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文章(水皮的文章)

2022-09-13 5:10:08 体育资讯 ssrunhua

2008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多久?

1. 前言 到今天,中国股市已经到了2400点,大盘下跌超过50%, 物价飞涨,居民收入涨幅不大,与此同时超过5000亿美元的热钱在市场滚动,人民币却在升值。同时,具有“世界加工厂”的中国许多外贸工厂纷纷倒闭。基于以上要点,可以判断中国目前已经处于金融危机中。本人认为这次危机3分来之不可抗拒的外力,7分来自人祸。也就是说人为因素造成这次危机。 2. 历史问题 我们国家的改革是渐进式,有别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没有经验可以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尤其在加入了WTO后经济规模迅速壮大。我们的一些做法和政策严重落后,造成了让一些公司和个人有机可乘。比如银行改革问题。让许多外商赚了大钱。 3. 内因 我们的经济总体是健康的,但总是在合适的时间吃错了药。 (1)我们的金融制度是人为控制,总是围绕“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这一点西方公司非常清楚。比如昨天CNBC在讨论中国奥运结束后的经济政策时也提到这点。也就是说人具有情绪化,对比制度,人为管制金融公司弹性非常大。 (2)相关的金融公司的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水平一般。比如以中国投资公司(CIC)为例,今年1月向政府提出买花旗银行的股票将近40亿美元,以每股30美元(去年12月最后一周交易日的平均价),幸运的是政府英明拒绝了,现在花旗银行股价为17.14元。为何这家公司屡屡出混招?黑石的投资失败,蠢的实在可爱。其实国家开发银行也曾以7.2英镑/股的价格(现价为3.27)购入巴克莱3.1%股份,斥资总额达15亿美元。. 这些管理者是这样作出决策?如何做风险评估?至今是个迷。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不具备国际化的投资能力。 (3)股市泡沫问题。这个话题很大,以中国石油为例,上市时股票市值超过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泡沫太大了。是谁吹大的?证券委员会?媒体?所谓股评专家?普通股民?其实主要是人的因素。看看在去年11月政府出台货币紧缩政策后,连新华财经都引用“真正的牛市明年开始 股指可能涨到8000点以上“的文章,根不必说股评专家水皮和全球知名投资家罗杰斯的8000点言论。现在看来非常滑稽可笑。当然现在又说是热钱,本人也做过A股,但在5000点跑了。 (4)银行外资化问题。 中国的银行已经实打实的成为外国金融公司自动取款机。需要钱,只需融资即可。以下是外资持有中国银行股情况: 1.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美国高盛集团、德国安联集团及美国运通公司出资37.8亿美元入股工商银行,收购工行10%的股份,收购价格1.16元。市值*达到2755亿元,三家外资公司净赚2460亿元人民币,一年时间投资收益9.3倍。 2.中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共51.75亿美元,收购价格1.22元。市值*达到2822亿元,四家外资公司净赚2419亿元人民币,一年时间投资收益6.6倍。 3.中国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汇丰)持股交行19.9%的股权,出资144.61亿元购买91.15亿股,每股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净赚近800多亿,07年国内A股发行上市又赚取500多亿,合计将近1400亿,10倍回报。 4.中国建设银行: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分别斥资25亿美元和14.6亿美元购买建行9%和5.1%的股权,每股定价0.94元港币。发行价格2.35元港币,*市价5.35元港币。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亿股计算,2家净赚1300多亿港币。 银行外资化是上届政府的决策,有着严重缺陷,这一届应该改变。我本人非常赞成一代天子一代臣。相关的人员早已经不适应中国的经济发展了。 (5)石油问题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却是亚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国。1至7月,中国成品油出口898万吨,同比增长26.2%,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油荒”的局面。以深圳为例,今年头5个月深圳口岸出口成品油92.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8.4倍。政府每吨补偿160美元,等于白白送钱给外国公司近15亿美元。这不包括我们高价买的石油。(主要是俄罗斯) 4. 外因 (1) 外资利益集团。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以摩根大通在8月20日发布“中国政府考虑出台千亿经济刺激方案“为例,导致大盘暴涨7.63%, 两市只有一只股票下跌,近三成400多只股票涨停7%。这个事件说明该利益集团的力量。居然在某种程度比政府力量强大,不得不防!要知道 摩根每年的收益60%来自自营。(自己做庄买卖股票),它本身不是什么中间机构,凭什么相信它的报告。国际金融报在8月22日曝光其阴谋。原来它在报告发布之前 摩根大通持续两周抄底。它们在要挟中国政府救市。看看美林公司这周从投资人(股民)手中买回因夸大收益的可拍卖的债券70亿美元,并且向美联储缴纳罚金。政府向美国政府学习,应该严厉打击这股无法无天的利益集团。 (2)国际金融专家问题。说句不好听是“金融情报员”。基本上所有外国金融公司在中国设有中国研究部门。美其名曰为中国经济服务。想一想公司的生存根底是获利。没有免费的午餐。相关的研究员马不停蹄的与相关机构搞学术交流,就是在理解政府下一步动作和策略。然后作出获利判断。以7月国外公司提前9天得知中国经济运行数据可知一斑 (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毫不差) (3)热钱问题。 在6月社科院报告称进入我国热钱规模已超过外汇储备。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热钱数额惊人,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本人认为热钱有,但没有这么多。应该在5000亿到8000亿之间。想想连我这个小虾都在中国股市和房市上蹦下窜。热钱有三个渠道。第一渠道海外华人是主力。我赞成。海外华人控制的基金大举进入中国。第二渠道是下钱庄入境。今年应该在2000亿以上。第三渠道是外资银行与外资保险公司,这个渠道是合法的渠道。往往数目惊人。国内监管部门能力非常弱。热钱在蚕食我们的改革成果,政府却无能为力。非常痛惜。 (4)人民币汇率问题 不想再多说,有一点必须说,人民币不需要再次上涨了。不必害怕外部力量,人为操纵汇率上涨。外资银行在人民币汇率上获利过千亿,相反,内资银行却因为人民币汇率损失千亿。看看它们的报表非常有意思。 5. 政府的管制 以西方国家和公司倡导发动的金融战争和国内自身的毒瘤导致了中国目前深陷金融危机中。也许持续时间超过2年以上。经济发展滞胀局面不可避免。政府应该学习韩国当年的策略果断出招。不能学日本(那是付出了10年经济停滞不前的沉痛代价)。积极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人为因素,制定开放的金融政策。 在1月底,Lehman Brothers公司曾经提出让韩国银行在每股60美金购入它们的股票,被韩国拒绝,现在韩国银行想以每股12美金收购Lehman Brothers。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易买卖,为何不见我们的中国投资公司或者国家开发银行?政府在治理经济时必须考虑让我们的外汇保值而不是在大规模贬值。 6. 对策 (1) 始终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基点,不受其它外力影响。 (2) 果断终止银行的外资化,对那些进一步依照合约买原始股的外资进行刑事调查,*对花旗或者汇丰银行下手,杀一儆百。将签定合约的相关人关押和进行刑事调查,最终将原始股归为国有,这才体现我们的专制制度的优越性。韩国当年也是这样保护了自己的银行。 (3) 调整金融方面的人事,让真正的人才为国家服务。庸才或者洁身自好者(往往不坚持原则,喜欢妥协)在让中国经济流血。 (4) 人民币存储利率降为1%以下,甚至为0 (5) 股市维持在3000点到4000点左右。避免对股民进行教育,使其有判断力和风险意识 (6) 建立一支世界*的金融专家队伍,这些专家必须是可靠和高信誉度。 7. 结束语 以往,我总是祝福和希望,这一次我要呐喊:清醒吧,我的中国!那些为了个人利益却使国家利益和贫民利益受损的人必须接受惩罚。最终,强大的制度化的中国是我的期盼!

