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特赦1959讲述的是1959年特赦国民党战犯的历史故事,出现的人物大多是有原型的,大家自然也好奇陈瑞章是否真有其人。通过剧中人物关系介绍我们知道陈瑞章是国民党战犯,在积极的接受共产党的改造,与此同时陈瑞章和王英光之间还有一段故事。
鉴于很多观众好奇陈瑞章的原型,但资料中并无关于陈瑞章的相关记载,可得出结论陈瑞章是虚构的。陈瑞章是特赦1959编剧虚构历史人物,和他同样虚构的人物还有在本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王英光等人。
虚构或真实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在那段改造历史中必定有像陈瑞章一样的人,很多国民党战犯是有原型的,也有没有原型的,这些人都是当时的代表,代表了很多国民党战犯对改造的态度。
简介:
提到陈瑞章和王英光之间的联系,还要从很早之前说起。组织上派王英光和妻子策反陈瑞章,但是他和妻子彭雪刚到目的地和陈瑞章的妻子接触,两人就暴露了,王英光的妻子彭雪在那次任务中牺牲。
特赦1959里在王英光的心中对陈瑞章是有疑问的,他好奇当年他和妻子彭雪为什么会暴露的如此之快,但陈瑞章比较坚持,表示之前不会告诉王英光事情经过,今后也不会。
《特赦1959》中有四个人被认为是虚构的,而且有人说就是这四个人是整部电视剧的瑕疵:深沉厚重的真是历史题材,都像杜聿明王耀武黄维沈醉周养浩那样真名实姓多好,干嘛要弄出刘安国蔡守元叶立三陈瑞章四个虚构人物来?
这种质疑似乎有些道理,但也不完全准确,因为委婉一点比平铺直叙要好一些,毕竟有些事情是不好说、说不得的。其实电视剧中已经伏下了草蛇灰线,熟知那段历史的人,能从这四个角色的几句话甚至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马上就能猜出其历史原型。
正因为电视剧中的一件物品几句话,都在暗示着他们的历史原型,所以我们才可以通过蛛丝马迹,找到刘安国蔡守元叶立三陈瑞章原型,并且很悲伤地发现:有一人被枪决了。
那个看着有点混不吝,其实比谁都精明的刘安国,很多人一看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不是那个文强吗?
据功德林要犯管理所所长王英光介绍,刘安国“1926年入党,参加过南昌起义,当过高级干部”。刘安国自己则说:“我不是叛徒,我是受不了审查和质疑,这才负气出走的!”
这就不用细问了,有过这样的经历,又进了功德林的,只有一个人:1925年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入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曾任红一师师长兼政委,后被王明审查打击,负气出走寻找组织未果,这才在程潜、张治中介绍下跳了槽,最后以“徐州前进指挥所副总参谋长”的身份,跟杜聿明一起在淮海战役中被俘。
此人资格老,被动地走错了路,级别很高,但却似乎没有什么罪行,抗战中还立有大功(策反百万伪军),所以他在功德林连个检查都不肯写,给人留下了抗拒改造的印象。
刘安国的真实历史身份极好确定,跟他一样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蔡守元,他身上的标志物,就等于在脑门上刻下了“罗盘将军”四个字。
初到功德林,管理员要求所有战犯交出随身携带的东西登记造册,蔡守元拿出自己的宝贝:“没见过吧?罗盘,测风水用的;(又拿出几个铜钱)这是五爻卦。”把小战士闹糊涂了:“什么乱七八糟的!”
小战士不知道咋回事,但是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当年进了功德林而且又会算卦的,就是张淦,桂系大将,白崇禧送他绰号“罗盘将军”,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在电视剧里,蔡守元是功德林里立功最大的一个,因为他成功劝降了盘踞在大西南数万蒋军残兵败将,要是按照这功劳,第一批特赦名单中肯定应该有他的名字,但是大家都知道,没有蔡守元,也没有他的历史原型张淦——原因很简单:1959年12月第一批特赦,张淦已经于当年二月就病逝了。
让蔡守元(张淦)去大西南劝降,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因为张淦是桂系元老,说话很有分量。张淦其实也不是仅仅会算卦,在历史评价中,此人身“北伐名将”“抗日名将”两个称号,参加过武汉会战、随枣会战。
张淦被俘前是第三兵团司令官,所以王英光才过故意问马玉和副所长:“知道蔡守元什么来历吗?”马副所长回答:“知道,他是中将兵团司令。”这就不用猜了,蔡守元的原型就是张淦,一点问题都没有。
刘安国蔡守元的真实身份很好确定,因为他们两个的身上都贴着标签呢,但是叶立三是谁,就比较让人费脑筋了。有人说叶立三的原型不是王耀武的爱将韩浚,因为身份对不上号:叶立三是少将师长,韩浚被俘的时候是中将军长,韩浚也参加过南昌起义,当过秋收起义副总指挥,战斗中负伤与组织失去联系,这才转变了立场,这一点跟文强有点相似,只不过他不是受不了审查打击才负气出走的。
叶立三的身份其实不难确定,因为他对老长官王耀武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尊重,尊重之中还有一些愧疚:“佐公(王耀武字佐民,称之为佐公,就跟称程颂云为颂公、李德林为德公一样),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山东战区,您把最好的一个部队交给了我,让我全弄丢了!”
