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PPA:是盐酸苯丙醇胺(phenylpropanolamine)的英文缩写,苯丙醇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拟交感神经兴奋性胺类的物质,它与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麻黄碱和苯丙胺的结构类似,很多治疗感冒和抑制食欲药品中含有这种成分。
一、国外药典对PPA的描述
盐酸苯丙醇胺Phnylpropanolamine Hydrochloride,本品为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新西兰,葡萄牙,瑞士,美国药典均已收载。其他名称Mydriatin。
性状与稳定性:本品为白色或几乎白色结晶性粉末;微具芳香味道,易溶于水,乙醇,难于氯仿,不溶于乙醚和三氯甲烷,本品性质稳定。
体内过程:口服后迅速完合吸收,血浆达峰时间约1-2小时,主要由尿液排泄。 药物作用:本品为拟交感神经药,即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其作用与麻黄素相似,对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呈现收缩作用,但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较少,口服可以治疗鼻充血,因此常与解热镇痛药,组胺拮抗剂组成复方制剂,用以解除感冒症状。
适应症状:用于感冒,缓解鼻充血(鼻塞),打喷嚏,咳嗽症状。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偶见中枢神经兴奋伴震颤,其他可见头痛,视力模糊,头晕,焦虑,失眠,暂性血压升高,心悸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甲亢患者以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作为非处方药,本品限在复方制剂中使用。6-12岁儿童不宜应用,除非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不得与硫利达嗪并用,否则会发生严重的室性纤颤。
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一次不超过25毫克,一日3次。
限定剂型:复方制剂。
它的治疗作用:盐酸苯丙醇胺,有收缩血管作用,因而减轻鼻粘膜肿胀;他与扑尔敏是抗组胺药,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的作用。对乙酰氨基酚,通过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产生解热作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具有止咳作用。几种药的综合共同产生治疗感冒的效果。因此一些胶囊和复方制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周身四肢酸痛、咳嗽、鼻塞、流鼻涕、流泪、打喷嚏等症状。
二、苯丙醇胺的临床价值
苯丙醇胺的作用和兴奋交感神经(sympathic nerve)的效应相似,是一种拟交感神经药。兴奋交感神经效应通俗地说,是种血管收缩作用,但对支气管平滑肌则是舒张的作用。
这种药在临床上被应用于心血管、呼吸系统、眼科、生殖泌尿系统等方面,有助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支气管性哮喘,可消除因感冒引起的鼻粘膜充血,也可为低血压病人增加血压及血流。
01:09患者出现了头痛、咳嗽、鼻塞的话,建议首先应该监测一下体温,了解一下有没有发热的情况存在。另外建议多喝温水,注意休息,饮食需要清淡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的以及油腻的食物等。建议患者可以就诊于呼吸内科门诊。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善检查,以及化验血液,必要的时候完善胸片等检查,来查找原因。诊断明确之后,及时的干预治疗。患者也可以到中医门诊就诊,也可以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选择汤药口服等。患者出现头痛、咳嗽、鼻塞的话,注意保温。出门的话可以戴口罩。鼻塞还有点咳嗽可能是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出现了普通的感冒导致的。
