济文化整合之后,从4800年前开始各大文明板块之间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整合。

4600年前的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面积100万平方千米,与华夏先祖太昊相关

有不少人怀疑埃及金字塔不是4600年前建造的,理由是以当时的生产工具不可能切割开大型石料。实事求是的说,胡夫金字塔确实是4600年前建造,而且相关的石料挖掘的考古遗迹也有发现,埃及对石料的开发确实走在世界前列。不过埃及人以石料为大型建筑材料其实也是迫于无奈,就他那气候条件,也没几棵树给他们砍的。沙漠里除了沙子就是石头,大型建筑如果不用石头就必须用土木结构,泥巴好找,支撑房顶的木头哪里去找呢?而且对埃及来说,优质的花岗岩可以说遍地都是。整个尼罗河河谷的两侧,在沙尘覆盖之下是绵延数百公里的花岗岩带,而且切割石料其实远比大家想象的简单。

视频加载中...

网上用凿子凿开巨石的视频很多,石头其实也是有纹路的,就和竹子一样,用凿子顺着纹路敲击,很快就能完成切割,然后再打磨平整。几把锤子,几个凿子,几个工人就可以开凿巨石。而且切割石头还有很多技巧,先用火烧,或者暴晒,然后浇冷水,石头会变得非常脆,这时候再开凿事半功倍。

这是一块12吨重的石头,一个工人即可凿开

取掉凿子,已经有了裂缝

进一步用大而长的凿子沿着裂缝往里面敲

石头一分为二。一个工人最多数个小时即可完工

埃及人在6000年前就已经会使用铜质工具,甚至自然界的陨铁也可以作为工具使用,西方人使用陨铁的历史比我们要长,毕竟荒漠地区找陨铁更方便。建设金字塔真正难的是运输,好在金字塔都建立在石山之上,就地取材,所以建设金字塔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建造它不需要什么外星人,也不需要4000年后的拿破仑去帮忙,更何况金字塔内部都是泥巴和碎石,就外围一圈是石头。

狮身人面像是由一个巨石直接开凿的

希罗多德预计要完成胡夫金字塔至少得10万奴隶付出20年劳动,然而根据*的金字塔采石场的遗存分析,以及监工留下的文字记录,希罗多德的理论已经被推翻。实际上,建设胡夫金字塔仅需要5000长期雇工以及2万的临时雇工便完成了胡夫金字塔的建造。而且临时雇工也是服徭役的平民,每隔3到4个月就可以轮休。他们不但有轮休保障,而且从考古遗存的发现看,他们工作环境并不差,有房子住、有啤酒喝、还有肉吃。显然不是奴隶的待遇。

金字塔边上就是采石场,运输方便的很,我此前还以为要尼罗河泛滥的时候使用水运,看来水运都免了

这一研究的意义重大,他不但合理解释了金字塔建造过程,更揭露了古埃及真正的社会结构!马克思曾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5个阶段,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然而这一理论有重大缺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本就没有进入奴隶制社会,奴隶制度从远古到清朝确实都存在,但是社会主要产生活动从古至今靠的都是平民,而不是奴隶,即便是夏商周时期亦是如此。很多学者认为古埃及的奴隶制体现在了金字塔的建造上,但是现在完全推翻了原有理论,古埃及的早期文明并不属于奴隶制社会!更可能是平民社会。奴隶制度是建立在中古时期军事征服帝国之上的文明,奴隶主是军事贵族,奴役的对象是被征服的民族。所以真正的奴隶制的建立与雅利安人的扩张相关,古希腊、古罗马、波斯、赫梯,以及恒河文明的一系列国家都是奴隶制国家。但是早期的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文明,都属于平民的农耕社会,社会生产靠的是普通的自耕农,和同一时期的中华农耕文明并没有多大区别。

