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你找了很多,接招!
【马德里:越夜越美丽】
记得里, 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唱到:我要回到遥远的安达路西亚,舞蹈在那金色阳光下。可她最终没能回到母亲的故乡—马德里。一提到马德里,如血的玫瑰,如火的红裙,残酷而不失温文的斗牛士……想想都会让人迷醉的城市。
这时夜幕已慢慢降临,正是一道去品味西班牙的夜色的时候...
越夜越美丽
有人说,马德里是“越夜越美丽”,这是因为白天的马德里喧闹拥挤,到处是观光客。而夜晚的马德里却是充满着 *** 与活力,洋溢着浪漫与狂野,很有些媚惑的感觉。
也许西班牙的建筑并不很有名,但近乎统一的建筑样式给人一种谐调的美感,特别是在夜色与金色灯光的笼罩之下。马德里的夜很灿烂,却并不喧嚣,不信,你看那深蓝天幕上缀着的圆月正讲述着神秘与落寞。
正在学习西班牙语的陈持,言语之间丝毫不掩饰对这座城市的赞美。他领着我们在繁华的大街与汹涌的车流中不停地穿梭,用相机拍下一幅幅充满诱惑力的画面。刚开始,跟着他穿过车流还心有余悸,可后来,大概被这个城市的气息感染了吧,也开始笑自己竟然会如此地不守规矩。
走了一会,大家都饿了,于是去吃陈持强力推荐的海鲜炒饭(Paella)。由于是夜市,价格都比较贵,可当香喷喷的Paella端上来时,点菜时心痛的感觉一下就不见了。这种炒饭和中国的炒饭烹制过程刚好相反,它是把生米倒入炒锅,加入特制的酱料和各种海鲜炒至入味后再倒入水焖熟的。因此比起扬州炒饭来更多一份浓郁与厚重。酱黄,油亮的饭粒中包着货真价实的海鲜,点缀着碧绿的青豆—引得人很有食欲哦,别忙,先给它拍张照片!
饭后继续我们的夜行,也许是因为道路还不熟,也许是因为这迷惑的夜色,我实在是记不得都去过哪些地方,记得名字的只有Plaza de majoy(中心广场)。每到一处,都会发出赞叹,每经一地,都不停地拍照,想让这激动的瞬间变成永恒……]
没有斗牛的西班牙
和我想象中的不同,西班牙的斗牛活动并不是进行得如火如荼,相反,很有些冷清,后来听说,是因为这里的比赛要五月才开始进行。站在圆弧型斗牛场的外边,有一丝失望,看来这次想进去看场真正的斗牛是不大可能了。只能想象在耀眼的阳光下,红色与金色交织的华服如火焰灼伤瞳孔,人与兽力量的较量鼓舞着观众的 *** 。
和欧洲的许多城市一样,马德里老城也交错着大大小小的广场和古老的街道,其繁华程度和北欧国家的清肃可是大相径庭了。不知怎么,我是总想象着在这异乡街道的下一个迂回里迷失的感觉。太阳门(Sol)广场是马德里的市中心,来来往往的巴士在这里卸下一批批的观光客。街边的纪念品小店里卖着各种各样的明信片和纪念品,其中不乏皇马的球衣和围巾,现在我好像理解为什么小贝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转会皇家马德里,比起灰色沉闷的曼彻斯特,这个浮动着野性香味的城市也许更充满挑战力。
绵延奢华的回忆
巴黎的凡尔赛宫,对于奢华,可能已经变得不再有震憾的感觉。但既然来到了马德里,去这号称世界第三的皇宫走上一走还是不能免俗的。
带着巴洛克式风格的繁复与华丽,那冷白色的宫墙目睹了多少的沧海桑田?这个美丽的国家,曾经是那样的辉煌,天空下的大海都等着他们的起航,然而岁月流逝,霸主的地位已成过去,却又偏偏留下那么多完美的碎片让人唏嘘……
Retiro Park(丽池)的那一面湖水,衬托着玻璃宫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七色花,那该开在玻璃宫的天顶之下才相配。中午的丽池很安静,空气仿佛也凝结了下来。时间这个东西一经流淌到了这里,就好像一下子失去了重量,随着地中海的波光荡漾了起来。湖水懒洋洋地纹丝不动,若是此时能打起几十年前欧洲女子钟爱的蕾丝阳伞泛舟湖上,定能使我醉倒在这里。沿着湖岸信步前行,迎面走过来一对头发花白的夫妇,两人互相搀扶着慢慢行走,对视的眼中闪着温柔的光,忽然心中一丝感动,也许这种相濡以沫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浪漫与幸福吧。
后记
