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我对摩洛哥的认识,缘于两件事。第一件事,约四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一詹姓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从上海出发,绕地球一周,最近的路线须经过哪些地方?
哇!这真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大家跃跃欲试,找来资料,很快,线路勾勒出来了。其中,出地中海跨大西洋须经过一道海峡,这就是著名的、水域最窄的直布罗陀海峡,我顺带记住了,在它的南面有一个国家——摩洛哥。
第二件事,约二十多年前,有一部电影《卡萨布兰卡》在国内公演,情节离奇紧凑,全无我们熟知的套路,人们争相传诵。卡萨布兰卡——摩洛哥的一座城市。
这两件事无疑大大提高了摩洛哥在我心中的知名度,让我记住了这个西非小国。
这一次,朋友圈中有人相邀摩洛哥游,他们大概瞩意于撒哈拉——这也是摩洛哥的标志。旅行途中,出诗是不可避免的,但诗系轮廓,自然比不得散淡的文字周全,难于尽述,然诗无达诂,留下想象,或许,还让读者多了哈姆雷特空间,也算丰富了景点内容。我以为,欧洲的看点多在共同美,正由于此,摩洛哥特质,或许更能展示异域风情呢。
征 平
2017.6.5
清平乐*多哈转机
翼翔海天,舷窗和云淡。
多哈映目鳞次展,宁有翩翩洽谈?
铜塑逗趣萌顽,书话但闻江山。
锦屏游人闲步,疑惹黄沙弥漫。
2017-5-5
卡萨布兰卡往马拉喀什道中
穹庐盖野弥天荒,阴云分合泻日光。
千里旷原牛羊走,万顷沃土麦菽香。
浅丘参差簇剑麻,高峰迤逦纵西向。
平川放马挥南指,牧歌悠悠恋神乡。
2017-5-6
马拉喀什,号称神的故乡。
马拉喀什
朱壁青瓦映蓝天,王宫华堂陶土炼。
柳条习习掠粉墙,信众喃喃诵诗篇。
皇朝宣恩筑千岁,阿訇解经灿百年。
广场生民炫百技,橄榄洒绿椰枣鲜。
附注:德吉玛广场是现在唯一仍使用的世界文化遗产广场。
2017-5-7
巴迪皇宫
皇宫残垣啼神鸦,泥土洗尘流风化。
靡耗黄金三十万,盛况沉醉一时夸。
恢宏浩荡昔年景,斑驳陆离今日画。
黎庶万户千般泪,贵胄一人恣奢华!
2017-5-8
马约尔花园
红土泛绿洲,马拉喀什蓝。
花园马约尔,香溢四季鲜。
匍匐草茵茵,清流水潺潺。
寂寞苇含羞,微醺荷初绽。
碧昙化三春,古木越千年。
葱郁茭藤曳,浅紫杨槐艳。
风动三角梅,云移紫罗兰。
桀骜仙人球,遥衬棕榈颠。
竹喧载日影,鱼游戏温泉。
榕树鸣翠鸟,椰林啼杜鹃。
车流毂轻逸,人织拥曲栏。
劝君随心动,不负四时妍。
2017-5-8
探玫瑰谷道中
花事初肇企春兴,玫瑰唤我向山行。
野径崎岖嵯峨险,一步一颤一惊心。
独木浮湍畏骞裳,双歧横斜累鸟音。
遥念浓香弥漫处,耒耜可知凝苦辛?
