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羽毛球于洋
中国羽毛球奥运会*很多球员退役后依然做着相关的事情,而对于于洋而言,她的羽毛球终结于2016年的那一摔,那年她当着主教练李永波的面将毛巾重重砸在地上,只留个世界一个孤愤又绝望的背影,20年的羽毛球生涯给了她足够荣誉,也给了她过多的委屈。
可以说她是中国女羽继葛菲之后的最强球员,但一次“打假赛”、一次“摔毛巾”却几乎让人们忘记了那些属于她的荣誉。
1986年4月7日于洋出生于辽宁鞍山,小时候她是个淘气包,从小就被称作“假小子”,经常和男孩子弹玻璃球、爬树、上房……一天她会去体校看她表哥打乒乓球,阿姨建议于洋的妈妈给她报一个体育项目连连,省得她一身的劲儿没处使。
于是,于洋被送到了教练张强的身边,那年她快10岁了。
张强看了看她觉得这孩子身体条件不错,“让她来试试吧,看看各方面能不能跟上。”当时正值暑假,父母的想法是暑假后就不让于洋练了,回家认真读书。
张强听说了此事,特意拜访,“于洋在体校学得不错,如果抓紧练、多努力将来应该有出息。”夫妻俩最后决定让小于洋继续练习。
5年后,于洋遇到了命中注定的搭档鞍山老乡杜婧,2000年的辽宁省运会他们的组合拿下女双*,那年于洋14岁,杜婧16岁。未来,她们还将登上更大的舞台。
6年后于洋以世青赛混双、女双双料*的身份扣响了国家队的大门,2003年这对组合成为固定搭档。2006年于洋与杜婧捧起尤伯杯*,年底在世锦赛收获铜牌,此后她们成为了中国女双的希望之星,与魏轶力/张亚雯、杨维/张洁雯组成中国女羽双打项目“三保险”。
2008年三对中国组合出征北京奥运会,而于洋、杜婧无论从知名度还是荣誉都是最少的,这对留着短发的组合,拥有着凌厉的攻势、凶狠的扣杀,在两对前辈组合纷纷折戟的情况下,决赛对手是4号种子韩国组合李孝贞/李敬元。
2008年8月15日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于洋与杜婧以一个干净的2:0战胜对手获得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为中国女羽实现了该项目的4连冠,于洋还在混双项目中搭档何汉斌拿下铜牌,第一次参赛,22岁的于洋获得1金1铜的好成绩。
可谁也想不到,未来,于洋这个中国羽毛球双打项目天花板式的的球员*就止于此,她有心却无力。
奥运会后随着高崚、杨维、张洁雯和魏轶力等老将的退役,于洋与杜婧坐稳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成为中国羽毛球女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苏迪曼杯上,她们以5战全胜的战绩帮助中国队实现3连冠,可2010年的尤伯杯上,于洋与杜婧不敌韩国组合,导致中国队意外落败,7连冠梦碎。
也在这年赵芸蕾/田卿异军突起,新人渐入佳境之时,老搭档杜婧的膝伤复发,到2011年底已经基本退出了国际舞台,教练组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如何为于洋找一位新搭档。
“杜婧/于洋被拆开是因为杜婧的伤病多,无法正常训练。杜婧进攻能力很强,两人双压速度快,但是随着杜婧伤病的增多,进攻能力的下降,这对组合不得不面临重组。”女双主管教练陈其遒曾说。
当时教练组考虑人员的首要因素是为于洋再找一位杜婧,教练组最终为于洋选择了王晓理,理由很简单,“王晓理拥有很强的进攻力,与当年的杜婧相似”。
搭档四个月她们把自己的世界排名拉升到世界第三,2011年她们联手狂揽包括世锦赛在内的11冠,于洋放弃兼项混双就为了伦敦的那枚女双*。
他们以女双头号种子的身份来到伦敦,2011年她们与田卿/赵芸蕾的交锋记录是7胜1负占据*上风,2011-2012年两人打了68场比赛,66胜2负,胜率达到*的97.06%。
一切的一切都在铺陈着,这对组合不夺冠就是失败。
田卿/赵芸蕾也是新科亚运会、亚锦赛*,世界排名第二,这也给了李永波更大的野心,他想让两队中国组合包揽冠亚军,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当伦敦奥运会结束,于洋说:“国际羽联的规则漏洞为什么要让球员买单……这是我最后一次比赛了。再见国际羽联,再见我挚爱的羽毛球。”