不记得之一次看Flamenco是在什么时候了,不过一定是在电视上。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是非常典型的西班牙的感觉。沉重的节拍,迷乱的发丝,开合的扇子,无不把女人的妖娆和男人的狂野发挥到极致,这和我对马德里的印象与感觉如此吻合。不知不觉,夜色阑珊,是和这座城市告别的时候了,这个奔腾着Flamenco奔放舞姿的城市,这个洋溢着斗牛士 *** 的城市,这个拥有古典的幽雅浪漫和现代都会奢靡之气的城市。我期待着下一次的故地重游……
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伊比利半岛中心的马德里为西班牙的首都以及经济、文化及政治中心。该市也为欧洲数一数二的艺术中心,每年都吸引来大批的观光客。以太阳门(Puerta del Sol)为中心,道路由此成放射状展开,便利的地铁和公车系统,交通四通八达。悠闲的步道,提醒你身处於西班牙,不论白天或夜晚都是十分适合你闲逛,逛累了还可以来杯咖啡,静静地感觉这城市的脉动以及享受当地的风情。
马德里是个相当适合步行漫游的城市,从太阳门往西比列斯广场,或从大广场往王宫方向,沿途尽是艺术、文化、宝藏,马德里著名的景点有庄严的皇宫(Palacio Real)、有委拉瑞兹、哥雅和葛雷柯名作的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年轻人聚集的太阳门、16世纪时哈普斯堡王朝建造了著名的大广场(Plaza Mayor)及圣伊西卓大教堂(Catedral de San Isidro)……。到处都是观光客群聚尽情浏览古迹、世界知名的博物馆以及享受夜生活。和欧洲其他着名的首都有点不一样,马德里直到1561年菲利普二世国王(King Felipe II)将王宫搬至此地,才比较受到重视,但很快就成为西班牙经济、文化及政治中心。1939年内战漫延至马德里,虽然马德里反对佛朗哥将军的国家主义,但它仍然是西班牙首都,因为这在政治上仍有相当的稳定作用。佛朗哥将军死后,西班牙社会开始大规模的变革,企图从极权主义的压迫中彻底破茧而出,马德里现在仍是西班牙政治文化中心,而且角色更加重要,迁入居民大增,并希望能找到更好的就业、就学机会
作者: 夜空 2005-2-27 12:56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普拉多美术馆
虽然面向交通拥挤的普拉多大街(Paseo del Prado),但普拉多美术馆还是显得非常宁静安详。在卡洛斯三世时代,这里最初是作为自然科学博物馆由建筑学家番德·比利亚努埃巴主持修建的,但由于受法国独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计划的完成变得遥遥无期。其后费尔南多七世国王和伊莎贝尔·德布拉甘萨王妃决定把这里建成美术馆。1819年,收藏了王宫中众多美术精品的美术馆对外公开开放。
建筑物属于新古典风格,在简约之中透露出其品位的非凡。作为绘画馆而称得上世界之一的普拉多美术馆,其所收藏的作品,单是绘画作品就超过了8000件,如果要慢慢地一件一件鉴赏这些作品,至少需要整整一天的时间。所以,为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更好事先挑选好自己所要认真鉴赏的作品,以这些为中心来浏览比较好。在进美术馆以前,在书店先买一本国语版的导游手册肯定能省却不少宝贵的时间。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27 12:57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提森·波尔内米萨美术馆
1992年,在普拉多美术馆斜对面开放的这个美术馆,是由过去的比利亚埃尔莫萨宫殿改建而成的。这里所展出的藏品是西班牙 *** 从以个人藏品数量居世界第二位的提森·波尔内米萨男爵那里收购来并对外公开展出的。
在1层展出的是毕加索、米罗、达利、夏加尔以及布拉克等19世纪到20世纪画家的作品。2层则是从佛兰斯·哈鲁斯、罗易斯达尔等17世纪的荷兰绘画作品到洛可可风格、新古典主义、塞扎纳等的后期印象派作品。而3层展示的是初期的意大利绘画作品、16—18世纪的荷兰、德国、意大利绘画作品等。这里可以说是一个概括西洋美术流派的,在质和量上都属于之一流的美术馆。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27 12:58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 罗·卡尔迪亚诺美术馆