玫瑰谷
嶙峋峥嵘黄土丘,长峡蜿蜒绿滩头。
桃林风送无花果,夕阳辉映芦苇洲。
石榴坡上石榴红,玫瑰河谷玫瑰羞。
耙莳涉水历初夏,花农祈年又一秋。
玫瑰谷:瓦尔扎扎特市(影视城)的著名景点。
2017-5-9
撒哈拉沙漠
瀚海无边际,追寻撒哈拉。
远峰缠云翳,晨曦幻彩霞。
驼铃声声脆,劲风逐黄沙。
翠棘缀荒滩,夕照美如画。
旷野传金鼓,帐篷闻琵琶。
静夜数繁星,蓝空满月挂。
沙漠深深雾,童话处处嘉。
荷西重然诺,信义闯天涯。
醉情大漠野,三毛恋为家。
生死情何物,豪纵胆气狭。
所至云何方,浪迹走天下。
西非千里远,遥接东南亚。
寂寞橄榄树,凄美梦如花。
骆驼苍凉泪,汩汩催新芽。
漂泊虽无痕,心定自羽化。
海市推蜃楼,故事可称甲?
2017-5-10
菲斯古城
菲斯俯临群鸟翔,参差老城次第张。
户枢幢幢千重门,人影绰绰万条巷。
陶土摩挲细手工,漂洗浣濯俗染坊。
风情四射从头说,淑婉热辣新气象。
菲斯:摩洛哥最古老的城市。黄昏,燕子群飞;日间,鹳鹤冲天,故曰群鸟翔。
2017-5-11
瓦鲁比利斯古城(考古)遗址
沃野百里铺黄毡,王城风光跃千年。
议事厅堂擎天柱,神殿牺牲享祭坛。
断墙历历刻旧貌,黉门巍巍奏凯旋。
罗马繁华尘埃静,纷纭可辨是非间?
2017-5-12
瓦鲁比利斯古城(考古)遗址(续)
清池粼粼落英飞,汤沐慵懒看夕辉。
殿议淋漓不虚尚,宿草隔夜厩马肥。
酒余微醺朦胧眼,横宠佞顽暴恣睢。
王侯公爵纵骄逸,芸芸奴隶白骨垒。
2017-5-14
舍夫沙万
碧空如洗洒蔚蓝,小城相映两不厌。
山水交融浑一体,百姓安乐享华年。
兴至登高览松菊,闲来啜茗听可兰。
中庭兀立清真寺,闾巷路转有洞天。
舍夫沙万:摩洛哥著名小山城。据说,当地人认为,蓝色可以带来吉祥,故他们的房屋,内外墙多抹上蓝色涂料 ,这醒目的特点确为一道风景。
2017-5-14
西江月*舍夫沙万
翠裹湖蓝惊艳,山头香掠橄榄。
凌空峭壁仙人掌,但闻鸟啼一片。
城外耸立高峰,君临古墙雪松。
浮云缠绕清真寺,从来自由宗奉。
2017-5-14
艾西拉小镇
滨海小镇艾西拉,五色缤纷灿如花。
青紫流芳衬绿野,粉红轻摇浸月华。
借得马良神力助,信笔由缰好涂鸦。
印象难输现代远,六合八荒自成家。
艾西拉:摩洛哥丹吉尔著名涂鸦小镇,每年7月8月在此举行国际文化节,技高者可上墙任意挥毫。
大力神洞
窟穴狰狞水淘蚀,海面溶金化涟漪。
天外飞来神仙洞,非洲尽览堪无余。
亦真亦幻是剪影,光泄雨从谬逆袭。
一孔全貌成世界,经纬瞭望视通西。
附注:大力神洞又称非洲洞,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其形恰似非洲地图形状,令人称奇。
2017-5-15
海峡灯塔
长空海疆平一线,热风呼啸参商牵。
艨艟巨轮灯塔颂,航程不度照百年。
棕榈劲矗沐霜雪,游侠弄潮筑峰巅。
时序轮回炮台古,信号可留铁锈斑?