古埃及人种一直是个迷,他们既不是黄种人,也不是白人,更不是黑人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中国人其实在5000年前也一样有自己的超大型工程,规模可不见得比古埃及胡夫金字塔要小。这便是良渚的人工水坝工程,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大坝,比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也比埃及金字也要早500年。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工程遗址由11条水坝遗址组成,主要修筑于两山之间的谷口位置,分为南部的低水坝群和北部的高水坝群。大坝群拦蓄出13平方公里的水面,总库容量约4600万立方米,分别约为杭州西湖的1.5倍和4倍,具有防洪、灌溉、运输等多种功能。这样大的工程量,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并不比胡夫金字塔要小,但是水坝更具实用价值,而且更能造福后世。

良渚外围水利系统遗址

在人类早期的文明中,古埃及的位置也算是得天独厚。北纬三十度左右,冬季不会太冷,虽然夏季炎热少雨,但是尼罗河给他们保证了足够的水源发展灌溉农业。面积虽然不大,但也不小,上下埃及有水路、陆路相通,在5000年前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国家统一并不难。尼罗河的洪水基本定期发生,意味着损失可控,不会对文明造成较大的灾害。周围沙漠环绕,在周边民族还没掌握骑射和铁器技术的之前,基本没有外部威胁,仅有西奈*可以与其他文明沟通,易守难攻。地中海和红海无台风,风浪也相对较小,方便对外贸易积累财富。这意味着在文明发展的初期,他既可以进行农业和商贸活动创造财富,又不用担心外来野蛮人大规模入侵,也没有毁天灭地的自然灾害。这样的环境,真是太棒了。

古埃及文明的金器是一特色,埃及金矿储备丰富,所以金器制造也最发达,但是出土的大件青铜反而很少

这样的环境使得古埃及即便农耕的出现要比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都要晚好几千年,但是在距今7000年-4000年的这段时间内发展非常快。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于这两大农耕起源地的文明。特别是古埃及国家的形成比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要快得多。

古埃及鼎盛时期

大多数人都忽视了另一个原因。最初的北非虽然也属于干旱气候,但是并没有无垠的沙漠,而是茫茫草原,现有的考古发现,这些草原区域很早就有人类定居,或渔猎或畜牧。随着气候逐渐干旱,沙漠化开始加剧,生活在北非的人类不得不向尼罗河谷聚集,这使得尼罗河谷的人口迅速增加,远远超过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的人类正常繁衍速度。随着西亚种植农业的引进,以及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带来的肥沃土壤,加上草原迁徙而来的劳动力,尼罗河谷的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为城市文明的出现奠定了物资基础。尼罗河河谷周边一旦形成沙漠,再加上尼罗河下游水流和缓,方便交通,使得古埃及可以迅速的将河谷内部整合成统一的经济和文化区域,进而形成统一国家。古埃及统治阶级对人口的控制也远远比其他文明要方便,收税的成本也非常低,且更容易管理,因为他们根本不用担心民众会向外流亡。茫茫的沙漠并不是好的去处。这使得古埃及相对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更早出现国家,国家的稳定时间也更长。

埃及大部分金字塔的规模其实不大,类似的土堆遗存国内也有不少

同一时期的中国,古老的华夏先民正在进行一次深刻改变中华文明史的民族融合,关于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的相关历史文献相比古埃及记录要多的多,然而洋大人说这些都是传说,于是史料如此充分的历史文献就这么不作数了。他们一句话,中国考古人花了整整100年的时间,终于证明了关于五帝的历史记载是真实可靠的。即便如此,依然还有不少人对这些考古遗存故意视而不见。总之,5000-4000年之间,中国经过历代先贤的努力,不但形成了现代意义的汉族,也形成了囊括黄河、辽河、长江流域的超大型文明国家的雏形。

