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2004王皓卡塔尔团体赛比赛视频

2022-07-29 2:07:14 体育资讯 ssrunhua

卡塔尔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



本文目录一览:



早报5月6日讯 国际乒联近日召开会议,决定在6月2日召开的执委会上确定釜山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相关事宜。对于世乒赛将面临第三次延期的情况,国际乒联执委、韩国乒协主席柳承敏透露,“国际乒联正考虑将釜山世乒赛团体赛与2021年单项世乒赛合并举行的方案。 ”

釜山世乒赛团体赛不断延期

釜山世乒赛是韩国第一次举办世乒赛,也是柳承敏上任之后的首要大事。原定于今年3月举行的釜山世乒赛团体赛因疫情影响不断被延期,先是被推迟到6月举行,随后又延期到9月27日至10月4日举行。近日,国际乒联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9月前不会有所好转,执委会成员对于再次推迟世乒赛的呼声较高,柳承敏透露,“国际乒联、釜山市、韩国乒协坚持一个明确的原则,那就是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之后,赛事一定会举行,具体措施之一就是与2021年休斯敦单项世乒赛合并。 ”

2021年单项世乒赛原本定于6月21日-27日在休斯敦进行,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世乒赛的举办权。由于奥运会推迟到2021年7月23日举行,与休斯敦世乒赛仅相隔一个月,选手们结束世乒赛就要参加奥运会,日程过于紧张。此前就有单项世乒赛提前到3月或延期到奥运会之后举行的方案,但举办世乒赛的场馆同时还要承担NBA的比赛任务,场馆问题也摆在了桌面上。原本每年6月底是NBA休赛期,所以才能腾出来举办世乒赛。

国际乒联和韩国乒协以及釜山市正在讨论将团体和单项世乒赛合二为一,韩国方面的这一想法与美国方面想法一拍即合,加上此前国际乒联力推四大满贯赛事,首席执行官还提出过取消单项世乒赛的想法,因此釜山世乒赛将成为国际乒联改革的一根导火索。

国乒拟于5月底返回北京

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讨论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决定继续暂停全部国际乒联赛事和活动至7月底,并表示为8月赛事重启做好准备。

国际乒联执委会曾于3月底决定,暂停6月30日之前所有需要国际旅行的国际乒联赛事和活动,此番又将该决定延后了一个月。此外,国际乒联执委会还取消了2020年剩余全部世界元老巡回赛和街头乒乓(TTX)赛事。

鉴于8月前全部国际乒联赛事和活动均被取消,加之暂定于9月27日至10月4日举行的2020年团体世乒赛很有可能延期至明年举行,正在***特区备战的中国乒乓球队将提前结束集训,拟于5月底返回北京。

中国乒乓球队一行47人自3月13日由卡塔尔抵达***后,一直训练至今。

截至今年4月,青岛籍女乒国手陈梦连续11个月稳坐世界第一,为自己争夺2020年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增添了重要砝码。在中国***一个多月的封闭训练中,陈梦针对自己开局慢热的不足,在训练中着手在发球上寻求更多的变化。在分管教练马琳的指导下,陈梦开始苦练反手发球。在今后比赛尤其是奥运赛场遇到困境的时候,陈梦可以通过发球来进行一些改变,面对不同的对手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变化,这对于提升自身实力很有帮助,更有利于获得奥运参赛资格并在奥运赛场冲击奖牌乃至*。

谈到本次集训的特殊之处,刘国梁表示,由于疫情的影响,长时间封闭集训会让队员感觉比较累、比较压抑。因此在制定集训计划时,既要注意训练质量,也要注意大家的身心调整,尽量安排一些有趣味性的训练和比赛。 “这次长时间没有比赛,肯定对世界体坛影响很大。我们是非常幸运的,能够在一起集训,而且我们分了两拨,一拨在***,一拨在河北正定,都在系统训练,保持队员的竞技性。一旦疫情好转,随时可以战斗。 ”




女排联赛2020 2021直播

今晚,2020-2021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八强赛第二轮的比赛即将展开,天津女排将对战辽宁女排。

在首轮八强赛中,天津女排与浙江女排进行了激烈对决,比赛开局浙江队就紧咬比分,天津队25:19平稳赢下第一局,第二局天津女排25:10轻松拿下。但是战至第三局,浙江队针对天津队后排连续进攻,并且利用发球破坏天津队一传,两队打得十分焦灼,最终战至32:30天津队获胜,以总比分3:0战胜浙江,天津女排拿到八强赛开门红。