沿着塞拉诺大街北上,在娴静的萨拉曼卡地区的一角就是这座美术馆了。美术收藏家何塞· *** 罗佳尔迪亚诺(1862—1947)毕生收集的藏品,在他死后,连同这座宅邸一并捐赠给了国家。1951年,这里作为美术馆开始对外开放。一说到美术品,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绘画和雕刻,但在这里,主人收集了从中世纪开始一直到近代的欧洲所有流派的工艺美术作品,这作为个人收藏家的藏品是非常令人难以置信的。
这个美术馆里,有1到4层30多间展厅,展示的作品数量之多令宽大的房间也显得狭小不堪。在1层展示的是景泰蓝和象牙雕刻,2层是金银工艺品和家具、欧洲巨匠的各种小作品,3层是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绘画,特别是17世纪画家戈雅的《魔女 *** 》等绘画作品比较有意思。在4层展示了许多武器、纺织品和扇子等。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27 12:58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索菲娅王妃艺术中心
这是一座集中了20世纪现代美术精品的美术馆。在它的2层展示着毕加索的著名作品《格尔尼卡Guernica》。在市民战争开始的第二年即1937年的4月26日,位于巴斯克地区的小城格尔尼卡受到德国战机容克的猛烈轰炸。一共6000人的小城中有598人死亡、1500多人受伤,得知这一惨案的毕加索于是决定将为同年举行的巴黎万国博览会创作的作品定名为格尔尼卡,开始创作,并以此向全世界宣言其对战争的愤怒和对生命的尊重。
在对空间的利用稍显奢侈的美术馆内,还可以看到毕加索、达利、米罗、胡安·古里斯以及塔比埃斯等现代美术巨匠的精美作品。另外,这里还拥有藏书超过25000册的图书馆,而且这里的美术商店和书店也种类齐全。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27 12:59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太阳门广场
太阳门广场在马德里的正中心位置,从那里有10条街道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现在太阳门广场是马德里孩子们游玩的场所,所以永远人声鼎沸。
太阳门广场是一个半圆形的广场,闻名于世。太阳门广场的名称缘于这里原有一扇朝东方开的称为太阳门的大门,现在此门已不存在。该广场于1853年扩建,面积为1.2万平方米。
太阳门广场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广场,1808年5月2日,马德里人民在这里奋起抵御入侵的拿破仑军队,从而拉开了西班牙独立战争的序幕;1848年马德里安装了煤气街灯,太阳门广场首先被照亮;1879年西班牙有轨电车诞生,发车仪式也在太阳门广场举行。
保安局大楼是太阳门广场中最突出的建筑物,这是一座18世纪末新古典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建成后,曾作为马德里的中心邮局、陆军司令部、内政部等。楼顶的钟楼是1867年加建的。此后,西班牙人就把这座大钟表示的时间视为“标准时间”。
在保安局大楼门前的广场马路边,游人都要亲眼目睹地上的全国公路“零公里”标记。该标记是用彩色石子镶嵌的直径约1尺的圆环,环内有伊比利亚半岛的地图,地图中央标有“零公里”的字样。西班牙用“零公里”为起点,全国公路的里程碑都从这里向外计算。太阳门广场还是马德里市门牌号的起点。目前该广场也是绝大多数公共巴士和三条地铁线的终点站。
太阳门广场一带是马德里最繁华的商业区。从广场辐射出的街道都是商业街,商品琳琅满目,喧闹非凡。