感冒是由于身体着凉和细菌、病毒、衣原体感染引起,主要的症状是会引起身体发烧、头部疼痛或者鼻塞、流鼻涕。另外,也会出现咳嗽或者咳痰等症状,这时应该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
如果是长期鼻腔分泌物增多或者鼻塞,需要考虑出现鼻炎或者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这种情况应该抗过敏治疗,才可以减少鼻腔分泌物。
咳嗽和鼻塞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类,由呼吸系统感染而引起的症状。如果患者只单纯性的咳嗽和鼻塞、打喷嚏,这些症状就是典型的上呼吸道感染。
患者可能是因为不慎穿衣服少,受凉或者是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由别人患有病毒性感冒进行传染而导致。
针对这类患者如果仅表现有干咳而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以煮患者多喝水,并且适当的可以口服一些治疗干咳的药物如右美沙芬,克咳敏,咳必清。
同时也可以嘱患者喝一些感冒药来改善鼻塞的症状,如抗病毒口服液和感冒灵冲剂,同时也可以口服一些感冒胶囊,如速效伤风胶囊,白加黑,感康等。这些药物都可以很好的改善鼻塞症状。如果患者咳嗽比较频繁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嘱患者多喝水,忌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比较重的,也有考虑的是因为过敏而引起的,也可以适当的加一些抗过敏药物来改善咳嗽的症状。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西医·急性鼻炎
3.1 疾病名称 3.2 英文名称 3.3 急性鼻炎的别名 3.4 疾病分类 3.5 ICD号 3.6 急性鼻炎的病因
3.6.1 致病微生物 3.6.2 致病诱因 3.6.3 继发感染
3.7 急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3.8 急性鼻炎的临床表现
3.8.1 前驱期 3.8.2 卡他期 3.8.3 恢复期
3.9 急性鼻炎的并发症 3.10 急性鼻炎的诊断
3.10.1 临床分期 3.10.2 实验室检查
3.10.2.1 血常规检查 3.10.2.2 病原学检查
3.10.3 辅助检查
3.11 需要与急性鼻炎鉴别的疾病
3.11.1 流感 3.11.2 变应性鼻炎 3.11.3 血管运动性鼻炎 3.11.4 急性鼻窦炎 3.11.5 急性传染病
3.12 急性鼻炎的治疗
3.12.1 一般治疗 3.12.2 药物治疗
3.12.2.1 解热镇痛药 3.12.2.2 减充血剂 3.12.2.3 抗菌药物 3.12.2.4 抗病毒药
3.12.3 局部治疗
3.13 急性鼻炎的预后 3.14 急性鼻炎的预防
3.14.1 增强身体抵抗力 3.14.2 避免传染
3.15 相关药品 3.16 相关检查
4 中医·急性鼻炎
4.1 急性鼻炎的病因病机
4.1.1 外感风寒 4.1.2 外感风热
4.2 急性鼻炎的症状 4.3 诊断要点 4.4 需要与急性鼻炎相鉴别的疾病 4.5 急性鼻炎的治疗
4.5.1 辨证治疗
4.5.1.1 外感风寒
4.5.1.1.1 症状 4.5.1.1.2 证候分析 4.5.1.1.3 方药治疗
4.5.1.1.3.1 治法 4.5.1.1.3.2 方药 4.5.1.1.3.3 中成药 4.5.1.1.3.4 草药
4.5.1.1.4 针灸治疗
4.5.1.1.4.1 鼻塞 4.5.1.1.4.2 头痛 4.5.1.1.4.3 鼻塞清涕多
4.5.1.1.5 外治法
4.5.1.2 外感风热
4.5.1.2.1 症状 4.5.1.2.2 证候分析 4.5.1.2.3 方药治疗
4.5.1.2.3.1 治法 4.5.1.2.3.2 方药 4.5.1.2.3.3 中成药 4.5.1.2.3.4 草药
4.5.1.2.4 针灸治疗
4.5.1.2.4.1 鼻塞 4.5.1.2.4.2 头痛
4.5.1.2.5 外治法
4.5.2 饮食疗法 4.5.3 针灸治疗
4.6 急性鼻炎患者日常保健 4.7 急性鼻炎的预防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急性鼻炎的方剂 2 治疗急性鼻炎的穴位 3 治疗急性鼻炎的中成药 4 急性鼻炎相关药物
1 拼音
jí xìng bí yán
2 英文参考
