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的队医叫什么名字(国家乒乓球队队医)

2023-03-30 17:31:41 体育资讯 ssrunhua

专访国乒奥运队医:许昕陈梦打绷带训练,孙颖莎樊振东身体更好

人民资讯

2021-08-17 14:02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本文来源:健康时报」

(***健康客户端 张赫 李超然 赵苑旨)“‘小莎莎’(孙颖莎)的身体健康状况算是很好的,按照她目前的年龄来说,心态和状态都非常不错。”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中,中国乒乓球队总共拿到了4金3银的好成绩。

回国隔离期间,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队医袁朝明接受了***健康客户端的专访,讲起了中国乒乓球队辉煌战绩背后,运动员们鲜为人知的坚守和不易。

孙颖莎在东京奥运。环球时报记者 崔萌摄

国内热身赛,陈梦打绷带上场拿下之一

“‘带伤上阵’对很多运动员来说是家常便饭。”袁朝明跟随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共同经历了伦敦、里约、东京三届奥运会,他告诉记者,包括马龙、许昕、刘诗雯、陈梦在内多位运动员都有伤病困扰,相比之下队内身体状况较好的,还是“小胖”樊振东和“00”后小将孙颖莎。

乒乓球是一种单面运动,常会导致运动员左右肌肉力量发展不均衡,所以乒乓球运动员主要都是一些慢性的劳损性损伤,都是有迹可循的,队医们会根据受伤原因采用各种手法为运动员缓解伤痛。

由于奥运会运动员属于特殊患者,大多数药物比赛前后无法使用,所以在他们身上能使用的治疗 *** 也比较有限。但在此同时也要求治疗短时间内迅速见效,及时恢复高水平运动能力。袁朝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训练中,对有伤病的运动员会以功能性康复训练为主,赛前赛后也会对其做牵拉等准备活动。若在赛前出现伤病复发,他们会通过 *** 、推拿、针灸或者一些理疗的仪器来帮助其缓解。

陈梦和王曼昱赢球。环球时报记者 崔萌摄

袁朝明表示,队员们在奥运会赛前封闭训练时也出现了一些伤病问题。比如在河南新乡打热身赛,状态一直不错的陈梦就在比赛前一天腰伤复发,疼痛难忍。在队医的帮助下,陈梦自己也克服了心理上的难关,打着绷带和固定坚持打完了全部比赛,最后还拿到了之一名的好成绩。

袁朝明表示,站在一个医生的角度,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人带伤进行运动是不可取的,不仅会增加伤病的风险,甚至会导致不可逆的后果。但是作为一名国家队的运动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我很敬佩他们,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勇于奉献、拼搏,有时候看着他们带伤上阵会很心疼,但我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更大的努力来支持并鼓励他们完成自己的使命及梦想。”袁朝明说。

刘诗雯参赛已是奇迹

“直到今年4月,她状态都在恢复中,但她一直在坚持训练,磨练自己的意志,最后能顺利重返赛场,我们都觉得是奇迹。”谈到刘诗雯能参加今年的奥运会,袁朝明说唯一的感觉就是太心疼。因为正常人遇到这样的伤痛往往很难坚持,但是乒乓球队的运动员们为了祖国荣誉都会坚持打完,不轻言放弃,这一点让他既敬佩又心疼。

马龙、许昕在东京奥运会现场。环球时报记者 崔萌摄

“当然,运动员都是在不断地超越极限、超越自我。伤病是避免不了的,但他们的心里一定是有着祖国荣誉和人民希望这样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的,支撑他们去克服各种困难”袁朝明感慨到。

樊振东有专门的队医吗

没有。樊振东是我国的乒乓球队员,其队医是队内共享,并没有专门的队医。樊振东,1997年1月22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现役军人,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员。

袁朝明:敢对国乒队员下“狠手”的“吉祥物”- 幕后英雄

2012年奥运会男单决赛后,队医袁朝明(左一)和现任乒协副秘书长何潇(右一)从幕后走到台前,和刘国梁、王皓与张继科合影。

之一次跟队大赛就遇惊心动魄,

“就算揍我,我也得下手”

上世纪90年代,刚毕业的袁朝明在北京石景山医院的运动医学科实习,2000年来到专门做保健的公司就职。2002年底,袁朝明的一位回头客对他的治疗手法非常认可,之一次提到了“把你介绍到国家乒乓球队去吧”。当时国家队队医人手不足,同时面临着新老交替,后来面对回头客的再一次邀请,袁朝明婉拒了老板的挽留,毅然决定来到新领域施展拳脚。

每逢封闭训练,袁朝明都时刻陪伴在训练馆,之一时间解决运动员出现的伤病问题。

2004年1月,袁朝明正式受聘于国家乒乓球队,那一年雅典奥运会预选赛在北京举行,那是袁朝明之一次到大赛现场。“那比赛打得惊心动魄,我记得阎森的前臂,也就是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损伤的位置危险,做手术怕碰到神经,因此选择保守治疗,后期康复了有半年的时间。”