附注:斯帕特尔角灯塔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左大西洋,右地中海。灯塔为通行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导航。
2017-5-15
直布罗陀海峡
广宇浩瀚天门开,东西纵横风雨裁。
湛蓝沉沉大西洋,浅绿缈缈地中海。
鸥击鹭翔戏长云,浪推雪涌荡尘埃。
雷霆万钧排空怒,乾坤翻覆入梦来。
附注:直布罗陀海峡隶属摩洛哥丹吉尔市。
2017-5-15
乌达雅堡
故都偏隅旧城郭,闲步观澜拾贝多。
布雷格溪入海口,沙滩照月看日落。
夏风频剪百花艳,涌潮不息千层波。
遥叹昔年繁盛地,演绎从今旧山河。
附注: 乌达雅堡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老城以东。拍摄《谍中谍5》曾在此取景。
5-16
哈桑塔
巍峨壮观哈桑塔,廊柱参差琉璃瓦。
金棺银椁贮魂魄,皇恩懿徳泽天下。
绿扫华庭塑松针,水润故垣袭风雅。
骑士威武持护节,吾王为尊民是家。
说明: 哈桑塔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摩洛哥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国王竞罕见地握有实权。据说,国王为民着想,多有实绩,故深受国民爱戴。棺椁所葬系国王祖父。
2017-25-16
哈桑二世清真寺
苍穹刺破宣礼塔,悬垂庑顶珊瑚花。
环廊拱护雪松贵,直道遥领风情画。
清素瓷壁写拙扑, 镂空窗棂唱典雅。
可兰真经绕三叠,祥云出岫瑞气佳。
哈桑二世清真寺: 摩洛哥唯一对非信教者开放的、且规模宏大的清真寺,位于卡萨布兰卡大西洋侧岸。这是全球最先进、排位第三的清真寺,与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相映成趣。卡萨布兰卡原本少为世人所知,因电影《卡萨布兰卡》而声名鹊起,也因有哈桑二世清真寺而闻名。
2017-25-17
《碟中谍》中的镜头都是摩洛哥的什么地方?
La Kasbah des Ouda?a
乌达雅堡
麦地那老城
今年十一刚去环游了摩洛哥,介绍下路过的值得一去的景点。
路线:从卡萨布拉卡启程,途径拉巴特、舍夫沙万、菲斯、埃尔夫德、沙阿比沙丘(撒哈拉)、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马拉喀什。
好玩的景点:
1、哈桑二世清真寺 - 卡萨布兰卡
哈桑二世清真寺应该是卡萨布兰卡唯一拿得出手值得一去的景点了,尤其是做在主塔下方广场的台阶上,静静的感受海风吹风,看人来人往很是静谧悠闲,值得一览。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卡萨布兰卡最值得一去的景点了,尤其是坐在清真寺主塔下方露天广场的台阶上,静静的感受海风吹拂,看人来人往,很是静谧悠闲,值得一览。白天和夜晚有两种不同的感觉。
哈桑二世清真寺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
2、乌达亚堡 - 拉巴特
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坐落着一座古堡 - 乌达亚堡,位于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濒临大西洋,为一古城堡建筑群。
乌达亚堡始建于12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现存乌达雅堡对外开放区域分三部分:
一是院内花园,为伊斯玛仪国王于17世纪所建,小巧玲珑,幽雅精致,花木繁茂,具有安达鲁西亚园林建筑的典型风格;
二是博物馆,分两个展室,一是展出历代珠宝乐器,另一个展出历代民族服装,包括柏柏尔人、撒哈拉人、摩洛哥犹太人服饰以及古代红铜和土陶器皿;
三是高空平台,为古时空中市场遗迹。站在平台上可俯视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萨累市全景。乌达雅堡内保留着柏柏尔民居和街道,别具风格。
3、舍夫沙万 - 一定要去的蓝白城
舍夫沙万位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远离大都市的繁华,大多数民宅门口、阶梯和墙壁都被涂绘成最灿烂的天空蓝。
舍夫沙万
舍夫沙万城镇始建于1471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阿拉伯风情,位于老城区麦地那的小堡垒至今仍然存在。舍夫沙万临近地中海,空气清新,古色古香,适合徒步旅行,也是休闲和购物的好地方。
