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蒂35秒13分,麦迪35秒13分什么水平

2022-09-06 7:40:35 体育资讯 ssrunhua

麦蒂35秒13分



本文目录一览:



“无论球场上有再多的不确定,只要记住一条定律,那就是如果时间仅剩35秒,那就一定要把球给麦蒂。那天晚上,我开车回家。我邻居在比赛结束前十分钟就把电视关了,我告诉他,最后时刻我和麦迪合砍了15分逆转了比赛。”

这是姚明在球衣退役仪式上的幽默描述。

从2004年12月10日,到2021年12月10日,麦迪时刻,17周年了。

35秒13分,却终归难以被人所忘怀,如同一坛陈年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发醇厚。

体育运动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感动和惊喜。竞技体育领域也有很多令人兴奋的片段。

但是,当17年风雨走过,篮球比赛里像这样让人印象深刻的、以某个时刻被人铭记的经典片段,并不多见。

我仍记得麦迪命中三分后,挥舞着拳头,仰天怒吼的肆意庆祝,也记得波波维奇和德文-布朗,脸上那呆滞的表情。

这就是麦迪时刻的无与伦比。

为什么记忆会那么清晰?我觉得原因有这几点:

一是篮球关于本身。

虽然这只是一场常规赛,但这种逆转方式,难度实在太大。

要知道,在常规时间47分25秒火箭只得了60多分,但大比分落后没有放弃,最后35秒13分更显珍贵。

大家都以为垃圾时间了,主场很多观众都走了。结果来了一出超级史诗大逆转。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了。

想要构成这样的片段,需要太多的要素同时发生,进攻运动员在瞬间的得分爆发力、防守球员的失误、裁判...

就像波波维奇说的那样,麦迪这次就像你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人,拿着一把刀对着你的心脏扎下去,一刀接一刀,你虽然难受,但偏偏无法阻止他。

二是关于火箭队。

提到麦迪时刻,我们总能想到姚麦组合,对于那支火箭队,中国球迷总是有着特殊的情感的。

那时候真把红色军团当主队,对于角色球员都如数家珍,诸如穆大叔、鲍勃-苏拉、迈克-詹姆斯、吉姆-杰克逊、霍二叔、大卫-韦斯利、琼-巴里...都能记住他们的模样甚至技术特点。

现在,我们真的很难再有这样的感情,倾注到一支球队身上。

三是关于麦迪。

他无与伦比的身体天赋和白马银枪的飘逸球风,让无数球迷为之倾倒。

一个个的三分手起刀落,一个个惊天的出手奇迹地命中,麦迪向上帝借来35秒,如天神下凡地拯救整支球队。

上帝无情,泄露天机,违背天道的人就会受到惩罚。这个仿佛睡不醒的战神,后来再也没有得到青睐,或许35秒13分花光了所有运气。

从他的整个职业生涯来看,能让人铭记的片段的确不多。并且季后赛总有各种因素,首轮出局。

麦迪不像科比,有那么多荣誉、那么多美妙的时刻,值得球迷传颂。他没有总冠军,没有常规赛MVP,除了得分王,也没有顶尖硬货。

而只有麦迪时刻,是最震撼的。

四是关于生活。

篮球是生活的一部分。麦迪时刻也成为了一种精神,成为信仰,一直在鼓舞着各行各业的人们。

比奇迹更可贵的是,当一切看似板上钉钉、绝无翻盘希望时,我们仍需要保持信心,奋力一搏,决不放弃。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篮球比赛是这样,考试,也是这样,千万别提前交卷。因为,曾经有一个男人最后35秒拿了13分!

最后的一点,关于青春。

东艾变相狂,西科得分王,南麦秀天赋,北卡虐篮筐。

17年前的麦迪时刻,所承载的那段往事,恰恰就是飞逝而去的青春记忆。

今天再提起35秒13分,或许你震惊的不再是麦迪的神奇时刻,而是那年你才17岁,今年34了。

或许,你感慨的是2004年的你才高三,如今已经三高,曾经的追分少年,变成了通风中年。

或许,你曾经的护腕早已变成手表,护指变成了婚戒,球衣变成了西装,篮球变成公文包...

或许,曾经那个每天中午飞奔回家看体坛、光着脚模仿麦迪投篮动作、凑钱买篮球先锋报的青涩面孔,如今正为奶粉钱操心,早都不看NBA了。

或许,现在在搬砖的你,以前总以为2021年很遥远,如今却只想对17年前的自己说一声:“你TM倒是好好学习啊!”