希望采纳

风平浪静成语意思及造句

风平浪静是一个汉语 成语 ,读音是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联合式;作定语、补语、谓语;比喻事情平息。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风平浪静的意思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风平浪静成语解释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二、风平浪静成语 近义词

一帆风顺 [ yī fān fēng shùn ]

船挂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相安无事 [ xiāng ān wú shì ]

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平安无事 [ píng ān wú shì ]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河清海晏 [ hé qīng hǎi yàn ]

也说海晏河清。黄河的水澄清,大海风平浪静。用以比喻天下太平。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河:黄河。晏:平静。

碧波浩渺 [ bì bō hào miǎo ]

亦作碧波浩淼,形容大片水域壮观景象,通常修饰相对平静的江河湖泊。

海不扬波 [ hǎi bù yáng bō ]

比喻太平无事。

省事宁人 [ shěng shì níng rén ]

减少事务,使人安宁。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上:“﹝御制﹞诗云:‘锦缆无劳列画艭,轻桡自爱倚船窗,勤民不惮周行远,早又观风向 浙江。’此诗尤可仰见省事宁人之意。”

风微浪稳 [ fēng wēi làng wěn ]

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三、风平浪静成语 造句

1、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3、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时海阔天空。

4、夏天,湖水风平浪静宛若一面巨大的镜子。

5、湖水清澈,风平浪静,老远就可看到礁石在水下闪闪发亮,晶莹斑斓。

6、没有风平浪静的海洋,没有不受伤的船。

7、瓦蓝瓦蓝的天空里,悬着几朵乳白色的云,像风平浪静的大海上的小白帆。

8、一片连绵不断的平原,在天空下伸展,没有山丘,像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的海一样平静。