4、瓦卢比利斯遗址-梅克内斯
瓦卢比利斯遗址位于梅克内斯以北约30公里处,是年代久远的古罗马废墟。
公元1世纪,古罗马人在可能是迦太基城市的地方建立了定居点,即瓦卢比利斯,并逐渐发展成为古罗马帝国在非洲当地的中心行政城市之一,负责生产并向古罗马帝国输出粮食。
现在这里留有保存完好的凯旋门和剧场的白色石圆柱。甚至连古城的街道、居民住房、油磨房、公共浴室、市场等都依然清晰可见,这里还有许多镶嵌式的壁画。从废墟中还挖掘出大批制作精巧的青铜人像和大理石人头像。
5、非斯古城
非斯城建于公元9世纪,有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学。城市结构公元十二世纪以后曾改变,有着典型的阿拉伯城市Medina的风貌,神秘的东方风情,该城以精湛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闻名于世。
在公元十三世纪至14世纪时,非斯代替马拉柯什成为了马里尼德王国的首都,从而到达了它的鼎盛时期。聚居区中的城市建筑和主要遗迹都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其中包括伊斯兰学校、集市、宫殿、民居、清真寺、喷泉等等。
非斯居民还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风俗和生活方式,严禁汽车进入,运输方式以毛驴为主,满载货物的小毛驴常常就与游客并行。据说摩洛哥是世界上拥有毛驴最多的国家之一。
非斯老城有如迷宫,转过一个口又是一个口,绕过一条街又是另一条街,街道曲曲折折,看不到尽头,据说就是当地人有时也会转晕,其中最有名的菲斯皮革染坊就隐藏在老城之中。非斯的皮革业非常有名,更为奇特的是皮革的染色,染色原料为纯天然,五颜六色的染缸如同一张完整的画板,蔚为壮观。
除了皮革厂之外,古城中还有摩洛哥最古老的寺院之一的安德鲁斯清真寺、最古老的伊斯兰高等学府卡罗因大学、古城入口蓝门等景点。
6、撒哈拉沙漠
来摩洛哥如何能错过撒哈拉沙漠之旅。我们去的是摩洛哥很大很壮观的沙丘群沙阿比沙丘,先乘坐四驱车进入沙漠,离开公路在戈壁上驰骋一段,到达沙丘附近,风景从郁郁葱葱的绿洲,到荒芜的戈壁岩漠,最后来到连绵的沙丘边,顺便去沙漠中的牧民家喝了杯茶。
接近晚上的时候骑骆驼进入沙漠中观赏沙漠中的日落,到了晚上更是可以躺在沙丘上看整个银河,真的有种被银河包裹的感觉,运气好还能看到流星滑落哦,总之沙漠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经典景点。
7、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
权游迷绝对不能错过的打卡地,此处是龙母征战过的渊凯城拍摄地。
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曾是多部好莱坞电影的外景地,也是西方名导演经常光顾的地方。
这是摩洛哥境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Ksar,建于800多年前。所谓的“ksar”是用红土夯筑的建筑群,顺坡依次而建,层层叠叠,俨然一体,是当地柏柏尔人用以抵挡阿拉伯入侵者的堡垒。整座筑垒群建于山坡上,集中反映出柏柏尔人干打垒建筑的高超工艺。
8、马约尔花园 - 马拉喀什
马约尔花园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就是圣罗兰花园。伊夫·圣洛蓝(YvesSaint-Laurent)所拥有的JardinMajorelle花园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完美的世外桃源。博物馆所在的深蓝色别墅在仙人掌、绿竹和九重葛的簇拥之中。它兴建于12世纪的阿尔穆瓦希德王朝。繁茂的橄榄树围绕着一个宽阔、宁静的池塘,背后则是建于1869年的亭阁。
1980年,法国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在马拉喀什旅行时无意间看到了这座世外花园,从此便醉心于此,并获得“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2008年大师辞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在花园里,这里无疑是他灵魂最后的归属。
9、jemaa Fna广场 - 马拉喀什
jemaa Fna广场,又称不眠广场,即便是午夜广场依然十分热闹,是阿拉伯人社区的主广场。广场的西南部是最著名的纪念性建筑Koutoubia清真寺,高70米,从几英里外的地方都能在各个方向看到它的光塔。
