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挣钱吗知乎(东京奥运会金牌知乎)

2023-01-09 14:03:47 体育资讯 ssrunhua

“史上最贵”东京奥运会闭幕,这场奥运会东京有的赚吗?

随着东京奥运会的闭幕式结束,整个东京奥运会也告一段落。东京奥运会被誉为史上投资最多最贵的奥运会,但是日本能在这次奥运会上赚到钱吗?而答案是否定的,预计日本在这次东京奥运会将会负债收入237亿美元。原因有很多,比如这一次终将会受疫情影响,在场馆没有观众。并且奥运村也不像原来那样,有很多人去购买周边的产品收视率。也因为疫情影响不是那么高,所以东京奥运会赔钱是肯定的。

疫情影响

在1964年日本举办了第一次奥运会,在这次奥运会推动了日本的发展,推动了日本的旅游业。日本一下从二战中战败国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整个日本的经济发展空前绝后。所以这一次日本想要像1964年那样举办东京奥运会,帮助日本经济呈一个上涨的趋势。但是这次席卷而来的疫情,却让日本的幻想破灭了。

为安全考虑

不管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还是出于对运动员对普通群众的安全考虑,有些人认为东京奥运会的举办都是有些不妥当的,即使做好了安全措施,东京奥运会举办期间还是有运动员得了新冠。其实东京奥运会并不是赔钱次数量最大的一次奥运会,蒙特利尔奥运会是当年损失金额最大的一次奥运会,它比奥运会的预定支出多了8倍。

赔钱最大的奥运会

并且蒙特利尔当时在闹独立,这笔费用是加拿大不予承担,蒙特利尔政府为了赔偿这一笔费用,设立了当地的烟草税。并且这笔费用一收就是三天30年当地群众调侃到开一次奥运会15天,我们却为此多付了30年的烟草费。所以奥运会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挣钱,反倒是历史上只有4届奥运会是挣钱的。在现在这个疫情的情况下,东京奥运会赔钱也是正常的。

东京奥运会挣钱吗知乎(东京奥运会金牌知乎) 第1张

东京奥运“血亏”,举办奥运会一般都会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东京奥运会“血亏”,举办奥运会一般会带来的收益如下:

第一:门票收入

这也是让东京奥运会“血亏”的主要原因,因为疫情的影响,东京奥运会就算能够正常举行,东京也不允许外国游客来观看比赛,因为基本上东京奥运会很可能都是空场比赛。而举办奥运会之后,东京建立场馆花费了很多的资金,就是为了有足够的场地可以提供给观众来看比赛。

而门票的收入也是举办奥运会的主要收入,特别是开幕式、闭幕式这样的大型仪式,然而东京奥运会的门票收入就非常惨淡了,很可能只会在日本内部小范围售票,那么这肯定是入不敷出的一项开支了,往届运动会都可以靠门票收入大赚一笔,但是东京奥运会就要面临着巨大的亏损。

第二:奥运会周边收入

除了奥运会的门票之外,因为每年奥运会都会有吉祥物,所以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就会推出很多的周边产品,比如贴纸、T恤、帽子、国旗以及玩偶、钥匙扣等等。来观看奥运会的观众肯定会购买一些纪念品回家送给朋友亲人或者自己留作纪念。但是由于今年东京奥运会很可能没有观众,所以周边产品的销量也会大幅度下降。这也会给东京造成很大的损失。

第三:旅游收入

通常去看奥运会的时候,到了一个新的国家,观众肯定还会在看了奥运会之后,在周边旅游玩耍。因为旅游的收入也是举办奥运会的一项重要收入。如果东京奥运会正常举办的话,那么到东京观看奥运会的观众肯定也会在日本计划一个短程的旅行,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吃吃喝喝、逛街购物以及住宿等,都会给日本创造一大笔收入。

但是现在外国的观众是不能来观看奥运会的,也就是说旅行的收入几乎为零。毕竟日本当地人在东京观看奥运会,也不会有太多的旅行收入,毕竟当地人的消费也是有限的,主要盈利的还是依靠外国人,如今外国人都不能去,消费能力很强的中国人也无法入境,因此日本的旅游收入又下降了不少。

而且旅游收入对于日本的收益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疫情的关系,导致日本的旅游业几乎彻底歇业,旅行社、酒店、旅馆以及餐厅等都倒闭了,所以说这也是奥运会“血亏”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商业角度分析,2021年东京奥运会,日本是亏损还是盈利?

