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大规模的去殖民化浪潮席卷了非洲,大部分非洲国家基本通过独立战争、和平协议、全民公投等形式相继获得独立。
到1975年,共有50多个非洲国家脱离欧洲殖民列强独立建国。
非洲“去殖民化”过程图
然而,在非洲的西北角有一块地区始终未能成功独立建国。这块地区就是原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西撒哈拉 ,它与周围的独立国家(1956年摩洛哥独立、1969年毛里塔尼亚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西撒哈拉目前只能算是一个地区,不是一个国家
1976年,迟迟未撤出西撒哈拉的西班牙决定全面撤军,但这次没有按照和周边国家独立那样的剧本出牌,西撒拉哈人迟迟没能追随邻居的脚步获得独立。
尽管 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 (又称 西撒人阵 )在当地宣布成立“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
但周边几个早早就独立的 摩洛哥 和 毛里塔尼亚 迅速进军西撒哈拉,和西撒人阵开展武装冲突,不允许西撒哈拉独立,西撒战争爆发。
毛里塔尼亚因战事不利,在西撒战争开始4年后退出,其原先所占西撒哈拉南部地区被摩洛哥侵吞。
到1987年,摩洛哥控制了西撒哈拉80%的领土,西撒人阵统治着东部大约20%的地区。
摩洛哥(蓝色)和西撒人阵(绿色)占领区域
截至2021年,有41个联合国成员国(包括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承认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而 原宗主国西班牙 以及两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和法国)支持摩洛哥在西撒哈拉的占领。
那么,为何西撒哈拉未能赶上 “独立潮” 成功建国,反而被周边国家侵占?
单从非洲地图看,现代的摩洛哥现在是位于西北非的一个偏居一隅的不起眼小国,面积仅为45万平方公里。
非洲的西北角
但是从欧亚大陆角度看,摩洛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和地中海南岸,扼守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直布罗陀海峡。
摩洛哥扼守直布罗陀海峡
虽然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存的地方之一,气候条件非常恶劣,但是摩洛哥斜贯全境的 阿特拉斯山脉 (*峰海拔4167米)阻挡了沙漠热浪的侵袭。
摩洛哥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合人口繁育发展,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
摩洛哥地形图
因此,自7世纪以来,历代摩洛哥王朝都从这里起家(包括 穆拉比特王朝 、 穆瓦希德王朝 和 马林王朝 )。
摩洛哥人(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混合民族)南征北战,向北甚至越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入欧洲的基督教世界两个世纪,让欧洲人闻风丧胆。领土*的时候一度包括西北非洲和伊比利亚*。
1076年穆拉比特王朝的*版图(红色)
虽然摩洛哥王朝把撒哈拉沙漠西部纳入其势力范围,但是当地处于阿特拉斯山脉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由于气候环境恶劣,降水稀少,不适合生存,这片区域当时只被摩洛哥人当成边缘地带。
摩洛哥 历史 上对西北非地中海到大西洋沿岸的控制,为当代大摩洛哥概念奠定了基础,也为摩洛哥和西撒哈拉、阿尔及利亚和法国的领土争端埋下了伏笔。
大摩洛哥概念的版图
从7世纪伊比利亚*南部被伊斯兰势力占领开始 (包括摩洛哥王朝占领近两个世纪),基督教国家一直在尝试恢复版图。
收复失地运动,橙色为伊斯兰政权
在向南抗击伊斯兰势力的过程中,葡萄牙王国于1139年建立,并于1249年到达南部海岸,率先完成扩张和统一,此后国境线几乎不再发生变动。
而西班牙王国于1469年成立,在经过了700多年的收复失地运动后,最终在1492年灭亡 格拉纳达酋长国 ,标志着*上最后一个伊斯兰政权的终结。
收复失地运动的时间节点
在收复失地运动接近尾声的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向南和西扩张,在摩洛哥的大西洋沿岸建立坚固的前哨作为贸易港口。
作为扼守直布罗陀南岸的商业重镇以及军事要地, 休达 于1415年被葡萄牙占领后成为其领地。
1580年,葡萄牙发生王位继承危机后,西葡合并 (1640年解体),休达随葡萄牙接受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统治,并于1668年被正式割让给西班牙。而另一座地中海重镇 梅利利亚 也在1494年纳入了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葡萄牙在摩洛哥建立据点