它由阿尔穆瓦希德王朝德的苏丹雅各比·曼苏尔(1184~1199)兴建而成,此地原为11世纪阿尔穆瓦希德王朝德清真寺的旧址,它的光塔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个光塔中最古老、保存得最完整的一个。
当年这里曾经有一个图书市场,现在就只剩下Koutoubia(源于Koutoubia或Kutub,阿拉伯语中意为“书”)这个名字了。
1、哈桑二世清真寺
推荐理由: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
2、马若雷勒花园
推荐理由:以蓝色为主色调的花园,气质小清新,是避暑拍照的好地方
3、舍夫沙万老城
推荐理由:舍夫沙万老城内有多间酒店和清真寺。这里远离大都市的繁华,大多数民宅门口、阶梯和墙壁都被涂绘成最灿烂的天空蓝。
4、阿伊特·本·哈杜村
推荐理由:世界文化遗产,由赤土泥沙堆砌而成,多部好莱坞大片取景地
5、马拉喀什老城
推荐理由:世界上最大的土城,极具阿拉伯特色,道路错综复杂但充满未知与惊喜
6、杰马夫纳广场
推荐理由:唯一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且还在使用中的广场,当地人生活的缩影。
7、Chouara皮革厂
推荐理由:菲斯代表性景点。
8、梅尔祖卡
推荐理由:梅尔祖卡是摩洛哥进入撒哈拉的入口,这里有大沙丘,也有各色露营地,是观赏撒哈拉星空的好去处。
9、乌达雅堡
推荐理由:拉巴特不可错过的景点,内容丰富。
10、沙漠团
推荐理由:进入撒哈拉沙漠的独特体验
还有944条相关问答,更多摩洛哥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拉巴特(阿拉伯语: رباط / 柏柏尔语: ⵕⵕⴱⴰⵟ ),摩洛哥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位于摩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与非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同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政治首都。
拉巴特-萨累大区包括拉巴特、萨累和德马拉-斯基拉特三省,人口约212万。
拉巴特始建于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现存老城为18世纪所建,新城于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后兴建。
拉巴特濒临大西洋,有不少海滨浴场,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
拉巴特王宫、穆罕默德五世墓、乌达亚城堡和舍拉废墟等是游人参观的名胜。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拉巴特 外文名称 :رباط,Rabat 行政区类别 :首都 所属地区 :摩洛哥北部 人口 :212万 方言 :阿拉伯语 著名景点 :拉巴特王宫,穆罕默德五世墓 国际组织 :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行前必读,景区介绍,关键信息,如何到达,景点美图,名称由来,城市结构,经济发展,城市历史,气候特点,世界遗产,旅游景点,拉巴特王宫,穆罕默德五世墓,乌达亚堡,舍拉废墟遗址, 名称由来 拉巴特这个名称源于阿拉伯语,含义不一,说法众多。一种说法认为“拉巴特”是“捆绑”的意思。乍一听,简直让人吃惊,一个国家的首都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名称呢?追根溯源,原来是这样的:很早以前,拉巴特只是大西洋畔的一个小村子,当时的国王将逮捕的犯人和掳来的战犯,用绳子捆绑起来,命令士兵将他们押送到这里从事繁重的苦役,随着被送来的人越来越多,村子逐渐扩大,以致形成城市,从而得到一个奇怪的名称——拉巴特。另一种说法是: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的统治者阿卜杜勒·阿里·穆明为了出兵阿尔及利亚、突尼西亚和渡海远征西班牙,在沿海的古罗马城市萨累的废墟附近建立了一座军事要塞,定名为“里巴特·法特赫”。这座军事要塞便是乌达亚城堡,也称乌达亚要塞,至今依然保存著。在阿拉伯语里,“里巴特·法特赫”意为“胜利的营垒”,据说是为了纪念当年阿拉伯军队在阿拉科萨战役中打败西班牙人的胜利。