这一切起源于那场诡异的女双小组赛。
由于赵云蕾/田卿在此前的小组赛意外失利只能以小组第二出线,如果这样两队中国组合将提早相遇,为了不让这件事发生,教练组对于洋/王晓理采用的战术是“利用规则保存体力输掉比赛。”
换一个说法叫“打假球”,更一边的韩国选手也是这样想的,于是比赛中出现了双方球员都不想赢得奇妙场面,关于那场比赛有位网友总结:“判断这场是不是放水已经超出智商底线”。
现场观众几乎都是冲着头号种子来的,双方在比赛中上演轮流发球失误的闹剧,最“激烈”的一个回合仅仅打了四个来回,扣杀出界、强行下网、发球失误,现场不断爆发的嘘声已经说明一切。
最终于洋/王晓理如愿以偿输了比赛,也输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国际羽联召开紧急会议取消了于洋和王晓理的参赛资格,四年辛苦付之东流,她可能也想不明白明明自己有赢的能力为何却用这种方式出局。
她觉得最亏欠的是自己的搭档王晓理,24岁的王晓理本该迎来属于自己的一届奥运会,他们用了2年时间达到了世界第一,却在一场比赛后成了世界的笑柄。
最终田卿/赵云蕾夺冠,赵云蕾开启中国双打新的时代,中国羽毛球队囊获五金,举国欢腾,只有于洋望着不远处的喧哗五味杂陈,那场比赛甚至于官媒也批评:“输球又输人,丢人丢到家了。”
“过去了,这个话题打住。”每当有人试图安慰于洋,她笑着说都过去了,她不想再谈及此事,“真的是任何一个片段都不想回忆。”
她想过带着那一点点的尊严就此退役,可最终她说:“我要把曾经属于我的拿回来。”
2013年5月于洋对外高调宣布,冲击2016年里约奥运会,站在她旁边的依然是王晓理,*搭档重组,她们又开启了自己的收割模式,全英赛*、亚锦赛*、大师赛*、中国公开赛韩国和中国站*……50场比赛46次胜利,6座*,女双天花板依然所向披靡。
可一切在2015年在于变故,一切的发生几乎是2010年的翻版、
当时王晓理右手肘关节受伤导致水肿,在5月接受了手术,此时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一年时间,下半年两人的统治力下滑,那年9月,教练组决定让于洋和1994年的唐渊渟配对比赛,2015年12月13日,王晓理发文退役,于洋带着两个人的梦想继续前行。
可显然,唐渊渟不是王晓理也不是杜婧。
奥运积分赛已经过半,为了抢积分两人马不停蹄地参赛,她们以2号种子的身份来到里约,此时的赵云蕾/田卿因为狗血的事件已经解散,双胞胎姐妹花骆赢/骆羽顶替出战,可实力平平,于洋与唐渊渟肩负着夺金的重任。
她们再也不用像四年前一样被迫让球,而于洋内心深处也憋着一股劲,她太想证明自己,她30岁了拿了那么多*却被一个“假球”几乎搞得喘不过气。
半决赛,唐渊渟因为持续发烧身体消耗极大,场上的应变沟通也不见效,决胜局19:21惜败,于洋输了,她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物品,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那可能是一种心灰意冷的绝望。
铜牌战这对组合已经无心恋战,第一局8:21闪电崩盘,第二局暂停,教练田秉毅和李永波与她沟通让她调动,可她直接把手里的毛巾摔在地上,第四名的成绩是1992年以来中国女双的最差战绩。
于洋可能自己也没想明白这最差战绩咋就扣在了自己头上,赛后她说:“我感觉自己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虽然今天打得特别不尽如人意,但对我来说是一种解脱吧。”
那场比赛两人几乎零交流,大家都看得出两人的芥蒂,唐渊渟说:“于洋一向很积极,但是从昨晚到今天比赛,和我很少交流,我们只能通过教练沟通战术安排,没想到今天上场为什么还是这个样子,我觉得奥运会铜牌战这种比赛,她调动的不够,精神状态有问题。”
不管真相如何对于于洋而言其实那场半决赛失利她的职业生涯就已经结束了,“赛后自责、道歉没有用,运动员要在赛场上用状态说话,场下你要死要活那是你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我不会再坚持了,不会再回来了!”