直到19世纪初,欧洲殖民势力主要限于在非洲沿海地区建立贸易站点,与当地贸易网络建立联系。
早期欧洲殖民者只是在摩洛哥的气候适宜的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建立据点,进行商业贸易和渔业活动,并未深入影响到摩洛哥的沙漠腹地。
虽然并未像埃塞俄比亚那样成功抵御意大利殖民势力并且从始至终保持独立,但在19世纪前, 阿拉维王朝 统治下的摩洛哥是为数不多能够抵御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成功维持独立地位的非洲国家之一。
18世纪的阿拉维王朝
19世纪,欧洲殖民势力完成工业化后,对原料和商品市场的需求激增。西北非洲比非洲其他未知地区更为富庶,并处在对地中海的贸易产生战略影响的位置,有着越来越大的殖民潜力。
法国于1830年入侵阿尔及利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并且继续向南进攻,遭到了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
在法国成功征服阿尔及利亚当地许多部落后,阿尔及利亚抵抗军* 阿卜杜·卡迪尔 逃往摩洛哥东北地区,并以此为募兵基地,进行反法军事行动。
法国进攻阿尔及利亚的进程图
随着法国和摩洛哥矛盾加剧,两国于1844爆发战争。摩洛哥战败后被迫签订协议,正式承认阿尔及利亚属于法兰西帝国,这个协议动摇了摩洛哥王朝在面对欧洲殖民势力的政治独立地位。
法国摩洛哥战争 (1844年)
西班牙由于无法抵挡19世纪初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独立浪潮,不得不撤出美洲,把目光重新投向西北非洲。摩洛哥和西班牙两国对休达边界以及西撒哈拉领土要求的纷争,引发了1859至1860年的西班牙-摩洛哥战争。
摩洛哥未能在冲突中获胜,被迫签订协议,同意西班牙在非洲大西洋沿岸扩张领土。继休达和梅利利亚两个港口成为西班牙领土后,这个协议是西班牙对摩洛哥王朝的又一个打击。
在19世纪70年代,由于摩洛哥的内部动荡,欧洲列强得以进一步入侵摩洛哥。
到了1880年,摩洛哥苏丹哈桑一世和欧洲列强签订 《马德里协议》 ,第一次在国际场合上正式承认 法国 (摩洛哥西部地区包括马拉喀什)和 西班牙 (摩洛哥北部包括休达和梅利利亚)在摩洛哥的殖民地 ,并且赋予其对摩洛哥土地的所有权、资源使用权和定居权。
1880年和1913年的非洲地图对比,西北角为摩洛哥
19世纪80年代,欧洲各国对非洲有了更大的兴趣,殖民范围逐渐扩大。
之后的三四十年里,法国在几乎在非洲建立起东西贯通的殖民地,控制非洲35%的领土。英国企图打造一条南北走向的非洲走廊,控制着非洲近30%的领土。
1880年的非洲殖民地
刚果河(1482年葡萄牙的航海家*发现刚果河)全貌于1877年被完全了解后,比利时尝试把刚果纳入版图。意大利王国和刚刚崛起的德意志帝国也各自占领了约8%的非洲领土。
随着欧洲列强围绕非洲殖民地的矛盾加剧,各国为了避免在非洲的争夺中兵刃相见,于1884年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
柏林会议 初步确立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在 柏林会议 之后短短三四十年内,非洲被欧洲势力控制的土地从1870年的一成飙升至1914年的近九成。
1913年的非洲殖民地
1884年,西班牙围绕西撒哈拉地区建立起了殖民统治,设立总督进行管辖。由于当地原住民的反抗,西班牙政府直到1934年左右才得以控制位于沙漠地区的西撒哈拉领土。
从15世纪开始,摩洛哥就被列强一步步侵蚀权益,但摩洛哥的独立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初,最终因为 阿加迪尔危机 而加速沦为了殖民地。
德国作为后起之秀,于1871年完成统一后,在非洲可供选择的殖民地已经所剩无几。1911年,德国和法国由于利益分配不均矛盾升级,德意志帝国派出战列舰到摩洛哥,宣示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 阿加迪尔危机 爆发。
德国和法国为了缓解矛盾,进行了谈判并且签订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政治地位,而法国割让部分法属赤道非洲作为赔偿。
法国征服摩洛哥
得到德国同意后,法国与摩洛哥于1912年签署《非斯条约》,摩洛哥成为法属保护国,沦为殖民地 (摩洛哥苏丹仍然保留签署法令的权利 ),而西班牙获得了摩洛哥北面和南面小部分地区。
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到一战爆发前,法国控制了中西非洲大片领土,而西班牙主要控制较为分散的小块领土(西属摩洛哥、西属撒哈拉和西属几内亚)。
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有上百万非洲士兵被征召入伍,在欧洲和亚洲作战,促进了非洲人民更深刻的政治意识和对民族自决的期望。