太阳门广场也是最能体现马德里风土人情的地方。广场最热闹的日子是每年的元旦,马德里人蜂拥聚集在这里欢庆新年。每个参加狂欢的人手中都拿着12颗葡萄,钟声一响,人们迅速吞下手中的12颗葡萄。据说这样做可使自己来年的12个月都有好运气。游客如有机会在马德里过新年,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来这里看一看。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27 13:00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马约尔广场
这个广场是菲里普三世在1619年主持修建的,有着独特风格的四方形广场。横向128米,纵向94米,由4层高的建筑围成。在广场中央是菲里普三世的骑马雕像。在建成之后的漫长岁月里经历了3次火灾,又重新修建,直至1953年完成后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以前在周围住户的阳台上经常可以看到奢华的皇家仪式、斗牛以及种种纪念活动,甚至是宗教裁判所施行的火刑现场的这座广场上,现在回荡的是抱着廉价吉他的年轻人们的嘹亮歌声。
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在库齐里埃洛斯门(Arco de Cuchilleros)下面的库齐里埃洛斯(Cuchilleros)大街和圣米格罗(San Miguel)大街上,林立的小饭馆会被喝了几杯而高声歌唱的人们挤得满满当当的。这种气氛是非常独特的,应当去一睹为快。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27 13:00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西班牙广场
在这座1930年为纪念塞万提斯而修建的广场上,塞万提斯雕像好像在俯瞰着唐吉诃德和桑乔—潘萨的雕像一般屹立在广场的正中。在雕像背后的大楼是西班牙大厦(Edificio España)。旁边是1948年建成的当时欧洲更高的马德里塔(Torre de Madrid)。另外,塞万提斯像是一个留影纪念的好背景。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27 13:01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科隆广场
科隆广场也称作哥伦布广场(Columbus Square),旁边是迪斯古布里曼托花园(Jardines del Desculbrimiento)。1885年,在广场上一座新哥德式的雕像台上竖立起发现者哥伦布的雕像。广场另一面是四座巨型混凝土雕塑,看上去有点像大型臼齿,它们也是为了纪念哥伦布而建,上面的碑文描述了美洲的发现。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27 13:02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马德里旅游景点全记录(顶了)
大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
建于城南部的一座13世纪修道院的旧址上。据说该修道院是由圣方济(St Francis)修士来西班牙朝圣期间修建的。圆形大厅是由一位名叫弗朗西斯科·卡贝沙(Francisco Cabezas)首先设计的,但接下来发现该设计在结构上欠妥,而该建设最终是由意大利建筑师沙巴汀尼(Sabatini)于1874年修建完工的。内部装饰主要采用19世纪华丽的风格;一幅壁画展现了圣雅各(St James)正在歼灭摩尔人的场景,还有一幅戈雅的早期壁画,其中包括这位艺术家目光炯炯的自画像。
西班牙更大的两座城市是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他们充满了多样性。马德里开放而热情,人们却又杂沓匆忙,谦卑朴实;她的老旧社区是由简单和谐所组成的曲折迷宫,周围则是现代都市的优雅建筑、公园以及林荫大道。在马德里有各种不同的美术馆与博物馆,她享有心胸宽大的盛名,任何新来的创作者都可找到安息之地并且受到热烈的欢迎,可以说得上是各种不同时尚风潮共存的都市。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9 10:14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柔情马德里(组图)