acute rhinitis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3 西医·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acute rhinitis)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1]。俗称“伤风”、“感冒”[1],但与流行性感冒有别,故又称为普通感冒。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更常见[1]。以秋、冬、春之交,气候变化不定的季节最盛。感染后有一定的潜伏期、病期、恢复期及免疫期,故列为一独立疾病。发病时常并发咽、喉及气管等上呼吸道炎症。
感冒其实包括鼻、咽及喉的急性炎症,常为单发,亦有综合发病,故有人称感冒为一综合征。而急性鼻炎常作为感冒的首发或继发症状。因此,常把感冒与急性鼻炎等同。严格地说,急性鼻炎应称为鼻感冒。
感冒之后,仅有短暂的免疫期。所以,有易病倾向者,常反复发生。
3.1 疾病名称
急性鼻炎
3.2 英文名称
acute rhinitis
3.3 急性鼻炎的别名
伤风;感冒;普通感冒;卡他性鼻炎
3.4 疾病分类
耳鼻喉 鼻及鼻窦疾病
3.5 ICD号
J00
3.6 急性鼻炎的病因 3.6.1 致病微生物
主要为病毒,各种呼吸道病毒均可引起本病,如流行性感冒病毒、腺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鼻粘膜的防卸功能遭到破坏时,即可引起病毒侵入机体、生长繁殖而发病。同时存在于病人鼻部和咽部的致病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及其它细菌等)也乘机活跃繁殖,形成继发感染。
3.6.2 致病诱因
常见的诱因有全身因素,如受凉、过劳、营养不良、烟酒过度、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及全身慢性疾病(心、肝、肾疾病)等均可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过程,造成血管痉挛、组织缺氧、鼻粘膜温度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等,使呼吸道粘膜,特别是鼻腔粘膜的抵抗力下降。体质因素亦有一定关系。局部因素主要由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鼻息肉等,致鼻腔通气受限,影响鼻腔生理功能。邻近的病灶性疾病,对急性鼻炎的发生有诱发作用。
3.6.3 继发感染
可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如溶血性或非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及卡他球菌。
3.7 急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在病变开始时,因血管收缩,使局部黏膜缺血,分泌减少。继而血管扩张、水肿、分泌物增加。分泌物先为水样,迅速变为黏液性。由于炎症破坏,使黏膜表面细胞脱落,黏膜下层水肿及细胞浸润。先为单核白细胞及少数吞噬细胞浸润;多形核白细胞逐渐增加,渗出于黏膜表面,形成黏液脓性分泌物。
如无并发症,炎症逐渐恢复,水肿消除,血管已不扩张,表皮细胞增殖。在2周内即恢复至正常状态。
据观察,在急性鼻炎的各期中,细菌停于黏膜表面,而不在上皮层或黏膜下,也未看到其他病毒所见的包涵体。
3.8 急性鼻炎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整个病程可分为3期:
3.8.1 前驱期
数小时或1~2天。鼻内有干燥、灼热感,或异物感,痒感,少数病人眼结膜亦有异物感,患者畏寒,全身不适;鼻黏膜充血,发赤,干燥。
3.8.2 卡他期
2~7天。此期出现鼻塞,逐渐加重,频频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伴嗅觉减退,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还可能出现鼻出血;同时全身症状达高峰,如发烧(大多为低烧),倦怠,食欲减退,头痛等,如并发急性鼻窦炎则头痛加重。鼻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总鼻道或鼻腔底充满水样或黏液性分泌物。由于大量分泌物的 *** 和炎性反应,鼻前庭可发生红肿,皲裂。
3.8.3 恢复期
清鼻涕减少,逐渐变为黏液脓性,合并细菌感染时,鼻涕为脓性,全身症状逐渐减轻。如无并发症,7~10天后痊愈。而鼻黏膜的纤毛输送功能一般在8周左右方能完全恢复。
由于每次致病病毒的种类及其亚型不同,以及机体免疫功能和患者年龄的影响,本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如副流感病毒3或RS病毒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在成人和小儿有很大差别,成人的症状大多很轻,而在小儿则较重,常并发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即使在同一种亚型的病毒,其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亦不尽一致,即使在同一家庭成员中也有明显差异。