英法等殖民国家由于参加了一战二战,元气大伤。法国在二战时期,其许多殖民地被日英美德等国家侵吞。1956年,摩洛哥王国从法国控制下重获政治独立,法国正式放弃对摩洛哥的保护。
1960年,在阿尔及利亚战争(1954-1962)的影响下,几乎所有其他法国殖民地在全民公投后获得独立。阿尔及利亚经过漫长而且残酷的独立战争,最终在1962年脱离了法国殖民统治。
英国为了避免与殖民地国家发生战争,损伤国本,迅速推行去殖民化的变革之风,到1970年所有英国在非洲大陆的殖民地都获得了独立。
英国在非洲的去殖民化过程(括号为独立年份)
然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因为没有参与两次大战,仍能维持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大部分葡萄牙殖民地(几内亚比绍、安哥拉、莫桑比克等)直到1975年才独立建国。
西班牙在独裁者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 的统治下(1939年-1975年),始终尝试维持对殖民地的控制。
西班牙躲过了二战,但迎来了独裁者
在联合国的压力下, 西属几内亚 才得以在1968年独立。西撒哈拉在1958年正式成为西班牙的行省。
直到1975年,迫于国际压力、民族独立情绪以及佛朗哥的病情,西班牙才宣布次年从西撒哈拉撤军。
西属几内亚独立后为赤道几内亚
自欧洲殖民者入侵西撒哈拉地区开始,西撒哈拉人便开始奋起反抗,进行一次次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20世纪初,西撒哈拉人民同摩洛哥苏丹结盟,联合毛里塔尼亚抵抗法国侵略者。但是由于摩洛哥苏丹的背叛,斗争失败。
20世纪30年代,西撒哈拉人民举行大规模起义,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最终遭到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
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撒哈拉人民在独立国家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与帮助下,展开了抗击法国和西班牙殖民者的武装斗争。
1973年,一些撒哈拉大学的学生和撒哈拉退役老兵成立了 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 ,主张通过武装斗争驱逐西班牙殖民者,实现民族解放。
西撒人阵军队
西撒人阵成立之初,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等邻国出于巩固其自身独立地位等目的,对西撒人阵的独立斗争给予大力支持。
但是,西撒人阵坚决要求独立,不接受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这与摩、毛两国的政策相抵触,因此摩、毛两国停止了对西撒人阵的支持。
1974年,西班牙同意西撒哈拉自治,并于1975年举行公民投票来决定西撒哈拉地区的前途。
然而,西班牙给予西撒哈拉自治并举行公民投票的决定遭到了摩洛哥的坚决反对,而西撒哈拉的另外两个邻国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也对西撒哈拉归属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使得西撒哈拉局势复杂化。
摩洛哥表示,西撒哈拉的某些部落于19世纪表示效忠于摩洛哥苏丹,而这种效忠关系在摩洛哥看来就是主权关系。
并且,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要求由来已久,但在19世纪由于实力远不如西班牙而被迫同意西班牙在西撒哈拉的殖民统治。
早在1963年,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就主张建立一个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部分地区、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以及西班牙占领的休达与梅利利亚在内的大摩洛哥,企图确立其在马格里布地区的霸权。
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
同时,摩洛哥与西撒哈拉居民在*、法律、文化上有密切联系。既然西班牙宣布撤出西撒哈拉,摩洛哥认为西撒哈拉应该回归摩洛哥。因此,摩洛哥坚决反对在西撒哈拉地区举行全民公投,主张西撒哈拉归属摩洛哥。
其次, 毛里塔尼亚 表示,西撒哈拉同毛里塔尼亚在*、文化方面有密切联系。因此,毛里塔尼亚也对西撒哈拉南部地区提出主权要求。
“西撒哈拉是我们的家园”
阿尔及利亚在独立之初就与摩洛哥爆发了边界冲突。阿尔及利亚担心,一旦西撒哈拉归属于摩洛哥,就会助长摩洛哥的扩张野心,从而危及阿尔及利亚自身的安全。
因此,阿尔及利亚坚决主张西撒哈拉人民通过全民公投实现独立,并且为西撒人阵提供资金和军事援助。