9、在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10、当风平浪静时,大海湛蓝湛蓝的。

11、该地区的大风天气来去匆匆,不久将风平浪静。

12、他们难得有一天相安无事或者过得风平浪静。

13、在大家的帮忙下,这件事总算风平浪静地过去了。

14、大风过后,大海重又风平浪静。

15、我们出海时,海上风平浪静。

16、无论外面风浪多大,这里都是风平浪静的。

17、早晨的海湾风平浪静,好像昨天的那场暴雨从没有发生过。

18、爸妈停止了争吵,家里恢复了风平浪静。

19、此刻海面上风平浪静,很难想像前一夜还是惊涛骇浪。

20、海面风平浪静,水质清澈,岸边绿树成荫。

21、海面上一时风平浪静。

22、风平浪静的时候,你可以浮沉在海水之中,像朵水母般地自由自在。

23、英吉利海峡突然间变得风平浪静了。

24、在这个风平浪静的早晨他们从扎西*出发了。

25、轮红日从风平浪静的海面冉冉升起。

26、我们曾有过一次风平浪静的旅行。

27、好不容易才风平浪静,拜托你别再兴风作浪。

28、风平浪静时,海水轻轻拍打着岩石。

29、猴子闹校园的事终于风平浪静。

30、希望大家从此以后都能风平浪静,不要再有任何纠纷意外了。

31、傍晚时分,湖上风平浪静,景色优美极了。

32、别看江面风平浪静,江底却仍然奔腾不息。

33、外面闹得沸沸扬扬,里面却是风平浪静,一点也不受影响。

34、如果几天之内,邓塞仍是没有回家,也许一切就会风平浪静。

35、海面上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

36、水洼村竟风平浪静,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37、草原就象风平浪静的海洋。

38、这个港口显得风平浪静。

39、海面上风平浪静,太阳在天上懒懒地挂着。

40、湖面风平浪静,就像是一把透明的镜子。

41、这一阵子整个酒巴间就象风平浪静中飘泊在大海上的一只船。

42、北风呼呼地吹着,但这里,在峭壁的遮掩下却风平浪静,水波不兴。

43、在风平浪静的天气,我们出航。

44、发现某些人风平浪静的表面背后却是波涛汹涌,传奇色彩惊艳。

45、斯蒂芬依然站在原地,目光越过风平浪静的海洋,朝那岬角望去。

46、水皮儿上风平浪静的,能看到清晰的倒影儿。

47、真实的高贵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者。

48、急风暴雨时信誓旦旦,风平浪静时忘在一边。

49、只有当事人才能感受到这隐藏在风平浪静万籁无声后面的当风秉烛。

50、之前风平浪静的湖面此刻处于臬兀的局面。

51、不到半个时辰,雨停雷止,云开日出,又是风平浪静的景象。

52、这一路上倒是风平浪静,六人安全的回到了神武门当中。

53、第六十八回欢歌笑语,只道是风平浪静。

风平浪静成语意思及造句相关 文章 :

★ 风平浪静的词语解释及造句

★ 有关风平浪静的成语造句大全

★ 风平浪静的近义词及造句

★ 用成语风平浪静造句子

★ 以风平浪静开始的成语接龙|字词解析|造句

★ 悠然自得的意思及造句

★ 波涛汹涌的词语解释及造句

★ 风平浪静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字词解析

★ 风平浪静的近义词

★ 描写湖面平静的成语造句|成语解析

《***》首位评论员杨禹,现场无稿直播的他,到底有多豪横?

《***》首位评论员杨禹,现场无稿直播的他可以说是豪横,其实这是一个评论员的基本素质,他就是***特约评论员杨禹。

打铁还得硬实力

***《***》发展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的时间,从以往到至今,从***走出来的许多优异掌管们,现在在***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位。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电视台中,大大小小的栏目掌管到大型春晚掌管,我们看到的都是掌管人光鲜亮丽的一面。殊不知掌管职业最慎重最崇高的职位《***》主播方位上,即就是资格颇深的***节目掌管,仍需几十年在***的打拼和磨砺。

 ***《***》也是陆续迎来了几位新主播,我们的优异表现博得了外界观众不少好评。并且个个都是在***从事掌管职业具有十多年经历以上的*掌管。

而***掌管们的优异资格,远远要比我们所看到的要豪横许多。其间最让人深入的应该是杨禹,杨禹早在7年前就在《***》中开辟了一次豪横的历史记录。

***的特约议论员杨禹

关于杨禹,信任有重视的《***》的人就有所面熟,不得不说他在《***》的出现,的确给人眼前一亮,但在荧幕上犀利的议论员,其实在暗里却付出了许多。

说来也怪,他进入到***做议论员,是***从街上"捡到"的,也是这样,杨禹才成为了万众瞩目下的焦点议论员。

在媒体问及到中央电视台的作业人员,说是从哪里把杨禹找出来的,关于杨禹,就连***的作业人员都说不上来,更是表明我们也不知道从哪找出来的,只能说是从大街上"捡"回来的。

其实,***的新闻议论节目一向都有,最早出现的就是《东方时空》,那时候出现后,更是将***新闻面向了一个高潮,但是并没有建立起专业的议论员部队。

直到后边,***才预备寻找人员组建部队,但是由于要求很高,所以在寻找的时候,作业人员是很为痛苦的。

关于杨禹第一次登上***荧幕做议论员,他也是有形象:"我记住跟其他一位议论员叶海林在《朝闻全国》里面出现,那天晚上全国各地的晚报就初步报道了。成果我发现他们报道的不是新闻议论员的出现,就是报道《朝闻全国》出现了一个美女主播--胡蝶,一起很"小气"的说,出现了新闻议论员。"

豪横的杨禹

而做议论员,信任我们都见过,尤其是在一些赛事上面,他们的议论和阐明,会有稿子吗?都是依据实时的做出客观的议论,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那就很简单引起大众的舆论和谴责甚至会连作业都堪忧。