小儿体内缺少各致病病毒的相关抗体,易患本病。小儿患病时,全身症状较成人严重,多有发烧,倦怠,甚至高烧,惊厥。常伴有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合并腺样体肥大时,鼻塞比一般重,妨碍吮奶,患儿哭闹不已。
3.9 急性鼻炎的并发症
由于感染的直接蔓延,或不恰当的处理方法(如病期内作咽鼓管吹张,用力擤鼻等),感染可向邻近器官扩散,产生各种并发症:①经鼻窦开口向鼻窦蔓延,引起急性鼻窦炎,其中以上颌窦炎和筛窦炎多见。②经咽鼓管并发急性中耳炎。③感染向下扩散,并发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小儿及老年人抵抗力低下,可并发肺炎。④经鼻泪管引起结膜炎,泪囊炎,但较少见。
3.10 急性鼻炎的诊断
①发病前多有各种诱因,潜伏期1~3天;
②起病时多先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食欲缺乏、口干舌燥、关节酸痛、头疼闷胀、耳闷等;
③鼻部出现鼻痒、喷嚏、先清水样后粘脓样鼻涕、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等;
④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水样、粘液样或粘脓样分泌物。
3.10.1 临床分期
整个病程可分为3期[1]:
前驱期: 数小时或1~2天,鼻内有干燥、灼热感,患者畏寒,全身不适[1]。鼻黏膜充血,干燥[1]。
卡他期:2~7天,此期出现鼻塞,逐渐加重,频频打喷嚏,流清水样涕伴嗅觉减退[1]。同时全身症状达到高峰,如发热、倦怠、食欲减退及头痛[1]。鼻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总鼻道或鼻腔底见水样或黏液性分泌物[1]。
恢复期:清鼻涕减少,逐渐变为黏液脓性。全身症状逐渐减轻,如无并发症.7~10天可痊愈[1]。
3.10.2 实验室检查 3.10.2.1 血常规检查
病毒性感染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3.10.2.2 病原学检查
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测定,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和病毒分离和鉴定,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判断细菌类型和药敏试验。
3.10.3 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
3.11 需要与急性鼻炎鉴别的疾病 3.11.1 流感
全身症状大多较重,如高烧,寒战,头痛,全身关节及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可不甚明显。
3.11.2 变应性鼻炎
无发烧等全身症状。鼻部症状的发作与接触一定的变应原有关。鼻粘膜苍白,水肿,鼻涕如清水样。可合并支气管哮喘等其他Ⅰ型变应性疾病,鼻腔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皮肤试验,激发试验及特异性IgE抗体测定等有助于鉴别。
3.11.3 血管运动性鼻炎
症状与变应性鼻炎相似,发作突然,消退迅速。有明显的诱发因素。
3.11.4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炎病程延长,恢复期内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头痛明显,大量脓涕,中鼻道或嗅裂有脓,局部出现压痛;血中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率增加,影像学检查示窦腔密度增高,黏膜增厚,甚至可见液气面。
3.11.5 急性传染病
许多呼吸道急性传染病的早期可出现类似急性鼻炎的症状,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等,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对病程的严密观察可鉴别之。
3.12 急性鼻炎的治疗
既往认为伤风是定期自愈的疾病,没有特效药物的治疗。
3.12.1 一般治疗
休息、保暖,发热的患者应卧床休息;要给进高热量的饮食,多饮水;使大小便通畅,以便于排出毒素。