这对存在了八个月的组合最终分崩离析,两人没有任何的告别。
本来寄希望放手一搏,可最终遗憾收场,她最终未能以胜利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收尾,但无论如何她的名字已经刻进了中国羽毛球的历史里,2021年世界羽联评选史上5大女双选手,于洋以41个**,她有着及其辉煌的履历,伦敦那次假球成了她逃不掉的污名,她也是受害者,可谁又在乎呢?
2012年的打假赛,2016年的甩毛巾,可以说让于洋在一片批评声中归隐,她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也写下了惨淡甚至于屈辱的历史,她曾经意气风发,却最终无可奈何,羽毛球曾经教她奋进与希望,也曾训她低调与务实,她或许只是一枚棋子,但竞技场上落子就没有回头路,她可能也会悔恨自己曾经的选择,但就像她说的“赛后自责、道歉没有用,运动员要在赛场上用状态说话。”
退役之后她做起了服装生意,有了自己的电商团队,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甚至于羽毛球的活动也几乎很少参加,那个天才在争议中退场,在退场后归隐。
国际在线报道(
虽然过程并没有结果看起来的那么干脆利落,但中国队还是如大家赛前所预期的那样以大比分完胜关岛队,取得了40强赛重启之后的首场胜利。回想一年多前,国足在双方首回合的对决当中同样以7:0大胜对手,但不同的是这次是由李铁作为国足主教练带队征战。本场比赛武磊、阿兰梅开二度,金敬道、吴曦、艾克森均有一球入账。谈到球队的表现,李铁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上半场没能把握机会扩大比分,但球队上下全场比赛都保持专注,一直到比赛最后一秒都在持续发力,自己非常满意。通过这场比赛热身,国足也会磨合出更好的状态面对接下来的对手。“我非常满意所有球员在球场上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每一次的拼抢防守,包括进攻都竭尽全力,丢球就反抢,这种斗志我特别满意。其实我们上半场也同样创造了很多机会,可是能球员太长时间没打过公开比赛有点着急,但是下半场明显好了很多。然后对于我们来讲是一场不错的比赛,让球员热身体会比赛感觉,然后为后边的三场比赛做准备。”
梅开二度的武磊赛后当选为全场*球员。虽然关岛队全场比赛力守铁桶阵型,但面对球风强势的武磊依旧防不胜防。武磊不仅在上半场为中国队打破僵局,更是在下半场为球队进一步扩大比分优势。他在赛后表示,时隔一年多重新回到熟悉的球队、熟悉的队友之中,完全不会感到陌生。球队是一个整体,获胜离不开每一位队员的付出。“我觉得自己还是能够适应回到国家队之后这种节奏,我觉得其实能够来到国家队,每一个球员都是中国*的球员,所有的比赛都是我们每一个球员通过每一天努力的训练去完成的,不是靠某一个球员,大家是一个集体。非常感谢球迷道场给我们加油助威,给我们营造了很好的主场氛围,希望后面的比赛能够给球迷带来更多的胜利,更多的欢乐。”
正如武磊所说,当晚到场为中国队助威的29222名球迷无疑是铁家军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的欢呼与呐喊是国足本场比赛最不可或缺的主场优势。比赛结束之后,仍有大批球迷摇旗呐喊久久不愿离去,说到对中国队的期望与寄语,那就是一句话:“中国队!加油!”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中国羽毛球奥运会*很多球员退役后依然做着相关的事情,而对于于洋而言,她的羽毛球终结于2016年的那一摔,那年她当着主教练李永波的面将毛巾重重砸在地上,只留个世界一个孤愤又绝望的背影,20年的羽毛球生涯给了她足够荣誉,也给了她过多的委屈。
可以说她是中国女羽继葛菲之后的最强球员,但一次“打假赛”、一次“摔毛巾”却几乎让人们忘记了那些属于她的荣誉。