此役主教练王宝泉继续派出了天津女排主力阵容,朱婷搭档李盈莹担任主攻,王艺竹接应,王媛媛、王宁副攻,二传姚迪,自由人刘立雯。进攻三叉戟朱婷、李盈莹和王艺竹的组合是本场取胜的关键,三人合砍60分。朱婷和李盈莹状态稳定,除了高质量的扣球外,两人在一传和防守端都贡献了重要力量。王艺竹在接应位置上有了很大进步,不过在面对对手追发和比分落后时心态还是容易出现波动,这也是她在以后的比赛中需要继续磨练的地方。

休息一天后,天津女排将在今晚迎来与辽宁女排的比赛。首轮八强赛辽宁女排在2:1落后的情况下,3:2逆转战胜拥有双外援的广东女排,辽宁队接应孙小轩表现出色,拿到了19分,颜妮在拦网上展现了实力,整场比赛贡献了16分8次拦网。辽宁队在防守方面非常缜密,体现了主教练赵勇巧妙的战术安排。虽然最终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袁心玥和刘晏含未能出现在辽宁队的比赛名单上,但辽宁整体实力依旧非常*,在对方的拦网能力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天津女排多名队员拥有的下分能力,将会成为撕破辽宁队的拦网的重要手段,这也将是今晚的看点之一。

今晚19:55天视体育频道将为您直播天津女排与辽宁女排的八强赛对决,敬请期待!

在比赛结束后,天视体育频道还将与球迷们进行参与互动。新赛季,新赛制,参与环节为球迷们特别策划了“在家看比赛”的主题小视频征集活动,您可以拍摄一切和看球内容相关的小视频,发送到“天视i体育”微信订阅号,或者发布到抖音平台添加#在家看女排,并且@天视体育赛事直播,您的小视频经过筛选有机会电视上播出。同时,“天视i体育”微信订阅号的文字语音评论通道和参与热线电话23606060也依旧为球迷们敞开,欢迎球迷朋友们踊跃参与。




卡塔尔乒乓球比赛

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将于3月3日至8日在多哈举行。离开赛剩下不到一周时间,超过40名运动员陆续退赛。卡塔尔公开赛是国际乒联今年第二个白金级巡回赛,今年迎来25周年,吸引了全球乒乓球高手参赛。然而,比赛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而受到影响。

目前,卡塔尔收紧了对韩国旅客的入境管制,行程最终目的地为多哈且无感染症状的韩国旅客需要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这样,即使韩国队如期抵达多哈,也未能满足14天隔离的条件,该队很有可能集体无缘参赛。从2月3日开始,国乒展开了在多哈为期一个月的集训,因此,国乒肯定能够参加下周的赛事。()




2004王皓卡塔尔团体赛比赛视频

本文为球友杨磊 分享,国球汇经授权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有人戏称,乒乓球的难度分为五级:简单、中等、难、变态、中国队。

虽是笑谈,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乒乓球队在国人心目中“常胜之师”的崇高地位,让每个国人分外自豪。

但是,换一换位置,如果你是中国乒乓球队的一员,你会抓狂地发现一个事实——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男单,实在是太太太太太难了!

到底有多难?

鉴于篇幅太长,分为上、下篇,替大家理一理:

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有些问题,孤立地看,往往迷惑而无所得。经过梳理汇总,某些规律简直明显到跃然纸上。

我们先从历史过往入手,盘点总结2000年至2016年的五届奥运会,看看历史能“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部分:历史回顾

因为回首很多往事,我们开启的是上帝视角,结果我们都了然于胸,认为理所应当的应该如此。随着历史的漫长隧道,穿越回当年,我们发现历史充满了无数个“十字路口”,以当时状况、思维去思考,才能获得真实,此为前话。

2000年:悉尼奥运会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队男单参赛队员为:刘国梁、孔令辉、刘国正。众所周知,最终孔令辉在世纪大战中战胜了老瓦,狂吻国旗,成就了大满贯霸业。