早晨的马德里街头人并不是很多,西班牙人的生活过得很悠闲甚至有些散漫。在马德里,可听到很多有关马德里的传说,最有意思的是“马德里”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在遥远的古代,马德里还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只有几户人家,星星点点分布在原始森林中。一天,一个小孩在屋外玩耍,突然有一头黑熊向他扑来,孩子急中生智,赶紧爬到树上,正在这时,他的妈妈找他回家,她只顾寻找孩子,根本没有注意到蹲在树下张着血盆大口的黑熊。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孩子不顾自己的安危,在树上大喊起来“妈妈快跑!”母亲这才惊觉,躲到了安全的地方。为了纪念这个勇敢的孩子,在这里建城之后,人们便用这句“妈妈快跑”(西班牙语“马德里”)作了这个城市的名字。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9 10:15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柔情马德里(组图)
马德里的广场非常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300多个。广场中央多为雕像或钟楼,每个广场各具物色,都有一些历史典故。其中以西班牙广场最著名,游客也最多。广场不大,正中央矗立着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师塞万提斯的纪念碑。这位大文豪的巨幅雕塑,神态庄重,手里托着《堂吉诃德》的不朽巨著,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远方。在纪念碑下面的堂吉诃德铜像更是惟妙惟肖,他身穿铠甲,骑着瘦马,带着仆人桑丘,风尘仆仆,似乎刚刚“出征”归来。在塞万提斯塑像身后,喷泉如柱,白鸽飞翔。整座广场如同一件艺术品简洁有力,一气呵成。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9 10:15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柔情马德里(组图)
马德里的广场非常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300多个。广场中央多为雕像或钟楼,每个广场各具物色,都有一些历史典故。其中以西班牙广场最著名,游客也最多。广场不大,正中央矗立着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家和语言大师塞万提斯的纪念碑。这位大文豪的巨幅雕塑,神态庄重,手里托着《堂吉诃德》的不朽巨著,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远方。在纪念碑下面的堂吉诃德铜像更是惟妙惟肖,他身穿铠甲,骑着瘦马,带着仆人桑丘,风尘仆仆,似乎刚刚“出征”归来。在塞万提斯塑像身后,喷泉如柱,白鸽飞翔。整座广场如同一件艺术品简洁有力,一气呵成。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9 10:16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柔情马德里(组图)
马德里可算是融合伊比利亚半岛所有烹调方式的大熔炉,有时美食家会对于马德里特有的烹调手法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有所争议,然而实际上马德里由于借助来自安达鲁西亚、加利西亚、阿斯图里亚斯及其它地区的移民,而使其烹饪方式更加丰富。最值得一提的是马德里肉汤,这是将豌豆、蔬菜混合,牛肉和猪肉一起焖煮,而做成的一道多汁上的菜肴;牛肚则是另一道代表菜,可以在马德里一些知名的餐厅吃到这道菜,另外还有不可忽略的大蒜浓汤、蜗牛餐、马铃薯煎蛋饼;尽管马德里离海很远,却有最著名的烤海鲷,而且鳕鱼几乎是每道菜中的主要佐料。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夜空 2005-2-9 10:17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柔情马德里(组图)