1986年4月7日于洋出生于辽宁鞍山,小时候她是个淘气包,从小就被称作“假小子”,经常和男孩子弹玻璃球、爬树、上房……一天她会去体校看她表哥打乒乓球,阿姨建议于洋的妈妈给她报一个体育项目连连,省得她一身的劲儿没处使。
于是,于洋被送到了教练张强的身边,那年她快10岁了。
张强看了看她觉得这孩子身体条件不错,“让她来试试吧,看看各方面能不能跟上。”当时正值暑假,父母的想法是暑假后就不让于洋练了,回家认真读书。
张强听说了此事,特意拜访,“于洋在体校学得不错,如果抓紧练、多努力将来应该有出息。”夫妻俩最后决定让小于洋继续练习。
5年后,于洋遇到了命中注定的搭档鞍山老乡杜婧,2000年的辽宁省运会他们的组合拿下女双*,那年于洋14岁,杜婧16岁。未来,她们还将登上更大的舞台。
6年后于洋以世青赛混双、女双双料*的身份扣响了国家队的大门,2003年这对组合成为固定搭档。2006年于洋与杜婧捧起尤伯杯*,年底在世锦赛收获铜牌,此后她们成为了中国女双的希望之星,与魏轶力/张亚雯、杨维/张洁雯组成中国女羽双打项目“三保险”。
2008年三对中国组合出征北京奥运会,而于洋、杜婧无论从知名度还是荣誉都是最少的,这对留着短发的组合,拥有着凌厉的攻势、凶狠的扣杀,在两对前辈组合纷纷折戟的情况下,决赛对手是4号种子韩国组合李孝贞/李敬元。
2008年8月15日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于洋与杜婧以一个干净的2:0战胜对手获得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为中国女羽实现了该项目的4连冠,于洋还在混双项目中搭档何汉斌拿下铜牌,第一次参赛,22岁的于洋获得1金1铜的好成绩。
可谁也想不到,未来,于洋这个中国羽毛球双打项目天花板式的的球员*就止于此,她有心却无力。
奥运会后随着高崚、杨维、张洁雯和魏轶力等老将的退役,于洋与杜婧坐稳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成为中国羽毛球女双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苏迪曼杯上,她们以5战全胜的战绩帮助中国队实现3连冠,可2010年的尤伯杯上,于洋与杜婧不敌韩国组合,导致中国队意外落败,7连冠梦碎。
也在这年赵芸蕾/田卿异军突起,新人渐入佳境之时,老搭档杜婧的膝伤复发,到2011年底已经基本退出了国际舞台,教练组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如何为于洋找一位新搭档。
“杜婧/于洋被拆开是因为杜婧的伤病多,无法正常训练。杜婧进攻能力很强,两人双压速度快,但是随着杜婧伤病的增多,进攻能力的下降,这对组合不得不面临重组。”女双主管教练陈其遒曾说。
当时教练组考虑人员的首要因素是为于洋再找一位杜婧,教练组最终为于洋选择了王晓理,理由很简单,“王晓理拥有很强的进攻力,与当年的杜婧相似”。
搭档四个月她们把自己的世界排名拉升到世界第三,2011年她们联手狂揽包括世锦赛在内的11冠,于洋放弃兼项混双就为了伦敦的那枚女双*。
他们以女双头号种子的身份来到伦敦,2011年她们与田卿/赵芸蕾的交锋记录是7胜1负占据*上风,2011-2012年两人打了68场比赛,66胜2负,胜率达到*的97.06%。
一切的一切都在铺陈着,这对组合不夺冠就是失败。
田卿/赵芸蕾也是新科亚运会、亚锦赛*,世界排名第二,这也给了李永波更大的野心,他想让两队中国组合包揽冠亚军,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当伦敦奥运会结束,于洋说:“国际羽联的规则漏洞为什么要让球员买单……这是我最后一次比赛了。再见国际羽联,再见我挚爱的羽毛球。”
这一切起源于那场诡异的女双小组赛。