举办东京奥运会几乎是亏损的。

在此之前,其他各国举办奥运会,很大一部分都可以带动起很大的经济效应,以及增加国际名声。但由于东京奥运会是在疫情期间举办,所以它带来的经济效应一定会大打折扣。

奥运会带来的经济效应通常可分为三部分:门票收入、转播收入、奥运经济效应旅游收入等。

门票收入    此次奥运会预计现场门票收入可以达到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3亿元)。但由于97%的比赛都空场举办,所以门票收入肯定是没有多少的。

转播收入   由于疫情影响,大家出行减少,因此东京奥运会的转播收入预计会高于往届。

 奥运经济效应旅游收入    因为东京处于防疫紧急状态,人流量大大减少,全球的出行也减少,所以旅游收入会赔本,与转播收入几乎抵消。

另外再加上民间说法,东京奥运会在建设方面每人的工资几乎是”天价“,而又因为疫情原因无法从其他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东京奥运会可以说是亏损的。

既然举办奥运会是亏损的,那日本为什么还是强行举办呢?

当年日本申奥成功,安倍晋三曾说要重振日本经济。日本低迷了20年,经历过海啸与核辐射,东京奥运会是日本重振旗鼓的难得机会。但谁也未曾想到,新冠病毒将在这个时期狂卷全球,导致东京奥运会成为史上最贵的一届奥运会。因受到疫情的影响,营收大打折扣,未知的风险,也徒然增加。

早在三个月前,日本就有超过一半的国民抵制东京奥运会。但这种抵制只限于民间,因为日本在拿下举办权的同时,就失去了选择权。如果要撤销举办权,必须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批准。国际奥委会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的法律条款,有权拒绝日本停办本届奥运会。

宪章中明确指出,如果发生战争或者动乱有可能会停办奥运会。历史上,也有过三次因世界大战而停办的奥运赛事。

1916年,柏林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取消。

1940年,东京奥运会,因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取消。

1944年,伦敦奥运会,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办。

尽管2020年,全球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疫情,但奥委会并没有将其视为巨大威胁。他们认为,安全的竞技环境,是日本作为举办国必须承担的责任。

如果日本单方面取消东京奥运会,不仅要承担全部损失,还将受到奥委会的额外罚款。因此日本只能硬着头皮啃下这块硬骨头,如果不举办,那么它的损失可能会超过举办奥运会的损失。

举办奥运会很赚钱吗?

受到疫情的影响,东京奥运会已正式宣布延期举行。奥运会,是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体育赛事之一。也是具有无可比拟的政治意义的盛会。其起源就不必多说了,作为全人类都能看懂的一门语言,体育的魅力从人类诞生之初就一直存在。毕竟跑得快,跳得高,扔得远这个大家都能看懂。

不过对于现代奥运会来说,还有一点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那就是钱。奥运会作为一个非常“烧钱”的盛会,无论是建设奥运会标准的一大批场馆和大型的奥运村,还有一大批的宣传费用,都是一般城市经受不起的“高消费”。但是奥运会赚钱也是一绝,不论是各地来游客前来旅游的消费,还是各种各样的广告代言费用,还是各个城市所能得到国家的鼎力支持以及日后场馆商业营销的巨额收入,都让奥运会普遍是“办一届赚一届”。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奥运会真正开始赚钱,其实还是36年前的事情,在这之前的几十年之中,奥运会可是一场几乎单方面烧钱的“吞金盛会”。

上图_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第一届奥运会主场馆:雅典大理石体育场

办奥运,那可是要花钱的

世界上第一届夏季奥运会,是1896年举办的当年举办奥运会的经费来源于邮票集资,当然,谁要是有那届奥运会的邮票那是发财了。后来的几届奥运会都是以商业和体育相结合的方式,颇有街头卖艺的风格。

比如说游泳比赛,旁边就是卖各种游泳圈和救生设备的,击剑比赛旁边就是卖冷兵器的,这也是没办法,毕竟创办之处缺钱,不得不出此下策,不过当时来看这个方案下的效果很好,算是名利双收。

上图_ 1936年柏林奥运会

不过随着奥运会规模越来越大,这种小打小闹的赞助越来越不顶用了。尤其是后来奥运会变成国家行为之后,基本上主要经费都来自主办方,商业化十分有限。

比如当年希特勒搞得柏林奥运会,体育场可以容纳十万人,就连游泳馆的看台都能容纳两万,要不是以纳粹德国的国力,基本上不可能造的出来。不过二战后奥运会商业进程依旧缓慢,原因也很简单,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坚持认为“奥运会不是商业交易会,商业化会破坏奥运精神”。