青春不在了,故事的男主角,胡子都白了。但麦迪时刻,是永恒的。他那迷离的眼神,性感的小腿,如诗般飘逸的球风, 惊艳了时光,也温柔了岁月。

今天,让我们再沸腾一次吧。




莱科宁吧

12月12日发生在阿布扎比F1赛场的戏剧性赛况,让人们差点忽视了这是42岁的基米·莱科宁退役前的最后一役。第26圈,莱科宁在6号弯刹车时赛车发生故障冲出赛道,虽然紧急进站换掉前翼,但终是无法继续参赛,莱科宁不得不宣布退赛。

42岁的莱科宁默默走出自己的阿尔法·罗密欧7号赛车,一向冷酷傲娇的芬兰“冰人”以最低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长达21年(2001至2021年)的F1职业生涯。“最终的结果不重要,现在它结束了,我期待退役后的生活。”赛后言简意赅的表态,很符合莱科宁的调性。

19个赛季,349场比赛,在超长的职业生涯中,莱科宁只拿过一次年度总冠军,但在F1车坛,却绝对是人气最旺车手之一,就连舒马赫也曾不无羡慕地说过,“Kimi的粉丝比我多!”为什么莱科宁如此受宠?也许正如F1官方把阿布扎比站正赛最佳车手荣誉颁发给莱科宁时在社交媒体上所写的评价:“Kimi是一个时代,Kimi是一种态度!芬兰‘冰人’,永远最佳。”

夹在两个时代之间的遗憾

退役前一天,“老东家”法拉利车队为莱科宁举办了一场简短而罕见的欢送仪式,他们对于彼此都具有重要意义。莱科宁曾两次加盟法拉利,也作为法拉利车手在2007年夺得人生中唯一一个年度冠军车手,而这也是法拉利车队最近一次赢得车手总冠军的奖杯。

2007赛季收官战巴西大奖赛是载入史册的一役。自1986年以来,这是首次有三位车手在最后一站争夺总冠军。这场激烈的较量在阿隆索、F1新生汉密尔顿和刚刚转会红牛的莱科宁之间展开。在积分榜上,莱科宁并不占优,他落后汉密尔顿7分,差了阿隆索3分。原本只需排名第四就能获得年度总冠军的汉密尔顿因起跑过于着急不慎冲出赛道,之后又发生了变速箱故障,最终只名列第七名。而莱科宁凭借本站冠军以1分优势反超迈凯伦车队的汉密尔顿和阿隆索,奇迹般夺得总冠军。

在取得这个来之不易的冠军前,莱科宁的F1生涯总是磕磕绊绊。2003和2005年,他与舒马赫、阿隆索之间的战斗均以微弱差距惜败。2003年,踏入F1赛场第三年的莱科宁成绩突飞猛进,他10次登上领奖台,把冠军争夺战拖入收官站,但最终舒马赫凭借2分优势第六次捧起世界冠军奖杯,莱科宁屈居亚军。两年后,莱科宁一直与霉运相伴,他在欧洲大奖赛最后一圈因右前轮悬挂断裂赛车冲出赛道不幸退赛,英国大奖赛排位赛漏油,德国大奖赛液压故障,意大利大奖赛排位赛因更换引擎被罚10位,又在正赛中遭遇爆缸……尽管如此,凭借7个分站赛冠军,莱科宁还是在车手年度积分榜上名列次席,这次他超越了舒马赫,却被阿隆索压制。

除了连续不断的坏运气,外界评价莱科宁是一位“生不逢时的车手”。尽管拥有出众的驾驶技术,但他夹在了舒马赫和汉密尔顿两个时代之间。“七冠王”舒马赫于2006年宣布退役,另一位“七冠王”汉密尔顿则从2007年入圈。

当初出茅庐的汉密尔顿在2007年的加拿大站拿下个人首个分站赛冠军时,年仅21岁的英国人形容感觉“比爱情更美妙”。而与汉密尔顿性格迥异的莱科宁,在被问及此事时则冷冷地答道:“可能刘易斯还是个孩子吧。”当时的莱科宁已9次登顶分站赛,他是那一年的总冠军,但日后却被“孩子”汉密尔顿牢牢压制。

“冰人”代表一种态度

冷静直率,不善言辞,快意洒脱,这样的“冰人”性格却为莱科宁赢得了更多的粉丝。

总是一张扑克脸的莱科宁绝对是

结束2009赛季后,莱科宁与法拉利解约,在职业生涯黄金期暂别F1,用两年时光征战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WRC)。2012年,重回F1赛场的莱科宁与路特斯车队签约。在当年的阿布扎比站,当车队一直在对讲机中指指点点时,莱科宁爆出金句:“Leavemealone,IknowwhatIamdoing.(别管我,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此役,莱科宁一举登顶,并最终赢得了当年的年度季军。为路特斯车队效力两年后,2014至2018赛季,莱科宁重返法拉利,之后又转会阿尔法·罗密欧车队。但此时F1早已是属于汉密尔顿和梅奔的时代了。

时至今日,“别管我”的依然是莱科宁的标志。今年阿布扎比站上,阿尔法·罗密欧车队在莱科宁最后一战的赛车引擎上特意印上这句经典台词,“DearKimi,Wewillleaveyoualonenow.(亲爱的基米,我们现在不会打扰你。)”

如果登录莱科宁社交媒体的个人主页,就能发现“冰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道别。在简介一栏,一向言简意赅的莱科宁写下“退休了(Retired)”一词,只给世人留下了一个酷酷的背影。(图片/Osports)




麦迪35秒13分神迹

直播吧12月9日讯 1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美国时间2004年的12月9日,麦迪上演载入史册的NBA经典瞬间。

在火箭主场对阵马刺的比赛还有38秒时,马刺还领先着火箭队8分,火箭队主场的球迷都以为火箭已经没有了逆转的机会,不少人都已然提前离场。

但奇迹,从比赛的第35秒开始,35.2秒,麦迪弧顶面对防守干拔三分命中,分差来到5分;

火箭此后选择犯规战术,德文-布朗2罚全中;

麦迪运球过半场,借挡拆面对邓肯,晃起邓肯之后,向前一靠,顺势三分投出,3+1!