西坡遗址,与黄帝活动相关,遗存年限在距今5500-4500年之间

埃及人在距今4000年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随着西亚各草原民族开始掌握马匹驯养和骑射技术,古埃及的优势,也就变成了劣势。埃及人的苦难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3700年前,西亚的西克索斯人驾着马车开始入侵埃及,这是下埃及第一次被异族统治。3300年左右,埃及人终于赶跑了西克索斯人,但是西亚的赫梯人也开始入侵埃及,不过此时的埃及还是抵挡住了赫梯的进攻,双方签署了和平协议。这一时期是埃及文明第二次鼎盛时期,但是随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落。3000年前,利比亚人、努比亚人和亚述人先后进入埃及,并对埃及进行统治。2500年前,波斯帝国也进入古埃及,他们在埃及建立第27王朝和第31王朝,埃及26王朝后裔反抗波斯人成功,建立短暂的第28、29和30王朝。不过波斯人再一次入侵埃及,第二次建立全面统治。2300年前,亚历山大攻入了埃及,赶跑了波斯人。于是埃及历史进入了托勒密王朝时期,由希腊人统治。2000年前,罗马人进入了埃及,建立了罗马行省。埃及人开始放弃太阳神信仰,改姓基督教。1300年前,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存有大量古埃及历史档案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被阿拉伯人完全烧毁。古埃及文明彻底消亡,其原住民后裔被称为科普特人,仅占现代埃及人口的15%,且信仰基督教。

(古埃及人种可能是棕色人种,古埃及的壁画上埃及人的皮肤都是棕色的,明显区别与亚洲人、非洲人和印欧人,很有可能和古印度达罗毗荼人相似,伊朗西南部的古埃兰人也已经证明与达罗毗荼人相近。而古埃及人的人种问题直到现在也还没有定论,如果从DNA分析看,古埃及人的单倍群属于E1系,与非洲黑人接近,但与黑人也有区别,埃及人肯定也极力反对与黑人认亲戚。而所谓的科普特人应该是古埃及后期形成的白人化的族群。)

从左到右分别是叙利亚人、努比亚人、利比亚人、古埃及人

由此可见,在同样标准的情况下,中华文明的历史远比埃及要长,而且更辉煌。只不过有些人总在用不同的标准审视中华文明与其他国家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指标和要求极高,容不得一点沙子。而对西方文明的标准极低,只要是对他们有利的观点,一律接受。致使很多人对东西方文明了解的十分肤浅,只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对比,你就会发现中西方文明虽然各有优劣,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中华文明在地球村*是第一无二的存在,人类的四级文明,仅有中华文明走完全程,不但出现得最早,也是持续时间最长久且至今还焕发勃勃生机的文明!




缅甸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地图

缅甸位于中南*,东北部与中国接壤,东部与老挝接壤,东南部与泰国相邻,南部为印度洋的孟加拉湾,西部与孟加拉国和印度接壤,总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

缅甸与中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缅甸在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自此,印度和缅甸同属英国殖民地,纳入英属印度版图范围,那么在后来的民族独立解放过程中,印度为何没有和缅甸一起成为一个国家呢?铭苏先生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印度能够完成统一实属沾了英国的光,因为在英国殖民印度以前,可以说印度所在的南亚大陆板块从未真正统一过。即使印度历史上建立的强大王朝,如孔雀王朝、莫卧儿帝国等政权也只是统一了印度大陆的部分地区。英国人靠着自己的枪炮和灵活的外交策略,使处于松散和割据状态的土邦政权名义上纳入英国女王的殖民版图,为印度继承英国殖民遗产奠定了基础。

而缅甸在英国殖民以前是作为独立的王国存在,英国人为了吞并缅甸地区,对缅甸发动了三次战争,最终占领了整个缅甸。而作为缅甸的宗主国,中国(大清)对英国的入侵通过外交途径表达了强烈的抗议,弱国无外交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抗议无效。当然,英国考虑到大清毕竟是缅甸的宗主国,如果没有中国的承认,那么英国占领缅甸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后来由于中缅两国边界纷争,中英谈判边界划界问题,两国签署《缅甸条约》,由于大清缺乏外交经验,再加上国力不行,虽然知道失去缅甸就意味着西南边境存在危机,但最后中国争取保留的是缅甸对大清的十年一贡,而缅甸的所有内政外交均被英国控制。

缅甸能够与印度同在英属印度版图内,都是英国人一手造成的。后来两国没有能够走到一起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民族和*矛盾尖锐,缅甸脱离英属印度。