杨禹说:"我们假如先写稿子再念的话会更累,的确没有。"并称关于一个专业议论员来说,宣布自己对新闻的议论是底子。

杨禹从事新闻作业20多年时间,在***担任着严峻时政直播的新闻议论作业,关于他的威名在国内甚至海外都备受重视。然而这样凶狠的人物,年少时期也曾让家人头疼过。

杨禹当年的学习成绩一向独占鳌头,在高考那年,由于早恋形成了高考成绩下滑,本来依照往常的学习水平,考上人大新闻是完全没问题。

成果终究由于差3分和人大坐失机宜,后来挑选了上北京经济学院,杨禹当年在谈到高考失误时,还非常略带诙谐的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家老爷子都认为是我高考前发烧形成的,其实实在原因是早恋。"

你喜欢这样豪横的杨禹吗?

水皮*文章(水皮的文章) 第1张

《水皮谈股市的规律》*txt全集下载

水皮谈股市的规律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2008-12-6

在北京飞往哈尔滨的飞机上,水皮遇到一位读者。他读《水皮杂谈》至少两年以上,有一个问题不解:水皮为什么“执迷不悟的乐观”?

乐观本来是水皮的人生理念,但是被人加上了“执迷不悟”这个形容词,听上去总觉得别有滋味。很长一段时间,水皮都在反思,为什么会给别人这样的印象。

反思的结果之一:水皮在牛市中发言比较多,给大家留下了“死多头”的深刻印象;

反思的结果之二:水皮在牛熊转换的初期一直抱着牛市的思维,以至于坚信2008年牛市不会结束;

反思的结果之三:水皮在熊市的暴跌过程中很少预言股市的调整幅度,更少在媒体上流露悲观情绪,而是不厌其烦地鼓吹政府救市,并说出了“早救市,找主动;晚救市,找被动”这样的话。

但是,这并不代表水皮就没有悲观的时候。

即便在相信牛市并没有结束的2007年年底和2008年年初,水皮亦在杂谈中反复讨论中石油对大盘的负面影响,指出“中石油的泡沫是典型的蓝筹泡沫,这个*泡沫的破灭对A股的长期发……

确认后请采纳

我建议百度不要链接“水皮”的文章!