叶立三接下来的话又透露了自己被俘的地点和原因:“莱芜战役。李(仙洲)长官不听你的劝说,一味服从陈诚,这才酿成今天的大败。”在莱芜战役被李仙洲瞎指挥断送的王耀武爱将,就是韩浚这么一位,所以叶立三的原型,除了韩浚,找不出另外的人了——韩浚又名傅韩浚,头一个字单立人,后一个字三点水,合起来恰好是“立三”。
在功德林里,唯一一个跟所长王英光早就认识而且私交不错的,就是陈瑞章,而且陈瑞章夫人的戏码也挺重,而这也正体现了对陈瑞章原型的尊重——陈瑞章这个名字是假的,但是他的番号和职务说得很清楚,电视剧第一集,就通过王英光跟徐高平的对话,给出了陈瑞章确切身份:“八十七军中将军长。”
这位八十七军中将军长,是最有可能跟以策反为主要任务的王英光联系的——此人是程潜的女婿段沄,曾任第八十七军中将军长兼塘沽防守司令段沄(字湘泉)。
程潜起义,段沄还没来得及起义,就被老蒋弄到岛上,被保密局秘密枪决了。《特赦1959》设立八十七军军长陈瑞章这个人物,也可能是向段沄将军致敬——段沄是否真的决定起义,海峡两岸有不同的说法,这边承认确有其事,可是对面却又开始说他冤枉了……
陈瑞章是电视剧《特赦1959》里的虚构人物,现实中没有原型。
《特赦1959》是由董亚春总导演,张铎、奚望领衔主演,曹克难、高一玮、赵恒煊、肖荣生联袂主演的年代剧。
该剧讲述了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特赦共释放反革命罪犯和刑事罪犯12082名、战犯33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该剧于2019年7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在腾讯视频和***网同步播出。
扩展资料
《特赦1959》主要人物:
1、王英光
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长。文武双全,屡立战功。抗战结束后调往华北,从事敌工工作。开国之后,中央政府决定在各地设立关押战犯的管理所,王英接到命令担任北京功德林管理所所长,他带领一批官兵和战犯级国民党高级军官,入驻北京功德林,从此开始了长期在管理所工作的生涯。
2、梁冬芳
功德林管理所医务室护士。父亲是解放军高级干部,后成为王英光女友。善良,单纯,活泼。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代表了新生政权温暖如春的一面。她的言行建立了最直观的形象,产生了最良好的影响。
《特赦1959》是以1959年特赦国民党高级战犯为核心事件展开的剧情,剧中大部分人物都有原型,除了北京功德林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外,还有关押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们都是经历过战场和生死的人,想要彻底改造 他们难如登天,但是管理所所长王英光等人始终坚信这些战犯会有脱胎换骨的一天。
《特赦1959》里各人物基本都有原型,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蒋经国和溥仪大家应该都清楚他们是谁,其余人物原型大部分都是蒋介石集团的,下面来了解下都有谁。
北京功德林管理所关押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国民党中执委王耀武,国民党少将师长叶立三,陆军中将杜聿明、黄维、蔡守元和沈醉,这些都是国民党有头有脸的厉害角色,剧中还出现了国民党高级军官陈长捷、傅作 义、徐远举、陈玉生、邱行湘、王陵基、廖耀湘、李仙洲、马励武、杨伯涛、周振强和范汉杰,他们的职位不低,也是国民党虎狼之师里的大将,同时国民党著名特工康泽国、周养浩和曾扩情也在这部剧里,以上这些人都是 有原型的。
剧里的罗瑞卿和陈赓等人都是无产阶级军事家,他们为中华民族付出了鲜血和汗水。《特赦1959》所讲述的事件是真实存在的,里面很多人物都有对应原型,不过主角王英光是虚构的人物,他坚毅勇敢,能文能武, 与国民党高级战犯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年的较量,在这段改造过程中,不仅战犯们在慢慢发生变化,王英光也同他们一起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改造一个人需要时间和耐心,王英光用十年时间与高级战犯进行艰难博弈,最后他成功了,北京功德林的高级战犯勇敢接受新的思想,拿到了特赦书,而王英光也成为大家心目中最了不起的英雄。
第一任所长叫王英光,那时候应该还没有授衔,所以没军衔的,好像是局级单位,那些大战犯转移走了后,功德林改为处级单位。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第一任所长的形象是电视剧《特赦1959》虚构的,现在只能找到时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冯基平先生的相关资料,当时冯基平先生主持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相关修缮工作。
冯基平(1911—1983),辽宁法库人,六岁在县立小学读书,十三岁到高级班学习,同年考入私立中学读书。十六岁考入省城平治中学读书,十九岁进入北平中国大学读书。
1931年,冯基平加入共青团,同年成为共产党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冯基平参加东北抗日救国会,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四军司令部秘书长、辽阳县委书记。
1932年回北平出任北平东北军旅委书记。
1936年负责山西方面的领导工作。
1940年率领部队参加百团大战,战斗中受伤回到延安休养身体。
1941年在八路军出任职位。
1945年出任山西地区调查局科长。
1946年开始先后继任绥蒙保安副处长,晋绥公安局工作站长。
1947年任中央直属工作站长。
1948年底回北平任公安局二处长。
1983年因病逝世,终年72岁。
扩展资料:
功德林一号战犯管理所,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路一号,占地近百亩,监房能容纳千人以上。
功德林原是北京城德胜门外的一座庙宇,清朝末年,朝廷在此创设“京师习艺所”,是中国第一个劳改机关。
1915年更名为“京师第二监狱”。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期间,司法总长罗文干最终完成了这座监狱的全部改造,后来成为国民党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是在这里被敌人杀害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基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