马德里饮食最迷人的传统,可以享受餐后甜点的习惯一窥究竟,例如炸牛奶鸡蛋面包,是春季及圣者节日中最典型的餐点,十一月份的蛋卷、奶油肉馅饼及油煎饼,圣诞节吃的杏仕糖糕、果仕糖以及在圣伊西德罗节日吃的小茴香糕饼,马德里人可以随着节日的不同而享受不同的甜点。在马德里及西班牙其它地区,下酒菜也是一个烹饪传统,为了品尝下酒菜而上馆子吃饭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惯,光是在马德里的街道上就分布了数以百计的酒吧提供下酒菜和啤酒。
就这点,lz先凑合看看~~呵呵
人们一度认为,玛雅文明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但墨西哥各地许多风格各异的石制、陶制、玉制的雕像,使人们隐隐觉得还有一个更古老的传统。这些雕像大多有厚厚的黄种人嘴唇,扁平的鼻子,还带着一个奇怪的张嘴咆哮的表情,好像一个即将嚎啕大哭的婴儿的脸。有些婴儿更是青面獠牙,三分像人,七分似虎,这些雕像出土最多的是在墨西哥湾海岸。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在玛雅文明之前,有一种更为古老的文化曾经长期存在,这就是奥尔梅克文化———玛雅文明之母。
奥尔梅克地区本是墨西哥海湾附近的低湿沼泽地带,水草丰美,湖泊众多,从公元前1200年左右该地区村落密集,人口越来越多,过着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生活。到了公元前1000 年左右,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出现了,族长、首领等上层人物都是奴隶主,战争俘虏变成了奴隶,种田,当仆役,有的被当做祭品杀掉取出心脏祭祀神灵。奥尔梅克文明还没有文字,但它创造了大量的建筑和雕塑作品。这从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废墟上可以略见端倪:虽然许多细部的精美的装饰都湮没不见了,但是它们的规模仍然惊人。拉文塔的中心就是一个方圆五平方公里的土台,台上建有各类宗教建筑。拉文塔的工匠师们独出心裁地建造起南北两组中心建筑群,南面是考古学家称为“卫城”的高台,东西宽二百二十米,南北长一百八十米,在它的旁边排着几条长一百八十米却只有四十五米的宽的条形高台,高台之上有神庙、祭台等建筑。北面的建筑群更为宏伟,有美洲文明最有特色的神庙形式———金字塔神庙,又可以成为塔庙。塔庙之宏伟,令人瞠目,绕塔走一圈要四百米,高三十二米以上,顶上还有两层楼高的神殿。它的北面有两个规整的庭院按塔的中轴前后排列。奥尔梅克文化最突出的特征是高约二点四米的玄武岩头像。拉文塔的最著名的一个头像先存于比利亚埃尔莫萨的奥尔梅克公园。它重达三十多吨,高有二点五米以上。除此外,其雕刻品中还包括祭台,饰有浮雕的独块巨石台,整块巨石棺和葬礼用的柱石,上面刻有图画文字和巨石。奥尔梅克文化自始至终贯穿一个主题———美洲虎。在雕刻品中,美洲虎是主要的题材和生成基因。有时虎是虎人是人各不相干,有时人虎杂糅似虎非虎似人非人,名为 “虎人”。在热带雨林里,美洲虎对只靠石尖短矛护身的印第安人来说,无疑是真正的洪水猛兽。奥尔梅克人全心全意拜服在它的脚下,把它视为力量和权利的化身。后来,人的意识萌芽了,他们把简单的信仰改造成一种超自然的生物,美洲虎和人就 *** 合一,部分是人部分是兽。中国原始图腾也有同样的思维路径,早期的各色动物拼凑出龙、凤,接着人面蛇身的伏羲、女娲出现了。