3.12.2 药物治疗 3.12.2.1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用于减轻全身症状,退热,缩短病程[1]。
传统治疗感冒用复方阿司匹林(APC)有减头痛及发汗作用,这样有退热及缩短病期的作用。
阿司匹林,一日0.3~0.5g/kg[1]。
还可以用日夜百服宁,12岁以上至成人,每6小时1片,日服2片,夜服1片。
3.12.2.2 减充血剂
1%麻黄堿滴鼻液,一次每鼻孔2~4滴,一日3~4次,应用7天以内[1]。麻黄堿滴鼻液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日,否则,可产生“反跳”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2]
3.12.2.3 抗菌药物
若合并细菌感染或可疑有并发症时可全身应用抗菌药物[1]。
3.12.2.4 抗病毒药
抗病毒药物有吗啉胍(病毒灵)可以应用,但是,它不能针对所有的病毒。
3.12.3 局部治疗
主要对症治疗。鼻塞可用1%麻黄堿滴鼻或喷雾,可减少鼻黏膜充血,消肿以利于引流。小儿只能用低浓度的(0.5%)麻黄堿,不能多滴以免引起不良反应。亦可以用热蒸汽吸入,使鼻塞减轻。此外尽量不用油剂滴鼻,因为容易吸入下呼吸道,发生类脂性肺炎。
注意:麻黄堿滴鼻液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日,否则,可产生“反跳”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1]。
3.13 急性鼻炎的预后
急性鼻炎经过适当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3.14 急性鼻炎的预防
伤风为一常见、易感染的疾病、影响工作、劳动及学习,且常发生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预防原则为增强抵抗力和避免传染两方面:
3.14.1 增强身体抵抗力
加强身体锻炼,冬天多在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提倡用冷水洗脸和冷水浴,以加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此外,适当休息,劳逸结合,增加营养。在小儿要供以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C等。
多年来,不少学者在预防病毒疫苗方面,曾进行研究,但还未获得理想结果。目前仅对鼻病毒疫苗的研制有些成效,用以注射于成人中,可产生较高的血内抗体,并可防止感染。
我们经验,应用多价菌苗(商品为气管炎菌苗)注射后有很好的预防感冒效果,用法为每周1次,初次剂量为0.2ml,以后每次增加0.1ml,至1.0ml为止,连续10~20次为1疗程。有1~2年效果,过后再行注射。
小儿在流行期,可采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注射,有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之效,前者每千克体重肌内注射10ml,后者每千克体重注射0.1ml。2~4周注射1次。
3.14.2 避免传染
对空气传染的控制,虽经过各种研究,但尚无理想的方法。卧床休息,可以减少互相传染。养成喷嚏及咳嗽时,用手帕盖住口鼻的习惯。在流行季节出入公共场所及接近患者时要戴口罩。
3.15 相关药品
核糖核酸、板蓝根、桔梗、吗啉胍、复方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磺胺、麻黄堿、维生素A、维生素C、气管炎菌苗
3.16 相关检查
白细胞计数、维生素A、维生素C
4 中医·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相当于中医的伤风鼻塞[3]。
伤风鼻塞(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mild cold acute rhinitis)为病名。是指感受风邪引起的以鼻塞、流涕、喷嚏为主要表现的急性鼻病[4]。本病四时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病程较短,一般数日可愈[3]。由于所感之邪毒有别,及侵犯之途径不同,有风寒、风热之分[3]。
对伤风所致鼻塞,古代文献,早有认识,但单独立病,专论的较少,多散载于伤风、嚏、流涕、窒塞等病证范畴内。
4.1 急性鼻炎的病因病机
急性鼻炎是由于外感风邪引起[3]。多发于气候多变、寒热不调、或生活起居失慎、过度疲劳时,因正气虚弱,肺卫不固,风邪乘虚侵袭而致病[3]。