当然,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血亏。

上图_ 第18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64年10月10日-24日在日本东京举办

第十八届东京奥运会,由于日本要展示自己作为一个战败国的“重建成果”,所以耗资几十亿美金在旁边修了高速公路和先进电气化铁路,奥运场馆也是奢华无比,当然代价就是血亏,不过好在大批金钱都是扔进了基础建设,所以也不算太亏。

不过到了第二十届慕尼黑奥运会,那可就不一样了,首先其投入高达6亿美金,在当时属于极高的投资,另外在奥运会开完之后的几年,那些场馆基本上是空无一人,完全报废。所以当时人称“慕尼黑惨案”,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紧跟着的蒙特利尔奥运会比慕尼黑还惨,蒙特利尔市之前已经集资了十亿美金都没够用,一个主场馆就基本花光预算。结果奥运会办下来之后,蒙特利尔直接债务爆炸,到世纪末才算还完。

上图_ 第2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但是蒙特利尔和慕尼黑的教训在苏联倾国之力举办的莫斯科奥运会面前根本不算什么。当时苏联和美国的冷战正在高潮,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自从申办成功开始,就完全是苏联耀武扬威为目的的一届奥运会,提前五年就开始动工修建体育场馆,其中大型体育场从50座增加到70座,大型比赛游泳池增加了一倍,体育馆增加了300,全部投入高达90亿美金,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当时波兰全部的外汇储备了。

这样恐怖的花费不仅血本无愧(血亏60多亿美金),说来搞笑的是,由于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集体抵制,所以到最后这届奥运会基本上只有苏联和其它的部分国家参加了,堪称名副其实的“东欧奥运会”。所以莫斯科奥运会是名利双亏,堪称亏爆。

由于之前几届奥运会的爆炸式亏损,各个举办城市都债台高筑,直接导致奥运会变成了烫手山芋。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只有两个城市请求举办,一个是德黑兰,一个是洛杉矶。(而且德黑兰还自动退出了)

上图_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是第2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扭转乾坤

奥运会从各国炫耀实力的利器,变成了谁办谁亏的冤大头。估计是谁也想不到的事,当时美国总统还宣布,洛杉矶奥运会的钱美国政府肯定不出,谁办谁出(当时美国经济不行),但是洛杉矶市政府表示要对老百姓收税办奥运,大部分人投票反对,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决定,抛弃以往的传统,让私人来负责奥运会的运作。

正是这一破天荒的决定让奥运会起死回生,当时国家奥委会将洛杉矶奥运会的运营权交给了年仅42岁的商业天才尤布罗斯,当时尤布罗斯的主要计划是要为奥运会集资5亿美金,这一巨额的集资计划之外他还要靠这届奥运会大赚一笔。

他计划用电视转播权,门票收入和商业性赞助来实现奥运会的逆袭,但是在这之前并非没有过尝试的先例,不过这三项收入从来没有超过7500万美金,不过尤布罗斯早就看出了这其中的端倪,他认为之所以奥运会不赚钱,并不是奥运会缺乏盈利的能力,而是有很多公司占了奥运会的便宜。

上图_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

于是尤布罗斯采用了竞价的方式,谁出钱多就把某项商业权利给谁,他先把参与入围的公司数量降低到30个,然后规定“每个行业里只留最大的一家赞助公司为奥运会指定产品”这就成功的搞出了一个独家赞助的概念。

以奥运会饮料为例,当时前来竞争奥运会饮料赞助商的有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七喜等公司,结果可口可乐公司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最终以1260万美元的巨款成交。成为独家赞助商的可口可乐公司,成功把可口可乐推广到了全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又血赚了一笔。

与此类似,电视转播权被ABC公司就付出了2.25亿美金的天价,这在当时简直不可想象,奥运会结束之后,不仅没亏,奥运会运营方还血赚了2亿美金,这简直让全世界震惊。

上图_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洛杉矶奥运会,比赛中的中国选手 李宁

所以有人称“洛杉矶奥运会是美国的一座金矿”,这届奥运会也成为天下无敌的柯达公司遭遇滑铁卢,由于柯达公司认为赞助费太高没有参与,结果富士公司成功代言,并且快速的占领了美国市场,可以说奥运会就此以后成为了商业巨头们的必争之地。从此,奥运会从没人要的“烫手山芋”一举变为了“香饽饽”。

也正因为如此,日本打死也不想放弃今年的东京奥运会。

今年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面对疫情已决定推迟到2021年举办,不知道日本到底是会“赚”还是要“亏”呢?

文:天光破云

参考资料:

【1】《肉烂在锅里——历届奥运会经济问题》严小历

【2】《对五届奥运会经济效益的分析》喻坚

【3】《现代奥运会商业化的过程》任海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生山体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