由于赵云蕾/田卿在此前的小组赛意外失利只能以小组第二出线,如果这样两队中国组合将提早相遇,为了不让这件事发生,教练组对于洋/王晓理采用的战术是“利用规则保存体力输掉比赛。”
换一个说法叫“打假球”,更一边的韩国选手也是这样想的,于是比赛中出现了双方球员都不想赢得奇妙场面,关于那场比赛有位网友总结:“判断这场是不是放水已经超出智商底线”。
现场观众几乎都是冲着头号种子来的,双方在比赛中上演轮流发球失误的闹剧,最“激烈”的一个回合仅仅打了四个来回,扣杀出界、强行下网、发球失误,现场不断爆发的嘘声已经说明一切。
最终于洋/王晓理如愿以偿输了比赛,也输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国际羽联召开紧急会议取消了于洋和王晓理的参赛资格,四年辛苦付之东流,她可能也想不明白明明自己有赢的能力为何却用这种方式出局。
她觉得最亏欠的是自己的搭档王晓理,24岁的王晓理本该迎来属于自己的一届奥运会,他们用了2年时间达到了世界第一,却在一场比赛后成了世界的笑柄。
最终田卿/赵云蕾夺冠,赵云蕾开启中国双打新的时代,中国羽毛球队囊获五金,举国欢腾,只有于洋望着不远处的喧哗五味杂陈,那场比赛甚至于官媒也批评:“输球又输人,丢人丢到家了。”
“过去了,这个话题打住。”每当有人试图安慰于洋,她笑着说都过去了,她不想再谈及此事,“真的是任何一个片段都不想回忆。”
她想过带着那一点点的尊严就此退役,可最终她说:“我要把曾经属于我的拿回来。”
2013年5月于洋对外高调宣布,冲击2016年里约奥运会,站在她旁边的依然是王晓理,*搭档重组,她们又开启了自己的收割模式,全英赛*、亚锦赛*、大师赛*、中国公开赛韩国和中国站*……50场比赛46次胜利,6座*,女双天花板依然所向披靡。
可一切在2015年在于变故,一切的发生几乎是2010年的翻版、
当时王晓理右手肘关节受伤导致水肿,在5月接受了手术,此时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一年时间,下半年两人的统治力下滑,那年9月,教练组决定让于洋和1994年的唐渊渟配对比赛,2015年12月13日,王晓理发文退役,于洋带着两个人的梦想继续前行。
可显然,唐渊渟不是王晓理也不是杜婧。
奥运积分赛已经过半,为了抢积分两人马不停蹄地参赛,她们以2号种子的身份来到里约,此时的赵云蕾/田卿因为狗血的事件已经解散,双胞胎姐妹花骆赢/骆羽顶替出战,可实力平平,于洋与唐渊渟肩负着夺金的重任。
她们再也不用像四年前一样被迫让球,而于洋内心深处也憋着一股劲,她太想证明自己,她30岁了拿了那么多*却被一个“假球”几乎搞得喘不过气。
半决赛,唐渊渟因为持续发烧身体消耗极大,场上的应变沟通也不见效,决胜局19:21惜败,于洋输了,她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物品,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那可能是一种心灰意冷的绝望。
铜牌战这对组合已经无心恋战,第一局8:21闪电崩盘,第二局暂停,教练田秉毅和李永波与她沟通让她调动,可她直接把手里的毛巾摔在地上,第四名的成绩是1992年以来中国女双的最差战绩。
于洋可能自己也没想明白这最差战绩咋就扣在了自己头上,赛后她说:“我感觉自己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虽然今天打得特别不尽如人意,但对我来说是一种解脱吧。”
那场比赛两人几乎零交流,大家都看得出两人的芥蒂,唐渊渟说:“于洋一向很积极,但是从昨晚到今天比赛,和我很少交流,我们只能通过教练沟通战术安排,没想到今天上场为什么还是这个样子,我觉得奥运会铜牌战这种比赛,她调动的不够,精神状态有问题。”
不管真相如何对于于洋而言其实那场半决赛失利她的职业生涯就已经结束了,“赛后自责、道歉没有用,运动员要在赛场上用状态说话,场下你要死要活那是你的事情,没有任何意义……我不会再坚持了,不会再回来了!”