奥尔梅克人可能没有外援独立发展自己的文化。现有的证据证实了它的独立的身影,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丝毫干扰。差不多同时的秘鲁北部和中部的查文文化却出现了相似的因素:美洲虎或虎人的图腾。这就不是巧合。在墨酉哥太平洋海岸的古里诺州,曾出土若干奥尔梅克式的雕像。由此,科华路比亚推测奥尔梅克文化可能是由此滥觞。如果是真的,奥尔梅克文化离亚洲的祖先就更接近了。奥尔梅克人发明了宗教领袖制度。这个制度是所有中美文明的支柱。他们的城市拉文塔,没有驻扎的痕迹,纯粹是个宗教仪礼中心。居住在广大地区的人民,定期前往礼拜、献祭和修缮。拉文塔的祭司权力高尚,衣食无忧。大约在四百年里,他们一直流行着一种风俗:埋葬用玉和石制造的图案及祭品。面积约两平方公里的岛上根本没有石块,那些坚硬的玄武岩最近也得在八十里外才可找到。采石、运石、雕刻,奥尔梅克人的生活是艰辛的。一代代奥尔梅克人尊奉神灵,却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无怪乎,雕刻中他们面目迟钝,神情死寂,麻木愚钝,宛然听天由命,任人宰割的无奈相。生而如此,死又何憾?奥尔梅克,催人大恸的一页。
美洲大陆的奥尔梅克文明不仅年代最早,而且它开创的各种传统都为日后的中美洲各个文明继承下来。这些传统有神权政治、金字塔神庙、美洲虎崇拜、玉文化等等,还有数字系统、天文历法、宗教神学和神话故事等。另外,他们重视可可豆,尤其珍爱凤鸟的羽毛,这些传统也都传给了玛雅文明。
奥尔梅克的原意就是“橡胶之乡”,橡胶是它的特产,而用橡胶做成的垒球般大小的实心皮球也是奥尔梅克的首创。但是,这种球赛并非一般的娱乐活动,而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最隆重的宗教仪式。得胜的队尽享荣誉,而失败的队就要以队长的头颅来祭祀神灵。球场旁边就有一个骷髅台,上面存放着历届比赛失败的球队队长献出的头颅。直到许多年以后,这种习俗才改为以雕像代替。不过,献出生命的球员也会被当成敬神的英雄来看待。当公元3世纪以后,奥尔梅克文明本身逐渐衰落,玛雅人从他们手中接过了文明的火把,并使它进一步发扬光大。
米格尔·科华路比亚斯曾经说过: “现在毫无疑问的是,中美洲所有后来的文明,无论是墨西哥文明,还是玛雅文明,归根结底都是建立在奥尔梅克文化的基石之上。” 人们已经取得了一致的共识,奥尔梅克文明是中美文化的摇篮,是玛雅文明之母。
去别人家里一定要脱鞋,有的时候你去某些寺庙、神社、餐厅甚至传统旅馆都要脱鞋。在上电扶梯时要站对边。在东京你要靠左站,在大阪你要靠右站,不要在公共场合接吻。在某些地方你会因公共猥亵罪而被捕入狱。
墨西哥合众国各州面积
州 C2005.10.17 面 积 人口密度 首府和主要城市
(万人) (人 /km2) (人 /km2)
05 阿瓜斯卡连特斯 1,065,416 5,471 194.74 阿瓜斯卡连斯特
20 下加里福尼亚 2,844,469 69,921 40.68 蒂华纳、墨西卡利
32 南下加里福尼亚 512,170 73,475 6.97 拉巴斯
28 坎佩切 754,730 50,812 14.85 埃佩切
16 恰帕斯 4,293,459 74,211 57.85 图斯特拉-古铁雷斯
29 奇瓦瓦 3,241,444 244,938 13.23 华雷斯、奇瓦瓦
27 科阿韦拉 2,495,200 149,982 16.63 萨尔蒂约、托雷翁
09 科利马 567,996 5,191 109.44 科利马
01 联邦区 8,720,916 1,479 5896.49 墨西哥城
02 墨西哥 14,007,495 21,335 656.55 托卢卡、埃卡提佩
31 杜兰戈 1,509,117 123,181 12.25 杜兰戈
06 瓜纳华托 4,893,812 30,491 160.50 莱昂
17 格雷罗 3,115,202 64,281 48.46 阿卡普尔科
10 伊达尔戈 2,345,514 20,813 107.36 帕丘卡
12 哈利斯科 6,752,113 74,211 90.99 瓜达拉哈拉、萨博潘
14 米却肯 3,966,073 59,928 66.18 莫雷利亚
03 莫雷洛斯 1,612,899 4,950 325.84 库埃纳瓦卡
24 纳亚里特 949,684 26,979 35.20 特皮克
15 新莱昂 4,199,292 64,924 64.68 蒙特雷
23 瓦哈卡 3,506,821 93,952 37.33 瓦哈卡
07 普埃布拉 5,383,133 33,902 158.78 普埃布拉
08 克雷塔罗 1,598,139 11,499 138.97 克雷塔罗
25 金塔纳罗奥 1,135,309 50,212 22.61 华雷斯港