后来,时代变迁,几经沧桑,“里巴特·法特赫”这个军事要塞逐渐扩展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城市,但仍沿用旧的名称,简称“里巴特”,久而久之,“里巴特”演变成“拉巴特”,并作为城市名称沿用到今天。 城市结构 拉巴特由两个紧连的姐妹城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萨勒旧城。进入新城,西式楼房和阿拉伯民族风格的精巧住宅掩映在花树丛中。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街心花园,比比皆是。王宫、 *** 机关、全国高等学府都坐落在这里。旧城萨勒围以红色城墙,城内多古老阿拉伯建筑和清真寺,市面繁荣,后街小巷是一些手工艺品作坊,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依然存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城中多古迹,哈桑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长183米,宽139米,四周有16道门,据说毁于15世纪一次大地震,从残存的一片高低不等石柱中,还能辨认出当时建筑规模的宏伟,耸立于寺正面的哈桑塔(宣礼塔)却完整无损,用玫瑰色石块砌成的高塔占地16平方米,高44米,加上塔顶,共高69米,是拉巴特引人注目的古迹。海角上的军事要塞遗址,即乌达亚城堡,其城墙、主殿已不复存,城门、瞭望岗楼屹立如故,城堡中间是一花园,多奇花异草。附近的加斯巴,是当年陈兵的地方。新城东南的萨拉废墟,传说是穆瓦希德王朝时期建造的皇陵,周围建有城堡。废墟上还保存著门楼、墓碑、清真寺、放生池、花园等。 拉巴特 经济发展 港口和城市周围为富庶农业区,腹地广阔,但河口泥沙逐年淤积,港口在地中海区的航运作用已减当年。全国陆路运输和纺织工业中心。铁路和公路南通达尔贝达(有高速公路)、马拉喀什、萨菲;北通丹吉尔;东通非斯、乌季达和邻国阿尔及利亚、突尼西亚。城南设有国际机场。纺织工业和手工业以产毛毯、地毯和皮革制品著称,有水果、鱼类加工等食品工业和制砖、石棉、陶瓷、木材与软木加工等多种手工、半手工小型企业。城市分新城、旧城两部分。旧城沿河分布,有穆斯林古镇和犹太人居住区,多阿拉伯式建筑,有城墙围绕,街道狭窄,居民密集,手工业众多,传统民族市场繁盛。新城位于旧城以北以东,为 *** 机关、金融、商业、科学研究等机构所在地,多现代建筑,街道宽广。全国文化中心。市内多文物古迹。有拉巴特王宫、卡斯巴乌达亚城堡、摩洛哥艺术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古物博物馆和众多清真寺;最古老的清真寺为城东南的哈桑清真寺,建于1195年。拉巴特大学为摩洛哥最高学府。气候终年温和,海滨风光旖丽,文物古迹诱人,吸引大量外国观光游客,为摩洛哥沿海主要旅游中心。 拉巴特 城市历史 最早的居民是柏柏尔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并于8世纪建立第一个阿拉伯王朝。阿拉维王朝建立于1660年,穆罕默德六世国王是该王朝的第23位君主。从15世纪起,西方列强先后入侵。1912年3月30日沦为法国保护国。同年,法国同西班牙签订《马德里条约》,摩北部地带和南部伊夫尼等地划为西班牙保护地。1956年3月2日获得独立。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苏丹改称国王。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国王逝世。3月,哈桑二世国王登基。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国王因病逝世,王储西迪·穆罕默德于同日即位,7月30日正式登基,称穆罕默德六世。 拉巴特 气候特点 拉巴特属非洲西北部亚热带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潮湿。但北部沿海受地中海影响,基本为地中海式气候,四季温和,西和西北部沿海受大西洋影响。一月份平均气温12°C,四月平均气温20°C,七月平均气温22-28°C。阿特拉斯山地区多雨雪,南部系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少雨。从北部到中部年均降雨量为800-200毫米。 拉巴特 世界遗产 2012年拉巴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拉巴特: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摩洛哥)一份共享的遗产。