悉尼男单。*确定入围的是刘国梁,1999年荷兰埃因霍温世锦赛夺冠,成为中国籍球员大满贯第一人,同时又是国乒*对手老瓦的苦主,入选毫无悬念。

孔令辉,按照当时对外对内的战绩,排前两号,又是老蔡着力打造的双子星组合之一,也没有太大争议。“难产”的是三号人选,竞争的两个人是刘国正和马琳。

后来的职业生涯,刘国正与马琳不可同日而语,但当时两人是同一年龄段的球员,无论是外战还是队内成绩,伯仲之间,彼此战绩甚至刘国正略占上风,马琳最最令人惋惜的是错过了99年世锦赛单打*。不仅失去了竞争悉尼最重要的砝码,也错失了大满贯的机会,当然这是后话了。

最终教练组拍板,认为刘国正是横板打法,比马琳直板单面,更全面更稳妥,拍板刘国正上三号。

单看这个理由,没有问题。

以时间为轴,集合起来看,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等会后面聊。

2004年雅典奥运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男单参赛队员为:马琳、王励勤、王皓。

2004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2003年巴黎世乒赛施拉格,连过王励勤、孔令辉、朱世赫,夺冠,是中国男队二十年来*一次让圣勃莱德杯旁落,同时也客观上打破了中国队奥运单打入选规则之一。

回到正题,雅典*入选的是马琳。当时的马琳24岁,正处于乒乓球运动员黄金年龄,技术、体力、经验俱佳,头脑尤其为老蔡所称道,是雅典男单夺冠*热门。

所以,看球比较早的球友应该还记得,04年雅典马琳被老瓦意外淘汰之后,中国队一时风声鹤唳、满目皆兵,气氛异常紧张。为何?因为彼时,马琳是中国男队的*。

第二个入选的是王励勤,从2001年大阪夺冠,大力已步入*球员,特别是正手,横扫千军无可匹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正手,但是“榆木脑袋”的评价,加上巴黎面对施拉格大比分领先后的放虎归山,被盖上了“心理不过硬”的帽子,只因*实力实在是太过出众,权衡利弊之后,入选。

三号人选,一如既往地难产,竞争对手是王皓和孔令辉,最终王皓入选。可能有球友说,孔令辉大赛经验丰富,又是上届奥运会*,PASS掉孔令辉,选择王皓,看来这次教练组与时俱进、敢于启用新人了。

个人观点,恰恰相反。还是那句话,要以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思考评判,不能唯成绩论、名气论。

按照04年两人实际的技术水平、竞技状态,王皓是大大优于孔令辉的,从2003年王皓横空出世开始,凭借一手独特的直拍横打,对阵世界各大高手多以不可思议的横扫之势胜出。

特别是2004年卡塔尔世锦赛团体赛,决赛对阵德国,王皓第一个上场,3:0横扫波尔,尤其是第三局11:2完胜,发挥可以用“完美惊艳”来形容,给教练组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只是雅典决赛面对柳承敏狼一样凶狠的目光,王皓暴露了骨子里的不够坚强,甚至直接影响了整个职业生涯,当然又是后话了。

所以,不能简单用年龄来判断,选择年轻人就说明教练组选人思路改变了,敢于求新求变了,选择老队员说明教练组选人用人保守之类。

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性的东西,透过具体的人,去看到教练组一直“坚持的标准”是什么,在第三方面我会系统梳理总结。

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队男单参赛队员为:王皓、王励勤、马琳。

2005年至2009年,是“二王一马”的时代,三人几乎垄断了三大赛的所有*,团体也是万年不变的主力,无论是国外选手,还是队内队友,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只可惜三人相爱相杀、互相制衡,错过了各自的大满贯,殊为遗憾。

当时拿到P卡,也就是与“二王一马”竞争单打名额的是陈玘,不用多说了,与“二王一马”的差距是全方位而明显的,历年来让教练组最省心的一次。

2012年伦敦奥运会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队男单参赛队员为:张继科、王皓。

从2012年开始,每个国家男女单打名额缩减为两人,从“第三人选之争”转变为“第二人选之争”。

2011年至2014年的张继科,是“445”职业生涯高光期,“编程式的战术套路”+“机器人式打球”=*统治。

“编程式的战术套路”是指,当时的张继科打球非常非常有规律,发球两种套路,逆旋转发球为主,接后面的正反手连续输出;正旋转,一般是习惯性拧一板或摆短一板之后的正反手连续输出,无趣,且无解。

“机器人式打球”是指,一个活生生的人总该有状态起伏、手风顺不顺,或者是心理波动吧,对不起,没有,张继科是各种冷血,各种稳定,从不掉链子,极少犯错误,机器人啊!