暂停过后,火箭对邓肯犯规,邓肯走上罚球线依然是两罚全中;

火箭边线球发球,麦迪惊险接球,运球至右侧弧顶,面对鲍文不讲理干拔三分,再次命中!

火箭边线球紧逼布朗,布朗运球失误,麦迪拿到球权,冲至前场三分线左侧弧顶,急停三分,再次命中,反超比分!

火箭队凭借麦迪最后时刻“天神下凡”般的神奇表现,逆转马刺取胜,麦迪的35秒13分,也成为了篮球史上的永恒经典。

(吉吉)

NBA History:历史上的今天




麦迪35秒13分什么水平

如果说詹姆斯是天选之子那么麦迪毫无疑问是上帝的宠儿。他的天赋绝对不在于詹姆斯之下,倘若他不受伤病困扰说不定其在NBA的地位不逊色于科比,毕竟他的天赋远在科比之上。虽然在16年的职业生涯中场均19.6分5.6篮板4.4助攻,但是他巅峰时让整个联盟为之恐惧,02至03赛季他场均32.1分6.5篮板5.5助攻。或许年轻的球迷并不知道麦迪到底有点猛,看看下面五张图就知道了。

第五:几乎不能封盖的干拔

许多人都知道科比的后仰跳投曾经惊艳联盟,其实麦迪的成名绝技“干拔”完全不输科比的跳投。麦迪的干拔几乎每次都是直面防守,硬生生的跳投将球打进,几乎很难防守。麦迪的干拔之所以难以防守是因为其极为突然并且跳的高、出手点极高,就像上图那样,防守球员完全够不着球。

第四:“麦迪时刻”震古烁今

不管对于是麦迪的球迷还是不是麦迪的球迷,不管是老的篮球迷还是非常年轻的篮球迷迷都几乎听说过伟大的“麦迪时刻”。14年12月10日,火箭在和马刺的一场比赛里,在比赛的最后35秒里火箭还落后8分。在教练和队友几乎都要放弃的情况下麦迪几乎凭借着一己之力面对马刺的重重防守力挽狂澜,在最后的35秒内砍下13分,最后绝杀马刺,将比分定格在81:80。在那边比赛里麦迪29投12中,罚球4中4砍下33分8篮板2助攻5抢断。老辣的马刺都几乎很难限制麦迪,不知道在他全盛时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他。

第三:在全盛的麦迪面前没有禁飞区

现役联盟中最喜欢扣篮的后卫那么一定非维斯布鲁克莫属了,他凭借着非常劲爆的身体常常在比赛中不断的冲击篮筐。然而麦迪相比于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麦迪的身体素质绝对在维斯布鲁克之上。在那个铁血防守的年代,麦迪一次又一次的滑翔劈扣,常常直面防守球员,就像图中一样,麦迪持球直面两位防守球员将球扣进。麦迪虽然是一个分卫但是他的身体素质常常驱使他直入篮下,将别人的禁区变为自己的扣篮表演。

第二:中锋对于麦迪来说就是隔扣的

麦迪生涯最经典的一扣估计就是骑扣“大竹竿”了。或许很多人都说隔扣很多球员都能行,可是麦迪隔扣的对象却不同一般。在火箭与小牛的一场比赛里,麦迪直奔篮下完全不在乎已经身在内线的布拉德利,他高高跃起将比姚明还高3厘米的“大竹竿”粗暴的隔扣了。或许对于许多分卫来说篮下内线的防守就像铁闸一般难以突破而对于麦迪来说那不过是他十佳球的背景罢了。

第一:举火烧天无人能敌

麦迪的职业生涯虽然常常饱受伤病的困扰,巅峰时期也不是那么长而他却能在那个科比、艾弗森、詹姆斯盛行的年代收获大批的忠实粉丝完全在于他那飘逸灵动的球风。麦迪打球给予人一中美感。麦迪扣篮与其它的扣篮有点不同,他常常在空中有一段滑行,当他已经在空中了,防守球员已经很难封盖他了。上图中麦迪持球中路直入雄鹿禁区,一招举火烧天,三位防守球员只能眼巴巴的欣赏麦迪的扣篮。

文/颜小白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麦蒂35秒13分》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麦蒂35秒13分、莱科宁吧相关的体育资讯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生山体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