风邪为百病之长,常挟寒、挟热之邪侵袭人体,故本病入侵邪毒有风寒、风热之分[3]:
4.1.1 外感风寒
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若腠理疏松,卫气不固,风寒邪毒乘机外袭,皮毛受邪,内犯于肺,肺为寒邪所遏,清肃失常,邪毒上聚鼻窍[3]。
4.1.2 外感风热
肺司呼吸,肺卫不固,风热之邪,从口鼻而人,风热上侵,首先犯肺,或风寒之邪久郁化热犯肺,以致肺失清肃,治节失常,肺气不宣,邪毒停聚鼻窍[3]。
4.2 急性鼻炎的症状
急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为鼻窍不通、流涕、喷嚏、恶风发热甚至不闻香臭[3]。全身可伴发热、恶寒、头痛。
检查可见鼻内肌膜淡红或鲜红而肿[3],鼻内有清稀鼻涕。
本病四时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一般数日可愈。
4.3 诊断要点
伤风鼻塞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恶风发热,鼻内肌膜淡红或鲜红而肿,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根据这些特点,诊断一般不难。
①受凉、过劳、抵抗力降低时,病毒侵入,继发细菌感染。病程7~10日[5]。
②发病时鼻内有干燥、烧灼和发痒的感觉。打喷嚏、流大量清鼻涕、鼻塞、嗅觉减退、发热、全身不适。4~5日后鼻涕逐渐黏稠,如无并发症,症状逐渐减轻,最后痊愈[5]。
③鼻腔黏膜弥漫性红肿,流大量水样或黏液性分泌物[5]。
4.4 需要与急性鼻炎相鉴别的疾病
急性鼻炎应与鼻鼽相鉴别。鼻鼽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鼻塞、鼻痒、喷嚏,鼻流清涕为特征,发病时间短,往往数小时即减轻或消失,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水肿,从症状及检查可资鉴别。
急性鼻炎须与流感和变态反应性鼻炎相鉴别[5]。
4.5 急性鼻炎的治疗
急性鼻炎总的治疗方法是疏风解表,祛邪通窍。
4.5.1 辨证治疗 4.5.1.1 外感风寒
伤风鼻塞·外感风寒证(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mild cold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contraction of windcold)是指外感风寒,以鼻黏膜肿胀淡红,鼻塞较重,喷嚏频作,涕多而清稀,或伴头痛、恶寒发热、口淡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为常见症的伤风鼻塞证候[4]。
4.5.1.1.1 症状
鼻黏膜肿胀淡红,鼻塞较重,喷嚏频作,涕多而清稀,讲话鼻音重,或伴头痛、恶寒、发热轻、口淡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4][3]。
4.5.1.1.2 证候分析
风寒邪毒外侵,肺气失宣,寒郁气道,鼻窍不利,故鼻内肌膜肿胀淡红,鼻塞声重,即《医学正传》卷五所曰“寒邪伤于皮毛,气不利而壅塞”之候[3]。
寒邪束于表,阳气不宣,故喷嚏频作,寒凝津停,津气不行,故涕多而清稀[3]。
寒为阴邪,阳气不宣,故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口不渴等[3]。
脉浮紧、舌苔薄白,此为风寒外束之证[3]。
4.5.1.1.3 方药治疗
4.5.1.1.3.1 治法
辛温通窍,疏散风寒[3]。
4.5.1.1.3.2 方药
可用通窍汤[备注]通窍汤(《古今医鉴));麻黄、白芷、防风、羌活、藁本、细辛、川芎、升麻、葛根、苍术、川椒、甘草加减治疗:通窍汤以麻黄、防风、羌活、藁木、川芎、白芷、细辛辛温解表,疏散风寒,通透鼻窍,佐以升麻、葛根辛甘发散,解表升阳,苍术发汗行湿助阳,甘草调和诸药。川椒大热,不利表散,故可去而不用。[3]
也可选用葱豉汤加白芷、藿香等[3]。
通窍汤(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加减处方:防风12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藁本12克,升麻15克,葛根30克,苍耳子10克,麻黄6克,甘草6克。水煎服。鼻塞较甚者,可加路路通15克、藿香10克。
4.5.1.1.3.3 中成药
(1)九味羌活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或姜葱汤送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成人每次6克,每日2次,儿童酌情使用成人l/3~2/3量。
(3)午时茶,煎服或冲服,每次l块或l袋。