与之相比,王皓内心太苦了。12年的伦敦,业内人士都门清,只要张继科和王皓进决赛,继科十拿九稳。

后来的进程,如人所料,王皓沦为背景板,成就了张继科445天史上最快的大满贯。

关于二号人选,与王皓竞争的是马龙,马龙有一万个不甘心,无奈幸运女神这时候还没有垂青于他,那几年简直沦为了皓哥的“女仆”,世锦赛各种被虐,对外对内,与皓哥相比都处于下风。空有浑身“杀藏獒”绝技,无奈每每目送皓哥扶继科登顶。

对于马龙来说,那是一段压抑而独自咀嚼苦涩的岁月,也是一段卧薪尝胆、日后一飞冲天默默积蓄的日子。

不过,马龙也不用伤心太久,属于他的时代就快到来。风水轮回,16年里约男单决赛,张继科又沦为马龙的背景板,亲自品尝了一下12年王皓的感觉,又是后话了。

2016年里约奥运会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男单参赛队员为:马龙、张继科。

2012年至2016年,张继科、马龙、许昕、樊振东构成了新一代的“中国战车”,整体统治力稍逊色于上一个周期的“二王一马”,但只是稍逊色,依然是*别的!

想想今年以后的中国男队,张继科已经淡出,如果马龙和许昕再先后退了,只剩下小胖独撑大局,这统治力下降了多少个等级?算了,还是不想了,心会痛。

单打名额方面,马龙、张继科构成的新双子星无可匹敌,入选毫无疑问。

这次与马龙、张继科竞争单打名额的是两个人:许昕、樊振东。2012年至2016年,其实才是许昕最需要拼命的奥运周期,还是吴敬平老爷子眼光毒。

老爷子看得太准了,许昕这次竞争不上,可能就再没有机会了。一个直板,26岁没打上,30岁去打?符合运动规律吗?可惜,当时许昕自己,技术上处于单面拉阶段,心态属于放飞自我,天很蓝云很白,无忧无虑,稀里糊涂地,错过了。

所以,时也命也,一个人的成功,有时候是注定的。

再看小胖这边,虽然坐着火箭上来,年龄还是太小了,单打成绩又不如张继科、马龙,教练组潜意识里把小胖按照2020年的周期来打造,两者心照不宣,互不相欠,倒也相安无事。

综上所述,2016年,又是让教练组省心的一年。

2016年以后,后里约时代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进入“东京周期”。没到最后,谁也不敢说一定。几经周折,根据目前态势和以往“一老带一小”的惯例,19年布达佩斯世锦赛男单夺冠的马龙,以及正当年的小胖樊振东,应该是目标人选。许昕上单打,难了。

通过详细的回顾,我们理顺了基本的历史脉络,看出了诸多端倪。那么,在这些事实的背后,形成了哪些决策机制?又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呢?

通过回顾国乒男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在奥运男单选拔上,教练组始终、始终、始终是保守的、保守的、保守的。

能脱颖而出的人物,基本是无懈可击的。只有这样的选手,才有资格代表中国乒乓球队去打奥运。

中国乒乓球队,不会用奥运会去完成新老更替;

中国乒乓球队,不会用奥运会去锻炼新人、培养梯队、为下届做准备;

中国乒乓球队,内心绝不允许奥运会的乒乓球*旁落,任何一枚。

因为中国乒乓球队是梦之队!

因为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

因为中国乒乓球队是与中国女排一样,在国人内心深处不止于体育范畴、“最柔软而又最坚强的地方”!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不仅是中国军人的作风,也是中国乒乓球队的铁律。

只有上升到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理解到:落选,不代表不*、不出色,只因入选太过苛刻。

那么,具体入选标准包括哪些呢?开始本篇的讲述:

第二部分:入选标准

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

1. 重大比赛中的个人成绩(往届奥运会、世锦赛单项、团体,世界杯、国际乒联年终总决赛、亚洲杯等),特别是世锦赛单打,重中之重。

2. 外战成绩。保持不败,*。输的场次越少越好,输给主要竞争对手是死穴。

3. 队内成绩。队内位置,原则上必须是前五的主力球员。

4. 教练组综合评定(涉及综合印象分、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比赛气质等),会着重参考以往大赛关键场次的发挥。