印度虽然是佛教的发源地,但是佛教在印度并不占优势,而是印度教成为印度信奉人数最多的*,其次是伊斯兰教,信奉佛教的人数较少,而缅甸却是一个佛教国家,并且两个国家的民族也完全不同。所以当缅甸划入英属印度后,英国加大缅甸的开发,印度向缅甸大量移民,这些移民的涌入与缅甸人产生激烈冲突,1930年缅甸爆发反对印度移民的暴动。

由于缅甸和印度矛盾的存在,英国人开始考虑新的治缅方式,允许英国控制下的缅甸政府民选首相,后来英国创建了一套缅甸宪法,允许缅甸自治,由此缅甸脱离英属印度,成为英属缅甸。1942年日本占领缅甸期间,缅甸宣布脱离英国独立,1948年英国正式承认缅甸独立。

其次,印度地缘实力较弱。

由于英属印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是由众多各自独立的土邦存在,因此1947年独立的时候由于*信仰问题,英属印度分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印度独立后,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虽占据了南亚的大部分领土,但是未形成足够强大的中央集权,把整个南亚板块统一。在失去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这两部分领土后,印度的版图不再完整,就连东北地区的7个邦也经常在闹独立,分离倾向明显。那么印度对于缅甸的领土也只能想想而已,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已不可能。即使有一天印度有能力将缅甸纳入其版图,中国也不会答应的。

缅甸作为中印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国,近年来在同中国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同印度的各方面关系,这也是印度东进战略取得的成果。当然,中印对缅甸的竞争关系,缅甸可以从中受益,究竟是左右逢源,还是倒向其中一方,这需要缅甸认真的考量。不过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缅甸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支点,相比印度而言,中国更能给缅甸带来更多的实际利益和发展机会。




缅甸在中国的哪个方向?

缅甸,地处我国西南,其地理环境虽优越,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却为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缅甸国家虽弱小,但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古代时,中华和印度两大文明交相辉映,而缅甸地处两大文明之间,为两大文明交流的桥梁。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缅甸毗邻世界的交通大动脉印度洋,背后为广袤的中华大陆,缅甸的地位更加的重要,为我国的后门。自元代云南并入我国版图后,我国元明清王朝,都无不积极经略缅甸,即使在我国国势虚弱之时,我国都不能对缅甸放松警惕。剖析地理,梳理历史,我们会发现,缅甸之所以重要,其实和一条交通大动脉息息相关。

中印缅

这条大动脉,便是贯彻缅甸南北的伊洛瓦底江。伊江主要有两条支流,东支为独龙江,也叫恩梅开江,西支为迈立开江。两江在密支那(Myitykina)合流后,往南经八莫(Bhamo),曼德勒(Mandalay),马圭(Magway),兴实达(Hinthada)等地而入印度洋。

伊洛瓦底江上游的迈立开江和恩梅开江(独龙江)

伊洛瓦底江为缅甸第一大河,在我国古代记载中,伊洛瓦底江叫“大*江”、“丽水”等,沿岸为缅甸历史、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地带,缅甸的大城市几乎都在该江沿岸。由印度洋沿伊江而上,可以直抵密支那,缅甸北部各地出产的各种珍贵的玉石、琥珀、宝石以及缅甸中部的农产品大都是通过伊江输送到仰光出海。故伊江为滇缅贸易,缅甸交通运输的大动脉。该江在缅甸国内的地位,可以和我国的长江相媲美。