拉巴特城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是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对话的产物。入选的遗产包括1912年到1930年法国作为保护国时期设计和建设的新城,覆盖了皇家和行政区、住宅和商业开发区以及名为试验花园(Jardin d’Essais)的植物园兼游乐园。遗产中包括的老城部分可追溯至12世纪。新城是20世纪建于非洲大陆上最大、最雄心勃勃的现代城市建筑项目之一,而且也很有可能是最完整的一个。旧城包括哈桑清真寺(Hassan)(始建于1184年)和莫哈德城墙与城门(mohad)——它是莫哈德哈里发(mohad caliphate)的伟大首都之城唯一留存的部分,同时也是从17世纪摩尔人(Moorish)或是安达卢西亚公国(Andalusian)唯一留存下来的部分。 哈桑清真寺 旅游景点 拉巴特王宫 拉巴特王宫,位于拉巴特市中心,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宫殿式样各异,其中里亚德宫最为宏伟壮丽。 拉巴特王宫 穆罕默德五世墓 位于拉巴特市中心。穆罕默德五世为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逝世于1961年。其墓1962年开始修建,1971年竣工。墓室内两侧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墓,并建有陈列馆,藏有阿拉维王朝历代君主画像和五世遗物及其统治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献。墓左侧建有清真寺,再左侧为讲经台。墓正面是拉巴特的象征--哈桑塔及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长183米、宽139米,据说毁于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像其昔日的雄伟。哈桑塔保存较好,占地单边长16米,高44米,四周雕刻图案各异,具有摩传统艺术特色。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 穆罕默德五世墓 乌达亚堡 乌达亚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东,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濒临大西洋,为一古城堡建筑群。始建于12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现存乌达雅堡对外开放区域分三部分:一是院内花园,为伊斯玛仪国王于17世纪所建,小巧玲珑,幽雅精致,花木繁茂,具有安达鲁西亚园林建筑的典型风格;二是博物馆,分两个展室,一是展出历代珠宝乐器,另一个展出历代民族服装,包括柏柏尔人、撒哈拉人、摩洛哥犹太人服饰以及古代红铜和土陶器皿;三是高空平台,为古时空中市场遗迹。站在平台上可俯视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萨累市全景。乌达雅堡内保留着柏柏尔民居和街道,别具风格。堡旁靠海外的一组平房,原为葡萄牙军事监狱,法国占领后改为饭馆,至今一直开放。 舍拉废墟遗址 位于拉巴特王宫外。舍拉废墟为舍拉古城和摩洛哥梅里尼德王朝时期皇家陵寝遗址,1980年被列为摩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舍拉古城原为腓尼基、迦太基和古罗马帝国时代北非重要港口城市,与摩境内的沃吕比利斯古城和伯纳萨古城齐名,公元五世纪荒废。公元十二世纪,梅里尼德王朝君主“黑苏丹”阿布·哈桑定都拉巴特城,修筑城墙在古城遗址基础上圈定皇陵。据考其爱妃以及他本人死后均葬于陵内。舍拉在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中被夷为废墟,如今已成为树木丛生和大量鹳类的栖息处。舍拉废墟遗址上古罗马时期的台地园、凯旋门、元老院、论坛、法院、公共浴池等建筑群落依稀可见,梅里尼德王朝时期修筑的外围城墙、清真寺宣礼塔、王妃墓碑和放生池等基本保持了原貌。站在台地园可鸟瞰布雷格雷格河谷和舍拉古城遗址全貌,外围城墙的正门上用古阿拉伯语记录了当年修陵的情况,从王妃墓碑上游人可以读到王圮的生平概志,放生池偏居古遗址一隅,供养著被视若神明的银鳗,游人可向池中抛掷钱币以乞福祗。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