21 圣路易斯波托亚 2,410,414 63,068 38.22 圣路易斯波托亚
19 锡那罗亚 2,608,442 58,328 44.72 库利阿坎
30 索诺拉 2,394,861 182,052 13.15 埃莫西约
13 塔瓦斯科 1,989,969 25,267 78.76 比利亚埃尔莫萨
22 塔毛利帕斯 3,024,238 79,384 38.10 坦皮科、维多利亚城
04 特拉斯卡拉 1,068,207 4,016 265.99 特拉斯卡拉
11 韦拉克鲁斯 7,110,214 71,699 99.17 韦拉克鲁斯、哈拉帕
18 尤卡坦 1,818,948 38,402 47.37 梅里达
26 萨卡特卡斯 1,367,692 73,252 18.67 萨卡特卡斯
墨西哥 103,263,388 1,972,547 52.35 墨西哥城
普拉多一如其它欧洲博物馆,艺术品收藏始于皇室。其奠基者是哈布斯堡和波旁两个王朝。1819年开馆后,皇室藏品逐渐移入馆内。尔后通过国家从艺术市场或展览会选购,或由私人捐赠,馆藏日丰。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伊利莎贝尔二世(1833—1868在位),“皇家博物馆”收归国有,改称“国家绘画雕刻博物馆”。又因其坐落在马德里的普拉多林荫道,使冠以“普拉多”的名称。1872年,普拉多根据19世纪下半叶的自由政策,没收了被查封的宗教团体的艺术藏品,特别是接收了建于1836年的国家三位一体博物馆的藏品,由此大量增加了宗教题材的西班牙绘画与雕刻作品。
20世纪以来,普拉多继续扩大和更新,现已成为全西班牙陈列、展览、报告会、音乐会等各种文化活动最重要的中心。它对建筑及设施的维修十分重视;此外,根据博物馆学的新要求,致力于展室温湿调节、排水防火等各种改进措施,以使博物馆随着时代的向前而顺利迈进21世纪。
意大利画家笔下18世纪时的博物馆普拉多博物馆的主要建筑建于西班牙国王查理三世时期,是当时一批国家资助扩大马德里市区建筑的一部分,“普拉多”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沼泽”,是当时这一处房产主人的名字,后来收归国有後仍然保留了这个名字。在拿破仑占领时期,建筑停止了,这处建筑成为拿破仑的骑兵总部和火药库,直到查理三世的孙子菲迪南七世在位时才恢复建设。到了1868年伊莎贝拉二世在位时,收归国有,改为博物馆,成为国王收藏艺术品的地方,由于地方太小,不足以充分展览收藏品,1918年进行了扩建。
后来又将两座不与主建筑相连的建筑,划入博物馆管辖,1971年将收集19世纪艺术品的“波·里提罗”画廊并入,1985年将展出私人收藏品的“提森·波奈米萨”博物馆并入,这两座博物馆的收藏品弥补了普拉多博物馆收藏品的不足。
博物馆正面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博物馆将主要藏品转移到东海岸的巴伦西亚,后来又转移到法国和西班牙交界的赫罗纳,最后直到瑞士日内瓦。二战开始后又用夜车秘密通过法国运回来。
普拉多博物馆的正门树立着委拉士开兹的青铜雕像.
普拉多的兴建与收藏,自与西班牙历代皇室的趣味和良知密切相关。
普拉多的主体建筑,于18世纪末由建筑师胡安·德·比利亚努埃瓦按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原先作自然科学馆用。以后几经沧桑,特别在法国入侵西班牙——拿破仑把他的兄弟安置在西班牙王位上之后,普拉多改作绘画博物馆,于1819年根据斐迪南七世(1813—1833在位)的命令开幕。除大量绘画作品,这里还搜集了雕刻、素描、家具、钱币、徽章、从壁毯到彩色镶嵌玻璃窗的各种装饰艺术品以及稀世的珠宝。在18世纪末的另一幢建筑比利亚埃尔莫萨宫里,陈列18世纪欧洲及西班牙艺术家的作品;后者以戈雅的作品为中心,突出了这位阿拉贡天才艺术家无与伦比的品格。距离这两座建筑不远,是“隐逸馆”,它是同名旧皇宫遗存下来的部分,陈列19世纪的艺术品,即从戈雅之后开始,至胡安·格里斯、米罗、毕加索——其著名的《格尔尼卡》于1981年收入普拉多,后由于画作过大,移至索菲亚皇后艺术宫展出。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