伊洛瓦底江沿线重镇

伊洛瓦底江除了是商贸大道,更是用兵的主要通道。尤其在海洋时代到来后,由伊洛瓦底江北上缅甸腹心,已成海上势力入侵缅甸的传统通道。在19世纪时期,英殖民者入侵缅甸,即由伊洛瓦底江北上。第一次英缅战争时期,英军先是由印度阿萨姆、缅甸-孟加拉交界处的阿拉干地区进攻缅甸,吸引缅军主力,然后以万余人在缅甸南部的仰光登陆,沿伊洛瓦底江北上,攻陷沿江重镇卑谬(Pyay)。由于时值雨季,英军不敢北上,便试图和缅军谈和,但在英方提出割地、赔款等苛刻条件下,缅方难以接受,于是缅方又组织兵力向英军发动进攻,但缅军又遭惨败,英军遂顺势沿江北上,攻陷蒲甘城(Pagan),逼近缅甸首都阿瓦(今曼德勒)。此后的第二次、第三次英缅战争中,由伊洛瓦底江北上都是英军入侵的重要路线,直到攻破缅甸都城阿瓦(今曼德勒),彻底灭亡了缅甸的封建王朝。

日军入侵缅甸的东西两路

英殖民者在吞并缅甸后,又修通有由仰光往北经勃固(Bago)、东吁(同古,Toungoo)、曼德勒等地至密支那的铁路,曼德勒的形势更加重要。此后,由仰光北上,即可由水路溯伊洛瓦底江北上,又可由铁路北上至曼德勒。在二战时期,日军侵入缅甸,即由东西两路,其中东路由勃固沿仰光-密支那铁路北上,西路则由仰光沿伊洛瓦底江北上,二路直指曼德勒。在东路的同古战役中,我军失利,而在西路中仁安羌(Yenangyaung)战役中,我军则大胜,被称为“仁安羌大捷”。

曼德勒到云南的路线

在伊洛瓦底江中游,有一条重要的路线通往我国保山、大理地区。其路线为由曼德勒往东北经瑙丘(Nawnghkio),腊戍(Lashio),兴威(Hsenwi)而到木姐(Muse),然后由瑞丽入我国境内,又由瑞丽溯瑞丽江及其支流芒市河谷而上,经畹町、遮放、芒市等地而到龙陵,然后越高黎贡山至潞江镇,渡怒江而到保山,从而抵达大理、昆明。这条路线以横穿掸邦高原而闻名。在明代时,掸邦北部兴威、腊戍一带本为明帝国疆域,明帝国在此设木邦宣慰司,制所在今兴威,但由于明帝国政治腐败,地方官员贪婪,向木邦土官勒索财物,导致其投向缅甸东吁政权,致使瑞丽以南的大片土地非我所有,至今已成缅甸疆域。

缅甸掸邦

这条路线不但是滇缅贸易的重要路线,还是重要的用兵路线。在明末时,明永历帝由云南逃亡至瓦城(今曼德勒),缅甸王莽达将其收留。随后,清军为剿灭南明残余力量,便命吴三桂率大军征讨。吴三桂由昆明经大理至保山,又渡过怒江,南下畹町,攻陷木邦(今缅甸兴威),兵锋指指缅都瓦城(曼德勒)。此时,缅王莽达病死,其子莽白即位,新王莽白摄于清军兵威,于是夜袭永历帝驻地,将永历帝随从的遗臣武将杀死,而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本来吴三桂可以收复腊戍、兴威等明初木邦宣慰司领地,但吴三桂邀功心切,在俘获永历帝后即立即撤军,导致占领的土地又失去。

到了乾隆时期,清帝国征讨缅甸,此道为重要的用兵路线。清帝国对缅甸共发动四次战争,由于缅甸都城为曼德勒,此路有两次为清军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第三次为甚,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命云贵总督明瑞为将军,率精兵3万,兵分两路入缅。其中一路为由明瑞统兵万余人出今畹町、瑞丽,由今兴威、腊戍一路直取阿瓦城(今曼德勒),为清军主力。另外一路,为尔景额率八千兵为北路兵,由腾冲、盈江出铁壁关经新街(八莫)进取猛密,再南下与明瑞在阿瓦(曼德勒)汇合。明瑞抵达木邦后,便留兵五千留守木邦城,自率一万二千精兵继续前进。当前行到新古一带时,清兵粮尽、兵马疲惫不堪,遂退军。缅军大举反击,包围木邦城,将军明瑞在掩护撤退时亦战死。