这对存在了八个月的组合最终分崩离析,两人没有任何的告别。
本来寄希望放手一搏,可最终遗憾收场,她最终未能以胜利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收尾,但无论如何她的名字已经刻进了中国羽毛球的历史里,2021年世界羽联评选史上5大女双选手,于洋以41个**,她有着及其辉煌的履历,伦敦那次假球成了她逃不掉的污名,她也是受害者,可谁又在乎呢?
2012年的打假赛,2016年的甩毛巾,可以说让于洋在一片批评声中归隐,她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也写下了惨淡甚至于屈辱的历史,她曾经意气风发,却最终无可奈何,羽毛球曾经教她奋进与希望,也曾训她低调与务实,她或许只是一枚棋子,但竞技场上落子就没有回头路,她可能也会悔恨自己曾经的选择,但就像她说的“赛后自责、道歉没有用,运动员要在赛场上用状态说话。”
退役之后她做起了服装生意,有了自己的电商团队,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甚至于羽毛球的活动也几乎很少参加,那个天才在争议中退场,在退场后归隐。
如果说,林丹是羽毛球男运动员中的“扛把子”,
那么,张宁必然是羽毛球女运动员中的“一姐”!
尽管她28岁才获得职业生涯的第1个世界*,
可论及她在羽坛上的地位,和她获得的成绩,
她都在中国羽坛留下了一笔浓厚的色彩。
作为羽毛球运动员,张宁获得过多个世界*,
甚至曾连续2届拿下了奥运会羽毛球女单*,
作为女单教练,她曾在37岁的时候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
带领中国队拿下了世界*!
可以说,无论是作为一名运动员还是作为一名教练,
张宁都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然而大众并不知道,在赛场上驰骋纵横的张宁,
生活中却经历过不少挫折,尤其是感情方面,
她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还收获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经历。
后来嫁给大11岁的二婚丈夫后,
她更是和对方过起了长达7年时间的分居生活,
生活中的张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为何会在感情上遭遇这么多的不顺?
张宁1975年出生于辽宁锦州的一个军人家庭,
她的父亲张仕财曾是一名军人,
母亲常惠敏则是一名普通人,
她是家里*的孩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叫张凯。
和那些从小就练习羽毛球的运动员不同,
张宁小时候并没有往这方面发展的想法,
她的父母也并没有安排让她成为一名运动员。
不过作为天生的运动健将,
张宁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运动天赋,
在她上小学的时候,她已经是学校里的跑步高手,
每次的短跑和长跑比赛,她都是*。
和身边其他文弱温柔的女生相比,
灵活好动的张宁,从小给人的感觉就显得阳光大气很多。
10岁那年,她的父亲买了一副羽毛球拍,
想着平时在家没事可以和孩子们打打球运动一下,
却没想到因此发掘了张宁在羽毛球这项运动上的天赋。
自从接触到羽毛球后,
张宁就对羽毛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平时父亲一有时间她就会央求对方陪自己打球,
后来看到父亲太忙,她就拿着球拍去找小伙伴们“切磋”。
有一次,她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羽毛球比赛,
她的年纪虽小,可她在赛场上展现出来的专注和认真,
深深触动了当时正在观看比赛的锦州体校羽毛球教练杜志新。
杜志新觉得张宁是个羽毛球运动员的好苗子,
便想让张宁跟他去体校学习更专业的打羽毛球技巧,
没想到张宁却拒绝了他。
原因是那时候张宁的母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
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回家,
照顾母亲和弟弟的任务就落在了张宁的头上,
所以她才拒绝了去体校学习的机会。
为了不浪费这个好苗子,
杜志新对张宁的母亲说:“这孩子是个非常好的苗子,
被埋没真的很可惜,
你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克服困难,让她去练球?”