5. 双打水平。在兼顾单打情况下,双打水平越高、匹配性越强,越好。

近年来国乒引入了积分制,更加公正客观,但是在奥运人选选拔上,还是更多依赖多年来的“老办法”(即五个方面),积分制只作为参考和补充。

第三部分:约定俗成的的决策规矩

如果把“入选标准”看作对外公布、广而告之的外在要求,那么“约定俗成的决策规矩”是更深层次、更长远的内在考虑。

你可以说它是虚无缥缈的,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它实实在在影响最终人选确定。

“规矩”这个词,内涵外延都很丰富

当然,可能会让人觉得它有些隐秘和不可告人,其实恰恰相反,这些规矩的制定和制衡,更多时候恰恰因为它们是“阳谋”,而不是“阴谋”,是着眼更宏大、考虑更为深远,才能够流传下来。

接下来,按照重要性,依次列举。

规则一: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团队利益高于个人荣誉。

有时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但很多时候,两者又是矛盾而冲突的。

比如,04年的孔令辉、12年的马琳,作为上一届男单*,个人意愿不用多说,但是04年,孔令辉前面有王励勤、马琳、王皓,12年马琳前面有马龙、张继科、许昕,是比他们状态更火热的选手。

最后,马琳作为上届*,甚至连团体阵容都没进,直接沦为“马大厨”,这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简直难以想象,却在中国乒乓球队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再比如,2000年的马琳,还记得被“淘汰”的理由吗?---直板打法,不如刘国正的横板打法全面、稳妥。客观地说,采取了一种求稳的办法,没有太考虑个体的感受。

我相信按照马琳的性格,内心也不会平静,甚至不服气。

但这就是事实,有些残酷,又真实存在。

规则二:世锦赛单打*必上

只说男线,还是以2000年悉尼为时间轴,1999年世锦赛男单*是刘国梁、2001年王励勤、2005年王励勤、2007年王励勤、2009年王皓、2011年张继科、2013年张继科、2015年马龙、2017年马龙、2019年马龙。

来回就是刘国梁(1次)、王励勤(3次,不连续)、王皓(1次)、张继科(2次,连续)、马龙(3次,连续),是不是都参加了历次的奥运会,无一例外?

特别是奥运会的前一年拿世锦赛*,简直是必杀技,能早早确定奥运单打名额,简直是直通门票啊。

比如,2011年的张继科、2015年的马龙。

说到这,忍不住提一嘴2019年马龙布达佩斯这块单打*,太关键了。历史上,男乒战线有上届奥运会*参加不了下届奥运会的,但从来没有前一年的世锦赛单打*缺席奥运会的,从未发生过。

规则三:从2004年开始,每次的单打人选与上届相比,都会有变化,但至少会有一名上届的参赛队员。

为什么特别强调2004年?因为在此期间,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进行了更迭,刘国梁接了蔡振华。所以,出现了队伍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比较特殊。

同时,在前面的分析里,我表达过一个观点:对于中国乒乓球队来说,是不会用奥运会单打这样级别的比赛去新老交替。一定会在奥运会之前,基本更新完毕,哪怕不特别满意,也会确定。

所以,这条规则的意思,不是“完成新老交替”的意思,更多是指“以老带新”。

即:中国乒乓球队会保证每次参加奥运单打的人选,至少有一人是有奥运单打经历的,不会同时派两个都没上过奥运会(单打)的人去打。

从2004年依次例举一下,看一看是否如此?2004年是马琳、王励勤、王皓,2008年同2004年,2012年是张继科、王皓,2016年是马龙、张继科,依次交替,无一例外。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列举出来的,代表中国男队出战奥运的基本条件。实际中,条件只会多不会少。

所以,把中国乒乓球队列为“变态”级别的上一级,不是没道理啊?实在是太太太太太难了!

欢迎补充,更欢迎一起吐槽。全文完。

最后还是得给自己打一波广告,欢迎球友们关注我的今日头条账号“杨磊谈乒乓”,生命不息,乒乓不止!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卡塔尔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卡塔尔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女排联赛2020 2021直播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生山体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