让袁朝明记忆深刻的是,阎森受伤后筋膜炎症严重,再加上因为前期固定的夹板没有调整好,导致骨折的其中一部分缝隙很大,前臂伸不直。“我那时候天天帮他松解和伸胳膊。”袁朝明深刻体会到了“伤病恢复需要时间静养”与运动员“因为要保持状态尽快回归赛场”的矛盾点。必须帮运动员赶上最后的竞争比赛,袁朝明为此天天“折磨”阎森。康复的过程很困难,也很残忍,“当时的理念是抗阻拉伸,让他的肌肉得以松解,这个过程中阎森整天喊着:疼得想揍你。我就跟他说,揍我我也得下手”。终于经过半年和伤病的强烈对抗,阎森最终赶上了队内选拔竞争。

时刻准备给队员的定心丸,

“我肯定能帮你赶上比赛”

“最初面对这个工作既想挑战又有恐惧,担心自己关键时刻做不好。”作为国乒队队医,面对的伤患都是身上承担着很大压力的运动员。“他们的很多伤病都是积累起来的,如果早期能及时发现,从伤病早期就进行调理和康复训练,很多伤病其实不会累积到质变。”

袁朝明经常提醒队员们,哪里稍微有点紧、有点酸疼的时候,不要觉得顶一顶就过去了,“其实疼痛也是运动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因为自身没法调节,才出现的感觉,这已经是一个预警了”。

袁朝明主张伤病需要预防,队员们训练后的拉伸他绝不会缺席。

与队医聊天,比起聊故事,更像是在听他讲一个个鲜明的病例。2015年袁朝明看到丁宁脚踝扭伤后在外籍康复师的帮助下用了半年时间逐渐恢复的过程,通过学习和借鉴,抱着“希望更多地帮助运动员”这一初心,总结出了一套更快康复的手段。2017年,地表最强直通赛开赛前,丁宁另一只脚在训练中崴伤了,袁朝明马上用冰桶处理,之一天就把小腿和大腿肌肉一起松解,给脚腕打上固定,加上药物消肿,第二天就给丁宁进行脚踝关节本体感觉重建。当时距离比赛只有十天左右的时间,袁朝明安慰丁宁说,“没事,我肯定能让你赶上比赛”。

康复疗程进行了七天,关节处打上固定的丁宁就可以进行训练和比赛了,那次地表最强直通赛中,丁宁第二轮直通成功。“面对新的损伤,时效性非常重要”,袁朝明强调说。作为国乒的队医,袁朝明就是这样不断地学习、思考和积累,遇事才能冷静又自信地给队员递上“定心丸”。

“奥运吉祥物”袁朝明每次大赛后都和教练员、运动员一样感到开心和自豪。

在最近的距离为国乒加油,

“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也觉得非常自豪”

从小就对乒乓球很感兴趣的袁朝明,还记得小时候很爱干的一件事就是趴在学校乒乓球校队训练馆的门口围观,没想自己有一天可以陪中国乒乓球队参加这么多世界大赛和奥运会,能在最顶尖的赛场,在最近的位置欣赏更高水平的乒乓球比赛。但这里说的“欣赏”一定要加上引号,在陪伴受伤的运动员们经过一个个充满压力的康复周期后,袁朝明在他们比赛的时候心里都攒着劲儿给国乒拼命加油。

“不过,跟队比赛的时候消耗确实非常大,要很长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有时候确实太累了,比赛的时候打盹也会被拍到。”但在更多被拍到的画面里,袁朝明都在 *** 为国乒加油。“我每次鼓掌都是发自内心的激动,希望我的掌声能营造氛围,给队员们鼓劲儿。”特别是在无观众进行的东京奥运会上,他的掌声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了。

袁朝明回想起来,他只缺席了国乒的2014年亚运会和2018年世乒赛,其他大赛前后期都不间断保障着国乒的医疗后勤。虽然少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但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家人都非常理解我的工作,而且以我为荣,我的工作同时能获得家人的认同,确实非常幸运。”

袁朝明的家人也以他为荣

每次陪伴国家队完成大赛任务后,袁朝明心中都会升起自豪感,“从工作以来就喜欢的被认可的感觉,在国家队这里会更得到升级。感恩能在国家队工作,得到中国乒协的信任,在这个光荣的集体中工作,让我在每次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也能和队伍一起感受到自豪”。2024年巴黎奥运会到来的时候,正好是袁朝明与国乒结缘20年,抱着“尽可能帮助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乒乓队员”这一不变的初心,袁朝明和国乒的每一位队医正在共同努力着,国乒“奥运吉祥物”的使命还在继续。

国家乒乓球队队医的专业是啥

运动医疗。

运动医学是一门将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作为一门完整的、有理论基础的独立学科,运动医学只是在1930年代才正式建立起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恢复、医学和运动生理学等的进步,促进了运动医学的发展,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动医学发展较快,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许多运动医学中心和运动医学研究所,不少大学也开展了运动医学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个别大学还开展了教学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生山体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