张宁的母亲也不希望因为自己耽误女儿的前程,
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张宁终于答应去体校学习,
不过她也没有忘记对妈妈和弟弟的照顾,
体校别的学生都是住在学校,
她则每天早晚往体校和家里两边跑。
凭借在羽毛球方面的超强天赋,
张宁进入体校仅仅两个月,
就在锦州羽毛球少儿比赛中拿下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赛后不到两个月,她又碰巧遇上了省队到体校招生,
被省队教练相中的张宁,顺利的进入了省队学习,
这时候的她,仅有12岁而已。
来到省队后,张宁借助更好的训练环境,
以及在省队教练白丽华的帮助下,
羽毛球方面的成绩也水涨船高,
她仅仅只在省队待了不到半年时间,
就被调入了国家少年队发展,
第二年正式成了国家队中的一员。
在国家队教练陈玉娘的调教下,
张宁以前球技上的不足和存在的小毛病,都被一一指正。
1994年,进入国家队已经3年的张宁,
正式以国家队队员的身份,
参加了第一个国际比赛法国公开赛。
比赛中19岁的张宁,
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搏精神,
不仅成功闯进了决赛,
还一举拿下了职业生涯中的首个公开赛女单*。
然而她却偏偏印证了“一出道即是*”这句话,
一开始就拿下重量级公开赛*的张宁,
在同年的尤伯杯比赛中,输给了印尼的张海丽,
只获得了亚军的成绩。
这次失利不仅让她马失前蹄,
更丢失了中国当时已经蝉联5年之久的尤伯杯*,
赛后张宁成了很多观众和网友吐槽的对象。
不服输的她,第二年再次参加了尤伯杯,
可惜最终依然只获得了亚军,而在其他比赛中,
张宁的水平和成绩也一直起伏不定,
以至于在后来的很多重量级比赛中,
张宁都没能获得出场比赛的机会。
运动生涯一直停滞不前的张宁,
这期间却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段感情,
她和同样是羽毛球运动员出身,
后来成为羽毛球教练的于洋情投意合,
两人认识没多久就走到了一起。
感情上的收获和幸福美满,
让张宁走出了职业生涯停滞不前带来的困扰,
重振旗鼓后,再次出发的张宁,
接连获得了国内各大赛事的*,
重新得到了大众和国家队的认可。
2003年,她代表国家队参加了世锦赛,
以十一比六和十一比三的*优势,
击败了马尔廷和张海丽两位羽坛名将,
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世界*,这一年她已经28岁。
第二年8月,在雅典奥运会的女单赛事中,
张宁再次发力,击败了职业生涯中的宿敌张海丽,
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奥运*!