在国际法院驳回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的领土要求后,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发起了大型群众游行活动 “ 绿色进军 ”,号召35万非武装民众进入西撒哈拉宣誓主权,使撒哈拉领土 “返回祖国的怀抱”。
绿色进军
1975年11月14日,西班牙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签订《马德里协议》。该协议实际上将撒哈拉地区从西班牙殖民者手中交给了摩洛哥与毛里塔尼亚。
1976年2月西班牙宣布全面撤军后,摩洛哥与毛里塔尼亚两国军队进入西撒哈拉开始分区占领。同日,西撒人阵在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下,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西撒战争爆发,双方武装冲突不断。
毛里塔尼亚因战事不利,于1978年宣布退出战争并且放弃领土要求,西撒战争演变为摩洛哥和西撒人阵之间的武装冲突。1987年,摩洛哥控制了西撒哈拉的大部分领土,并建立起防御墙 (摩洛哥墙)。
彩色线条为摩洛哥墙
1991年,在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的协调斡旋下,摩洛哥和西撒人阵签署停火协议,摩洛哥和西撒人阵以沙墙为界形成了对峙,结束了长达了16年的军事冲突。
虽然冲突双方实现了停火,双方就全民公投产生了分歧,至今仍未解决。
总体来看,西撒哈拉冲突的实质是西班牙殖民者撤离之后西撒哈拉的主权归属之争。摩洛哥主张西撒哈拉归属摩洛哥,而西撒人阵坚决要求实现独立。
进入危险区的联合国车辆
国际 社会 上,各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西撒哈拉冲突表明了不同立场。
美国基于自身的北非战略以及摩洛哥在阿拉伯世界中的重要地位,总体上在西撒哈拉问题上对摩洛哥持支持态度。
支持摩洛哥的国家(红)和支持西撒人阵的国家(绿)
自1950年起,摩洛哥已经成为除埃及之外阿拉伯世界中接受美国援助最多的国家,援助的金额约占美国对非洲援助总量的五分之一。
美国-摩洛哥友谊法案(1787年),两国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
法国作为摩洛哥的前宗主国,不愿失去摩洛哥这一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也向摩洛哥提供了巨额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来保证法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西撒哈拉冲突爆发后,法国明确表示支持摩洛哥,并且直接将西撒哈拉地区称为摩洛哥的 “南方诸省”来表示自己的立场。
西班牙 作为西撒哈拉的前宗主国,在西撒哈拉问题上持所谓的积极中立态度。一方面,西班牙承认西撒人阵的合法性,来维护其在西撒哈拉地区的渔业和磷酸盐开采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西班牙为了打击*主义和非法移民,开始注重改善和摩洛哥的关系。
抗议摩洛哥墙的人们
摩洛哥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立场本质上从未改变,即坚决要求西撒哈拉回归摩洛哥。在美国和法国的支持和默许下,摩洛哥甚至多次阻挠联合国特派团和维和部队。
阿尔及利亚 自西撒哈拉问题爆发开始就给予西撒人阵坚定的支持,这使其和摩洛哥产生了利益冲突。虽然阿尔及利亚也认识到与摩洛哥改善关系的重要性,但其在西撒和平进程中的立场并未发生改变。
非洲大部分国家都是从殖民地独立的国家,逻辑上应支持西撒人阵的独立要求。
然而,自1996年以来,摩洛哥当局加强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金钱外交”攻势,一些非洲国家因此撤销了对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的承认,激化了非洲内部的割裂和分歧。
摩洛哥(西)和西撒人阵(东)占领区域
摩洛哥控制了沙墙以西的主要城市和海岸线,占西撒哈拉面积达约3/4。
摩洛哥在其西撒哈拉控制区设立4个省的建制,并且建立了各级行政管理机构,摩洛哥的各个政党也在撒哈拉积极开展活动。西撒哈拉共有约60万人,摩洛哥驻军及附属人员共15万。
此外,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位于西撒哈拉西北角的首府阿尤恩(摩洛哥控制)也从原来的破败小镇变成了拥有二十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但西撒哈拉人仅占全市居民的1/5,大约四万人左右。
廷杜夫难民营
西撒人阵 控制的沙墙以东1/4地区,地处撒哈拉沙漠腹地,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把西撒哈拉分为5大行政区,但实际上仅控制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交界的狭窄地带。