呵呵 感觉这人是有点情感大于理智 不过他在2005年的时候预测06年的行情还是很准的 他那个时候看到2500 基金公司都看到1800哪

水皮:张维迎感性局限在于不清楚谁是既得利益者

欢迎参加文章后面调查张维迎教授《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文字引起了学术界和评论界的新论战,有赞成维护的,有抨击反对的。反对的声音之一是张维迎教授说的和做的不一致,呼吁理性而充满着非理性,文章逻辑是混乱的,自我矛盾的。话虽然说的尖刻,却不无道理,水皮认为要把中国改革这么一大篇文章搞的文通字顺且言之凿凿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张维迎的论点和论据自我矛盾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并不奇怪。张维迎认为,要推进改革,就要对既得利益者进行补偿。如果水皮的记忆没有错误的话,吴敬琏先生在2001年回击五位经济学家的联手质疑时也曾提及既得利益者这个概念。吴敬琏先生说在改革初期,经济学家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但是改革到今天的地步,既得利益者出现了,主张改革的学者阵营也就分化了,有的成了权贵资本主义的代言人,成了改革的阻力。也就是说,所谓既得利益者,必然是在有利可得的情况下形成的阶层,如果无利可得,也就无所谓既得利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有没有既得利益阶层呢?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基本上没有,就算有,也是微利。比如,卖肉的售货员,无非可以不花肉票多买几斤肥膘而已,这样的利益诱惑会构成放开肉食市场的反对力量吗?当然不会,因此,改革的动力不仅来自上层,同样在下层也是有共识的。改革开放二十八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公认,邓公当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念已经得以实现,但是同时贫富差距在这一过程中间急剧扩张,基尼系数一再突破临界点,中国社会面临着贫富差距全球第一的压力,既得利益阶层随之出现,比如红顶商人,比如贪官污吏。“任何体制下,都会形成既定的利益格局,都存在既得利益阶层。无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会涉及到既得利益的调整,但两者在调整利益关系的方法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革命和改革的区别何在?张维迎认为在于是否符合帕累托改进。革命导致一部分财富所有权的转移是以另一部分所有权的丧失为代价的,而改革则不同,必然尊重既得利益。“受益者有责任从自己所得的增加中拿出一部分补偿(赎买)受损者,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改革。这意味着,改革进行的前提是社会财富将增加。如果社会总财富不增加,受损者不可能得到补偿”。既得利益是不是该得到尊重?如果没有得到尊重会怎么样?尊重既得利益是不是意味着要对其进行补偿?坦率地讲,水皮认为如果一切改革以尊重既得利益为前提,实际上也就没有了改革的必要,改革的过程就是要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必然要伤害既得利益,因此既得利益反对改革是必然的。而改革如果想顺利推进的惟一办法就是在正视存量既得利益的情况下,在增量上做文章,在增量上做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活力是来自于国有企业的存量吗?不是的,国有企业这个存量如何改在今天还是个问题。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恰恰是来自于体制外的民营经济,70%的增量是由民营企业提供的,这就是渐进式改革的模式。对于既得利益,可以回避,但没必要补偿,因为既得利益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合法的,有不合法的。比如公车改革之所以会引发这么大的质疑,就在于将不合理的既得利益通过所谓的补偿而合理化了。这和中国人对于非货币形态的特权是否更能容忍没有关系。而恰恰是因为改革受到权力的约束,公车改革异化成为官员谋利的机会,到头来公车支出的成本不会为此而降低多少,但是官员的补贴却落到了实处。也许张维迎教授不清楚公车改革的细节,公车改革是建立在现有支出成本全部转化为补贴的基础上量化到个人的,不是张教授概念中的“官员一年花几十万的公车支出我们能容忍,而补贴几万元大家难以接受”那么简单。更为重要的是,搞清楚谁是既得利益比是不是要给既得利益以补偿更为重要。比如,张维迎教授以股权分置改革举例,指出非流通股东给流通股股东赠股,就是尊重流通股股东在非流通股不能流通时形成的既得利益,赎买他们支持股权分置改革。水皮相信,张维迎关于流通股股东是既得利益者的说法让包括非流通股股东在内的投资者都会哭笑不得的,因为在股权分置的状态下,非流通股股东才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他们通过高价的IPO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剥夺了流通股股东的净资产溢价而又不必承担股价涨跌的风险,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力量不是来自于流通股股东,而是非流通股股东。为什么?因为既得利益要通过流通变现,而流通股股东得到的赠股只不过是对冲股价由此自然除权造成损失的对价。也就是说,流通股股东根本也得不到什么补偿,当年的高价购股成本已经被人一笔抹煞了,今天的送股是对明天损失的一种平衡,根本不是对过去既成伤害的补偿。再比如,在张维迎的概念中,国有企业的工人也成为既得利益者,而买断工龄成为换取他们支持国有企业改制的补偿。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水皮不知道,但是工人家庭出身的水皮知道肯定不是工人阶级。国有企业的改革也不应该是工人下岗而领导MBO。按照张维迎的逻辑倒推的话,MBO的领导们反倒成了受害者,这肯定不是绝大多数人眼中的现实。吴敬琏先生曾经说过要警惕既得利益者和穷人结盟反对改革这样的“盛世危言”,这说明,吴敬琏还是知道穷人或者说社会的弱势人群至少不能划成既得利益者的。张维迎的感性局限就在于搞不清楚谁是既得利益者。 网易财经调查你觉得你是既得利益者吗?我是弱势群体,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我是弱势群体,但我绝不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我不是弱势群体,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我不是弱势群体,但算不上改革的既得利益者。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生山体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