之前一直游走在世界羽坛名将边缘的张宁,
拿下奥运会女单*后,她也成了公认的“羽坛皇后”。
事业上风生水起的张宁,感情上也同样迎来了突破,
获得奥运*没多久,
张宁就和相恋多年的于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两人在辽宁大连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对于他们这两位运动从业者能够走到一起,
所有人都很看好他们。
而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张宁,这时候已经29岁,
按理说她应该退役过上安稳的生活才对,
可她却并没有,她依旧在赛场上拼搏和努力。
为了自己热爱的羽毛球事业,张宁婚后依然和婚前一样,
和队友们住在国家队的运动员宿舍中,
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整个人的状态和结婚前差不多。
由于经常要到各地比赛,平时也要参加各种训练,
她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维护她和丈夫于洋之间的感情和婚姻。
2008年,再次征战奥运会的张宁,
一举拿下了北京奥运会的女子单打*,
连续2次夺得了奥运会女单*。
不过和事业上的再创辉煌不同,
忽略了家庭和丈夫的张宁,
她和于洋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在她拿下北京奥运会的*没多久,
她和于洋就低调的办理了离婚手续,
和平结束了他们这段仅仅只维持了四年时间的婚姻。
离婚同一年,已经33岁的张宁,
也彻底告别了她热爱的羽毛球赛场,
告别了她的运动员生涯。
不过,张宁并没有离开热爱的羽毛球事业,
她转型成了一名羽毛球教练,
并出任国家队女单主教练一职。
担任教练的第二年,
她带领国家队羽毛球运动员前往德国比赛的时候,
认识了同样是运动员出身,曾在国家队拼搏,
退役后去德国经商的李昂。
由于两人都是运动员,深知运动员的辛苦,
加上李昂当时从事的也是体育用品方面的事业,
有着很多共同话题的他们两人,越聊越投机。
值得一说的是,比张宁大11岁的李昂,
遇上张宁之前也有过一段失败婚姻,
他还和前妻生有一个孩子,两人离婚后孩子跟着男方生活。
对于李昂过去的婚姻经历以及和前妻所生的孩子,张宁并不在意,
被李昂的悉心体贴和温柔给深深吸引的她,
毫不犹豫的和李昂走到了一起。
他们在一起后,由于对方的事业在德国,
她的事业在国内,
他们谈起了一场跨越国与国之间的异地恋,
在谈了近2年的恋爱后,
2011年,他们才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只不过和第一次婚姻不同,离婚又再婚的张宁,
这一次并没有举办盛大的婚礼,
两人对于这次的婚姻都显得十分低调。
由于各自事业的原因,他们婚后依然过着分居的生活,
就连2012年张宁意外怀孕后,
他们两人也因为各自的事业,没能住在一起。
怀孕期间,担任国家队教练的张宁,
为了不耽误队员们的训练和比赛,
37岁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
亲自带队进行日常的训练和到处去比赛。
2012年,在时任国家队教练张宁的带领下,
国家队羽毛球运动员李雪芮一路过五关斩六将,
成功闯进了决赛,最后在对决作为队友的王仪涵时,
以*的优势,成功拿下了伦敦奥运会女单*。
这一年的年末,张宁也生下了她和李昂的孩子,
可能是遗传了她和李昂的运动基因,
他们的女儿刚出生时看起来就显得非常健康,
个头比普通婴儿要大上不少。
女儿的到来也终于让张宁放下了对事业的执念,
2014年,为了安心照顾家庭和女儿,
张宁退居二线,从国家队女单主教练退了下来,
成了主教练陈金的助手,
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人。
在张宁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的时候,
她的丈夫李昂一直留在德国发展,
直到2018年,李昂才终于愿意为了家庭和妻儿,
回到国内发展,定居在北京生活。
李昂的归来也意味着,
张宁和他长达7年的分居生活正式结束,
感情上甜蜜恩爱的他们,
终于过上了正常的夫妻生活。
从他们一家3口的生活来看,
尽管张宁曾和李昂分居了那么长的时间,
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的感情,
如今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幸福。
张宁虽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家人和家庭,
可她依然在为中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做贡献,
除了担任教练以外,
她经常在社交平台和一些重大场合普及这项运动。
今年的1月18日,
她更是拿到了“世界羽联名人堂”的证书,
成了世界*的羽坛名将!
可以说,28岁才获得第一个世界*的张宁,
尽管大器晚成,但她如今无论是在中国羽坛,
还是世界羽坛中,都有着*的地位!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羽毛球于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羽毛球于洋、2022卡塔尔世界杯足球预选赛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2021年,“迟到”的欧洲杯,谁将问鼎欧洲之巅?众所周知...
英雄联盟s赛历届*都有谁?至今英雄联盟举办了十一届全球总决...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詹姆斯为什么不能忠于一支球队为什么球迷对...
世界*钱的十位运动员,梅西第二,C罗第三1、收入榜前十...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萨误判10个赛季足球比赛有明显的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