长达16年的战争造成了严重的难民潮,至今仍有15万西撒难民滞留在阿尔及利亚的廷杜夫难民营。
西撒人阵由秘书长领导,秘书长由每四年定期召开一次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所有难民营居民都有人民代表大会的投票权。西撒人阵没有正式成员,任何参与该组织工作或在难民营生活的人都被视为该组织的成员。
难民营的环境
“11人房间”是难民营政治结构中最小的单元。这些机构通常负责本地区的食物、水和教育分配,并且与更高一级的机构(包括几个营地)合作,建立分配链。
虽然营地有学校、医院、卫生所,并进行生产活动,但是当地难民主要依靠联合国、欧洲国家以及阿尔及利亚的食品物资援助生活。
这片多难的土地何时能迎来持久和平,犹未可知。
非洲有54个国家,具体如下:
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多哥、厄立特里亚、佛得角、冈比亚、刚果(布)、刚果(金)、吉布提、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纳、加蓬、津巴布韦、喀麦隆、科摩罗、科特迪瓦、肯尼亚、莱索托。
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旺达、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求斯、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南非、南苏丹、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塞舌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威士兰、苏丹、索马里、坦桑尼亚、突尼斯、乌干达、赞比亚、乍得、中非。
地理环境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约3020万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亚洲各国国名及首都
中国(北京)
韩国(汉城)
朝鲜(平壤)
日本(东京)
马来西亚(吉隆坡)
印度(新德里)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泰国(曼谷)
越南(河内)
斯里兰卡(科伦坡)
缅甸(仰光)
孟加拉国(达卡)
不丹(廷布)
阿富汗(喀布尔)
柬埔寨(金边)
尼泊尔(加德满都)
老挝(万象)
锡金(甘托克)
菲律宾(马尼拉)
阿塞拜疆(巴库)
格鲁吉亚(第比利斯)
亚美尼亚(埃里温)
塔吉克斯坦(杜尚别)
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
新加坡(新加坡)
马尔代夫(马累)
文莱(斯时巴加湾)
东帝汶(帝力)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伊拉克(巴格达)
伊朗(德黑兰)
约旦(安曼)
沙特阿拉伯(利雅德)
阿联酋(阿布扎比)
阿曼(马斯喀特)
科威特(科威特)
以色列(特拉维夫)
也门(亚丁)
巴勒斯坦(耶路撒冷)
卡塔尔(多哈)
巴林(麦纳麦)
叙利亚(大马士革)
黎巴嫩(贝鲁特)
蒙古(乌兰巴托)
塞浦路斯(尼科西亚)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吉尔吉斯(比什凯克)
=====================================================================
欧洲各国国名及首都
英国(伦敦)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
法国(巴黎)
波兰(华沙)
瑞士(伯尔尼)
瑞典(斯德哥尔摩)
意大利(罗马)
德国(柏林)
摩纳哥(摩纳哥)
拉脱维亚(里加)
希腊(雅典)
阿尔巴尼亚(地拉那)
挪威(奥斯陆)
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
保加利亚(索非亚)
荷兰(阿姆斯特丹)
爱尔兰(都柏林)
捷克(布拉格)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
葡萄牙(里斯本)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
土耳其(安卡拉)
丹麦(哥本哈根)
卢森堡(卢森堡)
西班牙(马德里)
圣马力诺(圣马力诺)
匈牙利(布达佩斯)
列支敦士登(瓦杜兹)
冰岛(雷克雅未克)
安道尔(安道尔)
芬兰(赫尔辛基)
俄罗斯(莫斯科)
乌克兰(基辅)
白俄罗斯(明斯克)
法罗群岛(曹斯哈恩)
摩尔多瓦(基希讷乌)
立陶宛(维尔纽斯)
爱沙尼亚(塔林)
马其顿(斯科普里)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梵蒂冈(梵蒂冈城)
比利时(布鲁塞尔)
马耳他(瓦莱塔)
======================================================================
非洲各国国名及首都