4.5.1.1.3.4 草药
可用葱白根适量煎服,以发汗解表通窍。或用苍耳草、路路通、山白芷等各30 g水煎服,以辛散客于肺之寒邪[3]。
4.5.1.1.4 针灸治疗
取列缺、风门、风池、合谷等穴,毫针浅刺,用泻法。
4.5.1.1.4.1 鼻塞
选用迎香、印堂穴。强 *** ,留针10~15 min。[3]
4.5.1.1.4.2 头痛
选用合谷、太阳、风池等穴。强 *** ,留针10~15 min。[3]
4.5.1.1.4.3 鼻塞清涕多
取迎香、上星穴,悬灸至局部发热为度,以散寒通窍除涕[3]。
4.5.1.1.5 外治法
1)以疏风遥窍为主,可用滴鼻灵[备注]滴鼻灵(经验方):鹅不食草650 g、辛夷花150g,煎水二次,药液混合,浓缩成1500 ml,加盐酸麻黄素粉3.75 g、葡萄糖粉15 g,过滤消毒,瓶装备用。,葱白滴鼻液[备注]葱白滴鼻液(经验方):葱白取汁过滤,用生理盐水配成40%溶液。滴鼻。或用1%麻黄素滴鼻,每次1~2滴,每天3~4次。以疏风通窍。[3]
2)辛夷花适量,研末,每用少许吹鼻中,以通透鼻窍[3]。
4.5.1.2 外感风热
伤风鼻塞·外感风热证(nasal obstruction due to mild cold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contraction of windheat)是指外感风热,以鼻塞,涕黄稠,鼻内肌膜红肿,或伴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咳嗽,痰黄、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伤风鼻塞证候[4]。
4.5.1.2.1 症状
鼻塞时轻时重,涕黄稠,鼻痒气热,喷嚏,鼻内肌膜红肿,或伴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咳嗽、痰黄、口渴,咯痰不爽,口渴喜饮,舌质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4][3]。
4.5.1.2.2 证候分析
风热上犯,壅滞鼻窍,故肌膜红肿、鼻塞气热[3]。
邪热伤津则涕黄稠口渴[3]。
邪热犯肺,肺失清肃,故有咳嗽、咯痰不爽、咽痛、喷嚏[3]。
热蒸于表,则见身热恶风、头痛[3]。
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证[3]。
4.5.1.2.3 方药治疗
4.5.1.2.3.1 治法
辛凉通窍,疏风清热。
4.5.1.2.3.2 方药
可用银翘散、桑菊饮之类加减治疗[3]:
头痛较甚者,加蔓荆子、藁木[3];
咳嗽痰多加前胡、瓜蒌[3];
咽喉痛者加牛蒡子、玄参、射干、山豆根等[3]。
银翘散(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处方: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牛蒡子12克,淡竹叶12克,桔梗12克,荆芥10克,蔓荆子10克,薄荷6克(后下),甘草6克。水煎服。若头痛甚,加藁本10克、白芷10克。咳嗽痰多者,加前胡12克、瓜蒌仁12克。咽喉疼痛者,加玄参15克、射干12克、山豆根12克。
4.5.1.2.3.3 中成药
(1)银翘解毒丸(片),口服,丸剂每次1丸,片剂,每次4片,每日2~3次。
(2)感冒清片(胶囊),口服,片剂每次3~4片,胶囊每次 l~2粒,每日3次。
(3)感冒灵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4.5.1.2.3.4 草药
可用桉树叶、黄皮叶等适量煎水服,使邪热从表解。或用浮萍、西河柳各15 g,水煎服,以发汗解表[3]。
4.5.1.2.4 针灸治疗
取大推、曲池、合谷、鱼际、外关等穴,毫针浅刺,用泻法。
4.5.1.2.4.1 鼻塞
选用迎香、印堂穴。强 *** ,留针10~15 min。[3]
4.5.1.2.4.2 头痛
选用合谷、太阳、风池等穴。强 *** ,留针10~15 min。[3]
4.5.1.2.5 外治法
(1)滴鼻灵滴鼻,以通透鼻窍[3]。
(2)柴胡注射液滴鼻,每次1~2滴,每天2~3次,以退热解表[3]。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5.2 饮食疗法
芫荽马蹄水:芫荽15~30克,马蹄(孛荠)250~500克,煎水代茶饮。
淡豉葱白煲豆腐:豆腐2~4块,淡豆豉12克,葱白15克。先将豆腐略煎,再加淡豆豉,加水l碗半煎取大半碗,再加入葱白,煎滚后取出,乘热吸用,盖被微取汗。
生姜芥菜汤:鲜芥菜500克,洗净切断,生姜10克切片,加清水4碗煎至2碗,用食盐少许调味,每日分两次饮用。
4.5.3 针灸治疗
以迎香、印堂、风池、合谷等为主穴;酌配攒竹、通天、上星、鼻穿等穴[5]。