清军第二次征讨缅甸的两路大军

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的沦陷,这条路线为我国接受国际援助的抗战的生命线。我国修有从昆明经大理、保山、龙陵、畹町到瑞丽的公路,即*的滇缅抗战公路。通过这条公路,我国就可以经兴威、腊戍通往曼德勒,然后再沿伊洛瓦底江南下或者沿仰光-密支那铁路南下仰光进入印度洋,获取国际支援物资。日军为掐断这条生命线,又发动了缅甸战争。而日军侵入缅甸,在攻陷曼德勒后,日军一路便由腊戍、瑞丽、畹町等攻入龙陵,直抵怒江边,我国整个大后方都震动。

中缅国际铁路项目

直到现代,此路为我同缅甸贸易的重要通道,木姐口岸为缅甸对接我国的*口岸。为促进缅甸经济发展,同时打通我国云南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中缅两国签订有中缅国际铁路项目。该铁路路线在中国境内基本和抗战公路一致,即由昆明经大理、保山、龙陵、畹町等地到瑞丽。而在缅甸境内,则为由木姐入缅甸境内,经兴威、腊戍等地横穿缅甸掸邦至曼德勒,再大致沿伊洛瓦底江西南行至马圭(Magway),又横穿若开山脉至皎漂港。此铁路线之所以选择皎漂港而不是仰光作为其始点站,盖因仰光港地处河口,易于淤塞,水道很浅,其虽有巨大的经济腹地,为缅甸最发达的城市,但不能通行大船,只能通行停泊万吨级的船舶。而皎漂港却为深水港,港外航道很深,港内风浪小,是天然良港。若此铁路建成,对于深入推动中缅经济交流、加快缅甸国民经济发展、减少缅甸的贫困,助推缅甸国内和解与和平进程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开辟一条新的战略通道。但缅甸一些公民组织反对声音较大,缅甸公民组织和铁路途经地区居民多次向缅甸政府抗议,称工程将给地方造成负面影响,并会威胁缅甸国家安全,于是中缅双方不得不停止此项目。

由缅甸入侵云南的传统路线

总而言之,缅甸毗邻印度、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往印度及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由于大理、保山一带处于横断山脉的尾端,山势已趋平缓,故此区域向来为由云南通往缅甸的出口。滇缅通道很早就形成了,但由于中原势力直到汉代时才进入云贵高原,故很晚才开通。在此之前,汉武帝曾派出多批使者去探索此道,但云贵高原的土著为垄断丝绸贸易之利,极力阻止汉使深入,而将这些使者杀死。直到东汉时期,汉帝国在今保山设立永昌郡,标志着此道已经非常成熟。在此后的历史里,每当云贵高原发生变乱,人们躲避战乱,往往逃亡两个方向,其一为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另外一个则是保山、缅甸。正因如此,地当入缅之道的掸邦高原为华人后裔聚集地。随着海洋时代的到来,缅甸对我国大西南的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英殖民者在吞并缅甸后,为更好的殖民缅甸,便修有仰光通往密支那的铁路。同时,又积极的往我国云南地区渗透,滇缅之间,常有以科学考察为幌子的英国间谍活动,于是我国整个西南地区都不得安宁。在二战时期,我国沿海地区俱陷落,而由仰光北上曼德勒,然后经腊戍、畹町、龙陵等地到大理、昆明的路线,为我抗战生命线,日军攻占缅甸,我抗战生命线遂断,饮马怒江边,我国大后方便岌岌可危。而海上势力深入缅甸,无论是英国、还是日本,无不通过伊洛瓦底江这条交通大动脉北上,自仰光至密支那的铁路修通后,此铁路也成为伊江外的另外一条大动脉。到了现代,马六甲海运路线为我国生命线,但这条生命线却极易被切断,同时,和缅甸隔海相望的印度又为我强敌,作为我国后门的缅甸,其战略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为我国的核心利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缅甸在中国的哪个方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缅甸在中国的哪个方向、埃及时差与中国差多少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生山体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