安哥拉(罗安达)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埃及(开罗)
中非(班吉)
几内亚(科纳克里)
几内亚比绍(比绍)
博茨瓦纳(哈博罗内)
布基纳法索(瓦加杜古)
上沃尔特(瓦加杜古)
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
马里(巴马科)
马拉维(利隆圭)
扎伊尔(*萨)
赤道几内亚(马拉博)
冈比亚(班珠尔)
贝宁(波多诺伏)
毛里求斯(路易港)
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
乌干达(坎帕拉)
布隆迪(布琼布拉)
卡奔达(卡奔达)
卢旺达(基加利)
乍得(恩贾梅纳)
尼日尔(尼亚美)
尼日利亚(拉各斯)
加纳(阿克拉
加蓬(利伯维尔)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多美)
吉布提(吉布提)
多哥(洛美)
苏丹(喀土穆)
利比亚(的黎波里)
利比里亚(蒙罗维亚)
佛得角(普腊亚)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
纳米比亚(温得和克)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
肯尼亚(内罗毕)
南非(比勒陀利亚)
科摩罗(莫罗尼)
津巴布韦(索尔兹伯里)
突尼斯(突尼斯)
莱索托(马塞卢)
莫桑比克(马普托)
索马里(摩加迪沙)
象牙海岸(阿比让)
喀麦隆(雅温得)
塞内加尔(达喀尔)
塞舌尔(维多利亚)
塞拉利昂(弗里敦)
摩洛哥(拉巴特)
赞比亚(卢萨卡)
圣赫勒拿(詹姆斯敦)
留尼汪(圣但尼)
斯威士兰(姆巴巴纳)
西撒哈拉(阿尤恩)
刚果(布拉柴维尔)
======================================================================
美洲各国国名及首都
美国(华盛顿)
加拿大(渥太华)
秘鲁(利马)
海地(太子港)
萨尔瓦多(圣萨尔瓦多)
智利(圣地亚哥)
古巴(哈瓦那)
尼加拉瓜(马那瓜)
巴哈马(拿骚)
巴拿马(巴拿马城)
玻利维亚(拉巴斯)
洪都拉斯(特古西加尔巴)
厄瓜多尔(基多)
牙买加(金斯敦)
乌拉圭(蒙得维的亚)
巴巴多斯(布里奇顿)
圣卢西亚(卡斯特里)
圭亚那(乔治敦)
危地马拉(危地马拉)
多米尼加(圣多明各)
墨西哥(墨西哥城)
哥伦比亚(波哥大)
安提瓜(圣约翰)
苏里南(帕拉马里博)
伯利兹(贝尔莫潘)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维尔京群岛(罗德城)
委内瑞拉(加拉加斯)
哥斯达黎加(圣约瑟)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西班牙港)
格林纳达(圣乔治)
======================================================================
大洋洲各国国名及首都
澳大利亚(堪培拉)
新西兰(惠灵顿)
斐济(苏瓦)
马里亚纳群岛(塞班)
汤加(努库阿洛法)
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
西萨摩亚(阿皮亚)
关岛(阿加尼亚)
图瓦卢(富纳富提)
所罗门群岛(霍尼亚拉)
波利尼西亚(帕皮提)
诺福克岛(金斯敦)
库克群岛(阿瓦鲁阿)
瑙鲁(瑙鲁)
在非洲的国家主要有:
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塞舌尔、卢旺达、布隆迪、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等。
根据公开信息,全世界共有197个国家被国际普遍承认,其中193个为联合国会员国。国际普遍承认的非联合国成员为梵蒂冈、巴勒斯坦、纽埃、库克群岛4国,其中,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为联合观察员国。全世界197个国家具体名单如下:
欧洲44国:冰岛、丹麦、卢森堡、罗马尼亚、爱尔兰、德国、列支敦士登、斯洛文尼亚、英国、荷兰、圣马力诺、克罗地亚、挪威、比利时、梵蒂冈等。
亚洲46国:中国、文莱、乌兹别克斯坦、约旦、朝鲜、新加坡、塔吉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韩国、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科威特、蒙古、东帝汶、阿富汗、巴林、日本等。
非洲55国:埃及、几内亚比绍、吉布提、莫桑比克、摩洛哥、几内亚、索马里、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等。
北美洲24国:加拿大、洪都拉斯、牙买加、圣卢西亚、美国等。
南美洲12国: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拉圭等。
联合国介绍
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美利坚合众国。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