针用捻针法平补平泻,留针5~10分钟[5]。
在留针期间每隔2~3分钟捻针1次,以加强 *** [5]。
4.6 急性鼻炎患者日常保健
(1)适当休息,增加营养,多饮开水,食用容易消化食物[3]。
(2)鼻塞时,不可强行擤鼻,以防邪毒窜入耳窍,致发耳疾[3]。
(3)积极及时治疗,防止表邪入里,或变生它疾,或转为鼻窒,迁延难愈[3]。
4.7 急性鼻炎的预防
加强锻炼,适当的户外运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3]。
在冬春易发季节可服用中草药作集体预防,各地方剂很多,积累不少经验,现介绍常用的如下:
(1)菊花9g,桑叶9g,薄荷1.5g,代茶饮。
(2)苏叶6g,白茅根100g,水煎服。
(3)野菊花15g,芦根100g,水煎服。
(4)葱白连根15g,萝卜100g,水煎服。
(5)贯众30g,水煎服。
(6)姜糖大枣汤(生姜9g、大枣9g、红糖72 g)或贯众30 g,水煎服[3]。
5
两个月宝宝有点鼻塞咳嗽怎么办两个月的宝宝如果出现了鼻塞、咳嗽,可以看看鼻腔内的分泌物多不多。如果比较多,可以用吸鼻器吸出,或者用棉签等轻轻地把分泌物卷出来。如果鼻腔内的分泌物比较黏稠,可以打开湿化器湿化。咳嗽时,因为两个月的宝宝可以选择的药物比较少,可以口服艾畅。另外,两个月的宝宝因为比较小,抵抗力比较差,病情变化会比较快,咳嗽如果有1-2天左右,就应该就诊,让医生听诊肺部情况,需要警惕一些支气管炎或者支气管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就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因为两个月的宝宝病情变化比较快,需要及时的足疗程的治疗。以上问题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两个月的婴儿鼻子塞,可以用热毛巾敷婴儿的鼻根部,改善鼻腔的血液循环,有利改善鼻子鼻塞。也可以用一碗热水放在婴儿的鼻下熏蒸鼻腔,鼻腔的分泌物软化、稀释,有利于排出。另外也可以用吸鼻器把鼻腔的分泌物出来。改善鼻塞也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分泌物洗出来改善鼻塞。
有的小月龄宝宝会出现咳嗽和鼻塞的情况,家长会很担心这么小用药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那么,两个月的宝宝有点咳嗽鼻塞怎么办?
首先,小月龄的宝宝如果不严重,精神状态好,家长可以先观察一下,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恢复能力比较快,所以家长可以通过给宝宝多吃母乳,保证好充分的睡眠;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可以将头部稍微抬高,缓解鼻子不通气的情况;如果鼻涕导致孩子鼻塞的话,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润化,用棉签轻轻擦出;或者是给宝宝做蒸汽浴,让高温的水蒸气充斥整个浴室,可以缓解宝宝的鼻塞,但要注意孩子的保暖工作。
两个月婴儿咳嗽,可以服用中成药止咳化痰。因为中成药副作用比较少,如小儿止咳糖浆、肺力咳糖浆等止咳化痰。
治疗两个月的婴儿鼻塞、咳嗽,如果伴有发烧、病毒或细菌感染,还要进行相应的抗炎治疗。
两个月鼻塞咳嗽
鼻塞咳嗽是由于感冒所引起的,最好是带宝宝到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感冒药和止咳药物来进行治疗,宝宝感冒之后,多数是由于病毒感染,但也有少数的是由于细菌感染或者是混合感染所引起的,是需要结合病因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好一些。
举措建议
宝宝在出现鼻塞的时候是可以使用温毛巾热敷的方法来进行缓解,在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最好不要次次给宝宝服用药物,以免导致了宝宝的病情加重,这也要给宝宝做好相关的措施,室内尽量保持通风,适量的让宝宝饮用一些温开水。
孩子得流感时会出现咽痛的情况,给孩子吃对症感冒药治疗时,可以同时使用三公仔克感利咽口服液,对流感病毒、呼吸道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阻断的病毒继续复制,快速缓解咽痛的不适感,而且纯中药的药剂,副作用相对较小。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冠军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最赚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